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为什么经济中心从北方到南方

为什么经济中心从北方到南方

发布时间:2022-07-09 23:16:36

Ⅰ 我国为什么会出现政治中心北移经济中心南移的现象

【简述】
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
从远古至西晋中国北方经济无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商业的发展水平都远远超过南方,虽然三国时期吴蜀对南方有所开发,但和处在中国经济中心的魏国比起来经济实力相差悬殊,因此这一时期经济重心是在北方的。从西晋末开始,中国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到唐中晚期,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同。从唐中晚期至南宋,中国的经济重心不可逆转地移到南方。
到南宋时,中国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地超过了北方,成为了中国新的经济重心。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呢?原因何在?
1天时:宋朝时候,中国的气候环境发生了一次巨大的变化,原先气温高,降水丰富,自然环境优越的北方开始转冷。再加上中原地区森林长期被砍伐,因此,北方的自然条件开始恶化。
2地利:从唐中晚期的安史之乱至五代,中国的北方地区战乱不断,而南方战乱少。
3人和: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终上所述,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从唐中晚期,也就是安史之乱开始,结束于南宋时期。
【详细介绍】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经济中心。但是自安史之乱后,北方因为藩镇割据、契丹崛起和南侵而备受影响,生产遭到破坏,而南方又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开始大量向南迁移,并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自此,经济重心开始向南转移!
(一)发展历程
1.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南方得到重点开发。
2.东晋和南朝时期,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南朝末年开始赶上北方。
3.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
4.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大发展。
5.南宋至元朝时期,南方经济突出发展,完全超过了北方。
6.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二)经济重心南移的重大发展时期
1.从西晋末年“八王之乱”至南朝末年为止的时期。此期,由于北方自东汉末年以来战乱及少数民族内迁,北方经济衰退。而江南相对稳定的环境,使北方人民为逃避战火纷纷南迁,为南方农业生产增加了大批劳动力,特别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他们同南方的汉族人民及山越等少数民族人民共同兴修水利,开垦出大片良田。水稻栽培技术有所提高,小麦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长江中下游经济迅速发展,福建、广东和广西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到南朝末年,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
2.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北方再次经历了长期战乱,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直到后周世宗时才得到恢复和发展,而南方相对稳定,各国统治者为了保存和增强自己的实力,都比较重视农业生产。同时,许多中原人民流迁江南,增加了当地的劳动力。所以,南方社会经济又获得较大的发展。
3.以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为转折点的南宋时期。此期,人民的抗金斗争阻止了金军南进,北方劳动人民的纷纷南迁,使南方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农作技术最发达的江浙地区,水田增加,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地区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此外,棉花的种植推广、棉纺织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进步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都是北方所不能企及的,这都说明南方经济已经超过了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至于元朝开通漕运和海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也首先产生于江南地区,进一步说明了这种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
(三)经济重心南移的特征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具有三个明显特征:
①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
②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最突出;
③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
(四)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①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②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
③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
④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
⑤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

Ⅱ 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为什么要从中原转移到江南

中国历史基本是从中原所在的北方开始书写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用两个字就可以写完南方——蛮夷。

有意思的是,到后来,谈起经济和社会发展,南方已有十足的底气反过来鄙视北方。

从什么时候开始,北方经济就被南方追上并反超呢?原因又在哪里?

1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课题。

1950年代,史学家张家驹写过一本书,专门谈这个问题。后来不时还有人研究这个课题,但几乎没有什么系统性的成果出现。

这不奇怪,因为没有新意嘛。

一提经济重心南移,就是北方经济如何破坏凋敝,南方经济如何强势崛起,此消彼长,南方就超越北方了,论证完毕。

真实的历史,并非如此线性。

最爱君先来驳斥两种谬论:

第一,很多人引用明人于慎行的话说:“三代以前,江北繁盛,江南旷阔。汉晋以下,江南富实,江北凋敝。盖由三国五胡之乱,兵害战争多在江北。”中心思想是,战乱导致了北方经济的衰落。事实果真如此吗?

