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我国山区发展的经济实例有哪些

我国山区发展的经济实例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7-10 17:53:22

A. 中国是个山区广大的国家,请写出山区的开发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

我国山区的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9%。集中了全国90%的森林和一半以上的可利用草场,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防风固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开展山区综合开发试点示范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一是引导了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山区建设,山区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二是示范县立足本地特点,建立适度规模的农副产品和林果基地,扶持发展相关的加工工业,县域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三是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四是探索了我国山区建设和发展的路子,建设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其有利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等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山区资源丰富,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矿业等方面,往往具有优势。

B. 说出我国三个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实例

1、新疆的葡萄

新疆葡萄是产于新疆的葡萄。新疆葡萄甲天下,尤其以吐鲁番的葡萄最负盛名。尤其是这里生产的无核白葡萄,皮薄、肉嫩、多汁、味美、营养丰富,素有“珍珠”美称,其含糖高达20-24%,超过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葡萄,居世界之冠。

在秦汉时期可能是经由北疆传入了东疆的吐鲁番地区,同时可能是由中亚经帕米尔传入了南疆塔里木盆地绿洲各城廓小国。此时,新疆种植葡萄、酿造葡萄酒已经很普遍了。

2、陕西的猕猴桃

陕西猕猴桃是猕猴桃科、猕猴桃属大型落叶藤本植物;小枝基本无毛或幼嫩时星散地薄被柔软绒毛或茸毛,叶膜质或纸质,卵形、长圆形、阔卵形至近圆形,顶端急短尖,基部圆形至浅心形,背面绿色,花序腋生或腋外生,苞片线形,

花绿白色或黄绿色,芳香,萼片卵圆形至长圆形,花瓣楔状倒卵形或瓢状倒阔卵形,花丝丝状,花药黑色或暗紫色,长圆形箭头状,果圆球形至柱状长圆形,长2-3厘米,成熟时绿黄色或紫红色。种子纵径约2.5毫米。

该种分化强烈,分布广阔。中国从最北的黑龙江岸至南方广西境内的五岭山地都有分布。生于混交林或水分充足的杂木林中。

果药用,为强壮、解热及收敛剂;又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果既可生食,也可制果酱、蜜饯、罐头、酿酒等。花为蜜源,也可提芳香油。该种既可作为观赏树种,又可作为果树。

3、山东寿光的蔬菜大棚

寿光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渤海莱州湾南畔,总面积218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6公里,人口108万。

寿光历史文化悠久。西汉景帝时置县,境内现已发现北辛、大汶口、龙山等古文化遗址150多处。史传汉字鼻祖仓颉在此始创了象形文字,秦皇赢政在此筑台观海,汉武帝曾躬耕于巨淀湖畔,北魏农学家、世界上第一部农学巨着《齐民要术》的作者贾思勰是寿光人的骄傲。

寿光是着名的“中国蔬菜之乡”,资源丰富,物产富饶。南、中部土质肥沃,盛产蔬菜、粮食和果品,北部地下卤水资源丰富,是全国三大重点原盐产区之一。

4、丹东市东港草莓

丹东地区是辽东山地丘陵的一部分,属长白山脉向西南延伸的支脉或余脉,有丰富的水资源,气候湿润,降水充沛,光照有余,适合草莓生长,丹东草莓果实呈圆锥形或长圆锥形、椭圆形等,外形美观、色泽亮丽,芳香浓郁,酸甜适口。

C.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对经济的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我国的山区面积广大,有利条件就是山区里有很多的树木,山区在林业、旅游业这些方面资源非常丰富,所以面对一些山区,我国应该大力发展林业以及旅游业,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但同时山区面积广大,对经济也有很多的不利条件,由于大部分地区都是山区,所以山区没有办法种植,耕地资源比较匮乏。山地崎岖也使得地区开发难度变大,很多第三产业没有办法得到很好的发展。

所以山地崎岖的地方总体就是发展的程度没有平原地区好,但是山区环境比较优美,生活的整个感觉比较好,民风比较淳朴。相对而言交通是比较闭塞,开发的程度比较的低。在山区生活的话讲究的大多数是就地取材,很多时候山区里因为交通的关系,很多时候没有什么人居住,发展比较缓慢,主要也就是种种地,周边也没有什么商铺。所以山区在发展方面是比较落后的,但好处就是环境好,回归自然,林业发达。

