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货币产生的经济根源有哪些

货币产生的经济根源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7-08 08:41:47

① 中国古代货币制度的产生原因

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产品交换的日益频繁。统治者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维护统治的需要。商业贸易的日益发展,产品的商品化。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中介,也是统治者维护统治的工具,因此货币由政府来发行。

演变:

(1)夏朝以前,人们用天然贝壳作为货币。

(2)商周时期人们使用人造贝币。

(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青铜为主要材料的形态各异的铸币。

(4)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统一实行圆形方孔钱,“圆形方孔”奠定了两千多年中国铜钱的基本形制。

(5)汉武帝时铸造五铢钱。

(6)唐初发行开元通宝。

(7)宋代铜钱大量发行,四川地区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8)元代将纸币作为主要货币推行,是世界上最早推行纸币流通的政权。

(9)明初废纸币,形成了以银为主、以钱为辅的银钱并行的货币流通体制。

② 影响一国货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及其原因

因素很多,比如:国家经济发展、能源供应、人民对国家发行的纸币的信任程度等等。但要知道世界上所有货币几乎都与美元挂钩,美联储的每一次调息都影响美国国债的含金量(对未来市场的预测与指导),而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金融国家(政府没有铸币权的国家),完全靠人民的消费和政府还银行的债务(用人民的税收来还政府对银行所欠债务的利息)维持。所以货币的升与降其实就是银行家们对财富的积累过程。
货币的关系 上涨与下跌最直接的因素是因为供给与需求的关系,黄金与原油价格和美元的密切关系主要体现在黄金和石油都用美元标价的 美元下跌也就直接体现了黄金和石油的上涨 套息交易时买入的是高息货币 日元作为低息货币被抛售 所以价格下跌 反之套息交易平仓 日元供给上升 价格上涨 在诸如此类的交易中 全部都是因为货币的供给与需求的变化影响价格 这是短期价格 并不影响该货币的长期价格走势
造成货币升与降主要有两类因素:
1.政府宏观调控
(1)利率因素。 如果一国央行决定提高国内的利率,就造成本币的升值,本国货币处在强势格局之中。一个反面的例子就是美联储从05年开始一直降低利息率导致本国货币美元的一路下跌,美元大幅度贬值。当然这不只因为利率而是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不得不迫使美联储以降低利息率来刺激国内的投资拉升经济增长。
(2)货币供求。 如果央行增加货币供应的量超过市场需求的量,或者供应增长的速率超过货币需求增长的速率也会导致货币的贬值。比如国民党时期的法币,就是货币供应的量太大了 ,直接导致货币大幅贬值。
(3)宏观经济运行状况。 如果一国的经济运行稳定没有大起大落的状况发生,那么这个国家的货币与外币比较就比较有吸引力,经济运行良好相对经济危机的国家其货币更受欢迎。不久前的越南金融危机导致本国国民抛弃本国货币,将本国货币转变为国际通用的美元,或者比较强势的人民币和澳元。越南盾也出现了大幅缩水贬值的情况。这是本国货币相对外国货币的升降。
(4)国际贸易因素。 经常账目的赤字与盈余也会对汇率产生影响。赤字表示贸易逆差,进口多出口少。那么国家就必须拿出部分外汇储备或者黄金储备支付进口货款。原本外币与本币是一个平衡的量100:100,现在外币减少,原来的比例成为100:80,本币相对外币贬值。
2.市场因素
主要由外汇交易市场根据买卖价格决定的,它是一个自由浮动的汇率,本币与外币升降大都在一个范围内浮动。除非突发事件额发生导致汇率的急剧变化。

