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海边普遍甚至明显比山里富裕
经济是国家整体实力的体现,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那么有人会问为什么海边普遍甚至明显比山里富裕?
这个经济差距是许多原因造成的:
首先是地理交通的因素,山区一般交通比较闭塞,不利于贸易的相互交流,这是阻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有一句话叫作:想致富,先修路。与山区相比海边的交通就相对说非常便利,我国的沿海城市承担着对外进出口的责任,而且还可以通过公路和铁路和内地进行贸易交流,自然经济就会领先山区。
由于和外界的频繁练习,学习了先进的思想,自然思路也就比山区封闭的环境要开阔一些。所谓站的高看的远,对于怎么获得高的经济效益自然要比山区的人懂的多。
总结:这些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一些个人见解,现在经济快速发展,山区的人们也慢慢通过网络与国际接轨,相信用不了多久山区也能和沿海城市一样的富裕。
Ⅱ 沿海是什么意思
沿海地区(The coastal areas),指有海岸线的地区。《中国海洋统计年鉴》给沿海地区下的定义是指有海岸线(大陆岸线和岛屿岸线)的地区,按行政区划分为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我国有9个沿海省、1个自治区、2个直辖市;53个沿海城市、242个沿海区县。濒临海洋的沿海地区,受海洋的影响,一般都是生态环境优美、适合人类居住、有利于发展经济的“精华地区”。世界人口的60%居住在距海岸100km的沿海地区。中国的沿海地区也是这样,沿海12个省区基本上都是环境条件好、经济发达、人口承载力高的地区。
(1)除台湾之外,沿海12个省(区)、市总面积133.4万km2,占全部国土面积的14%;1995年末人口49599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0.9%。在全国东部、西部、中部三个地带中,沿海地区人口承载力最强,全国每平方公里平均人口约124人,其中东部沿海地区372人,中部地区200人,西部地区15人,三个地区人口密度之比为25:13:1。
沿海地区
(2)沿海地区具有临海的区位优势,对外经济联系方便,成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其国内生产总值一直占全国的60%以上。
(3)沿海地区气候湿润,雨量较多,土地肥沃,农业生产也很发达。大海还有持续的造陆功能,东南沿海地区约2.5亿亩优良农田是由滩涂围垦形成的。
Ⅲ “海边沿海地带”是什么意思
海洋海岸线沿线的地域,是沿海城市、沿海沙滩等沿海地理、文化的总称。比如沿海的人文、沿海经济、沿海气候都是沿海地带的一份子。
在我国,最开始是沿海地带的经济是最先发展起来的,沿海地带的经济它不仅仅自己发展起来了,同时它还带动了内地经济的发展。同时,沿海地带也是我国海洋领土的和陆地相和连接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地带,
Ⅳ 经济概念是什么
一、工具书解释
1.经济就是生产或生活上的节约、节俭,前者包括节约资金、物质资料和劳动等,归根结底是劳动时间的节约,即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社会所需要的成果。后者指个人或家庭在生活消费上精打细算,用消耗较少的消费品来满足最大的需要。总之,经济就是用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获取较大的成果或收益;
2.经济就是国家或企业、个人的收支状况,如国民生产总值、社会总产值、企业的产量与效益、个人的收入与支出等;
3.经济就是经邦济世、经国济世或经世济民等词的综合和简化。(如“识局经济”(《晋书纪瞻》)、“皆有经济之道而位不逢”(隋王通《文中子中说》卷六)。它的含义包括国家如何理财,如何管理各种经济活动,如何处理政治、法律、军事、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即治理国家、拯救庶民的意思;
4. 经济就是家庭管理(见[古希腊]色诺芬着:《经济论》);
5.经济就是一种谋生术,是取得生活所必要的并且对家庭和国家有用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着:《政治学》)。
第1、2个解释反映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习惯用法;第3个解释是我国古代对经济一词的用法;第4、5个解释是古希腊对经济一词的用法。
二、传统政治经济学着作解释
6.经济是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或社会经济制度,是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上层建筑赖依建立起来的基础;
7.经济是指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包括物质资料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由它决定的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其内容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但主要是指生产力;