D.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对经济的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有利影响:

1、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

2、西高东低,河流东流,东西向水运交通便利。

3、东西走向的山地阻挡了冬季风的南下,南方冬季气候温和。

4、青藏高原隆起使我国东部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

不利影响:

1、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2、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

3、山脉阻挡夏季风的进入,造成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

(4)我国山区发展的经济实例有哪些扩展阅读:

山区面积广大,地面崎岖,一是交通不便,二是面积小,对大规模生产不利;(可以推导山区一般只适合小产量的奢侈性农业、比如有机绿色农业的发展,只是由于政府对此保护不力,不能让伪劣的有机绿色农业产品退市,所以现阶段也不太适合发展)。

在开发利用山区时,极易发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从而出现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

E. 在山区有什么比较稳定的致富之路

临城县山区丘陵占全县总面积的85.2%,土地贫瘠,水资源短缺,生产收入低。居住在这里的占全县70.2%的农业人口,人均收入仅为全县平均水平的68.3%。以往扶贫方式由于缺乏良好的长效运行机制,年年扶贫花钱不少,但始终没有摘下贫困的帽子。实践证明,走老路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新需求。为从根本上解决丘陵山区农民增收致富问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临城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形势发展和群众期盼,组织力量,深入乡村,摸清底数,积极探索丘陵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调查发现,丘陵山区确实存在着地理条件差、传统农业比重大、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经济基础弱、生产经营规模小、农民素质相对较低、科技、市场知识甚少等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利因素。但同样也存在着许多积极因素:一是有广阔的宜林山场,林业用地中有近30万亩宜林荒山荒地资源尚能开发利用,而这些宜林山场是发展特色经济最适宜的资源。二是脱贫致富成为这一地区农民群众的共同心声,农民中蕴藏着极大的生产热情。只要引导得当,就能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形成新的强大生产力。三是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扶贫工作力度,许多增加贫困农民收入,扶持贫困地区生产的新政策陆续出台,为临城县走出新路子提供了必要的政策环境、社会条件和新的思考氛围。四是全县的经济发展,为重点开发山区丘陵积累了一定的物质条件。基于此,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转变发展方式,确立了改变农业生产结构,依靠科技、产业化发展,营造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思路。把大力发展薄皮核桃作为丘陵山区脱贫致富突破口,主要基于薄皮核桃与临城丘陵山区双方优势的结合:一是易种植。薄皮核桃适应性强,特别是对水的需求量不大,丘陵山区大多可以栽植。其种植技术要求不高,只要经过简单培训,一般农户均能大体掌握生产要领,从事生产管理。二是收益早。薄皮核桃栽植后当年即可挂果,正常情况下第三年开始有经济产量,五年后进入盛果期,亩产量可达150公斤,比一般经济性林木见效快。薄皮核桃树平均寿命为几十年,可形成较长期的经济效益圈。三是收益高。按2007年价格计算,薄皮核桃每亩纯收入约4500元,如再进行筛选精装或深加工,效益更加可观。四是市场前景广阔。目前,我国核桃人均占有量仅为210克,而德国、英国等人均消费核桃达500克,约为我国的2.4倍。美国人均640克,约是我国的3倍。据我国食物结构改革发展纲要测算,2010年国内市场需求将达到37.2万吨,2030年将达到60万吨,发展前景广阔。五是临城县丘陵山区非常适宜栽种薄皮核桃。临城丘陵山区地带土壤构成以片麻岩为主,土质中性偏碱,钙质丰富,土壤条件适合种植薄皮核桃,年均降水量基本适应核桃树生长需要。六是具有种植薄皮核桃先期经验。七是有利于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产经营模式。栽种薄皮核桃不仅能使农民增收致富,还可以绿化荒岗,改善自然环境,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在较高程度上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临城县发展薄皮核桃产业的具体做法(一)多种形式,全面开花。一是培育专业基地造林,抓龙头带动。二是发展股份制企业,重点推动。三是培育造林大户,协作带动。四是实行联户造林,互助联动。五是鼓励家庭造林,广泛发动。各级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加快了薄皮核桃产业的发展进程。(二)政策引导、重点扶持。一是出台各种激励政策,切实加强了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同时将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和林业、扶贫、开发等有关部门,纳入年度考核目标,制定严格的奖惩办法,切实保障了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二是整合农业资金重点支持。将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扶贫等项目资金进行捆绑使用。三是保驾护航,加大监督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三)科技支撑,标准生产。一是为了确保薄皮核桃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该县与河北农大教授联合成立了临城县薄皮核桃产业协会,负责核桃生产中技术的攻关、推广与培训等系统服务工作。二是实行标准化生产。三是建示范园。对全县面积在200亩以上的薄皮核桃园建立了档案,制定了严格的管理标准,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带动周边区域有序发展。四是积极培育新品种,结合本地的具体地理环境和产品内在质量,不断进行新品种的研发。五是运用科技手段,充分利用水资源。(四)市场运作,扩大销售。一是通过创建专卖店,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二是大力加强薄皮核桃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积极争创名牌产品,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四是注重产品深加工,提高薄皮核桃的附加值,进一步扩大市场,努力增强影响力和竞争力。薄皮核桃产业化生产给临城县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生态效益。2007年薄皮核桃有经济产量的达到1.1万亩,占总数的15.7%,产量达到45万公斤。繁育优质薄皮核桃苗木130余万株,纯收入达1200余万元。发展薄皮核桃产业的效果和意义(一)实践层面:一是优化了种植业结构。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调整产业结构为抓手,突出特色,规模经营,突破了当今农产品结构雷同、销售难、价格低的禁锢,把薄皮核桃产业做特、做优、做大、做强,走上优质高效的发展道路。二是提高了农民收入。大力发展薄皮核桃产业,避免了单靠农作物种植收入的单一性,使农民有了可靠、持续的收入来源,为农民增收闯出了一条新路。三是增强了市场意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利益共享为纽带进行生产,把农户、企业和科研机构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紧密地连结起来,把技术、信息、市场有力地结合起来,形成产品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市场化的经营形式,分散的、小规模的农户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了市场意识,有效解决了农业适应市场和农民进入市场的问题。四是改善了生态环境。发展薄皮核桃以后,不仅实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增加了农民收入,还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五是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发展薄皮核桃,不仅使当地农民直接得到了实惠,还带动了核桃加工、农业旅游、运输、养殖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二)理论层面:一是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本地具体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科学选择新的发展之路,创造性地发展区域经济。在全县经济发展上形成了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果则果、宜游则游、宜工则工、宜矿则矿的全新思路,为准确理解、把握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二是着眼于物质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一齐抓,实现了既促进经济发展又保障生态环境,在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方面开了个好头。三是紧紧扣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中心环节,把微观区域优势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经济,走出了一步科学发展的好棋。四是突出统筹兼顾,努力营造以政策引导,科技指导为纲,以专业公司、合作组织、乡村农户为目的生产网络。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着力协调各方利益,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辟出了一条新路径。

