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来吐槽南平到底在福建有多落后
南平、宁德这两位年年争抢福建省倒数第一把交椅!不仅仅反映在经济上,更反映在城市建设和人口素质上,我的感觉是宁德闽东地区比南平更差些!
因受新华夏构造体系的控制,在西部和中部形成北(北)东向斜贯全省的闽西大山带和闽中大山带。两大山带之间为互不贯通的河谷、盆地,东部沿海为丘陵、台地和滨海平原。
福建境内峰岭耸峙,丘陵连绵,河谷、盆地穿插其间,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地势总体上西北高东南低,横断面略呈马鞍形。
B. 南平的经济概况
2015年全市GDP完成1339.51亿元,增长9.1%,增幅与1-11月持平,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四位。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9.23亿元,增长4.5%,增幅比1-11月上升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578.16亿元,增长8.6%,增幅比1-11月下降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472.12亿元,增长12.3%,增幅比1-11月上升0.5个百分点;全部工业增加值428.05亿元,增长8.2%,增幅与1-11月持平。三次产业结构为:21.6:43.2:35.2。 增强工业发展支撑力,加快闽北产业集中区、南平工业园区、荣华山产业组团等三大产业组团建设。着眼于提升产业竞争力,依托资源优势,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全面展开产业调研论证,编制旅游、养生、生物、创意、矿产等特色产业发展规划,项目加紧生成。坚持抓大扶小,修订工业发展扶持政策,出台扶持重点工业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确定培育首批31家新“五南”式重点工业企业。精细化工、纺织服装、汽车及配件、纸及纸制品、电线电缆、食品加工、竹木加工等七大产业加快集聚发展,2012年实现产值252.78亿元,增长29.2%。实施工业“四个一批”项目,南纸、南铝、太阳电缆、中竹纸业、王斌装饰、圣农产业化等一批重大技改和扩建项目有序推进,工业项目投资占重点项目投资比重35.9%,比上年提高16.7个百分点。全市产值上亿元企业达67家,新创国家级品牌4个、省级品牌32个。工业化带动了旅游产业发展,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7.17%和21.87%,是“十五”以来增速最快的年份。
南平是福建的一个重要工业区。2012年有工业企业328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44家。工业行业比较齐全,分布在36个行业大类(全国共有39个行业大类)中。初步形成了以机电器材业,纺织服装业,林产工业,食品加工业,化工医药业,冶金建材业,电力、蒸汽、自来水生产供应业等重点行业为支撑的工业体系。
2012年有大中型企业36家,四家上市公司,分别是福建南纺、福建南纸、太阳电缆、圣农发展,南纸是全国三大新闻纸生产企业之一,南铝为福建唯一一家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太阳电缆公司是全省最大的电缆生产企业,圣农发展是光泽县鸡业公司。南孚碱性电池生产量和出口量居全国第一,南纺公司连续十几年为全国纺织行业效益最好的企业之一,1999年被评为全国党建先进单位,“学南纺,创五好”活动在全市乃至于全省展开。主要名优产品有:“南孚”牌高能碱性电池,“星光”牌新闻纸,“太阳”牌电线电缆,闽牌PU革基布,“长富”、“大乘”牌乳制品,闽铝牌铝型材,南亚牌振流器、触发器,师豪牌饲料金霉素等22种。 在长富集团、大乘公司的带动下,该市乳品业发展迅猛,成为全省最大的新兴乳品产区。已发展奶牛基地牧场50个,奶牛存栏4.5万头,比1996年底增长56.2倍;奶类产量12.17万吨,比1996年增长60倍,带动农户种植牧草继续扩大。“长富”、“大乘”牌鲜奶荣获绿色食品标志,成为福建畅销品牌。2004年畜牧业产值32.18亿元,占该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4.1%,其中,延平、光泽畜牧业占农业的比重接近40%。肉蛋奶总产量36.92万吨,比上年增长11.4%;人均拥有肉蛋奶129公斤。炉下母猪基地是全省最大的母猪生产乡镇,光泽圣农肉鸡畅销海内外,“大禾”“丕哥”牌种猪、建阳将口蛋品、建瓯板鸭等产品品质优良,畅销市场。南平还是全省最大的库湾养殖区,2004年水产品产量9.85万吨,比上年增长5.6%;渔业产值13.59亿元,比上年增长6.9%,畜牧水产业已成为南平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攻方向。
