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紫竹的种植管理与经济利用
紫竹的种植管理:
肥水管理:新竹林要搞好灌溉、排涝、除草、松土、施肥等工作。移植母竹时,应注意覆土盖草,充分浇水,并搭支架以防风摇。注意冬春灌溉,如遇久旱不雨、土壤干燥,要适时适量浇水。而当久雨不晴、林地积水时须及时排水。注意除草松土,合理施肥,护竹留笋。保持表土疏松,施肥压青。冬季可施腐熟厩肥、土杂肥。一般隔年施有机肥,生长季施速效肥,冬季施土杂肥,深翻培土,合理砍伐,砍弱留强,砍密留疏。
B. 生态效益 竹林垦覆
近年来,安徽宁国市不断加快竹业经济发展步伐,努力提升竹产业经营水平,不仅先后荣获“中国元竹之乡”和“中国竹子之乡”的美誉,全市竹业年产值也迅猛提升,达到4.8亿元,农民人均竹业收入千余元。竹业主产区农民人均年竹产业收入已超过3500元,占竹农年收入的70%以上。笋用竹产业最高年人均收入5790元。
近年来,该市坚持以工业的理念发展林业,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竹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对新造竹林100亩以上每亩奖励100元,低改竹林每亩奖励50元,调动了农民种竹的积极性。竹林基地规模每年以3万亩的速度递增,每年投入竹业发展资金3000万元。通过实施“竹业致富”工程和山区综合开发、退耕还林等林业工程建设,全市已形成以毛竹、元竹、笋用竹为主的特色竹林基地,发展万亩以上毛竹林乡镇10个。霞西镇毛竹面积35000亩,年采伐量70万根,是全市毛竹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乡镇,该镇的芳茂村实行低产林改造、垦覆技术,发展优质高效竹林400亩,1亩年收入900元,获得省级“科技兴村示范村”的称号。据统计,全市竹林面积达68.8万亩,其中元竹21万亩,毛竹35万亩、800万根,鲜笋4万吨。
近年来,该市立足市情,创新机制,推进竹业富民,先后制定了《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加快发展毛竹产业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竹林丰产增效示范工程的意见》等政策,构建了以资源培育为基础,精深加工为纽带,科技创新为动力的竹业发展新格局。目前,该市竹材加工企业发展到68家,竹笋加工企业14家,年产值超百万元,占林业企业总数的59%,开发出竹建材、竹化工、竹工艺、竹文化、竹生产生活用品、食用笋六大系列180余种产品,竹产品加工率达70%以上,综合利率达80%以上。形成了以重点骨干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主体、个体加工为补充的宝塔式结构。
与此同时,该市先后成立了竹笋协会、竹产业协会,大力扶持健宁公司、青峰竹业、莫干山竹胶板厂、千秋食品、花果食品等龙头企业,其中健宁公司成功地在加拿大多伦多建立“健宁国际物流中心”,有力促进宁国竹木农产品走向世界。公司生产的竹胶板,木制户外休闲家具,竹木庭院饰品及竹制清扫用品等四大系列千余种品种产品出口16个国家和地区,2006年创汇650万美元;皖东南最大的竹产品交易市场——汪溪木竹市场汇集了100多家加工企业,形成了以加工为龙头,以市场为纽带的企业群,年成交额2000多万元;乡味源公司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建成国内一流的加工生产线,成立的东部早笋合作社在全省首开先河,此举不仅提升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而且疏通了农产品的流通渠道,形成了区域主导产业和品牌效应,带动1580户笋农致富。
C. 农村大片的竹林,应该如何利用可以发展成什么
竹林的主要用途十分普遍,并且速生树种丰收,现阶段主要是受经济发展乏力的危害,加工的产品滞销,导致全部加工生产环节趋缓,再加之前几年竹林资源发展趋势迅速(依据相关资料,在我国竹林总面积年增速超10%),造成竹板材产能过剩,销售量降低累加原料增加,产生现阶段竹林资源不断走低的局势。可是竹林的主要用途十分普遍,现阶段许多地区在开发设计竹林的笋用林,春笋是一种纯天然绿色有机食品,不但美味可口,含有各种维生素,而且还是膳食纤维食物,长期食用有益身体健康,也无外乎竹林一种有前景的发展前景。
