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看待疫情压力下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当前,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经济严重衰退。世界经济遭遇的这场寒冬中,中国率先在较短时间内扼制住疫情,及时开启复工复产模式,迈开了经济复苏的步伐。然而,现阶段疫情仍呈全球大流行态势,国内外经济形势依旧严峻复杂,中国正面临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如何稳经济、保增长的重大考验。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在当前全球疫情肆虐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不少的困难: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贸易投资萎缩,大宗商品市场动荡,国内消费、投资、出口下滑,就业压力显着加大,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困难凸显,金融等领域风险有所积聚,基层财政收支矛盾加剧等。
虽然困难重重,但我们对形势有着理性认识和充分预估。报告强调,虽然第一季度经济出负增长,但是生命至上,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要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遏制疫情,这是必须承受也是值得付出的代价。面对全球疫情和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中国政府没有设定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而是更加专注于不断扩大内需,集中精力落实各项发展战略。
虽然挑战巨大,但我们将保持战略定力和发展自信。严峻的形势下,确保基本民生是关键。本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六保”举措,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为的是确保人民物资充足、生活富足,以此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我们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应对全球经济下行压力。针对消费低迷和进出口受阻,我们一方面会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强化对企业的金融支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另一方面将继续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带动经济重振实力。
虽然遭遇阻碍,但我们有决心也有能力实现今年既定的战略目标。总理在报告中明确提出,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要坚持现行脱贫标准、强化扶贫举措落实,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虽然遭遇疫情冲击和世界经济低迷的阻碍,但中国政府迎难而上,坚决要打赢脱贫攻坚战,为的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让全体中国人民实实在在地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中国的发展为了人民,更依靠人民,有十四亿人民作为坚强的依靠,中国实现重振经济的道路走得更加踏实。
虽然道路艰难,我们将同国际社会一道,守望相助,共渡难关。政府工作报告最后提出,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经济严重衰退等全球性挑战,各国应携手共进。中国将同各国加强防疫合作,促进世界经济稳定,推进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体现了中国始终秉持的大国担当和责任感、使命感。
我们坚信,中国会在战胜疫情的基础上,逐步重振经济活力,进而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㈡ 在今年疫情的影响下中国经济为什恢复的那么快
中国经济展现领跑之势的大逻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发布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将增长1.9%,成为疫情打击之下唯一一个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复苏面临诸多考验,中国经济展现领跑之势,彰显了巨大韧性和活力,也将为全球经济重新走上正轨注入信心和动力。
疫情冲击下,中国经济率先重启,首先得益于快速打赢疫情阻击战。面对疫情,中国政府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坚定果断措施防控疫情,取得了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为经济复苏奠定了坚实基础。下半年以来,中国在消费、工业生产、出口等领域的指标不断向好。刚刚过去的黄金周假期,中国亮眼的旅游和消费数据令世界瞩目。事实证明,中国科学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着成效,经济复苏态势愈加稳固。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认为,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帮助中国经济相对较快复苏。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中国经济增速明年将加快至8.2%。
面对疫情考验,中国保持强大政策定力,扩大开放的步伐坚定不移。从广交会到服贸会,再到即将举行的进博会,从外商投资法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施行到不断扩大金融开放,再到设立新的自贸试验区……中国一次次架起扩大对外合作的桥梁,一次次释放追求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号。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为契机,中国将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努力谱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如今,中国正在加紧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复苏的“中国工厂”和中国市场必将助益全球产业和贸易。今年第二季度,遭受疫情重创的全球汽车产业,在中国市场逆势恢复销量增长。得益于中国的重要贡献,全球贸易自6月份起复苏。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主席优素福·贝尼安说,中国经济快速“回暖”,“将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作出重大贡献”。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率先复苏的中国,将始终顺应历史的潮流,坚持互利共赢,坚持以更高水平开放促进更高质量发展,让中国发展更好惠及世界。
㈢ 疫情下,经济上中国如何从贸易大国走向强国
摘要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出,中国经济已迈进复苏轨道。展望后期,中国经济仍面临挑战,复苏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㈣ 如何看待疫情压力下中国经济的活力
疫情及防控工作的进展对于我国宏观经济及资本市场将有何影响?就此,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
刘锋认为,如果能够通过严格措施使疫情拐点在一季度出现,则疫情进展对于全年经济的影响不必要过度悲观。应科学客观冷静应对内外复杂局面,立足市场化思维激发经济活力。宏观政策应当全力施为,果断降准降息。适度阶段性给中小企业减免税费。资本市场应着重引导机构投资者的理性投资行为,避免非理性的恐慌情绪宣泄。
客观评估疫情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
记者:您认为当前疫情对于经济活动有多大影响?
