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经济大萧条时,老百姓可以做点什么
1、节源开流,比如尽量不要换车换手机换大房子,找兼职
2、不要向老板不适当的提加薪,经济危机时,薪水高的人容易辞掉
3、给父母寄点钱,他们需要你
4、不要互相埋怨,经济危机谁都不好受
5、自己多动手,自己能做的事尽量不要请别人帮忙
6、在亲友圈子中倡导良俗,比如不要送礼,不要攀比高消费,互相宴请
7、健身是个好主意,能少上医院
‘贰’ 如果发生了经济危机,你会怎么处理作为一个普通人
发生经济危机,很多人就会失业,就算还在上班的工资也会相应的下降。然后挣钱就越来越难,消费越来越低,社会越来越乱,抢劫杀人,偷骗拐的就会越来越多,然后每个人的安全问题就会越来越大!
‘叁’ 普通老百姓 该怎么度过经济危机
普通老百姓度过经济危机方法应该是:
1. 找份稳定的工作,收入不一定要很高
2. 资产配置上,少配置人民币现金,可以适当配置外汇和固定资产,适当负债。通货膨胀下,固定资产可以增值保值,负债却会贬值,所以在可以负担的情况下,在下一次经济萧条复苏的轮回之前,拥有自己的一套房产,是明智选择。前提是,不要失业。
3. 投资方面,股票配置适量,不要重仓,配置蓝筹股。
4. 其他投资,除了智力投资,其他的金融,实业投资不宜太多。智力投资可以让你在经济复苏之后,获得高薪职位。
‘肆’ 面对经济危机,我们普通百姓该做什么
雷曼兄弟公司的倒闭;美国的次贷危机;欧盟组织、中国、印度、日本等亚洲国家对美国的援助;美国大量的人员失业找不到工作;富豪榜很多房地产商资产缩水,宋卫平、朱骏等只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再就是美元汇率急剧下降,目前与人民币似乎只有7:1;中小企业出口受阻,大批的广东、浙江一带的中小企业倒闭,工人面临失业;中国股市一蹶不振;楼市也是摇摇欲坠,虽然各地政府急着救楼市,但也难见成效;很多企业都处在"过冬"阶段;全球经济处于委靡阶段,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正在上演中。。。
也许很多人说金融危机最担心的是那些人有钱人,那些资本家,话虽如此,他们或许是首当其冲,但是试想一下,对于我们普通百姓其实在很多方面也存在着危机。
股市何时再起
股市急速下滑,惨不忍睹,也许正因如此,也有很多人跳楼了。投资少的人还好,可以先放在里面,等个一段时间,一年、两年,或者几年,股市总有翻盘的时候,只是时间问题。对于老百姓来说,也许很多人都有一部分钱套在股市里,那么这时应该想到的问题就是股市里的资金怎么办的问题。是尽快止损、出仓还是放在里边随它去。这要看里面的资金的多少而定,还有跟资金是否急用而定。如果是一大笔资金在里头显然放个几年也许并不是一件稳妥的做法。股市与经济总是有些关系的,所以得关注金融危机,关注股市变化。
现在可以买房子吗
现在楼市正在大促销,到处喊减价,喊买楼优惠等等。但其实真的去了解,你会发现其实降得并不多。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你就得分析一下,楼市真的会像97年香港金融风暴一样,出现暴跌的情况吗?如果你手中握有房子或者你打算买房子,对此,你自己都要好好的分析一下而已。
关于楼市在我看来,虽然这是政府扶持的产业,但是事实是很长一段时间有市无价。银行的利息总得交,银行不能倒啊,所以连锁反应,楼盘必须得卖掉,不能放很久的,但卖掉没人要怎么办,降价啊。这样虽然有损失,但总比吃利息和银行面临倒闭和亏损要好得多。我一个同学说,银行明年估计也不行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银行靠贷款赚取利润,现在经济不景气,企业贷款少了,银行也因还款问题会减少贷款,所以银行应该也是有一些影响的。既然如此,所以银行应该不会总是为房地产企业长久地垫付资金的。楼盘尽快脱手,取得流动资金,应该是一种必然。
所以想买房子的,建议可以再等等,想卖房子的,如果觉得赚得不够可以再放放,但至少不会再升上去,最多维持原价格罢了。如果不等着房子的钱用,那就先出租,放个几年吧,个人觉得五年总要的。
美国金融危机正在蔓延全球,中国虽然目前影响不是很大,但未来还很难说,这要看金融危机会持续多久。总之,虽然作为百姓的我们,但跟我们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我们也有必要随时关注一下,并最好有相应的对策。
以上也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拙见,分析得也很浅显,很多综合因素也都没考虑到,希望大家也都提出来,大家一起来探讨、交流。
‘伍’ 面对经济危机..平头老百姓应当做点什么
只要你不是外贸企业的,平头百姓消费会增加,还给你很多投资机会,而且这些机会也不是金融危机带来的。
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开放金融市场的国家的伤害是巨大的,使全球金融业大清洗,紧接着就会影响实体经济,使全球经济衰退。
