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珠海盛产什么水果
珠海产的水果还是比较多的,有黄杨荔枝、小托山桔、龙眼、葡萄、香蕉等。其中我比较青睐荔枝,价格也不贵;最便宜的当属香蕉了。
1、黄杨荔枝
香蕉,芭蕉科芭蕉属植物,又指其果实。热带地区广泛栽培食用。香蕉味香、富含营养,终年可收获。
(1)广东石头山种植什么经济作物好扩展阅读:
珠海特产:
1、斗门海鲈:海鲈肉质嫩滑、美味可口,常食不腻,营养价值极高,含蛋白质26%以上,还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产品。
2、金湾大海虾:又称“大明虾”,为海产八珍之一。对虾的药用价值较高,对治疗神经衰弱、手足抽搐、疥癣等病疮有一定疗效。
3、珠海蔗子狸:又称蔗鼠,它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性甘寒,滋阴血清虚热,补肝肾,是一种老少咸宜的食疗佳品,故有“一鼠顶三鸡”之誉。这类鼠是珠海地区的特产,与三水市的禾花雀齐名。
4、斗门艾饼:制作艾饼主要有备料、整理艾叶、和粉、制作陷料、包饼和蒸煮6个步骤,全是传统手工制作,工序颇为繁锁。
2. 石头城是哪座城市的美称
石头城是南京的美称。
部分旧称:冶城、越城、石头城、白下、江宁、丹阳、金陵、秣陵、建业、扬州、建邺、建康、秦淮、升州(升州)、蒋州、上元、集庆、应天、京师、南都、天京、首都。
建都朝代:东吴、东晋、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南吴(西都)、南唐、南宋(行都)、明、南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
南京素有“天然地质博物馆”之称,长江漫滩、富水软土、岗地、岩溶等多种地貌单元并存,南京属宁镇扬丘陵地区,以低山缓岗为主,低山占土地总面积的3.5%,丘陵占4.3%,岗地占53%,平原、洼地及河流湖泊占39.2%。
(2)广东石头山种植什么经济作物好扩展阅读:
南京是中国现代植物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的地区之一,林木覆盖率31.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16%,位居中国前三甲,是中国四大园林城市,有“绿都”之称。
自然植被有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竹林、灌丛、草丛和水生植被7种类型,栽培植被有大田作物、蔬菜作物、经济林、果园和绿化地带5种类型。
植物种类有维管束植物1061种,占江苏省的64.7%;秤锤树、中华水韭、明党参、青檀等7种为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植物。
3. 北方土层薄的石头山种什么好
最好种植松树,容易成活。在辅以杂草,落叶灌木也是非常好的选择,如果条件比较恶劣的话,灌木也是很少成活的,所以建议先种植松树为主,在逐渐种植其它绿植。
松树苗,价格很便宜,缺点就是松树成长缓慢。优点就是不失为一种长久之计,几年后就可以采松塔拉,松子还是很贵的。
山脚可以种植荞麦,只要有一场中雨就满足种植条件了(雨后2天内及时播种)。算是一种收益非常好的经济作物。
希望我的答案帮助到了你,满意请点赞哟!
4. 养殖合作伙伴 养着什么最好
当然是养野生动物最有前途,这是一个新行业。国家支农政策非常优惠,贷款也方便。需要的话,可以给你提供帮助,引种、养殖、销售方面等等。
54种可以人工驯养的野生动物
貉、银狐、北极狐、水貂、果子狸、野猪、梅花鹿、马鹿、花鼠、仓鼠、麝鼠、毛丝鼠、豚鼠、海狸鼠、非洲鸵鸟、南美洲鸵鸟、鸸鹋、疣鼻栖鸭、绿头鸭、环颈雉、火鸡、珠鸡、石鸡、蓝孔雀、蓝胸鹑、鹌鹑、鸡尾鹦鹉、虎皮鹦鹉、费氏牡丹鹦鹉、桃脸牡丹鹦鹉、黄领牡丹鹦鹉、白腰文鸟、黑喉草雀、七彩文鸟、橙颊梅花雀、红梅花雀、禾雀、栗耳草雀、金丝雀、巴西龟、鳄龟、中华鳖、尼罗鳄、湾鳄、暹罗鳄、中国林蛙、黑龙江林蛙、猪蛙、虎纹蛙、蝎子、双齿多刺蚁、大黑木工蚁、黄猄蚁、蜈蚣。
5. 什么植物在石头山最耐旱还有经济作物
花椒、龙血树、火龙果
6. 关于火龙果的资料
名字简介火龙果的称呼,各地不一。英文Dragon fruit,拉丁名:Hylocereus undatus
因其肉色不同果肉可分成红色、白色、黄色三种。红肉称为红龙果,白肉称为玉龙果,黄肉称为黄龙果。火龙果因其外表肉质鳞片似蛟龙外鳞而得名。所以一般人士把所有的颜色统称火龙果,这其实是误区,人们因食火龙果健康长寿,所以俗名叫长寿果,台湾有学者人认为,西方人士对“龙”这个名称并无好感,故又称仙蜜果更利于出口到欧美国家。“仙”示为仙人掌科,“蜜”为赞美词而非蜜般浓甜。由于红龙果中营养价值高,中国着名农业专家潜心六年,发明中国红龙果研究第一家,专利号ZL03118561.4 。因其果型小巧圆润,颜色紫红艳丽,样貌非常可爱,而被世人称为“天香一号红龙果”,又称“中国抗癌水果之王”,因目前国内种植面积极少,且品质十分优良,口感极佳,故在国内北京上市后作为高档水果销售,价格居高不下,目前市面零售价格徘徊在每市斤16—28元之间,一直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每批果子刚一成熟,便被各地水果经销商到地头抢购一空,故种植“天香一号红龙果”这个优良品种,前景十分诱人,经济效益相当可观!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1]“天香一号红龙果”这个优良品种将会逐渐淘汰掉目前市面上品质欠佳的白肉火龙果而必将成为此类水果主流产品!