第二,还有人认为,春秋战国时期以楚文化为代表的南方经济不弱于北方,隋唐以降南方经济更不逊色于北方,故历史上并不存在经济重心南移一事。这种观点很标新立异,但这是真的吗?

至少在司马迁生活的西汉时期,北方“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而南方仍然地广人稀,火耕水耨,生产力落后得很,跟北方不在一个层次上。

东晋政权建立和唐代安史之乱,相隔400多年,但都是南北经济实力此消彼长的两个重要节点。

这足以说明,战乱频仍的北方,经济实力并未衰退到完全不堪的境地,相比南方,仍然优势明显。

这也不奇怪。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况且经济是有弹性的,只要伸张有度,不可能一下断裂。

唐代的全国经济重心在河北一带,属“极富之地”。北宋年间,河北一带经历与契丹的多次战争,经济却未一蹶不振,仍保持领先优势。河北产的绢等纺织品无论质量还是价格,都是全国最高的。

靖康末年,金人向北宋索取绢1000万匹,皆取自内库,其中一些来自两浙地区的绢,遭到了金人赤裸裸的嫌弃。他们嫌浙绢轻疏而退回,所收几乎全是河北精绢。

可见,河北经济发展质量之高,江南地区远不能望其项背,连少数民族政权都很懂。

陕西同样如此,自古就是富庶之地。

入宋以后,在宝元年间(1038—1040)大规模的宋夏战争爆发之前,据苏轼说,是“中户不可以亩计,而计以顷;上户不可以顷计,而计以赋。耕于野者,不愿为公侯;藏于农家者,多于府库也”。这是典型的藏富于民有没有?

▲《姑苏繁华图》(局部)反映清代苏州的经济发达情况。

宋代的商业繁荣,南方比北方突出。

南方拥有许多北方没有的经济作物,它们的商品率大大高于粮食作物,茶叶是显着的例子。

宋代每年投放市场的茶叶总值达100万贯,仅此一项,就让北方相形见绌。北宋的工商税收中,盐、茶、银、铜占了很大的比重。这四项产品大部分或全部都出自南方。

长江在宋代开始发挥出交通大动脉的效益,干流及支流沿岸城市不仅数目超过黄河,繁荣程度也凌驾其上。此时,东南沿海对外贸易港口的繁盛,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从陆路转向海路的写照。

Ⅲ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为什么向南方转移

1、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南方开始得到开发。

2、东晋和南朝时期,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南朝末年开始赶上北方。

3、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

4、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大发展。

5、南宋至元朝时期,南方经济突出发展,完全超过了北方。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①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②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

③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

④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

⑤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

(3)为什么经济中心从北方到南方扩展阅读:

从北宋到南宋时期,经济重心之所以继续南移并能够最终完成的原因是:


自然因素:宋代气候条件变化,使南方更适宜农业发展。同时,由于北方经济开发较早,水土流失严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而南方经过三国时期以来的经济开发,为经济发展打下一定基础,自然环境保持较好,从而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政治因素这表现为:

一是两宋统治疆域大部分地区在南方,其中南宋时政治中心还移到南方,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方经济的继续发展。

二是自唐末以来,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是两宋时期,中原人民反对北方少数民族贵族掠夺的斗争阻止了北方少数民族贵族的南下,使南方免遭战祸;四是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采取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Ⅳ 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是怎么从北向南移的

就地理的角度来说,秦岭到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大致把我们辽阔的国土分成南北两半。从现代来看,我国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高于北方。尤其是江浙、广东的“长江三角”和“珠江三角”地区经济更为发达。

但是,在我国古代,南方的经济在很长一段时间曾经远远落后于北方。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种种机遇,南方经济,不但赶上而且大大超过了北方。这是为什么?我们不妨翻开历史,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变革与发展作进一步了解,答案就不难找到。


上图_ 第一次鸦片战争 示意图

由上述可知 ,我国至秦汉以来,由于晋朝时期的“永嘉之乱”,南北朝时的“五胡乱中华”,唐朝的“安史之乱”和宋朝南迁等事件的发生,造成了四次北方向南方的人口大迁徙。

由于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不仅给南方增加了劳动人员,同时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为南方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由于南方充分利用了这个机遇,使生产力大大提高,经济稳步增长,并逐渐超过了北方。这就是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的根本原因。