对中国而言,对对外贸易所产生的影响,这是不可避免的,不过我们还应该看到他对中国的影响是有利有弊。弊:1.金融对金融的直接性的伤害不是很大,因为中国是资本管制的,损失的是中资银行放贷国外的那点钱,损失的数量很少,不会产生信贷方面的影响,称不上对中国整个经济的影响。2.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相当的高,全球经济的衰退,势必使中国的对外贸易衰退。利:1.全球经济衰退,势必对国际能源、农产品、原材料的需求减少,因此价格会下跌,这对我们这个高速发展大国来说是好事。2.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之一,另两架是投资和消费,为了保证经济增长率的稳定,投资和消费必将担起大任,投资之前有过热趋势,那现阶段只能增加消费,所以国家提出了促进内需。不过这种转变需要一个时间段。这种转变对普通大众还是很有好处的。
所以说这次经济危机对中国来说,只是迫使中国作出一个转变。我们假设没有这次金融危机,中国会不会做出这种转变那?中国的外汇储备已达到19000亿美元之巨,世界第一,这种外汇储备的高增长还能维持多久?这些外汇储备无论从现阶段的意义还是中国国际战略的意义来衡量都已经足够用了。
再来说说中国的通货问题,这次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多方面:国际能源、农产品、原材料的大涨价(现在开始跌了);国内投资过热,流动性严重过剩,房市股市可窥见一斑(现在高息高存款准备金率紧缩流动性);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农业,农民进城,耕地抛荒多,08年天灾特别多,06年猪肉价格暴跌,养猪积极性受重创,大量屠宰母猪,养猪业创伤很大,所有这些问题使得供给跟不上(现在正在实行土改,土地流转制,而且对农业的投资正以每月70%的比例增加)。这些都需要一个时间段的转变。
说金融危机对中国造成的影响,那是媒体为了抢眼球,转移视线,可以不这么评价冰岛国家的媒体。就中国而言,国内经济本身发展的问题并不比金融危机带来的问题小,特别是投资比重重,而且投资主体投资效率较低带来的流动性问题,不过这个转型中的中国包杂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仍能如此高速的发展,是相当不错了。现阶段经济的滞涨或倒退是短暂的,也可以说正在重新启动,调整都很正确,未来会更好,对于我们这时有很多的机会存在。
‘陆’ 面对全球经济危机,我们老百姓要怎么生活
这次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主要是由美国的房地产的次级房贷引起的。
主要原因:
1、它与美国金融监管当局、特别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过去一段时期由松变紧的变化有关
从2001年初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开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开始了从加息转变为减息的周期。此后的13次降低利率之后,到2003年6月,联邦基金利率降低到1%,达到过去4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反映在房地产市场上,就是房贷利率也同期下降。30年固定按揭贷款利率从2000年底的8.1%下降到2003年的5.8%;一年可调息按揭贷款利率从2001年底的7.0%,下降到2003年的3.8%。
这一阶段持续的利率下降,是带动21世纪以来的美国房产持续繁荣、次级房贷市场泡沫起来的重要因素。因为利率下降,使很多蕴涵高风险的金融创新产品在房产市场上有了产生的可能性和扩张的机会。表现之一,就是浮动利率贷款和只支付利息贷款大行其道,占总按揭贷款的发放比例迅速上升。与固定利率相比,这些创新形式的金融贷款只要求购房者每月担负较低的、灵活的还款额度。这样,从表面上减轻了购房者的压力,支撑过去连续多年的繁荣局面。
从2004年6月起,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开始了逆转;到2005年6月,经过连续13次调高利率,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高到4.25%。到2006年8月,联邦基金利率上升到5.25%,标志着这轮扩张性政策完全逆转。连续升息提高了房屋借贷的成本,开始发挥抑制需求和降温市场的作用,促发了房价下跌,以及按揭违约风险的大量增加。
