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菏泽经济在山东排第几
2020年菏泽GDP经济山东排第八名,2020年,菏泽市生产总值为3483.11亿元,提升明显。
2020年菏泽迎来新机遇,未来2年内鲁南高铁和京九高铁即将开通,菏泽各地经济发展势头仍异常强劲。
菏泽拥有户籍人口1050万,常驻人口仅仅818.17 万(2019年常住人口)。菏泽民营经济比例山东省第一,菏泽缺乏大型央企和国企,菏泽民营经济比例占60%强,青岛和济南约40%。
菏泽经济优势说明:
菏泽的天然气、石油、煤炭、盐资源丰富,拥有天然气储量273亿立方米、石油22亿吨、盐矿300亿吨、煤炭储量281亿吨。
菏泽化工经济产值山东省第一,这也是精心培育十多年,几代人奋斗才拥有的一点骄傲资本。
化工和煤炭工业是菏泽财政主要来源,东明、开发区、巨野和郓城的工业支柱都是化工业,曹县、成武、单县、鄄城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都有全国影响力,菏泽在中国化工领域举足轻重。
菏泽经济增长显着,成为领头羊,一年间提升5个名次居全省第8位,而且同比增长达到2%,实现居全省增速第一。
菏泽是鲁南城市,在“建设西部经济隆起带”重大战略的号召下,将生物医药作为首选产业,全力“231”产业体系,实现了年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661亿元,比一季度提高5.5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1位。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菏泽
⑵ 你觉得菏泽市哪个产业最发达
那肯定是电商行业啊。菏泽市的淘宝村、淘宝镇发展到168个、24个,均占全省的三分之二,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位。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短短几年有“星星之火”就形成了燎原之势。
⑶ 山东省菏泽市下一步有什么发展前景
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主导、服务业为重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产业倍增”工程取得明显成效,“七大主导产业”规模和效益显着提升。
二是重大基础设施实现突破。机场、高铁、高速公路、内河航道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竣工投运,水陆空综合性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建成,交通设施与全省及周边市实现互联互通,交通运输条件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群众出行、货物运送更方便、更快捷、更廉价。
三是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实现突破。城市棚户区基本消除,建成一大批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高品位居住小区。
那是因为城市吸纳就业的能力显着提升,教育、医疗、购物、餐饮、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形成“十分钟”生活圈。城市精细化管理不断深化,交通安全有序,环境优美宜人,市民文明礼貌,“花城、水邑、林海”特色日益突出,人们生活得更便利、更舒心、更美好,“本地人留恋、外乡人向往”的区域中心城市基本建成。
四是乡村振兴实现突破。牡丹、蔬菜、中药材、山药、芦笋、林果等特色农业遍地开花,建成一批高标准农业生产示范基地、产业园区、田园综合体,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农民职业化程度大幅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快速推进,农民的生活更加殷实。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乡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农村社会治理稳定有序,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加强。
五是群众生活条件实现突破。城乡居民收入接近全省平均水平,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菏泽老百姓能够呼吸新鲜空气、喝干净水、享受优质的医疗、养老等社会服务,孩子们也不用到外地借读,可享受从学前到大学的优质教育。
产业发展势头猛。近年来,我市牢牢抓住发展不放松,大力实施产业提升工程,主导产业快速膨胀,发展势头日益强劲,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持续位居全省前列。
我市按照省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要求,调整确立了重点发展的“七大主导产业”,产业集群优势不断增强。前三季度,我市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幅均居全省第1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居全省第2位。
⑷ 菏泽有多穷菏泽为什么这么穷
都说菏泽穷,其实没大家想向的那样,也就是一般的小城市,由于历史原因,菏泽在山东属于比较穷的地市,但最近发展的很快!
⑸ 菏泽的经济
2014年,全市工业完成增加值1043.51亿元,同比增长11.3%,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1.1个百分点。截止2014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647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1%;全年各月份累计增速均稳定在15%左右,保持了稳定增长势头。分行业看,我市纳入统计的34个行业中,有33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达到97.1%,其中石油化工业、医药制造业和食品制造业分别增长21.1%、8.8%和12.1%。2014年,全市工业用电量111.58亿千瓦时,增长10.6%。
工业经济效益总体较好。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267.62亿元,同比增长15.4%;实现利税825.1亿元,同比增长11.6%;实现利润507.6亿元,增长10.5%。总资产贡献率为33.89%,同比下降1.51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48.25%,同比下降4.77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5.71次,同比提高0.04次;全员劳动生产率36.14万元/人,同比增加3.33万元/人;产品销售率99.01%,同比下降0.25个百分点;经济效益综合指数412.64%,比去年提高16.08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14年末,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931.46亿元,增长18.5%。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1.09%,比去年提高1.08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步增长。2014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940.7亿元,比上年增长16.0%。第一产业投资3.74亿元,同比增长81.3%;第二产业投资481.1亿元, 同比增长14.4%,其中工业投资479.64亿元,同比增长15.2%;第三产业投资455.87亿元,同比增长17.4%。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2014年全市一二三产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0.4:51.14:48.46,投资结构的持续优化为我市的经济结构升级打下了良好基础。
房地产投资保持增长势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30.33亿元,比上年增长11.7%。从房屋建设用途看,住宅投资完成202.47亿元,增长12.0%,占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87.9%;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完成26.37亿元,增长22.3%,占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11.45%。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2937.4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0.5%;房屋竣工面积489.12万平方米,增长31.4%。
内外贸易