③ 货币产生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货币产生的经济根源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使得交换越来越频繁和复杂化,这就需要一个交换的中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货币逐渐产生。货币产生的过程: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的出现、货币的产生。劣币驱逐良币是经济学中的古老原理。指的是在铸币流通时代,成色好与成色不好的铸币在市场上一起流通,久而久之,成色好的良币逐步退出流通转为储藏,而留在市场上流通的都是成色不好的劣币,这样,劣币把良币赶出了市场。
拓展资料:
1、 货币
货币是购买货物、保存财富的媒介,财产的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是所有者之间的约定。它反映的是个体与社会的经济协作关系。货币的契约本质决定了它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一般等价物、贵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等。
2、 货币是商品吗
是,货币就是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最新货币理论认为:货币是一种财产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本质上是所有者之间的约定。根据货币的商品价值可分为实物货币和形式货币,实物货币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3、 货币职能
货币职能是指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大职能。货币的这五大职能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货币首先作为价值尺度,衡量商品有没有价值、有多少价值,然后作为流通手段实现商品的价值。
4、 资本与货币的区别是什么
①概念不同。货币是一种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根本上是所有者相互之间的约定; 而货币资本是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本;
②循环结果不同。货币在循环的起点和终点数量不产生变化,而货币资本循环后,处于起点的货币量和处于终点的货币量,虽然形式仍然都是货币,但前者是预付资本,后者是已经增殖的资本;
③职能不同。 货币的职能是充当一般等价物,而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生产剩余价值

④ 一国的基础货币供给的主要来源

1、与货币的出现紧密相联的是( )
A、金银的稀缺性 B、交换产生与发展
C、国家的强制力 D、先哲的智慧 答案:B
2、商品价值形式最终演变的结果是( )
A、简单价值形式 B、扩大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价值形式 答案:D
3、中国最早的铸币金属是( )
A、铜 B、银
C、铁 D、贝 答案:A
4、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律出现在( )
A、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 答案:C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制度建立于( )
A、1948年 B、1949年
C、1950年 D、1951年 答案:A
6、欧洲货币同盟开始使用“欧元EURO”于( )
A、1998年 B、1999年
C、2001年 D、2002年 答案:B
7、金银复本位制的不稳定性源于( )
A、金银的稀缺 B、生产力的迅猛提高
C、货币发行管理混乱 D、金银同为本位币 答案:D
8、中国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 )
A、1分 B、1角 C、1元 D、10元 答案:C
9、金属货币制度下的蓄水池功能源于( )
A、金属货币的稀缺性
B、金属货币的价值稳定
C、金属货币的自由铸造和熔化
D、金属货币的易于保存 答案:C
10、单纯地从物价和货币购买力的关系看,物价指数上升25%,则货币购买力( )
A、上升20% B、下降20%
C、上升25% D、下降25% 答案:B
11、在国家财政和银行信用中发挥作用的主要货币职能是(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答案:C
12、下列货币制度中最稳定的是( )
A、银本位制 B、金银复本位制
C、金铸币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 答案:C
13、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的建立基础是( )
A、劳动价值说 B、货币金属说
C、货币名目说 D、创造发明说 答案:A
14、对商品价格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同商品价值成反比 B、同货币价值成正比
C、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D、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的比 答案:C
15、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 )
A、特殊等价物 B、一般等价物
C、普通商品 D、特殊商品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
1、一般而言,要求作为货币的商品具有如下特征( )
A、价值比较高 B、金属的一种
C、易于分割 D、易于保存
E、便于携带 答案:ACDE
2、中国最古老的铜铸币的三种形制是( )
A、五铢 B、布
C、刀 D、元宝
E、铜贝 答案:BCE
3、信用货币包括( )
A、银行券 B、支票
C、活期存款 D、商业票据
E、定期存款 答案:ABCDE
4、货币支付职能发挥作用的场所有( )
A、赋税 B、各种劳动报酬
C、国家财政 D、银行信用
E、地租 答案:ABCDE
5、对本位币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本位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
B、本位币具有有限法偿
C、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
D、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一个货币单位
E、本位币具有排他性 答案:ABCDE
6、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有( )
A、黄金作为货币发行的准备
B、贵金属非货币化
C、国家强制力保证货币的流通
D、金银储备保证货币的可兑换性
E、货币发行通过信用渠道 答案:BCE
7、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 )
A、流通手段 B、支付手段
C、贮藏手段 D、世界货币
E、价值尺度 答案:AE
8、对货币单位的理解正确的有( )
A、国家法定的货币计量单位 B、规定了货币单位的名称
C、规定本位币的币材 D、确定技术标准
E、规定货币单位所含的货币金属量 答案:ABE
9、我国货币制度规定人民币具有以下的特点( )
A、人民币是可兑换货币 B、人民币与黄金没有直接联系
C、人民币是信用货币 D、人民币具有无限法偿力
E、人民币具有有限法偿力 答案:BCD
10、货币制度的基本类型有( )
A、银本位制 B、金银复本位制
C、金本位制 D、信用本位制
E、银行券本位制 答案:ABCD