2、它与美国投资市场、以及全球经济和投资环境过去一段时期持续积极、乐观情绪有关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金融的全球化趋势加大,全球范围利率长期下降、美元贬值、以及资产价格上升,使流动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激发追求高回报、忽视风险的金融品种和投资行为的流行。作为购买原始贷款人的按揭贷款、并转手卖给投资者的贷款打包证券化投资品种,次级房贷衍生产品客观上有着投资回报的空间。在一个低利率的环境中,它能使投资者获得较高的回报率,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
美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和投资市场的开放性,吸引了不仅来自美国、而且来自欧亚其他地区的投资者,从而使得需求更加兴旺。面对巨大的投资需求,许多房贷机构降低了贷款条件,以提供更多的次级房贷产品。这在客观上埋下危机的隐患。事实上,不仅是美国,包括欧亚、乃至中国在内的全球主要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均参与了美国次级房贷衍生产品的投资,金额巨大,使得危机发生后影响波及全球金融系统。
3、与部分美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违规操作,忽略规范和风险的按揭贷款、证券打包行为有关
在美国次级房贷的这一轮繁荣中,部分银行和金融机构为一己之利,利用房贷证券化可将风险转移到投资者身上的机会,有意、无意地降低贷款信用门槛,导致银行、金融和投资市场的系统风险的增大。在过去几年,美国住房贷款一度出现首付率逐年下降的趋势。历史上标准的房贷首付额度是20%,也一度降到了零,甚至出现了负首付。房贷中的专业人员评估,在有的金融机构那里,也变成了电脑自动化评估,而这种自动化评估的可靠性尚未经过验证。
有的金融机构,还故意将高风险的按揭贷款,“静悄悄”地打包到证券化产品中去,向投资者推销这些有问题的按揭贷款证券。突出的表现,是在发行按揭证券化产品时,不向投资者披露房主不仅难以支付的高额可调息按揭付款、而且购房者按揭贷款是零首付的情况。而评级市场的不透明和评级机构的利益冲突,又使得这些严重的高风险资产得以顺利进入投资市场。
至于会导致怎样的结果:
就我们国家而言,最受影响的就像国内专家说的那样,主要是还是出口。如果对我们日常生活,个人认为暂时好像还没有造成不可接受的结果,如果有,那就是不敢随便辞职了。
危机还没有结束,所以还是那句,不可预测!
‘柒’ 如果经济萧条了,普通人可以做些什么
这个问题的话,我个人觉得经济危机下,人的力量,特别是老百姓的力量微不足道,根本无法避免经济危机对自身的影响。
寒冬过后,温暖的春天就会到来。
‘捌’ 普通老百姓如何应对经济危机
1.科学理财 <<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的故事意在教导中国人民学会提前消费。提前消费的理念和无限度的透支可能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甚至影响金融安全。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现在,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这种来自西方的消费观。与此同时,在生活中,我们要减少奢侈品的消费,做好生活支出计划,降低支出比例,做好应对减薪和通货膨胀的准备,不过对再教育投入则要适当增加,做好再就业的准备。 在投资上应以稳健为主。 2.平稳就业 普通老百姓多数是企业员工,即便心高气傲,也不要轻易跳槽,而且要尽一切能力努力工作,保住目前手上的饭碗,让老板觉得你是他企业里的核心人员,是可以依靠的员工。若有更好的就业条件,也需要谨慎,结合自身实力,各方面考虑周全。很多人以为经济危机跟自己没有关系,但这跟你的就业环境有极密切的关系,经济危机一旦影响到就业单位的经济状况,企业在资金压力下,有可能会精减部分员工,一旦个人工作态度消极,很有可能成为公司裁员的首选对象。所以在这个时期,更应该努力工作,和老板,同事们拧成一股绳,共渡难关,等待拨云见日的那一天。 3.节约开支 这个自不必多说。尽量在生活上日常消费上开源节流,减少出游次数,避免额外的娱乐花费,将空闲的时间放在看书学习上。等等不用花钱的消费上,比如晨跑,跳绳,去公园等。 4.身体健康 5.关爱他人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当然,经济危机在危机四伏飞时候也暗藏着一些机遇,如果能准确地把握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了。但是,本博认为先守而后攻,也许更有利于咱们普通老百姓安全地渡过经济危机。
‘玖’ 经济危机时,百姓应该做什么准备
经济危机的原因是市场波动,对于基层老百姓来说,几乎不需什么准备,若是炒股的百姓就需要及时抛售股票以防损失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