原产地区
天香一号红龙果
原产于北美洲热带。红龙果营养丰富、功能独特,它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及花青素,丰富的维生素和水溶性膳食纤维。红龙果树为仙人掌科的三角柱属植物,原产于巴西、墨西哥等中美洲热带沙漠地区,属典型的热带植物。红龙果是一种由南洋引入台湾,再由台湾改良引进海南省及大陆南部广西、广东等地栽培的植物。它光洁而巨大的花朵绽放时,芳香四溢,盆栽观赏使人有吉祥之感,所以也称“吉祥果”,营养评价:根据营养专家黎黍匀分析,火龙果生命力指数为25.05,证明所吃食物具有增强人体生命力作用,火龙果的防病指数为4.61,证明所吃食物对人体提高防病能力,影响微弱。
植物传说量天尺是一种蔓腾类仙人掌属的热带植物,原产于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瓜地马拉、巴拉马、厄瓜多爾尔尔、古巴、哥伦比亚等地,不仅以长寿、强韧及美丽着称,更有绝佳的营养美容来源。当地广泛流传的传说中指出,量天尺是一种强而有力的营养象征,阿兹特克人的一则传说中便细述了量天尺对一名妇人具有多大的力量,当一位贫苦的阿兹特克妇女在热辣难忍的沙漠中迷路,疼痛而呼救无门,处境十分危险,正在她陷入绝望奄奄一息,幻觉中慢慢进入另一个世界的路上……悠悠中听到一股上天传来却十分清晰有力的声音!那声音告诉她赶快食用身旁的植物!赶快食用身旁的植物!她艰难地伸手去摸,已睁不开眼的她却幻觉到身旁全是盘枝错落、蔓延无度的量天尺,在这片特别酷热的沙漠上几乎没有其它植物,她幻觉中看到闪烁的红光,那是点缀在量天尺丛中星星点点的火龙果,如一把把猎猎跃动的火苗又如一颗颗卟卟跳动的心脏在此起彼伏地呼喊和激励着她挺住!一习小风
火龙果
千百万个满怀抱拥巨大百合花的妙龄佳丽向她跑来!……如梦如幻中,她的手触摸到了一根吹来,她感觉到了一群群摇曳多姿的仙女和一簇簇温莞灿烂的鲜花在眼前交替变换着,象是碧绿而肥厚的量天尺,当她神奇般使力拉扯并折断它时,手被刺得血淋淋的了,但她没有感觉疼痛,她似乎在被一种神奇的力量指使着,机械般地啃咬着这支肥厚的量天尺,又吃下了一颗鲜红夺目的火龙果,……就在这近午时分,太阳更显毒狠的时刻,神奇的事件发生了!这位阿兹特克妇女苏醒过来了,体力快速恢复了,几近干裂的嘴唇魔幻般红润起来,并如波浪式地渐次传遍全身,顺利的走出沙漠!