三、判断题
1、最早的货币形式是金属铸币。( ) 答案:错误
2、金铸币本位制在金属货币制度中是最稳定的货币制度。( ) 答案:正确
3、劣币驱逐良币律产生于信用货币制度的不可兑换性。( ) 答案:错误
4、纸币之所以能成为流通手段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价值。( ) 答案:错误
5、信用货币制度下金银储备成为货币发行的准备。( ) 答案:错误
6、货币的产生源于交换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商品内部矛盾的演变。( )答案:正确
7、金属货币自由铸造制度的意义在于使铸币价值与金属价值保持一致。( )
答案:正确
8、人民币制度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 答案:正确
9、金属货币制发挥蓄水池功能的前提是要有足够大的币材金属贮藏。( )
答案:正确
10、银行券是随着资本主义银行的发展而首先在欧洲出现于流通中的纸制货币。 ( )
答案:正确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货币的支付手段?
2、简述金属货币制度的主要构成要素。
3、简述信用货币制度的主要特点。
4、简述货币形态的演化。
5、如何理解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
〖参考答案〗
1、(1)支付手段的职能最初是由赊买赊卖引起的,货币作为补足交换的一个独立的环节即作为价值的独立存在而使流通过程结束;
(2)随着商品交换和信用形式的发展,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在赋税、地租、国家财政、银行信用等支付中发挥作用;
(3)货币的支付手段作为交换价值的绝对存在,独立的结束商品交换的整个过程,是价值的单方面转移。
2、(1)货币制度是各国在货币方面的法令所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
(2)规范的金属货币制度主要包括:币材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包括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规定金属货币的铸造;确定本位币和辅币;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准备制度的规定
3、(1)贵金属非货币化;
(2)信用货币主要采取不兑现的银行券和银行存款货币两种形式;
(3)信用货币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进行统一管理和调控;
(4)信用货币都是通过信用渠道投入流通中的。
4、(1)一般价值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后,有一个漫长的实物货币形式占主导的时期;
(2)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形式的转换,其中贵金属被广泛采用作为币材;
(3)从金属货币向信用货币形式的转换,信用货币的主要形式有银行券、存款货币、商业票据等;
(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存款货币的形式又有了一些变化,比如电子货币的运用。
5、(1)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就是货币;
(2)价值尺度为各种商品规定价格,表现商品的价值;流通手段是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当这两个功能由一种商来满足,这种商品就取得货币的资格。
(3)货币的其他职能以及货币相关联的诸范畴都是从这点展开。

五、论述题
1、试述你对货币本质的理解。
2、试述货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1)对货币本质的理解,许多学说各有论述,观点不一。货币金属主义把货币定义为财富,认为货币就是金属;货币名目主义则认为货币是国家创造的价值符号或票券;凯恩斯把货币定义为国家通过法律强制流通的国家创造物等等。这些观点多从经济现象的表面论证货币的本质,虽有一定合理的成分却缺乏科学的解释。
(2)马克思从货币的起源和逻辑分析的角度认识货币的本质是具有科学性的。马克思认为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认为货币是一个历史的经济范畴,起根源在于商品的产生和交换的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从商品内在矛盾的冲突中可以得出交换是解决矛盾的唯一途径;从交换的发展所引发的价值形态的演变中可以看出货币是价值形态发展的必然结果。
(3)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表明货币与商品世界的对应关系,这一分析有助于理解货币的外在形式的不断变化并不改变货币的本质。
2、(1)货币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它是社会生产力得以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
(2)货币是商品实现价值的媒介物,现代经济活动中的生产、流通、交换、消费过程都离不开货币的作用;
(3)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实际交易过程发生大量的债权、债务关系,货币成为重要的支付手段和结算工具,它对市场的正常运作,债权债务的清偿具有重要作用;
(4)货币也是现代经济发展中储蓄和投资的重要工具。现代信用活动基础上产生的银行业及整个金融业都是货币信用关系发展的的产物,对储蓄资源的分配和投资活动发挥了巨大作用。货币也能够通过利率机制对投资活动的进行刺激和对国民经济发挥作用。马克思称货币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⑤ 货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货币是用作交易媒介、储藏价值和记账单位的一种工具。

