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宿松县的经济建设
宿松县农作物分两大类,即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粮食作物主要有籼稻、糯稻、粳稻、小麦、大麦、米麦、荞麦、高粱、玉米、粟、山芋、马铃薯和豆类;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花生、芝麻、茶叶、药材、烟叶等。
陈汉区以及二郎、凉亭区的一部分山区,以种植小麦、大麦、芋类、水稻、茶叶、柑桔、药材为主。
程集、许岭、九姑、佐坝、二郎5个区以及凉亭大部分地区,水田种植水稻、油菜、红花草为主。旱地种植小麦、山芋、花生、芝麻、绿豆、棉花、粟、大豆、麻、烟叶等。荞麦、大麦、米麦产量低,种植面积逐渐减少。
复兴洲区,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主要种植棉花,是全省优质棉出口基地,兼种小麦、大豆、花生、油菜、芝麻、玉米、高粱、山芋等。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全县耕地面积170654亩,产稻344781担,小麦28670担,大麦24845担,豌豆856担,蚕豆728担,玉米148担,山芋101000担。全县作物总产量为501028担。
建国以后,采取了新的耕作技术和科学管理制度,单位面积产量稳步提高。1949年水稻亩产268斤,1984年水稻平均亩产697斤,双季晚稻1956年亩产143斤,1984年杂交晚稻亩产695斤。棉花1965年亩产107斤,被评为全国10个棉花生产先进县之一。县内油菜产量向来低而不稳,最低年产量为150余万斤。1981年推广甘兰型油菜和大壮苗移栽技术,油菜年总产量达1000万斤,油菜年产量一般在1500~1900万斤。
“文化大革命”十年,农作物产量徘徊不前。
1979年实现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农作物产量逐年提高。1984年,全县粮食总产量为481.82万担,是1949年的5.46倍;棉花总产量为19.57万担,是1949年的1617倍;油菜总产量为15.97万担,是1949年的9.5倍。
2013年末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65171公顷,与上年基本持平,油料种植面积28938公顷,比上年扩大1147公顷。棉花种植面积25423公顷,比上年扩大210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1093公顷,比上年扩大347公顷。全年粮食产量35.27万吨,比上年减产0.78万吨,油料产量6.08万吨,增长4.3%;棉花产量3.13万吨,减产0.27万吨。
2013年末,全县生猪存栏20.73万头,比上年增长0.4%;全年生猪出栏34.97万头,比上年增长1.9%。肉类总产量3.55万吨,增长2.3%,其中猪牛羊肉产量2.8万吨,下降6.7%。禽蛋产量1.69万吨,增长6.3%。水产品产量7.96万吨,增长2.7%。
2013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36.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5%。农用拖拉机14271台,增长7%;农用运输车1229辆,与上年持平。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5.35万吨,下降43.4%。农村用电量2.82亿千瓦时,增长3.7%。有效灌溉面积44.45千公顷,比上年略有减少。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布衣汪革,在麻地坡(今程岭乡王湾村)烧炭炼铁,此为县冶金工业之始。清仁宗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西乡陈汉,长溪山山民,利用水力没碓,以竹麻、草料造纸,兴起造纸业。民国初元,有鼎兴、吉利、鼎盛等公司在黄泥庄、北门红鹤寨、松塘庄筲箕坡等处开采煤炭。1946年,县商会集资创办光明电灯厂,是为本县使用电灯照明之始。建国前夕,县内亦仅有一些私营作坊和手工店铺,以及涉足城乡的42种民间手工匠。
1951年,安庆私营裕丰米厂,连人带机器迁至宿松,创办米厂,县首次使用机械碾米。同年10月,洲头轧花厂购进皮辊机20台,以柴油机为动力。1953年,城镇共组织各种手工业合作小组、社82个,少数社开始引进机械,初步实现半自动操作,当年全县工业总产值543.10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15.4%。
1958年,把手工业组建为社;一部分厂和小组转为国营工业企业和集体企业;商办、校办工厂也应运而生,大部分工业企业,因供电不足,仍以手工操作,产品以针织类和食品类为主,辅以土法炼铁和铸造犁头、吊罐、辟耳,当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185.78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16.8%。