2012年生猪出栏242.92万头,比上年增加9.17万头;家禽出栏19766.77万羽,比上年增加6390.06万羽;兔出栏247.44万只,比上年减少90.14万只;羊出栏17.66万只,比上年增加0.08万只。奶牛存栏2.89万头,牛奶产量9.76万吨,比上年增加0.005万吨;禽蛋产量4.85万吨,比上年增加0.17万吨;肉类总产量41.87万吨,比上年增加8.0万吨。
2012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18.35万亩,比上年增加0.53万亩。其中,池塘养殖面积7.56万亩,比上年增加0.28万亩;水库养殖面积8.37万亩,比上年增加0.01万亩;网箱养殖1.50万个、37.73万平方米。水产品总产量10.12万吨,增长7.4%。
C. 福建南平当地经济怎样哦
我是南平本地人,在家乡生活了20年,今年刚离开家乡.我可以告诉你答案.
1经济的确不若厦门和福州.因为沿海和内地不能比,但是不是福建最不发达的城市.
2市内都讲普通话,沟通绝对不会有障碍.少数人会讲福州话.
3武夷山是南平辖区的一个市,南平是山区,地处武夷山脉,经济还行,本地产业有南孚电池和南平铝厂,其中南铝是福建唯一的有色金属厂家.
D. 南平到底是个怎么样的城市
南平市,简称延
拼音:Nanping
Shi
邮政编码:353000
区号:0599
市花:百合
代码:350700
经纬度:北纬26.38
东经118.10
南平市地处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脉北段东南侧,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处,俗称“闽北”,介于北纬26°15’—28°19’东经117°00’—119°17’之间。南平是福建辖区面积最大的设区市。辖一区四市五县,即延平区、邵武市、建阳市、建瓯市、武夷山市、顺昌县、浦城县、光泽县、松溪县、政和县,共121个乡镇、19个街道办事处,1601个村委会、69个居民委员会,136个社区居委会,辖区面积2.63万平方公里,占福建省的五分之一,具有中国南方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特征。现有户南平市标—双剑化龙籍总人口304万人,常住人口286万人。
南平位于福建省北部,地处武夷山脉北段东南侧,福建、浙江、江西三省结合部,是福建的“北大门”。为闽江的发源地,建溪、富屯溪、沙溪在南平城汇合始称闽江。幅员面积2.63万平方公里,是福建省面积最大的行政区域,辖邵武、武夷山、建瓯、建阳四市和顺昌、浦城、光泽、松溪、政和五县及延平区,总人口305万人。境内山峦起伏,河谷纵横,水系发达,属典型的中低山丘陵构造侵蚀地貌。是山水森林城市,闽江上游的生态屏障,近代诗人郭沫若吟咏南平为“山围八面绿,水绕二江青”。
南平市是福建重点产粮区,所辖10个县(市)有8个是全国、全省商品粮基地县,每年提供的商品粮占全省的1/3左右。近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多种经营迅速发展,又成为全省茶、果、食用菌、畜禽、淡水鱼、烤烟、油料等重要产区。
南平市是我国南方主要林区之一,素有“绿色金库”之称。森林覆盖率达68.3%以上,木材总蓄积量1.15亿立方米,占全省的30%。同时,闽北又是全国毛竹主要产区,建瓯、顺昌是全国10大竹子之乡之一。
随着水口电站和沙溪口电站的建成,闽北拥有了福建最大的库区。两个库区总水面达78.7平方千米,可开发水面67平方千米,成为福建淡水养殖的主产区。
E. 福建南平这座城市怎么样
最佳答案检举 南平市地处福建省北部、闽江上游,介于东经117°00′至119°25′、北纬26°30′至28°20′之间,是福建北大门,俗称“闽北”。西与江西省接壤,北与浙江省毗邻。境内低山广布,地貌特征以丘陵、山地为主,有武夷山、杉岭、仙霞岭、鹫峰山四大山脉,其中武夷山脉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是华东大陆最高峰。南平市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常年平均气温17℃—19℃,日照1700—2000小时,无霜期250—300天,年平均降雨量1684—1780毫米。南平市历史悠久,是福建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土着人在此繁衍生息。十个县市的建县历史都在千年以上,这在福建省九个地市中是绝无仅有的。隋唐、五代十国时期,闽北两次成为福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宋代,闽北的经济、文化发展繁荣,建阳、建安(今建瓯)二县刻书占全国三分之一强,闽北印刷业十分发达,建阳麻沙成为全国三大印刷中心之一。