假如准备项目投资搞产业发展和特种养殖得话,可发展的方向也越来越多了。例如能将竹林开展锄草,简易整平,则能够开展生态养鸡,与此同时猪粪又能够供竹林上肥,可谓是两利。与此同时能够收竹笋卖或是经加工后市场销售,成长的毛竹能够直接销售或自身运营一个筷子厂,朱艺厂经加工后再实现市场销售,深入分析经济价值。不管大家以这种方法运营,都应该考虑到其可持续发展和市场现象。能够依靠现在没有新闻媒体迅速散播工作能力,将自身的商品及产品的优势开展散播推销产品,例如特种养殖,鸡脯肉肉质地好,绿色健康,竹笋现挖解决不含防腐剂这些。如果你能有很多竹林而且集中化得话,缘故项目投资得人或是许多的。感谢阅读文章,期待之上回应能对你有作用。
D. 农村里面竹子到处都是,该如何利用起来
农村里面竹子到处都是,该如何利用起来?竹子很有用。竹笋很好吃。使用起来很经济。在过去的几年里,农村的老年农民更善于使用竹子、建造房屋和编织日常用具;竹子可以在竹产区的许多行业中找到,如造纸、筷子生产、地板家具加工、活性炭等。
3、除了众所周知的竹笋外,竹子在食品方面还有其他的应用方式,如在竹林中接种菌株培养竹笋和加工竹酒。第一次看到竹筒酒时非常神奇,因为竹筒密封良好,竹筒中的液体酒不会从裂缝或小孔中流出。据说竹筒里的酒是在竹子很嫩的时候注入的。随着竹子的生长,这个小洞自行愈合了。因此,如果条件允许,村里的竹林可以发展成为竹筒酒生产基地,实现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
E. 雷竹的竹林生态经营
雷竹是优良的笋用竹种,是名符其实的山珍,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发展雷竹既可以为城市提供营养丰富、鲜嫩美味的无公害蔬菜,又可以美化环境,绿化荒山荒坡,防上水土流失,保护农田水库,实现三大效益完美结合。雷竹的生态经营就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外部环境中的水、热、光等气候资源、土地资源及其他资源,进一步提高雷竹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并改造和影响周围的环境,使之更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本节主要介绍6种生态经营类型。
种养结合型
临安县板桥乡西村,有农户55户,201人,山 47.8公顷,耕地 8.8公顷,属青山水库淹没区,长期以来经济状况不好。20世纪60年代初,每个劳动工只有0.19元。每年吃供应粮 1.5万- 2万公斤,村民住房大部分是茅草屋,70年代人均收入一直在100元左右。1984年以来这个村积极发展食用竹笋,实行种养结合,到1988年实现人均竹笋1/15公顷,户均养猪2头,竹笋收入达3万元,养猪收入达48万元,仅两项收入人均达388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促进了全村工农业的发展,1988年全村工农业收入达22万元,人均收人近1100元。到1991年全村仅竹笋收入就超过60万元,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养殖业为竹林提供了肥料,促进了竹林的发展,提高了竹笋的产量,提高了经济效益,反过来又为养殖业打下了经济基础,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西村实行种养结合,由穷变富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城镇每天都有大量的垃圾产生,这些垃圾污染环境,对人民生活不利,环卫部门为处理这些垃圾需花费大量的人力。临安锦城镇每天有60吨垃圾,随着人口的增长。城镇的发展,垃圾将成倍增长。将这些垃圾运往城镇郊区竹林,可作为很好的肥料,既提高土壤肥力,增加竹笋产值,又改善了城镇的环境卫生。因此竹林成了垃圾消化厂。