货币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史前以物易物的阶段。后来经过金属货币、金银、纸币以及金银本位制度,演化至近代之面貌。

以物易物的方式可能可以追溯到约十万年前,只是没有证据说明有任一个社会或经济体曾经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易。没有货币的社会可能是用债务或礼物经济原则交易,若以物易物没有发生,一般是出现在完全陌生或是潜在为敌的群体中。

世界上许多不同的文化最后都出现了商品货币。像希伯来人使用的舍克勒本来是重量单位,后来指特定重量的大麦,属于商品货币。

第一次使用货币一词是在公元三千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美洲、亚洲、非洲及澳洲曾使用贝币,一般是用宝贝科贝类的壳。依照希罗多德的记载,吕底亚人是西方最早使用金币及银币的民族。许多学者认为最早的硬币出现在公元前650–600年。

有些文化的商品货币慢慢变成了代用货币,金或银的商家或银行会针对存入的商品货币提供收据,并且可以依收据换回商品货币。最后收据可以代替商品货币,成为广为接受的付款方式,最后就成为货币。

(5)货币产生的经济根源有哪些扩展阅读:

货币的功能:

一、交易媒介

货币作为交易的媒介,交易可通过货币完成,不需以物易物。其主要特点是在商品买卖中,商品的让渡和货币的让渡在同一时间内完成,通俗地说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因此,从价值运动的角度观察,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在同一时间内,价值的运动是双向的。即卖方在得到价值的同时出让使用价值,买方在让渡价值的同时获得使用价值。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时,称为通货。


二、记账单位

记账单位(Unit of Account)是货币作为社会劳动的直接体现。货币本身作为一种商品,可以以自己为标准,与其他商品进行量的比较,而此时商品的价值形式就转化为价格形式,商品通过货币进行表达的价值形式即为价格。

当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这一职能时,货币只需要以想象中的或是观念上的形式存在就可以了,然而他的单位则必须依赖于现实中流通的货币。正是由于货币的价值尺度功能,使得人们可以将不同形式的商品先转化为货币的价格形式,然后再与其他商品进行交换。


三、延期支付的标准

延期支付的标准,在赊销赊购中,货币被用来偿还债务。当债务是以货币来计算,其价值会因为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而减低。因此,延期支付的功能需要从上面三个功能中特别分拆出来。

⑥ 信用货币的产生原因

信用货币的产生原因是20世纪30年代发生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引起经济的恐慌和金融混乱,迫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脱离金本位和银本位,国家所发行的纸币不能再兑换金属货币,因此,信用货币便应运而生。当今世界各国几乎都采用这一货币形态。

信用货币是金属货币制度崩溃的直接后果。20世纪30年代,由于世界性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相继爆发,各主要西方国家先后被迫脱离金本位和银本位制度,所发行的纸币不能再兑换金属货币,在这种情况下,信用货币便应运而生。

信用货币的历史:

信用货币是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金银铸币流通的情况下,由于金银采掘量有一定的限制,货币数量的增加赶不上流通对货币需要量的增长。与此同时,由于信用制度的扩大,使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随之扩大,从而为信用货币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这样,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日益发展的基础上,期票、银行券、支票以及汇票等形式的信用货币,便直接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中产生出来。信用货币一经产生,便具有双重的性质。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信用货币