闽北文化积淀深厚,是福建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闽越文化的摇篮,被誉为“闽邦邹鲁”、“道南理窟”。历史上,闽北人才辈出,曾出过2000多位进士和17位宰相,如邵武的李纲、浦城的真德秀、建瓯的杨荣等。历史文化名人如朱熹、宋慈、辛弃疾、陆游、蔡襄、杨时、柳永、严羽等都曾在闽北留下足迹。特别是朱熹在闽北“琴书五十载”,当代哲学家蔡尚思赋诗盛赞:“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
南平市是福建辖区面积最大的设区市,面积2.63万平方公里,辖延平区、邵武市、武夷山市、建瓯市、建阳市、顺昌县、浦城县、光泽县、松溪县、政和县,共116个乡镇、23个街道办事处,1622个村委会、210个社区居委会,2007年末户籍人口306万人。南平地处福建省北部,俗称“闽北”,与浙江、江西交界。南平既是福建辖区面积最大的设区市,又是福建拓展经济发展腹地的前沿基地.
南平市的重点产业主要包括木竹制品、纸业、食品加工、精细化工、电线电缆、汽车配件、纺织服装7个产业集群,以及旅游业、电子器材业、机械制造业、冶金建材业等。
南平森林资源丰富,素有“南方林海”、“中国竹乡”之称。全市山地面积3234万亩,其中有林地2942万亩,约占全省三分之一;林木蓄积量 1.43亿立方米,约占全省林木蓄积量的三分之一;森林覆盖率74.5%,居福建省各设区市之首;竹林面积554万亩,毛竹林面积535万亩,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全省的二分之一;毛竹立竹量9亿株,每年可提供商品竹7438万根,林业部命名的“中国竹子之乡”就有3个在南平(即建瓯、顺昌、武夷山)。
南平境内河流众多。人均水资源9018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倍。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387万千瓦,其中可开发蕴藏量150万千瓦,均居福建省第一位,目前,已经开发110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三分之二。
南平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产有70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46种,大中型矿产产地38处,其中铌钽矿储量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石灰石、花岗岩、黄金、硫铁矿、萤石矿、蛇纹石矿、石墨矿等矿石储量居福建省第一位。
南平是动植物资源的宝库。据初步考察,有动物兽类近百种,约占全国1/4;鸟类近400种,占全国1/3多;两栖类33种,鱼类60种,昆虫2000多种,植物1700多种。有79种野生动植物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对象,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有17种。
南平风景名胜众多。北部有武夷山,她是全国仅有的4个“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之一,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于一身;南部有闽江上游水口电站库区形成90平方公里的延平湖;还有其他一至三级中高档旅游资源实体180多处,形成了具有闽北特色的大武夷旅游体系。
F. 如何评价南平这个城市及发展前途
南平这个城市,一时之间言语复杂。
首先,南平有得天独厚的基础。早期南纺厂,南孚电池,电缆,还有铝厂各种企业让早期南平经济腾飞。自然环境也是得天独厚。
但没想到后来出现各种蛇皮操作。比如南孚电池,早期非常出名,广告一直都是名族的力量。我也不懂这样出名的企业,为什么要把股份出售,导致错过辉煌发展阶段,然后现在高价回购。
再后来大市搬回建阳。这个行为我真的想不明白。国家早期核心政策是就地城镇化,为了一碗水端平,限制大城市发展,促进小城市发展。但是现在政策变了,因为限制大城市只会导致房价暴涨。
