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经济危机的过程
导读: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叫“经济危机”,它会使整个社会经济陷入极端混乱和瘫痪之中,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危机?
离我们最近的一次经济危机,是2007年到2009年左右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当时中国仅东南沿海一代的工厂就倒闭六万多家。但如果把经济危机比作地震,那次危机顶多算微震,真正具有代表性的是1929年到1933年的那次,那段时期也被称为“经济大萧条”时期。
经济危机前的美国空前繁荣
为什么会发生经济危机?
以“大萧条时期“为例,经济危机前的美国,借助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红利,社会空前繁荣,房地产行业火爆,房价涨到离谱,普通人根本无力承担高额房价,这就出现了房产”赊销“,现在叫按揭贷款,即你买不起,银行借钱给你买。
华尔街的金主大鳄们
银行凭什么借给你钱?你需要有东西抵押才行,有价证券是最适合抵押的,交割起来非常方便,所以股票就成了贷款抵押首选。很多人为了买房,涌进了股市,买的人多使得股市大涨,股市跟着房价一起涨,于是一夜之间诞生了许多身价百万的富翁,这其实是一种假象,这个钱其实是国家印出来的,并不是你创造出来的。
少年100元出售在自己的豪车
有人问国家印钱不会导致通货膨胀?不会,因为这些钱被投入到了房地产上,变成了不动产,并没有在市面上流通,所以不会对货币结构和物价产生影响。
房地产繁荣是一片虚假的繁荣,买房的人等于提前透支了未来,用10年20年的时间来还房贷,房地产商人等于提前占领了未来市场,把未来该挣的钱给挣了,许多父母连自己儿子的房子都替他们买了,他们长大后自然就不需要买房了。
芝加哥街头,四个孩子待出售
所以房价不会一直涨下去,总有饱和的一天,现在许多家庭都有三四套或者四五套房子,当他们的身价涨到一定程度时,他们会在合适的时候卖出去,当卖方达到10%时,房价就会出现停滞甚至掉价。房价下跌给剩下90%的人带来恐慌,于是他们纷纷跟风抛售房产,导致房价断崖式下跌。
会3种语言,有3个孩子,失业三个月
股市和房价一起暴跌,于是很多人纷纷抛售股票,直到股市崩盘,其实股市根本就没这么多钱,美国经济大萧条前夕,股市上的股票如果全部套现,能买下14个美国。
股市和房价双跌,银行手握一文不值的股票,没几天就倒闭了。
排队找工作的人
接着就是房地产相关的工厂企业率先倒闭,如钢铁、水泥和木材等建材行业,大批工人失业,失去收入来源,社会购买力下降,给其他企业带来商品积压,生产锐减、裁员和信用破坏等问题,于是其他企业也相继倒闭,更多人失业,更多商品积压,更多工厂倒闭,恶性循环.......
这就是美国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所以房价不能降,降了就是灾难。
帝国大厦楼顶跳下的百万“负”翁
大萧条之后的短短几个月,就有1400万人失业,银行不会因为你失业了。甚至出现了6个哈弗毕业生去竞争一个电梯司机岗位的场面。帝国大厦楼顶挤满了要排队跳楼的亿万“负”翁,房地产泡沫给美国人留下了惨痛的教训。
美国经济危机来临之前,所有的人都没有意识到,几乎是一夜之间的事,正如我们今天一样!希望我们不要重蹈美国人的覆辙!
原创不易,希望看完的朋友转发一下呗!