1961年至1963年,工业企业实行全面整顿,关闭了一些企业,部分地调整了产业结构,1963年工业产值595.06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8.87%。这一时期,县内机械工业已初见端倪,原由几个铁器社组成的宿松县中心机械厂,扩建为县机械厂,制造简易车床、饲料机、粉碎机、碾米机、脱粒机等。1963年至1965年,全县工业生产产值、利税逐年增加,设备日益改善,是县工业稳定发展的时期。
1966年开始的十年“文化大革命”,将一批个体手工业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全县个体手工业濒于绝迹,这期间又有15个手工业合作小组,不顾客观条件,盲目升级,转为社(厂),有13家社(厂)转为地方国营,生产很不景气,产值急剧下降。1968年产值仅750.63万元,比1965年下降73.5%。
1976年后,全县工业企业走“一厂办多厂”和扩大新产品的内涵改造道路,一手抓太湖至宿松35千伏高压输变电建设,一手认真调整工业结构,全县开始形成以粮、棉、油、水产、加工业为主导,以电器、建材、棉织、化工为骨干,辅以二轻工业的工业布局。工业生产稳步发展,1979年,29家国营工业企业产值达2129.73万元,利润136.66万元,税金45.2万元,15家二轻集体企业,产值412.04万元,利税27.2万元。工业产值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23.3%。
进入80年代,掀起了一个有县办、集体办、乡镇办,多层次、多渠道办工业的热潮,工业门类亦相应增多,现有电力、机械、电器、化工、采矿、陶瓷、建材、加工、食品、造船、棉织、印刷、被服鞋帽、竹编、雨伞、木器、包装制品等,1985年,全县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有25个,职工1358人,产值2797万元,创利税197万元。二轻企业12个,职工723人,产值287.13万元,创利税1万元。工业总产值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31.4%。
截止2013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59户,全年新增28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3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中轻、重工业分别增长12.6%和22.3%,从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长16.9%,高于全县水平1.5个百分点,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82.7%,对全县工业的平稳增长举足轻重。
全县25个工业行业中21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其中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前三位的纺织服装服饰业、纺织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分别增长19.4%、16.2%和-17.5%。五大支柱产业中,机械电子发展较快,增长32.3%,纺织服装次之,增长18.1%,新兴建材增长15.7%,矿产化工增长11.6%,低于全县水平;农产品则出现负增长,下降2.7%。从比重来看,纺织服装居首,占40.7%,比上年增加1.1个百分点;矿产化工其次,占14.9%,下降0.8个百分点,农产品占比14.3%,下降2.6个百分点,机械电子占比10.2%,提高1.5个百分点,新兴建材占比8%,下降0.2个百分点。全年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62.2亿元,增长18.2%;利税17.8亿元,增长20.2%,其中利润12.6亿元,增长22.4%。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4.3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2.9万平方米,增加近17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80.5万平方米,增加10.5万平方米。
宿松县早在清代就有制造修理和饮食旅店等服务业,在城乡设铺营业,或走村串户上门服务。50年代,服务业有所发展,1959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受到一定抑制,有些改工务农。1979年后,集体、个体服务行业蓬勃兴起,全县恢复了各种服务性企业222个,从业者两千余人。
80年代初,县政府为了发展商品经济,改变农村产业结构,鼓励农民进城经商务工,从事服务性行业。1984年底有农民1139人进入县城和县内其它集镇,或从事商品经营,或开设饮食旅店,或摆摊设铺修理,或从事家庭服务和从事家具的制作、加工等。