火龙果
这位阿兹特克妇女的传说从此代代相传下来,量天尺被人们奉为神仙草,火龙果亦被称为神仙果、仙蜜果,无论其枝条、花朵、果实还是根系都成为当地人们不可缺少的独具药食功能的特别作物。作为一种神圣的象征,量天尺火龙果被世人敬重,这个传统后来随着欧洲殖民主义在全球的侵略扩张而传遍了全球。火龙果在人类可食植物果实中位居上流,并蕴意吉祥、健康、富贵、长寿等人类众多美好的理想,人们无论是拜见亲友还是探望病人,随手携带的果篮中央必备一只火龙果,预示着诸多良好祈望,无论上至国家领导还是普通百姓,供奉祖先时都常离不开火龙果……
传入中国火龙果起源中美洲热带雨林地区,为仙人掌科量天尺属和蛇鞭属植物,后由法国人、荷兰人传入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以及我国台湾省。
贵州特产火龙果原产于巴西、墨西哥等中美洲热带沙漠地区,在贵州南部红水河谷、南北盘江两岸茁壮成长,艳丽的红色打破了喀斯特山区石头山上单调的色彩,火龙果耐瘠、耐旱、嗜钙,适应性强的特性使得它稳稳扎根贵州南部低热河谷山区。
贵州独特的气候、生态环境孕育了贵州火龙果富含膳食纤维和钙、锌、硒等营养元素,具有低脂肪、低热量等特点,是现代人最理想的消费果品之一,先后获成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第三届贵州农产品展销会名特优产品称号,中央电视台、贵州电视台、人民日报、贵州日报等媒体作了大量报道,贵州火龙果[2]的优良品质和独特风味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普遍认可。它是贵州精品水果产业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树种之一,到2015年,全省优势区域火龙果种植面积将达到30万亩,使贵州成为中国最大的火龙果标准化生产基地。
用途价值
火龙果(20张)
富含大量果肉纤维,有丰富的胡萝卜素 ,维他命B1、B2、B3、B12、C......等,果核内 (黑色芝麻之种子) 更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及各种酶、白蛋白、纤维质及高浓度天然色素花青素(尤以红肉为最),花、茎及嫩芽更有如其近亲 (芦荟) 之各种功效。
可预防便秘, 促进眼睛健康, 增加骨质密度, 助细胞膜生长, 预防贫血, 抗神经炎, 预防口角炎.增加食欲, 美白皮肤,防黑斑等的功效
值得注意的是火龙果的果肉几乎不含果糖和蔗糖,糖分以葡萄糖为主,这种天然葡萄糖,容易吸收,适合运动后食用。但火龙果的葡萄糖不甜导致大家误以为这是低糖水果,其实火龙果的糖分比想象中的要高一些,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人不宜多吃。
培育管理火龙果主要采用扦插苗或嫁接法繁殖。
1.扦插苗:以春季最适宜,插条选生长充实的茎节,截成长15cm的小段,待伤口风干后插入沙床,约15~30天可生根,根长到3~4cm时移植苗床。
2.嫁接苗: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茎肉饱满的量天尺做砧木,于晴天进行嫁接。
将火龙果茎用刀切平面,把接穗插入,对准形成层,用棉线绑牢固定,在28~30℃条件下,4~5天伤口接合面即有大量愈伤组织形成,接穗与砧木颜色接近,说明二者维管束已愈合,嫁接成功,而后可移进假植苗床继续培育。
3.苗期管理:育苗床宜选通风向阳、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块,整细作畦,畦带沟90cm,667平方米施腐熟鸡粪或牛粪1500~2000kg,掺入谷壳灰1000kg,充分搅匀,在整地时施于畦面以下10~20cm的表土层;其后再施100~150kg钙镁磷肥,用锄头充分搅拌,施于4~5cm深的表土层中,然后把小苗按株行距3cm种于苗床,浇透水,并喷洒500倍多菌灵1次,每隔10~15天施5~7kg复合肥,等长出第一节茎肉饱满的茎段,即可出圃。
栽培管理火龙果为热带植物,喜光耐阴、耐热耐旱、喜肥耐瘠,其茎贴在岩石上亦可生长,植株抗风力极强,只要支架牢固可抗台风,667㎡栽300~400株,每4株中间埋1根20厘米见方,高2米的水泥柱作支架即可。
火龙果可适应各种土壤,但以含腐殖质多,保水保肥的中性土壤和弱酸性土壤为好,为使其种植后生长旺盛,必须多施消毒杀菌发酵的人畜禽粪有机肥,苗期施钙镁磷肥和复合肥,用量根据植株大小而定。
火龙果在温暖湿润、光线充足的环境下生和迅速,春夏季露地栽培时应多浇水,使其根系保持旺盛生长状态,在阴雨连绵天气应及时排水,以免感染病菌造成茎肉腐烂。火龙果耐0℃低温和40℃高温,为保证其常年生长和多次结果,尽量达到适宜温度20~30℃,北方种植必须建温室大棚,冬季夜间温度不低于8℃。夏季可不揭掉塑料膜,但必须通风。火龙果园不必翻耕,及时剪除杂草即可。火龙果蜡质层厚,外观光滑,免套袋,省工省时。火龙果一般无虫害发生,偶尔根部有线虫,茎叶有红蜘蛛,及时防治即可。