您有什么想说的,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会一一回复
Ⅱ 1929年的美国,因为经历了经济大萧条,有多少人家破人亡
1929年10月24日这一天,美国迎来了“黑色星期四”,这一天的美国股市发生大崩盘,金融界大地震,股价从巅峰一下跌到深渊,由于连锁反应太快,股价行情自动显示器的反应速度都跟不上股价下跌的速度,到了29号的时候,所有股民都反应过来了,纽约证券交易所所有人都开始大量抛售股票,股价跌了又跌,似乎根本没有底。
世界经济大衰退时期,希特勒趁机崛起,挑起德国民众的怒火,而英法等国由于经济衰退,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根本管不了纳粹德国的崛起,只能采用绥靖政策。一场波及全球的经济大衰退,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引以为戒,却总避免不了金融危机的继续发生,这是因为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也就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只要矛盾还在,问题就会反复出现。
Ⅲ 5周失业人数共计2650万人,美国经济衰退到底有多严重
最近公布的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达到了442万人,这个数据被市场同时解读为两个不同的方向。首先是美国连续三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下降,证明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最严重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但同时5周累计2650万人的失业人数已经抹消掉,大萧条以来所有的就业增长,可见经济已经进入了非常严峻的时刻。
一、美国经济下行速度创历史最快记录。4月23日美国同时公布了两组重磅的数据,第1组数据就是刚才提到的初请失业金人数,第2组数据则是markit PMI指数。众所周知,PMI指数是投资者对未来经济的预期,这个指数被看作是未来经济走向的前瞻性指标,而这一次的PMI数字非常糟糕,如图。
虽然美国的债务市场与金融市场存在更多的风险,但在美联储即时的行动之下,这样风险恶性爆发的概率已经大大减少了,问题更多出现在企业部门,而非家庭部门或金融部门,这样注定了风险扩散的范围非常有限。
因此就像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所说,在疫情结束之后,美国经济的复苏速度可能非常之快,这与美国经济的下滑速度,可能可以媲美。
不过为了应对这一次经济危机,美联储和联邦政府释放了过大的流动性,将美国的企业债务危机和金融泡沫推高到了新的层期,在这轮危机结束之后,这些流动性如何回收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难题,也许这将为下一轮经济危机更早的到来,埋下种子正如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次贷危机接踵而来一样。图为欧美市场的企业债高风险债务不断攀升。
综上,美国经济在疫情的冲击下创造了历史最快的跌幅,不过目前经济下滑的速度已经暂时出现了拐点,以后经济增速放缓的幅度会平坦化,但这不意味着美国经济触底。虽然这一次经济危机的深度并不算严重,但未来美国经济将继续下行,而复苏仍然需要一定时间。
Ⅳ 1929年美国金融大萧条为啥导致700万人死亡上千万人像畜生活着呢
城里人不断饿死的时候,农民们正在含泪扔掉一车车的苹果……
Ⅳ 美国经历过多少次经济危机
从20世纪至今,美国经历了10次大的经济危机。
一、1929-1933年:美国经济大萧条
1929年至1933年,美国爆发大规模经济危机。当时"市场不干预主义"占垄断地位,美联储面对股灾袖手旁观,造成了股市崩溃和大萧条。罗斯福1933年3月4日上台后,着手实施"新政",建立一整套以法律为基础的监管构架。这些措施包括政府直接注资、提供银行担保、降息等,开辟了政府干预市场的新路。这是历史上最大一次政府干预股市行为。
二、1948-1949年:战后第一次经济危机
1948年8月至1949年10月,美国发生了战后第一次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是美国经过了战后短暂繁荣后的突然爆发。形成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形成的高速生产惯性,和战后重建时国际国内市场需求暂时萎缩,两者形成了尖锐的矛盾。美国经济进入衰退。
为了缓和危机,1948年,杜鲁门政府出台了着名的"马歇尔计划"(MarshallPlan),其实质是美国对欧洲进行援助的计划,也称为"欧洲复兴计划",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成功缓解了美国这次持续15个月的经济危机。
三、1953-1954年:战后第二次经济危机
1953年7月,上台未久的艾森豪威尔结束了朝鲜战争。受战争失败的拖累,美国经济在战争中形成的高涨过程被打断,陷入经济危机,工业生产的幅度下降9.1%,失业率达6.2%.衰退时间持续了将近1年,直到1954年4月才结束。
为了应付危机,艾森豪威尔不得不用减税、削减联邦政府开支的办法。联邦储备当局改变紧缩通货政策,实行放松银根政策,这种作法导致了通货膨胀。
四、1957-1958年:战后第三次经济危机(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
1957年3月起至1958年4月,美国经济战后第三次陷入衰退,这次危机时间虽比较短,但较前两次危机严重得多,出现了经济危机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新情况。美国工业生产骤然下降13.5%,失业率高达7.5%.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了4.2%,生产者价格指数上涨了2.2%.美国的出口竞争力也被进一步削弱。