消费市场繁荣稳定。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全市上下采取有力措施,化解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努力扩大消费,全市消费品市场稳中有升。2014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5.22亿元,比上年增长13.0%。消费品市场中城镇实现零售额1003.58亿元,增长12.9%;乡村实现零售额211.6亿元,增长13.3%。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实现1093.66亿元,增长13.1%;餐饮收入121.56亿元,增长12.0%。随着我市商贸物流基地建设的推进,全市商品交易市场类别不断增多,个数不断增加,成交额不断扩大。2014年末,全市共有亿元商品交易市场69家,全年市场成交额201亿元,商品交易市场逐步走上规模化和专业化的良性发展轨道,充分发挥了集聚效应,有力推动了全市商品流通的发展。
外贸出口健康发展。2014年全市完成出口总值21.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3%;进口总值13.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8%;进出口总值35.2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0%;全年新签利用外资项目16个,合同外资金额3504万美元,比上年下降87.5%;实际利用外资2184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0.1%。
财政、金融
财政实力不断增强,重点支出得到保障。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快速增长,实力不断增强。2014年全市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1.97亿元,增长1.7%。其中:增值税完成16.64亿元,增长23.9%;营业税完成41.10亿元,下降5.48%;企业所得税完成12.73亿元,增长10.7%;非税收入38.03亿元,增长6.3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比重为76.5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为7.29%。重点支出得到保障。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41.81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9.46亿元、医疗卫生支出51.35亿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2.29亿元,分别增长23.7%、34.9%和26.8%。财政调控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金融运行平稳。2014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228.28亿元,比年初增加309.41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663.12亿元,比年初增加234.26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447.04亿元,比年初增加216.3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754.21亿元,比年初增加51.44亿元,中长期贷款632.59亿元,比年初增加154.17亿元。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截止2014年末,共有34家保险公司在我市开展业务。2014年,全市保险业保费收入71.63亿元,增长17.6%。其中保险业财险保费收入15.84亿元,增长20.1%,人身险保费收入55.79亿元,增长17.0%。全市保险业赔款支出15.85亿元,下降0.5%。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7.85亿元,增长15.0%,人身险赔付支出8.0亿元,下降12.1%。保险业务的不断拓展,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有效保障。 百强企业 在2013年召开的菏泽两会上,市政府提出在全市培育“百强企业”。按照这一计划,力争到2016年,菏泽百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额达到6010亿元。结合菏泽市工业企业发展实际,市经信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本着重发展、重贡献、重质量、重基础的原则,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和筛选,挑选出了市场竞争力强、产品附加值高、经营形势好、发展潜力大的103户企业,简称‘百强企业’。从2013年起,菏泽市在全市实施百强企业培育计划,力争到2016年,百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额达到601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过1000亿元的企业1户,过500亿元的企业2户,过100亿元的企业10户,过50亿元的企业10户,过10亿元的企业80户。百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比重由2012年的33.22%提高到50.08%,年均增长42.61%。努力使一批企业在全国、在同行业占有一席之地。为了百强企业的培育壮大,菏泽市、县两级分别成立百强企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重大事项。建立重点企业发展目标责任制,每户企业建立一个责任班子,实行市、县级领导分包重点企业,形成一级保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目标责任制和工作推进机制,并定期对百强企业实施考核评价。 百强企业名单睿鹰制药佳美食品广源铜带青岛啤酒裕鲁西达沙土食品龙跃橡胶圣奥化工曹普工艺爱伦金属珠峰木艺巨鑫源食品百隆纺织祥云化工辉煌电力三利轮胎福林木业鲁艺木业鲁花花生油润鑫精细化工泉润纸业艺达家纺龙泵高科坤和木业嘉宏食品鑫源高碳中食都庆达驰电气呈祥电气利通石油华驰变压器大地玉米美森木业大森生物质能源古泰纺织源润石油鑫泽铜业尚舜化工四君子集团天元集团湖西王集团鲁纱纺织可加可服饰立兴罐头泰信纺织铁雄新沙新巨龙能源佳农果蔬巨润建材宝舜化工花冠集团建华管桩富海能源华亿达纺织烟郓金属彩印兖煤菏泽能化恒基集团洪达化工宏发机械圣达如意印染鲁能菏泽煤电华意化工沃蓝生物康泰化工泰丰纺织奥斯卡发制品东明石化玉皇化工洪业化工方明药业中信国安化工五得利集团东方化工金利达碳素明胜纺织鑫海石墨玉皇盛世德润化工菏泽玉皇金正大复合肥德源化工天美生物中粮艾地盟德泰化工洋丰肥业东药药业华鹏玻璃信多达电子步长制药润泽制药天时空间钢结构巧媳妇食品健民药业华信制药米老头食品普恩药业安泰时装交通集团华星油泵银河纺织
⑹ 菏泽经济的发展状况
菏泽市国民经济正在持续健康发展。五年来,菏泽市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在具体工作指导上,坚持不断调整优化农业,重点发展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全方位对外开放,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03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90.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5.9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9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12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为326.7亿元和292.6亿元;
三次产业40:36:2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51.3亿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17.8%,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7亿元;全进出口总额3.12亿美元,其中出口2.92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2.2亿美元,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29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2亿元,投资过千万元的在建项目489个。
农业三大主导产业发展较快,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工业经济在困境中实现较快增长,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企业总体效益明显提高。“商贸兴城、三产兴区”战略成效显着,商贸流通日趋活跃,专业市场带动能力不断增强。民营经济总量膨胀,支撑作用日益显现,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243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72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33元和413元,比1997年增长29.9%和68.5%,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64.14亿元,比1997年增长89.9%。
⑺ 菏泽发展经济的优势在哪
环境好,人文景观丰富,是着名的书画、武术、戏曲、牡丹之乡,另外菏泽交通便利,高速、铁路四通八达,人口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