火龙果从开花到果实成熟,约30天,当果实由绿色逐渐变红色,果实微香、鲜艳时,就可采收。
病虫害的防治腐烂病(白绢病),可以由虫口伤造成,或由机械伤后在长期阴雨环境中形成。腐烂病可用刀具切除患部,或用刀将溃烂组织剖开引流(晴天高温时),让伤品自然干燥或涂硫磷粉防治。一般设施栽培,湿度过大,易得烟煤病。应加强通风,用清水将患处清洗掉。冬季温棚设施通常高温干燥,易诱发红蜘蛛。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如果虫口密度大时,可用40%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防治。[3]田间管理火龙果栽后12~14个月开始开花结果,每年可开花 12~15次,
火龙果果盘
4~11月为产果期,谢花后30~40天果实成熟,单果重500~1000g,栽植后第2年每柱产果20个以上,第3年进入盛果期,管理水平较高的,单产可达2500kg/667㎡。其高产栽培要点如下:
1.薄肥勤施:由于果实采收期长,每年都要重施有机肥,氮、磷、钾复合肥要均衡长期施用。开花结果期间要增补钾、镁肥,以促进果实糖分积累,提高品质。结果期保持土壤湿润,树盘用草或菇渣覆盖。天气干旱时,3~4天灌一次水。
2.摘心:当枝条长到1.3~1.4m长时摘心,促进分枝,并让枝条自然下垂。
3.间种与人工授粉:种植火龙果时,要间种10%左右的白肉类型的火龙果。品种之间相互授粉,可以明显提高结实率。若遇阴雨天气,要进行人工授粉。授粉可在傍晚花开或清晨花尚未闭合前,用毛笔直接将花粉涂到雌花柱头上。
4.修剪枝条:每年采果后剪除结过果的枝条,让其重新发出芽,以保证来年的产量。
5.病虫害防治:火龙果病虫较少,幼苗期易受蜗牛和蚂蚁危害,可用杀虫剂防治;在高温高湿季节易感染病害,出现枝条部分坏死及霉斑,可用粉锈宁、强力氧化铜等防治,效果良好。
编辑本段营养分析每一百克火龙果果肉中,含水分83.75克、灰分0.34克、粗脂肪0.17克、粗蛋白0.62克、粗纤维1.21克、
火龙果
碳水化合物13.91克、热量59.65千卡、膳食纤维1.62克、维生素C5.22毫克、果糖2.83克、葡萄糖7.83克、钙6.3-8.8毫克、磷30.2~36.1毫克、铁0.55~0.65毫克和大量花青素(红肉果品种最丰)、水溶性膳食蛋白、植物白蛋白等。火龙果性甘平,主要营养成分有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C、铁、磷、镁、钾等,盛产期是6~11月,台湾各地都有种植,主要产区分布在新竹、云林、嘉义等地。
从现代科学研究分析成果表明,火龙果确实具备诸多对人类有益的成份,还有更多促进健康、美容、防病强身的元素,从上个世纪中叶开始,亚洲、拉丁美洲等地火龙果种植已颇具规模,本世纪初,亚洲种植面积更是突飞猛进,其相对应的科学研究亦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起来。
火龙果的营养成分含量和作用表 - 哩哩网[4]
教您看懂火龙果的营养成分表,从右边表中可以看出火龙果的热量和脂肪含量与同类食物相比低于平均值,是三高人群的理想水果,叶酸和维生素B6与同类食物相比高于平均值。火龙果的各种营养成分含量及推荐摄入量详情见右边图表。
表中所指的每日推荐量指的是一般的成年人在一定时期平均每天摄入的量。根据中国营养学会规定,不同人群在不同时期推荐摄入量是不同的。当然,这些数值并不意味着每种营养素每天都必须摄入这么多量,像脂溶性维生素只要在一段时间内平均摄入量达到这值就可以了。
7. 饶平在哪里
绕永不脊,平永不乱
——饶平县志
饶平县,得名于“饶永不瘠,平永不乱”,位于广东省最东端,与福建省接壤。 地处东经116°35′~117°11′,北纬23°28′~24°14′,北回归线在县境南部穿过。饶平县县城为黄冈镇,位于汕头、厦门两个经济特区之间,县境内有国道324线。
饶平气候
饶平县气候属于海洋副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雨量充沛,为1475.9毫米,年平均气温21.4°C,农作物一年三熟。
饶平地理
饶平县位于潮汕平原边端,是广东山区县之一。其地形依山傍海,地势北高南低,有岛屿13个,其中海山岛最大,面积46.9平方公里;有海拔超1000米的山峰7座,其中西岩山最高,海拔1256米。黄冈河是饶平县内最大的河流,全长87.2公里,途经12个乡镇,注入南海。饶平县有柘林、高沙、大埕三个较大海湾,其中柘林湾最大,面积68平方公里。饶平海岸线长136公里,最大的港口是三百门海港。