美联储采取提高利率的紧缩政策,又诱发了1960年的经济危机。
五、1960-1961年:第四次经济衰退
美元危机首次出现1960年2月到1961年2月,美国发生了战后的第四次经济衰退。工业生产下降8.6%,失业率为7%左右。美元危机首次出现,美元大幅贬值,美国经济出现周期性的不景气,并不断膨胀。这次危机一定程度上是1957-1958年危机的余震,也是美国国际竞争力进一步下降的体现,严重地打击了美国经济的"三大支柱"——钢铁业、汽车业和建筑业,钢铁和汽车等部门的生产量下降一半以上,农业危机也正在深化。危机期间,还爆发了战后第一次美元危机(1960-1973年先后发生了十次美元危机)。
因此,肯尼迪政府面临两难处境:若要保卫美元,缓和美元危机,就必须提高利息率,收缩通货,这势必使生产过剩危机恶化;相反,若要缓和生产过剩危机,则必须降低利率,扩张信用,膨胀通货,这势必又使美元危机恶化。为此,美联储制定了既保卫美元又实现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即采用双重利率措施,对短期贷款提高利率,对长期贷款降低利率,从而起了抑制黄金外流和克服危机、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六、1969-1970年:战后第五次经济衰退
1969年10月到1970年11月,由于尼克松采取紧缩性政策,并开始分期从越南撤军,美国发生了战后第五次经济衰退。工业生产下降8.1%,失业率达7%以上,而且带有长期性和结构性,1972年经济进入新的高涨阶段后,失业率仍停留在5%的水平上。
此次危机还伴随着严重的财政货币危机,通货膨胀加速发展,美元危机频仍。1970年,美国财政赤字和国债猛增,国际收支逆差进一步扩大,黄金储备急剧减少,对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经济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
七、1973-1975年:战后最严重经济危机(世界第二次经济危机)
七十年代开始,由于巨额财政赤字和信用的扩张,加速通货膨胀的飞跃发展,滞胀成为困扰美国经济、政治的最严重的问题。1973年10月,在能源危机的冲击下,美国爆发了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在危机发生一年之后的1974年12月,美国汽车工业下降幅度高达32%,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比危机前的最高点下跌近一半,1975年,美国的失业率高达9.2%.此外,美元的贬值和此次危机的产生也不无关系。1971年,为防止美国黄金储备的严重枯竭,尼克松政府宣布暂停按布雷顿森林体系所规定的以每盎司黄金换35美元的价格向美国兑换黄金;当年12月,美元正式贬值7.8%;1973年1月,新的美元危机再度爆发,2月2日美元再度贬值10%.至此,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宣告瓦解,经济危机呼之欲出。
1974年8月9日尼克松因水门事件下台后,福特政府主张用高利率控制通货膨胀,反对增加联邦政府开支,曾多次运用总统否决权反对减税。1975年第一季度,美国通货膨胀率达到12%,国民生产总值下降达10%以上,失业率达到8.3%,经济形势恶化,直到1976年才缓慢回升。
八、1980-1982年:战后第七次经济危机(世界第三次经济危机)
美国经济从1977年1月到1980年1月为高涨阶段,但37个月时间里工业生产仅增长15.4%,折合年均约4.8%,比以往各次高涨都低。
旧账未清,新账又至。1979年下半年起,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石油价格猛涨,严重打击美国经济,加剧美国外贸逆差,加深滞胀趋势。美国经济三年内几经起伏,工业生产指数呈现下降-回升-下降的W型曲线。企业倒闭数急剧增加,相当于1933年的水平。失业率高达10.8%,刷新上一次的记录。危机期间,物价普遍大幅度上涨,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高达13.4%.对外贸易逆差也创下364亿美元的新记录,出口值从1981年第二季度到1983年第二季度下降19.8%.直到1981年,里根成为美国总统后,运用减税、减规、减开支和节制通货流量等"里根经济学",才使得美国经济逐渐走出"滞胀",出现巨大的回升。
九、1990-1991年:战后第八次经济危机
里根政府留给1989年上台的布什的是沉重的负担——高赤字和高国债。1990年10月至1991年3月,美国陷入战后第八次经济危机。布什以多次降低利率和发动海湾战争刺激经济,但也难以摆脱衰退。
此次危机持续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危机过后,美国经济却保持长期萧条,复苏缓慢乏力。以"重振美国经济"的政纲当选总统的克林顿上台后,即针对里根-布什政府遗留的两大难题——巨大的财政赤字和沉重的联邦债务,提出增税节支、削减财政赤字的具体办法,即对富人增税、对中产阶级减税、精简机构、削减政府开支,进行福利制度改革等等。直到1994年,美国经济开始回升较快,持续增长约4%,通货膨胀被控制在3%以下。
十、2007年至今:美国次贷危机
2007年3月爆发的次贷危机,一直呈现蔓延并深化的趋势。楼市暴跌沉重打击了美国和全球的金融市场。在愈演愈烈的次贷风波中,众多对冲基金沦陷,许多欧美知名大投行相继中箭落马,金融机构股票狂跌,资金链濒于断裂,资本泡沫随之席卷而来,逐渐发展为一场系统性金融危机风暴,也是美国金融市场20年来最严重的一场危机,其规模之大、影响之远仅次于30年代大萧条。
Ⅵ 美国经济大萧条在那一年
20世纪90年代初也出现了衰退
Ⅶ 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谁能细说一下吗
由于缺乏食物,这位带着两个孩子的母亲眼神中满是担忧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