F. 山地主要有什么资源适宜发展什么产业

(1)山地的主要资源

山地本属地质学范畴,地表形态按高程和起伏特征定义为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米以上。山由山顶、山坡和山麓三个部分组成,平均高度都在海拔500米以上。它们以较小的峰顶面积区别于高原,又以较大的高度区别于丘陵。这些群山层峦叠嶂,群居一起,形成一个山地大家族。山脉是山地的一部分,指呈线装延伸的山地,是山地中主要山体的集合,多呈条带状分布,向两个方向延伸。几个相邻的山脉还能组成山系。包括若干条山岭和山谷组成的山体,因像脉状而称之为山脉。构成山脉主体的山岭称为主脉,从主脉延伸出去的山岭称为支脉。

一般说来,山地主要有如下资源:

①矿物资源。由于山地起源于地壳的抬升运动,一些原本在地下的某些矿物会随着地壳的变动而上升或者下降。某些原位于较深地层的矿物会因为地壳的上升进入较浅地层,甚至会直接暴露在地面,这样的地域就会比较容易显示出矿物的特点(图27、图28、图29、图30)。

图36小水电站

④气候与生物资源。山地的海拔特点、气流特点、与太阳的相对位置等,构成了山地不同位置的气候特点。

在气温上,山地的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而有所下降。一般每升高100米,年均温下降0.6℃。如果海拔上升到1000米以上,则气温下降就超过6℃。这就是山区的温度一般低于平原,高海拔的温度低于低海拔的原因。另一个方面,就是面朝南和面朝北的山坡温度差异。我国位于北半球,朝南面的山坡一般获得阳光的时间远远大于朝北面的山坡,这样,南面山坡的温度就要高于北面的。这也就是所谓“阴坡(北面山坡)阳坡(南面山坡)相差很多”的原因。