于是国家解除限制让一二线大城市扩张,让三四线小城市收缩。因为中国特色和精粹反而在小城市能得到发展。
在这种节骨眼上,市高层应该认清自己到底是扩张性城市还是收缩性城市。但南平反其道而行之。把小而美延平,搬到大而空的建阳新区。导致本就不足的南平人口流失更严重。
本来延平小城建设不错,现在突然强行搬一半到建阳,面对两边都发展不起来的窘境。一边巨额负债的建阳,一边是强行抽空的延平,两边都是萧条的极限。加速人才流向福州等一二线城市,建阳延平都不得好处。
虽然我已不在南平,但我还是爱南平的这个刻在我生命里的味道。但也十分无奈。
南平,福建省地级市,地处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脉北段东南侧,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处,俗称“闽北”。
东北与浙江省江山、龙泉、庆元等县(市)相邻,西北与江西省的资溪、铅山、广丰等县接壤,东南与本省宁德市的古田、屏南县交界,西南与本省三明市的泰宁、将乐、沙县、尤溪等县毗邻。
介于北纬26°15’—28°19’,东经117°00’—119°17’之间,幅员面积2.63万平方千米,占福建省的五分之一;革命战争年代,福建省委曾经几度驻在闽北,被誉为“红旗不倒”的红土地。
南平辖2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南平市常住人口为2680645人。境内山峰耸峙,低山广布,河谷与山间小盆地错落其间,具有中国南方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特征,形成以丘陵、山地为主的地貌。
南平是福建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东汉时期,南平、建瓯、浦城等便建县;“福建”之名即来自福州、建州(今建瓯市)各取首字而来。
南平是闽越文化、朱子文化、武夷茶道文化、齐天大圣文化、太极文化的发源地,被誉为“闽邦邹鲁”和“道南理窟”;曾涌现出2000多位进士和17位宰相;拥有一级至三级旅游资源实体180多处,武夷山是全国仅有的4个“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之一。
南平拥有合福高铁、鹰厦铁路、外福铁路、横南铁路,205国道、316国道过境;还有武夷山机场,闽江干流、建溪、富屯溪等航线及航道。2020年南平市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完成2007.40亿元。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南平
G. 福建南平的经济怎么样啊
2005年是南平撤地设市10周年。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使该市的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据统计,去年,全市GDP突破320亿元,比1994年增长118.8%;财政总收入从1994年的9.11亿元增加到22.8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4年的3311元增加到933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4年的1420元增加到3622元。
H. 为什么南平的经济会那么落后呢
1.深居内陆,没有厦门等地的沿海优势。
2.地处武夷山脉一代,交通不够便捷。
3.南平十县市在福建都属于较落后水平,难共同发展。
4.就福建而言,南平不属于侨乡,少境外投资。
5.经济基础弱。
6.南平人的爱乡观念有待加强:没有人愿意读完书留在本地,一中的老师也是纷纷“逃”到闽南和广东一带。其实这主要还是基于整个城市的收入水平没有提高。
7.经济几乎完全依靠农副产品加工,利润少。唯一的一家南孚电池也急着般到厦门。
I. 南平市如何有啥好玩的吗地方大吗经济如何从武夷市到南平市中心要多久
南平算是福建省经济比较弱的地级市
因为地处闽北,山区多交通不便,所以经济不够发达
市区地方不大,经济刚才说了不怎么样
旅游的地方除了下属的县级市武夷山之外,
南平本身有芒砀山,溪缘大峡谷等
从武夷山到南平市中心走高速的话两个小时
普通公路要近三个小时
如果旅游,去武夷山比较好
J. 福建南平市怎么样
环境不怎么样,在山区,经济是福建省的拖油瓶,而且人多地少,房价高,房租高,消费也不低。如果是喜欢逛街的话就更不敢去了,没街可逛哦。我在那呆过半年,呆怕了,几乎不是上班就躲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