1985年人均创利千元,另有1100名推销员,一面帮助乡镇企业推销产品,一面传递经济信息,为乡镇企业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此外,有1714个石、木匠(农民),组织27个建筑服务公司,进城承包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建筑工程,1985年产值637万元,他们以良好的建筑工艺和认真负责的服务态度,赢得了用户的信任。
Ⅱ 宿松市属于哪个省
它位于安徽省的西南部和长江中下游的北岸。苏松县毗邻湖北、江西两省。东侧为望江县湖,西临黄梅县,湖北奇春县,东北与太湖县接壤,东南与望江县、南及长江的另一端,江西省彭泽县。
其总面积为2393.53平方公里。它有9个镇和13个镇,登记人口为8735万(2016年)。2017年,该地区的GDP为177亿元,人均GDP为20263元,财政收入15.6亿元,消费品零售总额70亿元。
由于燕山运动的强烈影响,苏松县西北低,东南低,依次为中山、低山、山、岗、湖、平原的降序。
中国北方有两条河流,第二大河流是凉亭河,南有长江,还有龙湖、大官湖、黄湖和湖。北部亚热带湿润气候具有明显的季风、充足的光照、充沛的热量、充沛的降水和短暂的霜冻期。
Ⅲ 安徽最穷的10个县
安徽是周边省份当中,经济比较落后的。安徽的落后现状,从部分县市农村就可以看得出来。如果你不知道安徽哪个县市农村比较落后、比较穷的话,我这里整理了一份名单:
一、宿松县
宿松,是安徽省管县,与江西、湖北交界。虽然宿松在2018年已经退出国家贫困县名单,但宿松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是比较低,只有11627元。
图片
二、凤阳县
凤阳,这座差一点成为都城的县,一直以来,都比较贫穷。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1544元;因此,不少凤阳县只得出外谋生,户籍78万人,常住人口只有68万。
三、太湖县
太湖县,是安徽自然风光比较美的县,曾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可太湖那么多旅游景点,并没有为太湖人带来经济收入,依然是个比较穷的地方。
四、泗县
泗县,是宿州市下辖县之一。泗县也是安徽最穷的县,人均GDP只有2万多一点,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更低,只有11455元。
五、临泉县
临泉,是阜阳市下辖县之一。临泉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1342元。对于临泉县为什么这么穷,很多人都想不通;因为这里是农业大县,是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合作示范县。
图片
六、阜南县
阜南县与临泉县相邻,也是阜阳是下辖县,都是安徽的人口大县。同时,阜南和临泉一样,都是安徽最穷的县之一。
七、霍邱县
霍邱,是六安市下辖县之一,有120万人口的霍邱县,GDP总量只有227亿,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更低,只有11165元。
八、金寨县
金寨,是中国有名的将军县,也是安徽面积最大的县。同时,金寨也是安徽农村可支配收入最低的县之一,排名安徽倒数第三。
九、寿县
寿县,是淮南是下辖县之一。寿县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9年4月份才刚刚退出国家贫困县之列。寿县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很低,只有11056元。
图片
十、石台县
要说安徽哪个县最穷?我认为没有哪个县可以与石台县比了。石台县,是池州市下辖县。这个人口只有10万的小县城,GDP总量只有26亿;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更低,才刚刚过万,是安徽最穷的县。
从以上安徽农村最穷的10个县名单可以看出,大多数县分布在安徽与河南交界的地方,这一带是国家有名的贫困带。
Ⅳ 安徽最穷的5个县
1、宿松县
宿松,是安徽省管县,与江西、湖北交界。虽然宿松在2018年已经退出国家贫困县名单,但宿松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是比较低,只有11627元。
临泉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1342元。对于临泉县为什么这么穷,很多人都想不通;因为这里是农业大县,是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合作示范县。
Ⅳ 宿松有多少乡镇
截至2018年,宿松县下辖9个镇、13个乡,另设有2个特殊管理区,县政府驻孚玉镇,全县户籍人口87.04万人,常住人口62万人。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93.4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1.8:43.8:34.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31404元,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8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27元。