⑦ 从货币发展的历史看,推动货币形态不断发展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货币,只有一般等价物,才能称作是货币。货币本身也是商品。
货币首先是商品经济的产物
货币形式,自古以来只有那些贵重金属,金银之类的才可以充当货币
后来宋朝出现的交子,也就是古代的纸币,只是作为货币符号,它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表明商品的经济的初步繁荣
至于为什么,自然是金属货币携带不方便,纸币却很轻便,所以后者就应运而生
这和后来早期银行(即钱庄)的出现,是一个道理,因为银行,有汇兑业务,能够实现货通天下,汇通天下,非常方便又安全,当然这也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
希望对你有帮助

⑧ 货币产生的经济根源有哪些它有哪些形态

货币产生的经济根源有商品交换,货币的形态最早是实物货币,比如贝壳、羊、兔子等;然后出现了金属货币,具体有铜钱、镍钱、银元、金币。金属货币是以货真价实的金属作为材料的,金和银都是稀缺的。随着商品生产和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全部用白银和黄金作为交换的工具就不够了。于是就出现了代用货币,进一步发展为今天的信用货币。信用货币就是完全靠国家的信用来发行的货币,是国家强制发行的货币符号。因为是国家发行的,我们就信任它,这叫信用货币。

现在还有银行信用卡,叫电子货币。

(8)货币产生的经济根源有哪些扩展阅读:

货币是在社会分工和私有制促进商品出现后,伴随着商品交易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它是与私有制或是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状况相联系的历史范畴。

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使得交换越来越频繁和复杂化,这就需要一个交换的中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货币逐渐产生。

货币(Currency,CCY)是度量价格的工具、购买货物的媒介、保存财富的手段,是财产的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本质上是所有者之间的约定。

⑨ 电子货币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并指出哪个是基本原因,哪个是根本原因。

货币作为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其最主要的职能是作为交易的媒介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货币形式服从于货币内容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进化,“用一种象征性的货币来代替另一种象征性的货币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这样,货币所可能采取的形式就具有无限多样性。迄今为止,货币形式经历了实物货币、代用货币和信用货币等阶段。实际上,从早期的朴素商品货币到贵金属货币再到纸币和银行账户上的记录数据,货币形式经历了从价值实体到价值符号的演变。同时,电子货币应运而生。

电子货币的出现是信息革命的产物,电子货币的产生和流通使实体货币与观念货币发生分离,真实货币演变为虚拟货币,是新技术革命和网络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有效地解决了市场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如何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费用”的问题。电子货币极大地突破了现实世界的时空限制,信息流、资金流在网上的传送十分迅速、便捷,时空差距再不是网络世界的障碍。同时网络和电子货币还减少了巨额货币印钞、发行、现金流通、物理搬运和点钞等大量的社会劳动和费用支出,极大地降低了交换的时空成本。并且由于电子货币的方便性、通用性和高效性等特点,电子货币在使用和结算过程中,不仅简化了以往使用传统货币的复杂程序,而且电子货币的使用和结算不受时间、地点、服务对象等的限制,人们可以在自己方便的时间内完成交易,无论所购商品是在国内还是国外。

阅读全文

与货币产生的经济根源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龙岩办理健康证在哪里办 浏览:737
在婚姻中男人的成就感指的是什么 浏览:530
美女养蛇为伴是什么电影 浏览:520
有哪些跟枣核一样相似的故事 浏览:352
幸福树与文竹哪个好养 浏览:828
什么种类甜品健康 浏览:173
十级事业单位管理岗如何升级 浏览:463
经济犯罪最多判多久 浏览:899
幸福卷轴得转多少次 浏览:809
事业单位岗位薪级工资怎么套改 浏览:772
幸福的网名有哪些女 浏览:244
说好的幸福呢钢琴谱简单版怎么弹 浏览:811
婚姻证明打印怎么写 浏览:591
动漫里哪些美女漂亮 浏览:46
金水区财政局下属事业单位有哪些 浏览:860
婚姻危险信号有哪些 浏览:346
黄脸婆与美女相差多少 浏览:367
幸福在哪里2020年 浏览:711
新婚姻法如何规定结婚登记的 浏览:544
政府如何缓解经济波动 浏览: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