㈠ 山西煤炭经济发展这么多年,为什么依然落后
中国内陆地区低价值资源经济体的必然。大量低价值资源导致贫富悬殊,普通平民收入较低;在中国一国内导致高收入者迅速移入一线城市;内陆地区导致科教不发达没有通过产业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契机。
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然而煤炭采掘业是典型的依赖大量廉价低素质劳动力的产业;于是大小煤老板们只需控制煤矿,就可以获得大量利润,而大量的重体力煤窑工们却只能获得很微薄的收入。于是这种经济在带来极大的收入差距外,亦衍生了大量腐败。而山西煤作为一种资源价值极低,又使得这种处境雪上加霜:山西煤炭相比国外如澳大利亚煤品质较低,根本无法与其竞争;山西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煤炭难以运输;新技术的进步,使得工业生产中煤炭地位下降;煤炭作为战略资源,国家对此有一定的强制性的规划,政策上对山西不利;开采煤炭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摧残着人们健康,也使得山西劳动力的潜在经济产出降低。
山西省本就属于基础设施远不如东部沿海的中西部地区,而在煤炭开采后地面残破、大气灰蒙的环境下,两极分化收入的顶端、大量致富的煤老板纷纷到东部一二线城市生活并带去了大量消费与投资(如奢侈品消费和房地产投资),于是大量资金流出山西省,在大量国内省际商贸活动中掏空了山西的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这和中东石油大国王子王孙纷纷到西欧等发达国家生活十分相像,区别在于一国之内的人员与资金流动显然便利得多了。
山西处于中西部内陆地区,国家的科教机构布局极少,大学和研究所总体质量不高,高端理工科人才极少,高新产业极不发达。于是经济产业链就只有煤炭开采与几条和煤炭相关的低附加值产业(如煤炭-焦油-水泥建材等化工产品,煤炭-钢铁,煤炭-电力-金属)。煤变油、煤变乙醇等高新技术有一定进展,不过商业应用极其有限。
而近年的一些大事亦持续不利于山西经济:国家大力推进环保执法,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煤炭相关产业开始倒闭破产;山西政局出现塌方式腐败,官员们战战兢兢很难有所作为;山西近年的高官除曾短暂担任过省长的李小鹏外均很难带来有利于本省发展的政治资源。
目前来说,山西省似乎发展前景黯淡,短期内看不出希望。对于一个古代历史辉煌的省份,这真是件令人遗憾的事。
㈡ 山西为什么发展落后
山西经济发展水平差,是有其自身的原因:
1、交通不便利。交通便利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于经济发展。山西的地形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难以铺设交通设施,除了晋中平原之外,很少平地。
山西的地形很大程度影响了交通线的建设。根据调查,修设一条山西一公里高速需要1亿元,山西的修路成本之高。
2、产业结构单一。想到山西就会想到煤炭,煤老板。这些意味着山西有着充足的煤炭资源,是福也是祸,山西却因此栽了跟头。
新中国成立,山西因其丰富的煤炭资源,被定性为煤炭基地。山西的是以资源开采为单一的产业结构。煤炭、冶金、建材等能源产业支撑着山西经济的发展,而除这几项产业之外的其他产业总和也不超过能源产业规模的四分之一。
3、当地人思想落后
山西人的思想严重滞后,可能因为山西省之前有着规模巨大的煤炭工业,伴随着大量的煤炭工厂,这些工厂给山西人提供了稳定的工作。
气候特征
山西省地处中纬度地带的内陆,在气候类型上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太阳辐射、季风环流和地理因素影响,山西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光照充足、南北气候差异显着、冬夏气温悬殊、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山西省各地年平均气温介于4.2—14.2℃之间,总体分布趋势为由北向南升高,由盆地向高山降低;全省各地年降水量介于358—621毫米之间,季节分布不均,夏季6—8月降水相对集中,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且省内降水分布受地形影响较大。
㈢ 山西同样地处中原又是资源大省为什么发展的不如陕西河南
一千年文明看北京,三千年文明看西安,五千年文明看山西。
我们还是用数据来说话,2018年山西GDP为1.68万亿人民币,排名23位,低于陕西的2.4万亿、低于河南的4.8万亿。而在中心城市竞争力上,西安突破8000亿、郑州突破1万亿、而太原还不到4000亿。差距还是比较大。
众所周知,陕西、山西、河南这几个省乃是中华文明发源地,是历史最为悠久的几省。当年的三晋大地也是人杰地灵。如今面临经济颓势,希望山西能够尽快的做出调整,早日摆脱对于资源的依赖,实现经济转型。
㈣ 为什么山西的经济发展水平那么差
