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国民经济五年计划什么时间开始的

国民经济五年计划什么时间开始的

发布时间:2022-07-11 09:02:58

㈠ 新中国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是

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制订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从“十一五”起,就改称为“五年规划”。(1949年10月到1952年底为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3年5月1日,在这一天,人们欢欣鼓舞地走过天安门广场,因为在这一年,新中国成功并胜利地完成了三年经济恢复;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国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年初召开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周恩来说,今年是执行“五年计划”的第一年。现如今的中国正在实施着第十三个五年计划(2016年-2020年)。
拓展资料:
新中国的五年计划作为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干预形式最早并非源于中国,也并不是非中国所独有的。早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领导苏联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问题时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是按计划进行的”,而其后在1929年4月举行的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制定并通过了1928-1932年国民经济计划,其中这就标志着五年计划在苏联的诞生。
苏联从自己的国情出发,通过五年计划取得了辉煌的经济建设成就,直到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就已经完全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工业总产值迅速跃升至欧洲第一,以及世界第二。
而战后,随着欧亚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五年计划逐渐被社会主义阵营中很大一部分国家所借鉴,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五年计划不仅深刻影响了苏联的经济发展,而且还对战后所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在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基础上,我国于1953年开始执行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该计划由中共中央周恩来、陈云共同主持制定。于是在1956年宣布提前完成了计划规定的任务。

㈡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哪一年开始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的。为了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从1953年到1957年,我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五”计划草案是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李富春等主持制定的。这个计划草案,从1951年开始着手,一面建设,一面编制,经过近4年的补充和修改,最后经1955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通过。

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2)国民经济五年计划什么时间开始的扩展阅读:

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要求,“一五”计划所确定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计划所规定的各项建设任务,主要依靠我国人民的力量,加上当时苏联等国家的大力援助,到1957年底胜利完成,使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本确定。

在整个国民收入中,国营经济、合作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21.3%上升到92.9%;建成了一大批重要工程,五年内完成基本建设投资总额550亿元,新增固定资产460.5亿元,相当于1952年底全国拥有的固定资产总值的1.9倍。

595个大中型工程建成投产,初步铺开我国工业布局的骨架;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8.6%,五年合计钢产量1656万吨,等于旧中国从1900年到1948年49年问钢的总产量760万吨的218%,煤产量达到1.31亿吨,比1952年增长98%;

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在工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56.5%,重工业的比重由26.4%提高到48.4%。1957年粮食产量达到3901亿斤,棉花产量达到3280万担,都超额完成计划。

㈢ 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哪一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始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中国从1953年到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长期计划。它主要规划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布局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比例关系,为国民经济长远发展制定目标和方向。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1957年,与1952年相比,国有经济比重由19%提高到33%,合作经济由1.5%提高到56%,公私合营经济增长从0.7%下降到8%,个体经济从71.8%下降到3%,资本主义经济从7%下降到1%以下。
拓展资料:
1、五年内,全国完成总投资550亿元,其中国家对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基础性投资总额493亿元,比原计划的427.4亿元增长15.3%。五年来,新增固定资产460亿元,相当于1952年底全国固定资产原值的1.9倍。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41亿元,比1952年增长67.8%。1957年国民收入比1952年增长53%。1957年工业总产值超过原计划21%,比 1952 年增加 128.5%。
2、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是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制定的,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 1955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初步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绝对优势。 1957年,与1952年相比,国有经济比重从19%提高到33%合作经济从1.5%提高到56%,公合作经济从0.7%提高到8%,个体经济从71.8%下降到3%,资本主义经济从7%下降到不到1%。
3、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端非常振奋人心,少先队员不甘落后。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高潮中,江苏、辽宁、北京的少先队员提出了“小五年计划”。少先队提出的“小五年计划”详细规定了少先队对自己的要求。在此次活动的提案中,少先队员们表示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祖国多做贡献。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始于1953年,是中国国民经济长远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也具有象征意义,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开端。因为只有迅速发展壮大我国,才能震慑那些贪图颠覆中国的势力,不敢肆意妄为。事实证明,有计划、迅速地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是非常正确的。

㈣ 几几年我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年1月1日年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是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是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而制定的
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迎接一九五三年的伟大任务》的社论,指出“1953年将是我国进入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将“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5年3月3 日,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原则通过了五年计划草案。
7月30 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主持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第一个五年计划由周恩来等主持制定,经多次补充修改,于1955年7月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审议通过。其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并发展手工业合作社;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到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大规模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到1956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原定的主要指标大都提前完成。到1957年底,“一五”计划的各项指标都大幅度地超额完成。“一五”计划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956年宣布提前完成了计划规定的任务。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1957年生产钢 535万吨,原煤 1.3亿吨,粮食1.95亿吨。社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3%,工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1%,农业为4.5%,工业为 19%(其中轻工业12.9%,重工业25.4%)。
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30%上升到1957年的56.7%,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五年中,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52.1%,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11.9%,工业物质消耗降低2.3%,每百元产值提供利润17.1元;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8.9%。全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平均每年增长4.2%,其中,农民3.2%,职工4.9%。同时,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生产力发展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喜报频传。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㈤ 中国五年计划何时开始