8.经济是指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总称。包括一国全部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及其活动和部分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及其活动。我们通常讲不同国家的经济状况,就是从国民经济的角度上讲的(这一定义犯了逻辑错误,即循环定义)。
三、俄罗斯经济学家解释
9.经济就是遵循一定经济原则,在任何情况下力求以最小的耗费取得最大的效益的一切活动;
10.经济就是人类以外部自然界为对象,为了创造满足我们需要所必须的物质环境而不是追求享受所采取的行为的总和(以上见参考文献[俄]M.N.杜冈—巴拉诺夫斯基着:《政治经济学原理》)。
西方经济学
在西方经济学中,经济学家给经济学下了各种各样的定义,但对经济的定义却比较模糊。他们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自然是经济,经济这个最基本的概念是一个清晰自明的实体,对经济无须下定义,故至今为止在西方经济学中经济一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由此导致他们对经济学的定义也处于混乱状态。我们只能从其对经济学的定义中推测出经济的“定义”。
11.经济是指财富;
12.经济是人类和社会选择使用自然界和前辈所提供的稀缺资源;
13.经济是指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
14.经济是指人类生活事务;
15.经济是指把稀缺资源配置到各种不同的和相互竞争的需要上,并使它们得到最大满足;
16.经济是指将稀缺的资源有效的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
17.经济是指个人、企业、政府以及其他组织在社会内进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决定社会性稀缺性资源的使用;
18.经济指社会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19.经济是指我们社会中的个人、厂商、政府和其他组织进行选择,这些选择决定社会资源被利用;
20.经济是指在经济活动中确定劳动、资本和土地的价格,以及运用这些价格配置资源;
21.经济是指金融市场行为,金融市场将资本配置到其他经济部门;
22.经济是指收入分配,以及不损害经济运行的前提下对人给予帮助;
23.经济是指政府支出、税收、预算、赤字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4.经济是指经济周期中失业与生产的波动,并改善经济增长的政策;
25.经济是指各国贸易模式贸易壁垒的影响;
26.经济是指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资源有效利用的方式;
27.经济是指一定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
28.经济是指有限资源在不同用途上的运用;
29.经济是指资源配置的全过程及决定影响资源配置的全部因素。
Ⅳ 为什么海边城市的经济都那么发达
改革开放的时候,最先讲沿海一带纳入发展的范畴。所以发展的最早,也是发展的最好的。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也 是无可匹敌的
Ⅵ 盐城、连云港就靠着海边经济怎么搞得这么差怎么给江苏经济垫底了
政府投资其他市了,很简单。本地人都知道。
不是说的连云港要给山东。属于山东最南边, 早就发展起来了,
最起码也要和青岛差不多。关键看政府啊朋友。
Ⅶ 下海经商是什么意思
下海经商意思是:因不满于现状,转而改行经商。
这里的“下”字有屈就的意思,下海的许多人员原本是政府机关人员,他们放弃有保障的就业体系而从事风险较大的商业行为,这也说明一种勇气。人们对商人从事的行业有“商场”、“商海”之称,故而下海这个说法沿用至今。
(7)海边经济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下海”一词的历史追溯
90年代,指国营企业、机关的干部职工辞职或留职停薪,从事商业经营、投资办厂的活动。现泛指放弃原来的工作而经商。
“下海”一词源于一出戏曲《洛阳桥》,是上个世纪20年代在上海舞台上演出的。说的是清朝有个姓蔡的状元要为家乡建一座洛阳桥,在建桥过程中当桥墩突然打不下去时。
听到老百姓的“海龙王不同意,所以卡壳”的议论后,就贴出一则布告:“兹为我乡建造‘洛阳桥’……今拟委派一位能下得海去的人与龙王面洽架桥事宜。”
两个衙役在酒馆里找到一个名叫“夏德海”的醉汉,谎称找到了“下得海”的人。几天后,夏德海被带到海边,灌醉后扔到了大海里。后来,人们就把稀里糊涂地或冒险地去干某种事概称为“下海”。后来,又有了引申,变成流行的“下海”一词。
Ⅷ 海洋旅游经济的发展重要性
历史证明,凡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国家,皆可国势走强,反之则国势衰微。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而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世界经济布局正日益向沿海地区聚集,中国经济从未像现在这样依赖海洋,也从未像现在这样对海洋寄予巨大期望。