在光照上,山地的光照一般低于平原。光照时间短、光照度弱。这是因为,山地的抬升作用使得本来在较低高度流动的气流被抬升到较高的空间,再因温度的影响使得气流中的水汽变成了云彩。云彩的屏蔽作用使本来在普照山地的阳光受到了云彩的影响。或者减弱、或者反射。这样能够照到地面的阳光就大打折扣。

在降水上,由于被抬升的气流遇到高空的低温影响,一些水汽被析出,最后变成降水回到地面,或者降水量虽然不足,但雨日较多,湿度较大。还有些地方降水虽然不大,但其落差很大。一定强度的降雨之后,便会出现时段性的瀑布和山洪,煞是壮观。

在气流上,由于山地地形的变化,某些地方气流的流速较大,也就是风较大,某些地方因为山的阻碍作用,风速很小,形成事实上的静风区。

山区的上述特点构成了山地气候特点的多样性,这样的气候特点就导致其生物资源的多样性。也就说,山地的生物种类一般都要大于同纬度的平原地区。如地处北纬31°左右的神农架林区,就有着各种植物3700多种,包括高等维管束植物119科、872属、2671种,其中列为国家一二级保护的树种有39种;还有各类动物1060余种,其中两栖类33种,爬行类40种,兽类76种,鱼类47种,鸟类308种,昆虫560种。金丝猴、华南虎、金钱豹、白鹳、白蛇、大鸨等67种珍稀野生动物受国家重点保护。神农架可入药的动、植物达2013种,是名符其实的“华中物种基因库”。这些丰富的生物资源,也为科学研究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生物遗传基础。

(2)山地适合发展的产业

基于山地的矿物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的特点,在山地发展经济,应该首先考虑上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①矿物资源开发。山地有很多矿产资源能够开发利用。如在西南山地拥有诸多的石灰岩资源、煤炭资源和其他的矿产资源。这些资源可以直接开采。

一些随着地壳变化而外溢出来的微量元素也会分布在地表或者浅地层中。这也是一种值得开发的资源。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因为有独立的硒矿、较多富含硒的黑色岩石和富硒土壤,被称为“世界硒都”。由于硒的特殊作用,富含硒的农产品有较高的价值。但是,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就不能够按照矿山开发的做法,而是要借用农作物种植和畜牧业养殖,将分散在山地的微量元素硒吸收并富集到收获的产品中。这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需要说明的是,矿产开发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不能够擅自开采,还必须注意安全措施的落实。

②气候资源利用。山地的气候资源也是十分有开采价值的。生产者可以将喜温、喜光的作物(如水稻、玉米、一般的水果等)安排在面向南边的山地田块中,将耐阴、适应冷凉的作物(如某些药材、马铃薯等)安排在面向北边的山地田块中;可以利用低海拔地带升温早、升温快的特点,在低海拔地带进行育秧,再运送到高海拔地带移栽,为高海拔地带作物争取有效积温;可以利用不同海拔田块的温度差别,开展反季节蔬菜种植。应该说,这些资源的有效利用,对于发展当地的经济,也是十分有益的。

③生物资源开发。山地生物资源的多样性,为山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种植业上说,生产者可以在能够解决当地粮食需要的基础上,发展一些适应当地的有特色的作物,生产山区特有的优质植物产品。如山地特种小杂粮、果品、药材、蔬菜,以及一些土特产品。

虽然山区的土壤、光照等条件比不上平原地带,但某些植物的最佳生长环境就是在山区,有的甚至只在某一个特定的、局限的范围。在这个环境里,某些植物就能够获得较好的产量和十分优越的品质,一旦离开这样一个环境条件,产量虽然会有所提高,但是品质却会大幅度下降。这就是山地的一个无与伦比的优势。应该牢牢地抓住这些有利条件,努力发展,定能够获得较好的效益。

特色养殖也是山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山区拥有种类繁多的动物种类。如野猪、山鸡、果子狸、蛇等。可以在合法的条件下发展特色养殖,将山地生产的一些植物产品进行转化,再以经济价值较高的产品形式销售,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价值。不同地方的动物性产品都有所不同,可以结合市场进行开发养殖,甚至以这些动物性产品为原料,开展一定程度的加工增值,还能够获得更大效益。