地理坐标为东经115°52′—116°34′40″,北纬29°47′20″—30°25′30″。东与望江县湖面毗连,南滨长江与江西省湖口县、彭泽县隔江相望,西和湖北省黄梅县、蕲春县接壤,北连太湖县,面积2393.53平方公里。
(5)宿松经济人均多少扩展阅读
宿松县地质构造属于淮阴地质古大陆向南京拗陷过渡地带的大别山山脉东部末端。对该县地貌骨架和山川起奠定影响的是中生代以来的历次构造运动,尤其是中生代晚期的燕山运动,故地貌主要受地质构造的控制。
形成了境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山地、丘陵、湖泊、平原依次排列的基本格局,自然差异明显,其中西北部为山区,境内海拔800米以上山峰有8座,最高峰罗汉尖海拔1015.5米,为松杉竹茶主要产区;中部为丘陵,面积854平方公里,为该县最大面积的自然类型区,为粮油主产区。
Ⅵ 宿松县 属于安徽省哪个市
宿松县属于安徽省安庆市。
位于皖、鄂、赣三省的结合部,地处长江下游之首的北岸,东与望江县湖面毗连,南滨长江与江西省湖口县、彭泽县隔江相望,西和湖北省黄梅县、蕲春县接壤,北连太湖县,总面积2394平方千米。
宿松是安徽文明古老县份之一。宿松,含旧松兹之义。唐、宋、明、清初,隶属几经变更,建国后隶属安庆地区、安庆市。宿松是革命老区,宿松人民在历次革命斗争中作出重大贡献。
位置境域:
宿松县位于安徽省西南边陲的皖、鄂、赣三省的结合部,地处长江下游之首的北岸。地理坐标为东经115°52′~116°34′40″,北纬29°47′20″~30°25′30″。东与望江县湖面毗连,南滨长江与江西省湖口县、彭泽县隔江相望,西和湖北省黄梅县、蕲春县接壤,面积2393.53平方千米。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宿松县
Ⅶ 想了解一下安徽安庆宿松县是不是很穷,知道的说下那边的情况
不是特别穷,房价确实很低,但是经济发展得还不错,有一条很大的步行街叫园林步行街,当地特产棉花,所以主打发展轻工业,污染少环境很好,三省交界,交通便捷,着名的小孤山也在那,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Ⅷ 安徽人均年收入的最低标准是多少,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政府决定,自2004年10月1日起,调整本省行政区域内劳动者最低工资标准和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现将调整后的标准通知如下:
一、最低工资标准
合肥市:市区410元(每人每月,下同),肥东县、肥西县330元,长丰县310元。
淮北市:市区390元,濉溪县320元。
亳州市:市区360元,涡阳县、蒙城县340元,利辛县310元。
宿州市:市区360元,砀山县、萧县、泗县、灵璧县310元。
蚌端口市:市区370元,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310元。
阜阳市:市区370元,界首市、太和县340元,阜南县、临泉县、颍上县310元。
淮南市: 田家庵区、大通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390元,凤台县、潘集区、毛集试验区330元。
滁州市:市区370元,天长市、来安县、全椒县、定远县、凤阳县、明光市320元。
六安市:市区360元,寿县、霍邱县、霍山县、金寨县、舒城县和叶集镇310元。
马鞍山市:市区390元,当涂县320元。
巢湖市:市区370元,无为县、庐江县、和县、含山县320元。
芜湖市:市区370元,经济开发区390元, 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310元。
宣城市:市区360元,宁国市350元,广德县、绩溪县、泾县320元,郎溪县、旌德县310元。
铜陵市:市区370元,铜陵县320元。
池州市:市区(含九华山风景区)370元,青阳县、石台县、东至县320元。
安庆市:市区360元,怀宁县、桐城市、太湖县、望江县310元,宿松县、枞阳县、岳西县、潜山县290元。
黄山市:屯溪区(含黄山风景区)360元,黄山区、徽州区、休宁县、祁门县、歙县、黟县310元。
二、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
合肥市:市区4.50元(每人每小时,下同),肥东县、肥西县3.60元,长丰县3.40元。
淮北市:市区4.20元,濉溪县3.50元。
亳州市:市区3.90元,涡阳县、蒙城县3.70元,利辛县3.40元。
宿州市:市区3.90元,砀山县、萧县、泗县、灵璧县3.40元。
蚌端口市:市区4.00元,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3.40元。
阜阳市:市区4.00元,界首市、太和县3.70元,阜南县、临泉县、颍上县3.40元。
淮南市: 田家庵区、大通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4.20�元,凤台县、潘集区、毛集试验区�3.60元。