饶平自然资源
饶平县有较为丰富的海产河山地资源。其中浅海滩共57万馀亩,盛产各类海鱼、对虾、牡蛎等。山地野生动物则有眼镜蛇、金环蛇、腹蛇、穿山甲、石蛤等各种珍禽。饶平县盛产陶土。矿产资源有花冈岩、钾长石、高岭土、耐火土、铜、铁、钨、锡筹。
饶平历史
饶平塔仔金山出土文物浮滨塔仔金山文物
1974年,在饶平县浮滨塔仔金山发现了古穴墓群,墓中发现了大量的石器与陶器的陪葬品。其中有戈、矛、斧、凿、砾石石器,尊、壶、豆、杯、盆、盂、罐等陶器。部分陶器有酱色釉。经考古坚定,浮滨发现的文物时间为商代中晚期至西周前期。该发现对中原文化与当地区别于诸越文化的土着文化有重要影响。
黄冈丁未革命
1907年4月11日,孙中山率领的黄冈丁未革命爆发。由于起义军寡不敌众,粮械缺乏,战败,惨毙多命。此次起义是孙中山领导的十次起义中之第三次,由于该年为农历丁未年,因而称之为“黄冈丁未革命”。
饶平旅游资源
三饶镇“道韵楼”
道韵楼全景
道韵楼外观
道韵楼位于饶平县三饶镇南联村,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建,是全国最大的八角形客家围楼。土楼鼎盛时可容纳600多客家人居住,现尚有100多人居住在土楼中。土楼墙厚1.6米、墙高超过11米。土楼的特色之处在于整个土楼处处与八卦相关,所有建筑的数目都是八的倍数,如水井32眼,天窗16个,房72间,梯112架。土楼中厅有左右两口水井,若八卦两仪。土楼具有八防的功能:防水、防火、防兽、防震、防贼、防旱等。土楼的瓦砖是经土布包好,再经火烧而制成,现尚可分辨出瓦棱上的布纹。土楼全部使用竹钉,历经多年,这些竹钉也无腐朽的迹象。据说在清朝顺治年间,土楼曾经被官府收编的土匪包围三个月而攻不破,土楼里的数百居民利用储粮和井水以供自己饮食,利用土楼上面的内沟灌水以守住外面官兵的火攻,因而逃过劫难。土楼前后有三层环形房屋相套,最外环有三层楼高。土楼历经数百年仍然十分坚固。在80年前的大地震中,附近的房屋大多倒塌,而土楼里只有几间房屋左右倾斜,反而支撑了整个土楼不倒。据居住在土楼的当地老人介绍,土楼修建成八卦形是机缘巧合,当初设计的是圆形的围楼,不料三建三倒,后来才建成全国少见的大型八卦形围楼。
海滩岩近照海山镇“辟龙”
“辟龙”位于饶平县海山镇,属贝壳冲积岩,东西长4500米,宽1150米,后2米至10米,总面积为2875公顷。因裸露在地面部分横卧于海滩,形似长龙,俗称“辟龙”。经专家考证,该海滩岩田是由文石、高镁方解石、有孔介虫、海生贝壳、微体古生物和细砂粒在特定的地址条件下长期堆积、胶结而成,约有五千年历史。现为广东省第三个地质遗迹保护区。
柘林镇“镇风塔”
“镇风塔”位于饶平县柘林镇,地处风吹岭峡谷口。镇风塔始建于元代,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塔高22米,基围16米,七层八面。塔尖为制作精美的千斤石葫芦,塔身周围是石板围成的环形面屏。该塔现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冈镇“石壁庵”
“石壁庵”位于离饶平县黄冈镇约二公里处的栖云山,因此山多为石头山而得名。山上有“涑玉泉”、“古雷音寺”、“纳海楼”、“慈悲亭”等景观。其中漱玉泉成于山上天然岩洞,长年清泉不竭。
漳溪镇“青岚冰臼”
饶平县漳溪镇青岚溪谷中分布有两千多个的形态各异的冰臼,是距今约二三百万年前冰川运动时留下的遗迹。冰臼群中最大的一个圆形冰臼口宽六七米,深二三米。冰臼群处于北纬23"12',海拔不到100米的热带亚热带地区,这对广东地区可能在数百万年前曾是冰天雪地的严寒地带说法有重要意义。
柘林镇“白鹭天堂”
饶平县拓林镇西澳岛上因白鹭成群,而被称为“白鹭天堂”。西澳的白鹭为黄嘴白鹭,是国家二类保护野生动物。
饶平人物
张竞生,字公室,1888年出生于饶平县浮滨镇大榕铺,曾撰写出版《性史》,翻译卢梭《忏悔录》,并着有《爱情定则》、《美的社会组织法》、《美的人生观》等。张竞生1907年考进黄埔陆军小学。1912年赴法留学。1915年在巴黎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继进入里昂大学进修,获哲学博士。并曾到英国、德国、荷兰、比利时和瑞士等国留学深造。1921年在北京大学任哲学教授,后因着《性史》,为封建传统观念所不容,被解聘。1926年在上海任开明书店总编辑,创办“美的书店”,但后来遭查抄封闭。1929年初到杭州讲学,又被当局以“性宣传”罪拘留。于是他再次赴欧研究,并从事译着。1933年回国应邀任广东实业督办,主编《广东经济建设》月刊。后因得罪权贵,受通缉。文化大革命期间,遭迫害和批斗,于1970年在饶平县漳溪镇贫病交迫而死。
特色小吃
肖米是饶平的传统特色小吃,在过去常被作为配桌点心。饶平的肖米起源于北方的“烧卖”,但与烧卖并非完全相同。沿袭烧卖的外形,主要的馅料为萝卜、瘦肉,并在开口处放置一形状为方型的卤肉。吃的时候配以沉醋,味道十分鲜美