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是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是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而制定的,也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 经济影响 社会主义改造 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占了绝对的优势。在国民收入中,1957年同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提高到33%,合作社经济由1.5%提高到56%,公私合营经济由0.7%提高到8%,个体经济则由7296降低到3%,资本主义经济由7%降低到l%以下。 基本建设 五年内全国完成投资总额为550亿元,其中国家对经济和文教部门的基本投资总额为493亿元,超过原来计划427.4亿元的15.3%。五年新增加固定资产460亿元,相当于1952年底全国固定资产原值的1.9倍。五年内施工的工矿建设项目达一万多个,其中大中型项目有921个,比计划规定的项目增加227个,到1957年底,建成全部投入生产的有428个,部分投入生产的有109个。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56个建设项目,到1957年底,有135个已施工建设,有68个已全部建成和部分建成投入生产。中国过去没有的一些工业,包括飞机、汽车、发电设备、重型机器、新式机床、精密仪表、电解铝、无缝钢管、合金钢、塑料、无线电等,从无到有地建设起来,从而改变了我国工业残缺不全的状况,增加了基础工业实力。 工业发展 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41亿元,比1952年增长67.8%。1957年的国民收入比1952年增长53%。1957年工业总产值超过原计划21%,比1952年增长128.5%。原定五年计划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4.7%,实际达到18%。1957年手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83%,平均每年增长12.8%。1957年的钢产量为535万吨,比1952年增长近3倍,原煤为1.31亿吨,比1952年增长98.596,发电量为193亿度,比1952年增长164.4%。机床产量达2.8万台,比1949年增长17.7倍;棉布为50.6亿尺,比1952年增长3296,糖86万吨,比1952年增长92%。 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获得较大的发展。1957年农业总产值完成原计划101%,比1952年增长25%,平均每年增长4.5%。粮食产量1957年达到3900亿斤,比1952年增长19%;棉花产量为3280万担,比1952年增长25.8%。粮食和棉花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7%和4.7%。五年内全国扩大耕地面积5867万亩。1957年全国耕地面积达到16.745万亩,完成原定计划101%。五年内全国新增灌溉面积21.810万亩,相当于1952年全部灌溉面积的69%。 交通运输 到1957年底,全国铁路通车里程达到29862公里,比1952年增加22%。五年内,新建铁路33条,恢复铁路3条,新建、修复铁路干线、复线、支线共约一万公里。宝成铁路、鹰厦铁路、武汉长江大桥,都先后建成。到1957年底,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5万多公里,比1952年增加1倍。康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以上来自网络

㈥ 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

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1953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1957年超额完成。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㈦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哪一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1953年。“一五”计划,是指我国从1953年到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在国民收入中,1957年同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提高到33%,合作社经济由1.5%提高到56%,公私合营经济由0.7%提高到8%,个体经济则由71.8%降低到3%,资本主义经济由7%降低到1%以下。

五年内全国完成投资总额为550亿元,其中国家对经济和文教部门的基本投资总额为493亿元,超过原来计划427.4亿元的15.3%。五年新增加固定资产460亿元,相当于1952年底全国固定资产原值的1.9倍。

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41亿元,比1952年增长67.8%。1957年的国民收入比1952年增长53%。1957年工业总产值超过原计划21%,比1952年增长128.5%。

㈧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1949年10月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时期,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仍然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我国从1953年开始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共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㈨ 哪一年我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法律分析: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的。为了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从1953年到1957年,我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形势和任务,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确保社会稳定。“十五”期间要突出贯彻以下重要指导方针:

坚持把发展作为主题。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认清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继续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在坚持速度与效益相统一的基础上,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阅读全文

与国民经济五年计划什么时间开始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健康证带什么办理 浏览:791
美女你为什么这么卑微 浏览:41
机场哪个岗位美女多 浏览:620
办个健康证到哪里去 浏览:382
旧版故事会哪里能买到 浏览:464
铭记讲的是什么故事 浏览:948
山东省事业单位住房补贴怎么算 浏览:149
经济落后房价低怎么表述 浏览:820
健康卡怎么办理下来 浏览:634
男1987年属兔是什么命女婚姻 浏览:748
夫妻婚姻是什么 浏览:285
虎牙直播怎么会有美女直播 浏览:245
业主委员会经济问题向哪里投诉 浏览:522
幸福联盟是个什么公司 浏览:903
平安健康体检一般检查什么 浏览:221
武功世家有什么故事吗 浏览:238
为什么说内蒙古美女多 浏览:391
健康码如何弄而不要验证码的 浏览:428
男马跟女马婚姻如何 浏览:702
知足才会幸福是什么歌 浏览: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