在一些毛料扫把加工厂,竹叶常堆积如山,为处理这些废弃的竹叶,常用火烧毁。利用竹叶作为覆盖增温材料,可以提早雷竹出笋,提高经济效益,覆盖后再作为肥料施人竹林中,一物两用。临安利用竹叶覆盖保温,提早出笋,1年就增加竹笋产值500万元。 临安在发展食用竹笋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进行合理布局。下坡、背风向阳、立地条件好的地方发展早熟雷竹,在中坡发展中熟高产竹种高节竹,在上坡。高山发展迟熟竹种桂竹、刚竹。充分利用山坡地的垂直差异,进行合理布局,立体经营,使早的笋更早、迟的笋更迟。
在田头、地坎、路旁、塘边四旁种竹,见缝插针,充分利用空间及边际效应,使小面积获较大效益,也是立体经营的体现。在竹林中进行间作套种,主要是在新造竹林中间作套种,既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又可以增加短期农作收入,以耕代抚,以短养长,促进竹林提早成林投产。即使在成林竹园中,也可间作耐阴的农作物、蔬菜、药材及栽培食用菌等,以进一步提高竹林的经济效益。 充分利用竹林的生态功能,积极在库塘四周、河流两岸发展竹林,利用竹林涵养水源,防风固土,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水库,保护农田。临安县大面积发展竹林的乡村,近几年来,几乎没有遭受过洪水危害,充分显示了竹林的生态效益。
在水库山塘四周发展竹林,不仅对水库、山塘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而且可以在冬季利用水库、山塘沉积的泥沙给竹园加土,改善竹园土壤,降低竹林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如临安县板桥乡西村,位于青山水库南端,一竹笋专业户在房前屋后有竹林0.028公顷,1982-1986年,每年利用水库里的沉积泥沙给竹园加土,每次几百担,改良了土壤,提高了产量。5年年平均1/15公顷产竹笋为 3107.7公斤,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在房前屋后庭院种植雷竹有3大好处:一是可以充分利用早晚闲散空余时间进行细心的培育管理;二是庭院竹林可以改善居住环境,竹子亭亭玉立,四季常青,经雪霜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可以美化环境,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竹林可以防风、防尘、防噪、调节气温,使空气清新,环境清幽;三是庭院竹林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如鲍子潮 0.028公顷庭院雷竹林,1991年竹笋收人 7000元,1992年竹笋收人 14000多元;李顺海 0.025公顷庭院雷竹林,1991年竹笋收入2000元,1992年竹笋收入2150元。临安的农民把庭院雷竹林称为“绿色的聚宝盆”、老年人的“养老金库”。临安县临天乡的大小吴马十八村,家家种雷竹,户户卖雷竹笋,户均雷笋收入超千元。这个乡1991年仅雷笋收入一项就达500万元。 综合利用型,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因素,综合地运用于雷竹的栽培管理中,进一步提高竹林的三大效益。综合利用,包括优良品种的选用,地形小气候的利用,光、热资源的利用,土壤资源,荒山、荒坡、荒滩的开发利用,充分地利用环境条件及各种资源;综合地运用各种成熟的科技成果,如四次施肥法、丰产高产技术、早出高产技术、二次出笋技术;综合利用型包括前面叙述的种养结合型、废物利用型、立体经营型。防护生态型与庭院经济综合地集中运用,以达到竹林生态经营的效果。
F. 如果你有100亩的竹林你会怎么做现在是弄个小厂在做笋干! 地理位置还不错,每户人家都有100亩以上。
二楼的回答不错!竹林里面可能做的事情很多的!竹荪种植、天麻种植也是行的!什么样的事情做好了就是好事!做砸了就是坏事!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努力去做!但务必要记住:“准、稳、狠”缺一不可!凡事多看,多炼、多想!你会成功的!