===============
大事记
秦
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年)
秦派兵平南越,守五岭。置桂林、象郡、南海三郡。饶平地域属南海郡。
西汉
元鼎六年(前111年)
置揭阳县(属南海郡)含饶平地域。
东晋
咸和六年(331年)
分南海郡置东官郡,析揭阳县置海阳、潮阳、妥安、海宁四县。饶平地域属东官郡海阳县。
义熙九年(413年)
分东官郡,立义安郡。义安郡辖海阳、潮阳、妥安、海宁、义招五县。饶平地域属海阳县。
南朝
饶平地域属义安郡海阳县。
隋朝
开皇十年(590年)
置义安郡,撤消海阳县。于义安郡治所置义安县,属循洲。饶平地域属义安县。
开皇十一年(591年)
始置潮州。领义安、潮阳、妥安、海宁、义招五县。饶平地域属义安县。
大业三年(607年)
罢潮州,复义安郡。领海阳、潮阳、万川、海宁、程乡五县。饶平地域属海阳县。
唐朝
武德四年(621年)
罢郡为州,复置潮州。领海阳、潮阳、程乡三县。饶平地域属海阳县。
天宝元年(742年)
改潮州为朝阳郡。领海阳、潮阳、程乡三县。饶平地域属海阳县。
乾元元年(758年)
罢朝阳郡,复罢潮州。领海阳、潮阳、程乡三县。饶平地域属海阳县。
宋朝
淳佑三年(1243年)
潮州知府郑良臣主持创建黄冈城寨。
淳佑六年(1246年)
潮州知府陈圭捐资建林姜桥、陈塘桥、水磨头桥、百丈埔桥、黄冈五里桥、竹林径内大桥、竹林第二桥等石桥。
元朝
至元十六年(1279年)
改潮州为潮州路。领海阳、潮阳、揭阳三县。饶平地域属海阳县。
至正十三年(1353年)
建柘林镇风塔(石塔),塔高20米,塔基围16米,七层八面。
明朝
洪武二年(1369年)
改潮州路为潮州府。领海阳、潮阳、揭阳、程乡四县。饶平地域属海阳县。
同年,倭寇进犯惠州、潮州。
洪武三年(1370年)
罢黄冈巡检司。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
潮州府于宣化都大埕筑大城,设大城守御千户所(明朝军事组织)。
永乐七年(1409年)
倭寇多次劫掠南澳,并据为巢穴,南澳乡民被迫迁于苏湾都(今澄海县境)。
成化十三年(1477年)
析海阳县太平乡的宣化、信宁二都,光德乡的滦州、清远、弦歌三都,怀德乡的秋溪、龙眼城、苏湾三都,共8都置饶平县。县治设于弦歌都(清时改称为元歌都)下饶堡(今三饶镇),并建筑县城(土城)。
是年,建饶平学官(地址在今饶平一中)。
成化十四年(1478年)
饶平首任知县杨昱到任(另有记载十三年、十五年到任)。改饶平县城(土城)为砖城,设东、西、南、北四门。
成化十六年(1480年)
乡试,饶平首科中举6名,占三阳(海阳、潮阳、揭阳)中举总数三分之一,轰动一时。
弘治八年(1495年)
知县杨宏组织民工开凿黄冈河溪头段河道乱石,后人称为“杨公溪”。
正德十一年(1516年)
福建平和县人曾三秀袭击大埕,杀在籍知县陈南塘。后陈南塘之子请来救兵,曾三秀被俘,解至潮州府城斩首。
嘉靖二年(1523年)
浙江废市舶司,外国商船不能进入浙江海域口岸。日本商人转到南澳贸易,政府严令禁止,日商舶盘旋海上。
嘉靖五年(1526年)
本县出析滦州、清远二都置大埔县,析后本县仅存六都。
嘉靖九年(1530年)
县令许壁创修《饶平县志》6卷(已佚)
嘉靖二十年(1541年)
知县罗胤凯续修《饶平县志》已佚,仅存其序。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
潮州府于黄冈设海防馆。嘉靖四十年(1561年)改设海防同知。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
置拓林寨。募民兵1716人,大小船45只,设指挥一名。建衙于天妃宫之东南。
清朝
顺治十三年(1656年)
重建饶平县文庙(前称学宫)。
康熙八年(1669年)
原诏安县管辖的青、云二澳划归饶平县管辖。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南澳设总兵,再析饶平南澳岛的青、云二澳归福建省诏安管辖。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
知县刘汴篡修《饶平县志》24卷。是为本县现存最早的县志。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
县令王益聪主持兴建饶城文明塔,建四层停工。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县令郭于蕃续建竣工。全塔七层,高五丈。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