刘锋:疫情对于经济活动到底有多大影响,首先应该弄清两个关键因素:第一,疫情影响经济的作用机制;第二,影响会持续多长时间。在此基础上客观评估疫情及全国防疫工作对于经济和市场的影响。
从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机制看,主要是从防疫角度,各地主动(政府作为)或被动(居民部门自发)地限制并大量缩减经济社会活动,导致人流、物流与资金流的萎缩而带来需求紧缩。旅游、餐饮、娱乐、酒店、交通运输及零售等服务行业的终端需求显着减少;随着终端消费需求的减少,经由供应链传导,整个经济体系的生产、投资与进出口将会受到显着影响,各类企业将面临显着增大的经营压力;进而居民收入可能因上述形势减少、失业人口可能因上述原因增加;财政收支与信用扩张受阻;最终经济运行将因此而进一步放缓。
从疫情影响持续时间看,依据现有的疫病传播速度和广度、治疗效率与公共卫生应对措施,并参考2003年SARS病毒传播及消亡的经验,预计疫情完全得到控制并消亡要到5~7月,也即初夏。换言之,有较大概率是整个事件会持续到第二季度,而一季度经济运行将受到疫情进展的显着影响,全年角度预计疫情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冲击在0.5个百分点左右,估计2020年经济增速将放缓至5.5%左右。考虑经济政策对冲效果之后,估计实际经济增长处于5.5%~6.0%的增速区间。
既不能轻视也无需恐慌
记者:那么,经济预期岂不是不容乐观?
刘锋: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既不能轻视也无需恐慌。预计2020年的就业与居民收入情况也会面临显着压力,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估计高于2019年各月保持所在的5.0%~5.3%区间,对5.5%的控制线构成显着压力。但也应看到,上述经济影响并未使得经济增速和失业水平显着滑出合理区间,况且2019年四季度开始,由于各项政策措施得力,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阶段性反弹,属于短周期复苏态势,上游行业出现一定的被动库存回补也有利于对冲疫情带来需求弱化,因此总体上不必对2020年的经济增长过度悲观。
对于因防疫需要而推迟的春节后复工对经济的影响不必过于担忧。最迟2月10日前后,全国经济部门生产经营秩序将得到基本恢复。目前,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与上海等东南各省市已经要求非必要企业不早于2月9日(正月十六)24时复工。那么,可以预见之后全国(除湖北之外)的生产经营秩序将基本恢复。根据国家专家组钟南山院士及曾光教授的估计,正月十五左右现有防疫措施会看到效果,那么整体上看3月开始全国生产经营将进入相对较好的状态。
㈤ 2020年疫情下的中国经济面临哪些挑战
就业目标的实现仍面临一定的压力
第一,我最担心的仍然是疫情和应对政策的不确定性。现在很多医学界专家都认为,第二波疫情暴发的概率并不低。从中国经济的角度,如果疫情再爆发,我们有没有比过去更好应对政策,以平衡好疫情冲击和经济发展。
第二,就业目标的实现仍面临一定的挑战和压力。(一)新增就业900万人、调查失业率6%左右这一就业目标,本身并不高,但是完成起来仍然有一定的难度。上半年物价持续回落,1-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1%,工业品生产者价格下降1.7%。如果按照当前物价的走势,今年的名义GDP不会比实际GDP高出太多,预计名义GDP增速在1%到2%之间——这么低的名义GDP创造出的就业机会是很有限的。如果要实行新增900万的就业岗位的目标,需要名义GDP至少达到2%至3%。(二)即使实现了900万的就业目标和6%的调查失业率,并不意味劳动力市场的问题就没有了。过去我们合意的调查失业率均值应该在5%左右,此外,我们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并不能充分反映出真实的失业率,仍有隐形就业压力的存在。目前城镇调查失业率对农民工的覆盖面不完整,这部分人群的就业状况很难划定,有的即使就业也可能是不充分的就业。比如,有些农民工在疫情前可能一天工作10个小时,疫情影响之下,现在可能一天只工作2个小时,工资也可能不到疫情前的一半。
刘元春:要警惕企业二次停工的风险
当然,当前的中国经济仍然面临很大的下行压力,和很多的不确定性。首先,最大的不确定因素依然是疫情。从世界疫情的蔓延过程来看,疫情带来的一系列超预期的变化导致全球疫情的拐点一再后延,这也导致世界经济的底部继续下探——我们原本预测二季度末,世界经济就会走到底部,但现在看世界经济到三季度时仍会进一步下探,中国经济外部环境会继续发生更大的变化。目前疫情仍是阻挠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如果这个问题没有解决,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就很难恢复到常态。
第二,要警惕企业二次停工的风险。在行政性复工复产之后,能否快速实现有效需求的扩张是当前面临的一大问题。因为只有有效需求的扩张,内需才能够得以快速地提升,进而保证复工复产的产能供给不会被中断,否则就会导致企业的二次停工停产。
