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日本的战后经济是怎么发展起来动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对峙的国际形势是显而易见的原因,日本企业因而获得源源不断的军需订单,从而为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提供了强有力的刺激。
二、出于抑制日本并与苏联对抗的考虑,美国一直以其核力量和海军、陆军保护日本本土和海上航道。这意味着,日本得以将大量经费从高额国防开支中转移出来,为其工业和技术发展提供更多资源。
三、晚至经济早已“起飞”的20世纪80年代,日本年均国防开支仅116亿美元,而同一时期法国、英国、西德为210至240亿美元,美国更高达2390亿美元。按人均计算,1983年每个日本居民只需为防务支付98美元,而英国人为439美元,美国人为1023美元。
(1)日本怎么经济复苏的扩展阅读:
日本战后70年的经济增长主要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到70年代前半期的高速成长,70年代前半期到90年代前半期的稳定成长,以及90年代之后股票等泡沫崩溃的“失去的20年”,日本陷入被称为通货紧缩的低速增长。
而日本经济实现高速增长的起点是1956年。当时已超过了战前的经济规模,日本政府的经济白皮书中也记录到“已经不是战后”。冰箱、洗衣机和黑白电视这“三件神器”销量惊人,丰富的劳动力对生产和流通构成支撑。
在经济迅猛增长的背后,扭曲也出现扩大。大气和水污染日益严重,由于增发国债,日本政府的债务出现膨胀。20世纪90年代之后,日本经济经常陷入负增长。经济刺激的资金和债务不断增长,远远超过税收收入,加剧了财政的恶化。
❷ 遭受两颗原子弹轰击后的日本经济为何能够快速恢复
第二次世界大战到目前为止已经过去有好几十年了,而这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当时全世界有数十亿的人口,数十个国家被卷入了这场无情的战争之中。
这才是为什么二战结束后日本能够迅速恢复的原因了,对于这个问题,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❸ 二战后,日本用了多少年恢复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1、1945年—1955年是日本经济的恢复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在美的扶植下,日本经济全面启动,恢复迅速。工业生产超过了战前和战时的最高水平,国民平均消费额也达到了战前的标准,生铁、粗钢、化纤、电子、汽车等产品出现了巨大的增长。
2、1956年—1973年,是广泛运用科技成果,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在这时期日本充分运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紧紧抓住了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50—70年代)适时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国内产业结构,工业生产大幅度跃升,年均增长率在10%以上,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3、1973年至今,是在危机阴影笼罩下进行经济低速增长期。这一时期的日本虽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缓慢下来,但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仍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
1971—1975年,平均年增长率达5.5%、1970—1980年度,日本国内生产总值上升3.2倍,1995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仍达到了5万亿美元。
(3)日本怎么经济复苏的扩展阅读
经济学家预计,经济复苏以前,日本经济在第四季度将会进一步下滑,成为技术性衰退。瑞银财富管理公司的投资策略负责人乔治表示,对于日本经济复苏最好是全球经济发展。
乔治称,全球有大量由美国主导的经济刺激,这对日本来说是最好的贸易消息,只要欧洲的情况不是太差。
日本央行在10月份连续第二个月实施宽松货币政策,扩大了1385亿美元的资产购买计划,但是收效甚微,市场中日元仍在上涨,出口压力巨大。
日元兑美元的上涨已经超过了3%。强势的日元使得日本出口产品更加昂贵,因此缺乏竞争力。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日本经济
❹ 为什么二战后日本经济复苏那么快
为什么二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的那么快?
原因包括内因和外因,外因包括:
1。美国政策的扶植,二战后美国全面占领日本后为了遏止前苏联和中国的发展必然需要扶植日本经济发展,其后越南战争的爆发促进其经济进一步的发展,美国需要日本成为其战争资源后方根据地。
2。亚洲的两场局部战争为日本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其中朝鲜战争的爆发促进了其经济发展。
内因包括:
1。日本政府在历史各个时间段制定了符合当时格局的正确经济发展策略。 2。政府致力于新产业的培育与开发、指导、调节新型工业的发展。
3。政府确定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制定新经济政策,实现从“贸易立国”至“技术立国”的转变。
4。日本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与企业精神的推动。
5。日本传统文化和教育的积极影响,开放的文化以及不服输的态度和汲取外部文化和先进技术的思想有效的促进日本的经济发展和复苏。
❺ 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实行有力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方针,制订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战后日本政策坚持集中领导,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和国家垄断的管理制度,并在经济发展的各个时期,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确定了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实行循序渐进,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的战略步骤。
2.重视科技。发展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战后日本大力发展教育,长期坚持智力投资,不断改革教育体制,为现代化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技术工人和科技人才。
3.日本企业实行严格而灵活的科学管理制度。在50年代,日本许多大企业推行“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工资制”。使职工利益和企业的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职工感到有依靠,具有安全感;其次,拉大职工在报酬上的差距,使职工感到只有不断竞争不断创新才能得到高报酬,从而具有压力感;再次,企业也十分重视对职工的“感情投资”,主动协调劳资关系,培养职工“以厂为家”的敬业精神,从而使职工又具有亲和感。如此种种灵活多样的管理方法,增强了企业内部的活力和凝聚力,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4.日本长期实行低消费、高积累的政策。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所需资金很大部分就是来自于居民的高额储蓄。而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的勤劳,使个人收入不断增长入反过来促进了储蓄的不断增长,从而支撑着日本经济长时间的高速发展。
5.长期保持政局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日本从1955年到1993年,一直是自民党执政,没有大的动荡和波折,基本上保持了国内政局的稳定。