滁州市:市区4.00元,天长市、来安县、全椒县、定远县、凤阳县、明光市3.50元。
六安市:市区3.90元,寿县、霍邱县、霍山县、金寨县、舒城县和叶集镇3.4�元。
马鞍山市: 市区4.20元,当涂县3.50元。
巢湖市:市区4.00元,无为县、庐江县、和县、含山县3.50元。
芜湖市:市区4.00元,经济开发区4.20元,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3.40元。
宣城市:市区3.9�元,宁国市3.8�元,广德县、绩溪县、泾县3.50元,郎溪县、旌德县3.40元。
铜陵市:市区4.00元,铜陵县3.50元。
池州市:市区(含九华山风景区)4.00元,青阳县、石台县、东至县3.50元。
安庆市:市区3.90元,怀宁县、桐城市、太湖县、望江县3.40元,宿松县、枞阳县、岳西县、潜山县3.20元。
黄山市:屯溪区(含黄山风景区)3.90元,黄山区、徽州区、休宁县、祁门县、歙县、黟县3.40元。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四年九月二十七日
Ⅸ 安庆市下辖八县人口及人均GTP
这个嘛,只有两个人知道,
一个是天,一个是地,没有第三人知道的。
我告诉你,安庆大部份地方都比较穷,比较偏,GDP没有办法统计啊。很多都是估的。
至于人口嘛,也是一个大致数字。
怀宁县 人口79万。GDP51.6亿 人均7548元。
枞阳县 人口96万。GDP57.7亿 人均5990元。
潜山县 人口57万。GDP35.2亿 人均6127元。
太湖县 人口56万。GDP29.2亿 人均5236元。
宿松县 人口80万。GDP44.9亿 人均5558元。
望江县 人口60万。GDP27.9亿 人均4577元。
还有两个地方的人口,本不属安庆的,我也告诉你一下吧
安徽省岳西县 人口40万/GDP21.1亿 人均5277元。
中国桐城市 人口74万/GDP62.5亿 人均8380元。
Ⅹ 安徽最穷的县
安徽是周边省份当中,经济比较落后的。安徽的落后现状,从部分县市农村就可以看得出来。如果你不知道安徽哪个县市农村比较落后、比较穷的话,我这里整理了一份名单:
一、宿松县
宿松,是安徽省管县,与江西、湖北交界。虽然宿松在2018年已经退出国家贫困县名单,但宿松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是比较低,只有11627元。
二、凤阳县
凤阳,这座差一点成为都城的县,一直以来,都比较贫穷。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1544元;因此,不少凤阳县只得出外谋生,户籍78万人,常住人口只有68万。
三、太湖县
太湖县,是安徽自然风光比较美的县,曾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可太湖那么多旅游景点,并没有为太湖人带来经济收入,依然是个比较穷的地方。
四、泗县
泗县,是宿州市下辖县之一。泗县也是安徽最穷的县,人均GDP只有2万多一点,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更低,只有11455元。
五、临泉县
临泉,是阜阳市下辖县之一。临泉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1342元。对于临泉县为什么这么穷,很多人都想不通;因为这里是农业大县,是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合作示范县。
六、阜南县
阜南县与临泉县相邻,也是阜阳是下辖县,都是安徽的人口大县。同时,阜南和临泉一样,都是安徽最穷的县之一。
七、霍邱县
霍邱,是六安市下辖县之一,有120万人口的霍邱县,GDP总量只有227亿,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更低,只有11165元。
八、金寨县
金寨,是中国有名的将军县,也是安徽面积最大的县。同时,金寨也是安徽农村可支配收入最低的县之一,排名安徽倒数第三。
九、寿县
寿县,是淮南是下辖县之一。寿县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9年4月份才刚刚退出国家贫困县之列。寿县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很低,只有11056元。
要说安徽哪个县最穷?我认为没有哪个县可以与石台县比了。石台县,是池州市下辖县。这个人口只有10万的小县城,GDP总量只有26亿;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更低,才刚刚过万,是安徽最穷的县。
从以上安徽农村最穷的10个县名单可以看出,大多数县分布在安徽与河南交界的地方,这一带是国家有名的贫困带。
拓展资料:
截止到2019年5月,安徽省18个贫困县(市、区)已退出贫困县序列。
此次退出的贫困县分别是:颍上县、寿县、潜山市、宿松县、砀山县、灵璧县、泗县、六安市裕安区、舒城县、利辛县、涡阳县、宿州市_桥区、阜阳市颍泉区、阜阳市颍州区、太和县、界首市、定远县、六安市金安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