提到山西,会想到山西煤老板,山西老陈醋,还有连绵不绝的山。山西省虽以煤而为全国所知,但是山西的生产总值却不高,全省的人均GDP低于全国水平。根据2019年的经济各省排名,山西省以17026.68万亿人民币的GDP,排名全国第21。
山西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好。今天就来讨论一下,山西为什么经济发展水平差的原因。
总结,山西省经济发展水平差主要有三个原因,因为地形而导致的交通不便利,再有长期以煤炭为单一产业结构形成不了多元经济爆发点,再有山西人思想的落后封闭也是导致经济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于山西省为什么经济发展落后,你们的看法是什么呢?留言下面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㈤ 太原是山西省的省会,你觉得它的经济是全省最强的吗
引言:提起山西,人们都会觉得是一个土豪遍地的城市,因为那里有很多煤矿。山西人以煤炭资源丰富所闻名全国,但其实在经济发展上一直没有较大的突破,而太原作为都市圈核心城市,那么在这座历史文化古城中,太原的经济会是全省最强的吗,接下来小编就跟大家聊一聊。
三、小结
从隋唐开始就已经将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北方的发展不如南方,同时山西更是交通不便,所以难以取得优势。因此就导致在省会城市排名中无法获得名次,同时太原也远离了各大经济圈,根本无法获得发达地区的产业外溢。没有产业的迁入,经济比较难有起色,所以综合实力就会落后于其他城市。
㈥ 山西作为之前的北方大省为什么发展不起来
1、缺乏优势产业。
在过去,山西作为能源大省,火电,煤炭行业的确存在一定优势。然而,目前全国产能过剩,山西能源产业已一蹶不振。作为内陆省份,旅游业也是带动地方经济的重要途径。山西的旅游资源其实在全国范围内都算数一数二。
尤其在文物古迹方面,破坏程度较低,其实是有待开发的。这一点袁腾飞老师也指出过。然而,山西的经济落后,古迹相对零散,难以整合优质资源进行开发。许多古迹都在偏远山区,如果建立不起一整套旅游生态,旅游业也难以发展。
2、交通运输不便。
山西位于黄土高原,多山地。从地图上便可以看出,发达地区仅限于纵贯南北的狭长汾河谷地。交通运输线也局限于此。山西是有名的战略要塞,然而在和平年代,这种易守难攻的险势无遗也阻碍了外来资金流入。
3、人才流失严重。
由于山西发展缓慢,经济落后,多数本地优质人才流出到发达省份。更鲜有外地人才选择来山西发展。
㈦ 山西省经济为啥落后
我一直以为,山西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地区,现在的经济落后只是政策和原来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的。最近在深入地研究现代晋商后,我觉得山西经济落后的另有原因。
山西作为中华民族的发源之一,文化的底蕴极其深厚。这种深厚的文化传统其实成了改革初期山西经济发展的思想包袱,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何其难。在沿海很多地方是行动在前,政策在后,而在山西有了政策也不行动,因为什么?政策和多年的文化有冲撞!
近几年,表面上看,山西的经济排名是好一点了,但实际上并不能说是经济发展好了。这种排名进步是由于煤炭市场的好转,还是资源的生意。大家都知道中东产油国家的收入很高,但谁都不会认为中东的产油国是发达国家。
现在不管怎说,山西从煤上是赚了一大把,关键是这钱如何用?用好了,山西的经济能上个大大的台阶,用不好,则空留污染给后人。
这钱如何用,实际就看山西商人的观念了。几把煤款就把北京、上海的房商搞得双眼喷血了,就把高档车把羊往家赶,活脱脱的中东油老板的形象!
山西能有好的文化底蕴,那是因山西多年的重文、重仕。现在在植于山西人脑子中的,仍然是仕。你别看那些煤老板在人前不可一世,在当官的面前全是孙子。
这么多年有人不断研究山西文化的根本,有黄河文化、晋商文化、宗教文化等等很多,这都是表象,在种种表象背后,植于山西人灵魂深处的是官本位,或说大点是官文化。电视剧《乔家大院》最后,乔致庸不也是跪在老佛爷脚下吗?不也得借钱给老佛爷吗?
能有机会当官的一定要当官,没有机会当官的也必须要和当官的建立密切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形成强势政府,这种强势政府造成了经济的缓慢发展。
㈧ 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中的地位并不领先,其中原因有
【答案】D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资源丰富,但经济落后,反映了其资源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主要依赖于生产的发展,故主要从山西省生产简单,没有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能源基地建设。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内容提取有效信息,并掌握我国的区域能源基地发展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