中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地占陆地总面积近70%,居住着占全国1/3的人口,集中了全国43%的耕地、98%的森林资源和大部分矿产资源,而目前中国的贫困人口大多也分布在山区,做好当地经济发展工作的意义重大。

G. 山区经济发展等方面有什么优势

其实我国的山区开发一直很落后,其中成功的典范也不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主要还是我们的那些个领导人提出的什么先富带动后富,积极实行工业化,等等而使我国的山区和农村长期没有得到国家和政府的经济财政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但最近几年好像又注意这个问题了,有开始说这个农村要发展啊什么的那么山区到底有哪些优势呢!山区特殊的自然条件,拥有大量闲置的山地可以大力发展茶叶、蚕桑、药林、蔬菜、花卉,和各种干鲜果等多种经济作物。这个是城市没法比的。城市的地都盖房去了,那能让你整什么茶叶药林啊。但话说回来这种优势往往因为缺乏宣传而失去了优势。但城市一宣传,城市赚了,咋乡下来的还不知道,伤心啊,更悲哀啊!更别说形成规模效益,你钱都没有你怎么去规模啊。而说什么充分发挥山区山地的资源优势,就更别提了。山区资源和劳动力充足,我国山区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可以积极搞好资源的系列开发,加工、精加工等一系列的工作。充分的利用上资源和劳动力的优势。在这上面做文章,特别要注重开农产品的开发,使其不违背循环经济的原则。提高农产品在优良、特殊、新鲜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档次,搞好宣传努力把资源上的优势发挥出来。这些上面已经说了,我们在其中的角色基本就是加工者的身份,钱都让城里人赚了。不过还好不至于饿死也算经济发展了吧!
木材经营和粮食作物。粮食是关系到山区社会经济稳定和人民生活的特殊重要商品,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山区发展粮食生产,推广良种良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城市需要吃饭,那你就的买啊,为什么呢,因为你没地啊。成为城市的后勤基地,这是一个听起来不错的建议,城市需要山区粮食来维持城市的日常生产啊。但农民还是没把握好,因为粮仓基本被人家控制,自己没主动权啊。而在山多田少的地方我们就可以利用山地发展木本粮食。形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地理优势。但很不幸,山也基本被人家给包了。养殖业,其实也是可以利用,在草场草坡,搞些节粮草食类动物,像年啊、羊啊、兔啊、鹅啊鸭啊之类的东西。这是城市不能做到的,我们总不可能在马路边的草地养只鹅吧。那交警还不整死你啊。当然我们更要正确处理好粮食生产与林业等多种经营的关系,毁林开荒,这种断子绝孙的是最好不要干。要通过林业和多种经营的方式增加山区人民的收入,提高粮食自我调剂和弥补能力。政府的政策的支持,现在可能政府开始注意,发现咱们这些乡下老表收入不行了。在这样搞说不定农民起义了,这事可不能整出来,要整出来那就出笑话了。咱们还说小康呢,康的连农民都没饭吃了,那还怎么康啊。所以政府在这方面就开始下功夫了。像修路啊,不要农业税啊,加大经济支持啊。都花了吧少功夫。

阅读全文

与我国山区发展的经济实例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幽默说幸福 浏览:120
事业单位招生提前多久 浏览:45
美女胸上有纹身是怎么弄出来的 浏览:552
经济关系具体有哪些类型 浏览:442
479什么爱情意思 浏览:405
日照幸福里哪个小区好 浏览:399
新婚姻法律师有哪些 浏览:483
先秦诸子散文中以什么援引神话故事最多 浏览:509
胶东与苏北哪个经济发达 浏览:982
女人在婚姻中最容易犯的病是什么 浏览:987
事业单位职工辞职是怎么规定的 浏览:5
婚姻要靠自己经营什么意思 浏览:13
安徽事业单位联考分数多少进面 浏览:158
美女特警追捕罪犯3年是什么电影 浏览:424
用拟人写爱情是什么 浏览:978
健康码添加快捷指令怎么搜不到 浏览:573
健康宝绿码怎么才能变 浏览:457
精卫填海事什么故事 浏览:625
幸福工厂传送带分离器怎么用 浏览:567
婚姻中的疲软期怎么办 浏览: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