(5)日本怎么经济复苏的扩展阅读
1、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强有力的国家干预措施。正是这种二战前没有得到切实发展且极不成熟的重工业在以后的20年得到充实和发展,才使得日本经济高速增长,一跃成为世界大国。
2、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积极培养国内科技力量。在制定了重化工业方针后,为促进发展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中,引进科技占有突出的地位。日本人明白,一个经济上落后的国家,要想后来居上,必须把世界上最先进的东西拿过来,作为自己前进的起点。大规模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不仅极大地推进了重化工业,也使日本的其化产业和后来的半导体、通讯等业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3、不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和资本积累。在经济高速增长期中,日本固定资产投资从1778.4亿日元增加到25546亿日元,15年间增加了13倍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每年都在1,3左右,高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固定资产的投资绝大部分集中在工业领域,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力和化学这4个部门。
4、独特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日本系统引进美国的先进管理经验,并与本国的传统经验相结合形成了一个高效率的企业管理制度。这一科学的、高效率的经营管理制度和先进技术被并称为经济高速增长的两个车轮。日本独特的经营管理制度可概括为“三大神器”,即终身雇佣制;与学习相结合的年功序列制;企业内部工会组织。只要企业不倒闭,本企业职工就可以在本企业工作。而企业也关心职工的利益。职工工资可根据自己工龄逐年增加;企业不随意解雇员工等等,形成了企业的凝聚力。使职工与企业利益紧密结合。
5、二战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布局对日本极为有利。日本是自然资源极为缺乏的国家,除了淡水之外几乎什么都缺乏。发展重化工业所需要的大量原材料、燃料都要从其他国家进口。二战后,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附属国纷纷独立,各国大力开发并出口资源,尤其是石油的大量开采引起能源革命。
参考资料网络——日本经济
❻ 二战后日本二十年是如何重新崛起的
在1945年8月15日,随着日本签订了《波茨坦公告》,日本的帝国主义算是正式结束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因为美国投下来的两枚原子弹,给日本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这之后,日本的联合政府倒台了,经过四次组阁之后,随着《旧金山和约》的签订,当时的日本恢复了国家的主权。但是那时候的日本也是满目疮痍了,那又是如何在二十年里面重新崛起的呢?
当时日本的发展其实也是离不开美国的支持的,以为日本在刚结束二战的时候是相当困难的,那时候也是美国给了日本大量的支持,并且后来一直扶持着日本的发展,使得日本能够经济复苏起来。正是因为这个几个原因,日本在战败之后的大伤元气,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重新崛起。
❼ 日本在战后的经济复苏靠的是什么
日本的战后经济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到巨大破坏的工业基础设施的残余中发展起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的经济陷入混乱,其国际经济关系几乎完全被破坏。最初,进口仅限于基本食品和原材料,其中大部分来自美国的经济援助。日本国内物质极为匮乏,直到朝鲜战争(1950-53年),美国军队的特殊采购工业创造了日本繁荣的条件,出口才开始恢复。1952年,同盟国结束时,日本是一个“欠发达国家”,人均消费量约为美国的五分之一。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 日本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使其成为战后时代第一个从“欠发达”状态转变为“发达”状态的国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包括个人储蓄和私营部门设施投资的比率很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劳动力,廉价石油的充足供应,创新技术以及政府对私营部门行业的有效支持。
❽ 二战后日本为何能在几十年内重新崛起,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呢
因为自从二战之后,日本国民生产总值每年以12%的速度增长。朝鲜战争军需订单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为此后日本经济的腾发打下了基础。日本实行全面改革,推行民主制度和教育改革。对此后日本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❾ 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以下五点:
1、“冷战”背景下美国对日本的扶持。
战后,美国从其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需要出发,把日本作为遏制东方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加以扶持和改造。在美国的带动和影响下,日本上千亿美元的战争赔款被免除。
美国在日本推进民主改革,其内容包括审判战犯、修改宪法、改君主专制天皇制为君主立宪天皇制、控制发展武装力量、解散旧财阀集团、进行农地改革和建立以自耕农为主体的小农经济等。这些改革有利于消除生产关系中军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残余的影响,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2、日本制定了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战略。
作为一个资源贫乏的岛国,日本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在20世纪50至60年代确立了“贸易立国”方针,积极开拓国外市场,促进出口,获得了大量外汇。
3、重视国民教育。
明治维新后,日本就很重视发展教育,战前已普及了四年及六年制教育。战后,到1950年,已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完全普及,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达99%。
1956至1978年间,日本的教育经费在行政费用中占比达20%—23%,名列资本主义国家之首。小学和初中义务教育的普及,为60年代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而为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使日本成为高学历的社会奠定了基础。
4、注重新兴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战后初期,日本的科技水平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政府确立了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方针,关注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
1950至1977年,日本引进国外先进技术15066项,用十多年的时间吸收了世界各国用半个世纪开发的几乎全部的技术成果。可以说,日本赶超先进国家,走的是一条捷径。
5、良好的国民素质。
日本国民对国家热爱,做事严谨、认真,有奉献精神,他们全力投入国家建设,成为推动日本在“二战”后经济迅速崛起的重要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