第三,常态化的政策工具能否同时实现救助企业的两个目标?对于微观主体企业的救助有两个目标:一个是疫情冲击之下的救助,使得企业能够运营下去;一个是帮助企业获得充分的订单,从而激发企业生产的活力。要想实现救助企业的这两个目标,可能一种政策工具是不够的,需要多种政策协调配合:一是要落实目前出台的一系列的直达的救助政策工具。二是要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要在恢复和提振国内需求为主体的经济循环上下大功夫。三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有效提升民间主体的信心。
㈥ 如何理解疫情常态化下中国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会给中国经济发展在短期内带来一定影响,也会对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短期的冲击。短期看,疫情对全球经济和产业链的影响不可避免,全球经贸增长面临一定压力,中国外贸企业的复工复产和新订单的获取也将受到一定影响。
只有加强全球范围内的合作,才能努力将疫情对中国外贸和世界贸易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客观上,可以从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关系和全球化大背景的角度进行分析。
疫情不会改变中国和世界经济的长期发展趋势。
尽管疫情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在短期内会带来一定影响。但是,疫情既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也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内在紧密关系,更不会改变全球价值链格局。
㈦ 如何看待疫情后中国的经济
疫情影响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节奏,而不是趋势。
1、实力大、家底厚,基础扎得牢。
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0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外汇储备规模超过3。1万亿美元,为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中国生产的齐全性、规模性,金融市场的厚实性,使外生冲击难以引起经济趋势性变化,更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充足“弹药”。
2、动力足、潜力强,发展空间大。
中国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还处于城镇化过程中。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是“刚需”,不会因疫情而消失。中国拥有14亿人口,超4亿人的中等收入群体仍在稳步扩容,国内市场潜力巨大。
(7)疫情下中国经济如何发展扩展阅读:
积极应对,努力实现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一是继续对疫情严防严控。严防严控的关键是严在防控的意识,严在自控自律,严在日常防护措施,至于说非常时期、非常情况下采取的过分严厉措施,应该按照情况的变化,适时作出调整。作为地方来讲,不能长时间停摆,必须根据疫情变化,对过去的隔离措施作出适当调整。
二是抓紧复工复产。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按照疫情风险划分,差异化分区分类推进复工复产。
㈧ 如何看待疫情影响之下的中国经济500字
疫情对于经济活动到底有多大影响,首先应该弄清两个关键因素:第一,疫情影响经济的作用机制;第二,影响会持续多长时间。在此基础上客观评估疫情及全国防疫工作对于经济和市场的影响。
从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机制看,主要是从防疫角度,各地主动(政府作为)或被动(居民部门自发)地限制并大量缩减经济社会活动,导致人流、物流与资金流的萎缩而带来需求紧缩。旅游、餐饮、娱乐、酒店、交通运输及零售等服务行业的终端需求显着减少;随着终端消费需求的减少,经由供应链传导,整个经济体系的生产、投资与进出口将会受到显着影响,各类企业将面临显着增大的经营压力;进而居民收入可能因上述形势减少、失业人口可能因上述原因增加;财政收支与信用扩张受阻;最终经济运行将因此而进一步放缓。
从疫情影响持续时间看,依据现有的疫病传播速度和广度、治疗效率与公共卫生应对措施,并参考2003年SARS病毒传播及消亡的经验,预计疫情完全得到控制并消亡要到5~7月,也即初夏。换言之,有较大概率是整个事件会持续到第二季度,而一季度经济运行将受到疫情进展的显着影响,全年角度预计疫情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冲击在0.5个百分点左右,估计2020年经济增速将放缓至5.5%左右。考虑经济政策对冲效果之后,估计实际经济增长处于5.5%~6.0%的增速区间。
㈨ 《谈谈在疫情冲击下的中国经济如何发展》
中国在当今的疫情冲击下,各个行业都受到影响。在大环境的逆境中想要重新崛起。就要寻找当今世界的良机。抓住机缘重新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