按照规划,到2010年,我国将逐步成为海运强国、船舶工业强国、海盐生产大国、海洋旅游大国和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大国,并最终成为海洋强国。由此可见,大力发展海洋旅游产业,不仅是我国自身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势所趋。 众所周知,地中海岸、夏威夷、巴厘岛、冰岛都是举世闻名的海洋旅游胜地,每年大量的观光游客为当地政府提供丰厚的财政收入。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加入到出境游的行列。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已成为欧美旅游最大的客源国。而海洋旅游线路成为我国居民出境游最重要的选择,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美国、加拿大、冰岛、挪威、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海洋旅游大国或地区,是我国居民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当国人争相出境观赏异域风光的时候,我国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也正受到洋人的青睐,其中也包括异彩纷呈的海洋风光。
我国拥有18000公里海岸线、6500多个海岛和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海洋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可供开发的滨海旅游景点达1500多处,目前已开发或部分开发的滨海人文景点、海岸景点、奇物景点和山丘景点仅350处,大约占全部可开发景点的23.5%。 海洋旅游在发达国家早已是一个成熟的产业,但在我国,除了海洋风光游,休闲渔业和潜水、冲浪等海洋旅游则才刚刚起步。
浙江在我国海洋旅游业起步较早。该省有着6600公里漫长而曲折的海岸线、3000余个岛屿和广阔的海域,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以前,住在海边的渔民世世代代以耕海牧渔为生。
上个世纪90年代后,由于过度捕捞,浙江省沿海海洋渔业资源呈现衰退趋势,休闲渔业等三产开发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海洋旅游开发起步最早的要数舟山的普陀和宁波的象山。据舟山市旅游局负责人介绍,1999年该市就充分利用海洋旅游资源,举办了全国独一无二的沙雕节,当时有15万游客拥入朱家尖南沙海滨。几届沙雕节办下来,不仅为舟山打响了旅游品牌,而且还为该市旅游相关产业带来了两亿元的社会联动效益。去年,该市的旅游收入超过了25亿元。
而象山早在1998年,就提出了“开发海洋旅游”的口号,海上风情园、红岩景区、金沙湾度假村等一批新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浙江省旅游局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各种参与性、实践性和超前性的旅游内容进一步充实到了当地海洋旅游中,游泳、烧烤、张网、垂钓、观海听潮、野外求助等一系列综合性的海洋旅游项目越来越受欢迎。海洋旅游已成为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 海南三亚是我国惟一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也是世界上热带海洋旅游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世界旅游组织把三亚认证为4A级旅游目的地。据国际环境保护组织对世界48个国家158个主要城市环境质量进行监测评价,三亚空气质量位居世界第二,中国第一。“椰风海韵醉游人”,每年有300多万的海内外游客到三亚休闲度假、居住养生。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海南建省17年,旅游业在全国的排名已由原来的26位升至15位。
濒临渤海和黄海的山东是我国另一个海洋旅游资源大省,其海岸线长达3120余公里。该省的青岛和威海是我国北方最具吸引力的滨海旅游城市。 近年来,广西沿海地区也纷纷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抓,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投入和招商引资力度,形成了以北海为中心,连接北京、上海、广州、桂林、海口、西安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如今,广西沿海已建成集休闲、度假、观光、出国等为一体的“滨海旅游走廊”。今年上半年,到广西北海、钦州、防城港3市旅游的中外游客超过300万人次。
继浙江、海南、山东、广西之后,辽宁、河北、广东、江苏等沿海省份也陆续把海洋旅游业纳入其发展规划,这必将为提升我国海洋经济的整体实力作出积极贡献。
Ⅸ 为什么海边的城市都很有钱
其实是因为交通,海上交通便利,交通是决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如果港口够大的话,经济会迅猛发展,而经济的发展最直观的就是有钱。
Ⅹ 海边旅游淡季怎么发展经济
海边的旅游单集群发展情节的话,我就向你发展一些其他的旅游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