黄冈设海防同知,潮州府海防同知由庵端口移驻黄冈。
雍正十年(1732年)
析饶平的隆澳、深澳,诏安县的青澳、云澳等四澳设南澳厅(清朝在新开发区的一种政区建置)。并设海防同知署,第一任同知徐慎于1733年到任。
咸丰九年(1859年)
澄海盐灶基督教(长志会派)在上浮山村设立分堂,为本县最早建立的基督教会。
光绪六年(1880年)
基督教浸信会传入本县。同年在县城(三饶)建立第一所基督教浸信会堂。
光绪九年(1883年)
知县惠登甲续修《饶平县志》25卷。
光绪十五年(1889年)
天主教传入本县,法国人谭立山(神父)于浮滨溪墘楼建立第一所天主教堂。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动工兴建饶城东门溪桥,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四月完工。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
黄冈设邮局,为清末推行“新政”后本县最早邮政机构。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
1907年5月22日黄冈革命事发,因这一年是农历丁未年,历史上称为丁未革命。
黄冈丁未革命是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十次武装起义的第三次,旨在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组织者大部分是新加坡同盟会会员,并在弹药和经费方面得到各地华侨和香港同胞的支持,虽然此次起义最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而失败,但是它对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及后来的辛亥革命都有很大的影响。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年)
广东都督府令各县设临时议会,改民政长为知事。饶平首任知事黄荐颚。
民国三年(1914年)
改潮州府为潮循道,领25县,饶平县属潮循道管辖,原县临时议会撤消。设饶平县警察事务所,所长由县知事兼任。
民国四年(1915年)
本县第一个商会——黄冈商会成立。负责各商号的货运护航及维持商场治安等事项。
民国五年(1916年)
本县始设电报局,地点在黄冈涂桥茶寮角,名黄冈电报局。
民国九年(1920年)
裁去潮循道,原属各县同隶于广东省。置澄海地方审检厅饶平县分庭,设推事及检察官。1927年改为饶平地方法院,1929年又改为潮梅地方法院饶平分庭。
民国十年(1921年)
广东省省长公署令各县举行“民选”县长及县议会议员。饶平首任县长陈秉元。
民国十一年(1922年)
饶平县设立教育局。
民国十三年(1924年)
创办饶平县立中学(1942年始办高中班)及县立第二初级中学,并首创饶平女子中学。
民国十四年(1925年)
饶平第一个乡农会在道韵乡(今三饶南联)成立。会长黄丽泽。同年,中华工会饶平分会在饶城成立。
民国十五年(1926年)
中国共产党饶平县支部在饶城成立,书记林琮璜;同年,国民党饶平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饶城召开;饶平县农民协会于饶城林厝祠成立;共青团饶平县支部于饶平第二初级中学成立;县公署被改为县政府。
民国十六年(1927年)
中国共产党饶平县委员会(下称中共饶平县委)在上饶大坡楼成立;
饶平第一支工农武装——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十四团在上饶祠西成立。
民国十七年(1928年)
民国政府张贞部队架设黄冈至茂芝军用电话线,为本县有线电话之始。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
广东设立东区妥靖委员公署,辖饶平等25县。同年饶黄(饶城—浮山—黄冈)、饶钱(饶城—浮滨—钱东)、黄九(黄冈—九溪桥)、黄诏(黄冈—诏安)公路建成通车。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
本县开始分设区署,实行以县、区、乡、保、甲系列的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后,全县分设6个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1年)
黄冈设置海关,征收香港至汫洲的货物关税。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