Ⅳ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是什么

从北宋到南宋时期,经济重心之所以继续南移并能够最终完成的原因是:

1、自然因素

宋代气候条件变化,使南方更适宜农业发展。同时,由于北方经济开发较早,水土流失严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

而南方经过三国时期以来的经济开发,为经济发展打下一定基础,自然环境保持较好,从而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2、政治因素

这表现为:

一是两宋统治疆域大部分地区在南方,其中南宋时政治中心还移到南方,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方经济的继续发展;

二是自唐末以来,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是两宋时期,中原人民反对北方少数民族贵族掠夺的斗争阻止了北方少数民族贵族的南下,使南方免遭战祸;四是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采取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3、经济因素

北方仍然战乱较多,而南方社会秩序相对较安定,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使南方自然资源继续得以开发利用,社会经济秩序发展,从而最终超过北方,全国经济重心已移到了南方。

(5)为什么经济中心从北方到南方扩展阅读

基本规律和启示

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区域是从北向南、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从内地向东南沿海逐渐转移的。

2、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往往是在国家分裂或封建割据战乱时期表现的最为突出(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安史之乱后、五代十国时期、宋金对峙时期等等)。

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南方经济发展都是在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完成的,这说明政治稳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战乱、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只能破坏社会生产力和摧毁经济发展的成果。

4、由于战乱,古代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体现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高水平,这说明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和生产力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引进和运用最先进的生产技术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Ⅵ 为什么说南宋时期经济中心从北方移到了南方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大举南侵,战祸遍及几乎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高宗赵构经汴河退至扬州,后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建立了南宋。宋朝南迁后,引发了中原人口的一次大规模南迁,中原人口的移居地包括今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湖南、福建、广东等广大南方地区。从南宋开始,标志着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东南地区,中国已稳定地形成了南方经济领先于北方的经济格局,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Ⅶ 古代经济重心是什么时候开始南移的为什么要南移

古代的经济重心从西晋时期便开始南移,到了两宋时期,古代经济重心向南全部转移,等到了明清时期,古代的经济重心就在南方了。之所以会将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原因有三点:第一点则是自然条件的因素,因为北方气候条件比较干燥,因为很早就开始发展经济了,因此北方的土地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破坏,影响了农业的发展,而南方的气候条件比较好,有利于发展农业。

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大多都是因为统治者的都城选址或者是战乱原因,从而导致百姓受到战争的迫害后,纷纷迁徙逃离到南方。而在古代,大多数的战争基本上都在北方,虽然古代北方的经济发展迅速,但是从两宋时期开始,因为统治者的统治地区大多在南方,从而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在明清时期,虽然都城选址在北方,但是因为两宋时期的经济重心转移已经完成,所以南方的经济在明清时期就已经发展的很迅速。再加上南方的气候因素,因此古代赖以生存的农业在气候湿润的南方发展的很好。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经济中心从北方到南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什么牌子床垫零甲醛经济实惠 浏览:861
工作在事业单位入党的有什么区别 浏览:96
如何幽默说幸福 浏览:120
事业单位招生提前多久 浏览:45
美女胸上有纹身是怎么弄出来的 浏览:552
经济关系具体有哪些类型 浏览:442
479什么爱情意思 浏览:405
日照幸福里哪个小区好 浏览:399
新婚姻法律师有哪些 浏览:483
先秦诸子散文中以什么援引神话故事最多 浏览:509
胶东与苏北哪个经济发达 浏览:982
女人在婚姻中最容易犯的病是什么 浏览:987
事业单位职工辞职是怎么规定的 浏览:5
婚姻要靠自己经营什么意思 浏览:13
安徽事业单位联考分数多少进面 浏览:158
美女特警追捕罪犯3年是什么电影 浏览:424
用拟人写爱情是什么 浏览:978
健康码添加快捷指令怎么搜不到 浏览:573
健康宝绿码怎么才能变 浏览:457
精卫填海事什么故事 浏览: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