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哪些、时间是
法律分析: 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在湖里2.5平方公里范围内设立厦门经济特区,湖里成为厦门经济特区的发祥地。1981年10月15日,随着破土动工的一声炮响,厦门经济特区在湖里拉开了建设的序幕。1985年,国务院批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为沿海经济开放区。中央1985年85号文件说,“厦门特区扩大到全岛,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是为了发展东南经济,加强对台工作,和平统一祖国大业作出的重要部署。”
1988年,海南省被批准为经济特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2. 中国5个经济特区的成立时间分别再什么时候
海南经济特区1988年4月13日、深圳经济特区1980年8月、珠海经济特区1980年8月、汕头经济特区1980年8月、厦门经济特区1980年10月。
1、深圳经济特区
深圳经济特区于1980年8月正式成立,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深圳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沿海,东起大鹏湾边的梅沙,西至深圳湾畔的蛇口工业区,总面积327.5平方公里,2010年延伸到全市,2011年延伸至深汕特别合作区。
2、珠海经济特区
珠海经济特区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位于广东省珠江口的西南部,东与香港隔海相望,南与澳门相连。珠海于1953年建县,1979年建市,1980年8月设立经济特区,享有全国人大赋予的地方立法权。
3、汕头经济特区
汕头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潮汕平原上,是中国七大经济特区之一,全国着名侨乡,华南重要港口城市,也是潮汕地区政治、经济的中心,为粤东和闽西南出海的门户。历来是粤东、闽西南、赣南地区的主要交通枢纽、也是粤东中心城市、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进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
4、厦门经济特区
厦门经济特区于1980年10月批准设立,面积2.5平方公里。1984年2月,邓小平同志视察厦门后,厦门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岛,面积131平方公里。
5、海南经济特区
海南经济特区,是中国七个(海南、深圳、厦门、珠海、汕头、喀什、霍尔果斯)经济特区中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的范围为海南本岛。
2018年10月16日,《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正式对外发布,海南经济特区三十而立之年,再担改革开放新使命。
3. 1988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建立的经济特区是哪个
海南省。
1988年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以举手表决方式撤销广东省海南行政区,设立海南省,建立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
4. 1988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建立的经济特区是哪里
是海南经济特区,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 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在广东省深圳市、珠海市、汕头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设置经济特区的建议,1988年增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目前海南经济特区是唯一的一个省级经济特区
5. 1988年建立的经济特区是
1988年4月13日成立海南省海南经济特区。
海南经济特区,是中国七个(海南、深圳、厦门、珠海、汕头、喀什、霍尔果斯)经济特区中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的范围为海南本岛。
1988年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以举手表决方式撤销广东省海南行政区,设立海南省,建立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是全国最大的省级经济特区、并且是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
(5)我国1988年新增的经济特区是什么扩展阅读:
七个经济特区建立时间如下:
1、1980.08.26成立广东省深圳经济特区
2、1980.08.26成立广东省珠海经济特区
3、1980.10.07成立福建省厦门经济特区
4、1981.10.16成立广东省汕头经济特区
5、1988.04.13成立海南省海南经济特区
6、2010.05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经济特区
7、2010.05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霍尔果斯经济特区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海南经济特区
网络-经济特区
6.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88年决定建立的经济特区是
1988年4月,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7. 1988年我国建立的经济特区是哪里
1988年4月的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建立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两项决定,海南岛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8. 1988年才设立的经济特区是哪个
1988年党中央决定设立海南经济特区,海南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中国经济特区的兴办,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对外开放迈出了关键一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如何在经济领域贯彻落实对外开放政策,需要一个合适的试验田。
党中央放眼世界经济特区的发展,特别是从出口加工区的成功经验中获得启发,认为中国可以开辟一个试验田,与世界市场对接,吸引外资、技术,发展外向产业,学习境外管理经验,由此逐渐推进全国的改革开放。
(8)我国1988年新增的经济特区是什么扩展阅读:
中国经济特区的本质是社会主义制度下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区,“特”在以下方面:中央给予经济特区较多的经济活动自主权;在税收、土地使用费、出入境管理方面,给予投资商特殊优惠和便利;经济特区的发展以利用外资为主,以市场调节为主要手段。
经济特区定位为“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开启了伟大航行。其中,深圳的发展最为迅猛。深圳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等理念,创造了三天盖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产生了巨大的带动和激励作用。
9. 1988年建立的经济特区是哪里
1988年4月,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中国经济特区诞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成长于90年代。经济特区的设置标志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共有7个经济特区。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这四个出口特区改称为经济特区。1988年4月,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1992年中国加快改革开放后经济特区模式移到国家级新区,上海浦东等国家级新区新的特区扩大改革等发展起来,成为中国新一轮改革重要标志。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霍尔果斯、喀什设立经济特区。
建立经济特区的重大意义在于:
1、可以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
2、可以利用外商销售渠道,适应国际市场需要和惯例,从而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
3、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了解世界经济信息;
4、有利于学习现代经营管理经验,培训管理人才;
5、可以扩大我们走向世界的通道,开辟世界了解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窗口。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经济特区
10. 1988年我国建立的经济特区是哪里
1988年4月的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建立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两项决定,海南岛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