县城成立“饶平银行”,属官商合办。
创办饶平简易师范学校于饶城,至1949年并入饶平第一中学。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
成立中共饶平县委,县机关设于饶平县隆都的樟籍村。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饶平陆地全部解放。
1950年
1950年 饶平县人民政府成立;中共饶平县委委员会成立;中共饶平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等单位。饶平全境解放。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饶平县武装大队。全县划分为凤凰、上饶、附城、浮山、钱东、黄冈、海山等7个区,下设26个乡、21个行政村和2个镇。同年,成立饶平县人民公安局(后改为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安局)、人民法院等单位;饶平县国营贸易公司于黄冈镇建立。中共饶平县首次党员代表会议于饶城召开。同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潮汕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正式成立,后更名为广东省人民政府潮汕专员公署。饶平隶属潮汕专员公署。
1951年
1951年 中共饶平县委机关从饶城迁驻黄冈蟹池、真道医院,后迁至丁未路440号(1953年再迁至西门余厝祠)。全县划分为11个区和一个镇(一区凤凰、二区上饶、三区附城、四区河西、五区浮山、六区樟溪、七区钱东、八区高堂、九区霞绕、十区东界、十一区海山及黄冈镇),辖177个乡,6个办事处。
1952年
1952年 成立饶平县合作总社。市场交易改为市秤计量,废除升斗制;布匹等商品计量统一使用市尺。
1953年
1953年 联饶溪整治工程基本完工。对黄岐山深涂桥“九十九曲”长达9000米溪段裁湾取直,为解放后全县第一宗大型治洪防洪工程。同年,县第一个渔业生产合作社——拓林第一渔业生产合作社成立。
1955年
1955年 饶平县人民政府启用“饶平县人民委员会”印章;本县国家工作人员全部实行工资制;饶平县人民检察院成立。
1956年
1956年 县黄冈汽车站落成启用。
......
1991年
1991年 县海内外乡亲中秋联谊会在县城黄冈镇隆重举行;经国务院批准,饶平县划归潮州市管辖。
8. 石头山上能种什么
石头山有两类,一类是未经风化的石头山,由于没有土壤,不可能种植任何植物;另一类是已经风化的石头山,有浅层的土壤,这只能种植牧草或浅根系的灌木类植物。若石头山已经深度风化,土层较厚,则可以种植竹木或果树。比如竹林、经济林、果树等…
如一个很出名的葡萄园,瑞士博登葡萄园,它就是在石头山上的,连上山都是要靠电缆才能上去的。
9. 只有四川能种山桐子吗
目前知道的是只有四川可以,种植山桐子季节气候温差要明显才可以,像南方冬季不明显,并且海风较大,山桐子不易挂果。云南,贵州,虽然和四川一样都是山区,但是土质不行,并且,山坡含土量少,很多都是石头山,不适宜山桐子生长。
10. 石头山种什么果树
1、种植红心猕猴桃
红心猕猴桃是一种能够食用也能进行药用的营养保健水果,由于有很高的营养,被称之为果中之王。
种植红心猕猴挑一亩能够种植160株,每株之间的行距为2m×2m,而一株红心猕猴挑能产30kg-40kg的果实,一亩能够的利润在15000元-20000元。
2、桑树
桑树是荒山造林的优良乡土树种,它能耐寒冷、耐干旱、耐山火。桑树的生命里很顽强,植株的生长起来很高大,郁闭度很高,它的根系也很发达,能够保持水土环境,萌生能力也很强,很耐砍伐,种子很容易就发芽,自播的能力很强。
桑树和其他的树相比有着不能相比拟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种植新高山葡萄
新高山葡萄是高山葡萄变异株中选育出来的新株系,新的高山葡萄抗病力很强,果实不用进行套袋,在7月中旬果实转色成熟,能够在树上自然挂果2-3个月。
4、种植中药材
中国是中药大国,也加入了世贸组织,中国的汉药、藏药属于纯天然药物,对身体的副作用小,能得到确切的疗效。
中药材在种植业前景很好,中药材的市场、制药以及出口等都在大幅度的上升,中药材的需求量以万吨进行计算,在我国第三季度时,中药材出口了210万吨,由于中药治病治本的的原因,直接推动了中药材种植业的商机。
5、种植山楂
山楂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它除了能够直接吃,还能制成山楂片、红果酱、果脯、山楂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