G. 竹业发展前景与产业布局
1.竹业产业优势和影响竹业生产和发展的因素
浙江省是竹业生产大省,竹子也是浙江重要的优势农产品之一,现有竹林面积80万hm2,年产竹笋70万t,竹笋产量居全国第一。近年来,浙江竹业开发了竹炭、竹纤维等新产品。竹炭在环保、保健、医药、高新技术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烧制竹炭过程中所获得竹醋液,在保健、饮料、除臭,以及生产高效低毒农药方面也有很好的前景。竹纤维无毒、无害、无污染,而且质地柔软细腻,具有纤维长、空心、抑菌、抗皱、易洗、防霉,吸水性、可纺性、可染性好,以及抗紫外线辐射等特点,将成为一种新颖、绿色的环保型纺织原料。竹纤维的开发成功,不仅使毛竹的枝、条、杆都得到利用,还可获得竹木糖、竹蜜、多糖、碱木素、竹粉等产品,可进一步开发利用。
但在竹业生产中,还存在一些影响竹业生产和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竹林经营水平不平衡,品种较为单一,产量和效益有待提高。全省相当大部分仍是低产低效林,技术水平不高,所提供的竹材仅能满足省内加工能力的1/2,大规格的竹材更是不足。
2)经营不科学,制约着竹园的持续经营。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不适当的施用导致竹园富营养化、酸性化、农药残留和土壤理化性状恶化,使竹林衰退、产量下降。
3)市场竞争不规范,生产组织化程度较低,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销售规模都不大,造成“产、加”衔接不畅,流通不顺,营销成本增大。
4)竹产品精深加工不足,大多为粗加工产品,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大。竹笋加工产品品牌意识不强,产品档次低,市场竞争力不高。竹笋品质安全的监测检验体系尚未健全,产品质量安全缺乏有效监测。
2.竹业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
竹林资源有其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于一体的优势。随着人们返璞归真理念的日益强烈和国人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天然制品备受青睐,竹制家具的前景不可限量。竹笋产品高纤维、低蛋白、无脂肪,含多种氨基酸及维生素,味道鲜美,风味独特,有保健、减肥、美容等功效,在国内外被誉为“第一绿色保健食品”,出口不受配额限制,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竹子将得到进一步的深度开发,竹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浙江竹业产业的发展方向,一是要大力发展竹林基地建设,提高竹产品数量、质量,满足加工需要;二是要狠抓技术改造,提升产品档次,拓展产品市场空间,开发食用新产品如竹叶黄酮、竹啤、竹汁饮料等,提高竹产品增值率;三是要发展竹材加工,扶持龙头企业,改进和提高加工、包装技术水平,增加出口创汇;四是实施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发展保鲜加工技术,扩大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等地的市场占有率,并通过上海进一步开拓对外贸易渠道;五是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促进竹第三产业发展,提高竹业整体经济效益。
3.竹业产业布局建议
为了将区域竹资源优势转化为区域竹产业经济优势,提升竹产业市场竞争力,根据各地竹产业发展的传统和基础,结合环杭州湾、温台沿海、金衢丽三大产业带规划精神,全省竹产业的发展可相应建设三大产业带。
1)环杭州湾竹产业带:包括天目山区安吉、长兴、德清、临安、余杭等县(市)和四明山区的余姚、慈溪、鄞县、象山、宁海、绍兴、嵊州、诸暨等县(市)。巩固和提高竹笋竹材在全国生产、加工、贸易中的领先地位,同时加强竹保健食品(鲜竹沥、竹汁饮料、竹汁酒、竹叶黄酮等)新产品的开发,稳定和拓展观赏竹市场,充分利用大竹海的环境和品牌着力开展竹林生态旅游,打造世界级的竹产业发展中心。
2)金衢丽竹产业带:包括仙霞岭山区的衢江、江山、龙游和洞宫山区的丽水、遂昌、龙泉、庆元等县(市)。进一步加大竹笋竹材生产、加工、贸易的规模,适当发展竹浆造纸,适度发展竹林生态旅游,巩固和提升竹炭、竹醋液、竹纤维等特色新产品的先发优势,加快产业要素的集聚,建立多元经济结构、适度规模和深度加工的竹产业体系。
3)温台沿海竹产业带:主要包括雁荡山区的平阳、瑞安、苍南等县(市)。充分发挥丛生竹的资源优势,发展马蹄笋、竹浆造纸等,加强竹纤维等特色新产品的开发,逐步提高科技对绿竹产业的贡献率;争取在马蹄笋的保鲜储运、丛生竹次生化合物提取等方面取得突破。
H. 我在安徽庐江承包了200亩林地,其中100亩绿茶。还有100亩竹园、树林不知道发展什么好。现有古庙一座。
开发旅游业啊,你可以好好规划一下,竹林旅游,茶园采摘,古庙旅游,都是不错的项目。你的地理环境很好,回归大自然,这是最近几年旅游版块很热门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