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潮州最近经济情况怎么样

潮州最近经济情况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2-07-07 09:29:54

⑴ 潮州市在广东省内,算得上是怎样的水平呢

今天我将和你谈谈广东:的地级市潮州市潮州市是潮汕最着名的地级市。它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缓慢的生活节奏,是一个旅游的好地方。它也是中国,的瓷都,是中国,岭头单丛茶的故乡,华侨人数居全国第一!港澳台同胞重要的祖籍之一。

然而,潮州政府非常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并在各种桥梁维修、道路维修和景点翻新方面投入巨资。目前,潮州市的牌坊街, 广济桥和凤凰公园都是好景点。此外,潮州的高速铁路在过去两年发展迅速,这使得外国人去潮州旅行非常方便。潮州人非常好客。参观潮州,后,他们再也没有见过屠杀顾客的现象!

如果潮州发展成“网络名人式”旅游城市,其实也不错,旅游资源也很丰富。在历史文化遗产的支撑下,在中国旅游业的影响力会越来越高,游客自然会来这里。最近两年每逢大节日,景区都挤满了人!

2019年,虽然潮州市GDP低于全省,但住宿餐饮业零售额为51.42亿元,增长6.8%。旅游市场全年持续繁荣,全市旅游收入达到398.25亿元,增长30%。国内外游客2629.47万人次,增长31%。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成绩!这表明,在高铁的带动下,潮州旅游业稳步发展。我想你一定听说过潮汕人吧!你去过潮州吗?你对潮州的印象如何?如果潮州是一个旅游城市,你认为它对你有吸引力吗?

⑵ 广东潮州怎么样啊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方面

潮州是个文化古城,私营经济比较发达,经济发展程度在广东省处于中下水平,一般工人的工资在2000到3000元之间。生活节奏比较慢,属于比较休闲的小城市。

⑶ 潮州经济如何啊

在地级城市中算好的了,这几年房地产业发展很迅猛,而且潮州是瓷都,到处都是陶瓷厂家和卫浴厂家还有各种的产业,现在在潮州路上,车流量比以前多太多了,潮州人个个家里最起码都有摩托,还是两三辆那种。潮州人为你解答

⑷ 为什么潮汕经济会衰落

潮汕经济衰落原因:
一、发展空间不足
2005年以后,粤东四市意识到发展落后的格局,也纷纷开始发力。但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可能都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每个潮汕人都可以谈出很多理由,主观的、客观的、内部的、外部的,应有尽有。
但是被提及最多的一条,是这里从历史延续下来的“人多地少”格局。
汕头一位民间观察人士对记者表示,潮汕人大多信奉“多子多福”的观念,这一观念远可以追溯到最早迁徙至此的中原文化的影响,而在延续发展的过程中,这一观念能被保留下来,“一定是被反复证实过的”。
人多,地自然相对就少了,这在潮汕造成了迥然相异的结果,一方面是潮汕人大量出海寻求发展空间,这是海外潮商能形成规模的基础;另一方面是本地人不得不“种田如绣花”,并继续多生孩子,依靠宗族势力在激烈的竞争中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2010年,粤东四市总面积15516平方公里,占广东全省的8.6%;常住人口1689万人,占广东省的16.2%,人口密度超过1100人/平方公里,比广东省460人/平方公里的密度高出两倍多,是广东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如果把视野放到全国范围内看,包括揭阳在内,潮汕地区用全国约千分之一的土地,养活了占全国百分之一的人口,这相当于一个中心城市的人口密度。
当记者坐车从普宁赶往汕头时,道路两旁呈现的景象让人唏嘘。村庄和厂房让人仿佛置身于珠三角一般,严格按照四方位置排列,其密集程度也不亚于珠三角。
人多地少造成的直接困境,便是难有成片的土地可供发展产业之用。尤其是在城镇化率更高的中心城区,土地问题更是成为难点。
以汕头为例,其正在规划建设,希望能够升级成为省级和国家级平台的海湾新区,480平方公里的面积很大部分需要填海而来。
汕头市一位官员也向记者透露,曾经有一家央企来谈合作,可以进一步开发港口,但对方提出需要1200亩的土地,汕头无法满足这一条件,只得作罢。
土地空间的制约,也造成了目前汕头、揭阳、潮州各自不同的发展态势。
在1991年刚分拆成立时,揭阳在三市当中最落后。到2010年,广东决定在粤东地区布局重大项目时,拥有相对丰厚土地资源的揭阳,获得了广东省的垂青,揭阳潮汕机场和中委广东石化炼油项目纷纷落地,揭阳的经济也在这几年突飞猛进,大有赶超汕头之势。
而即便是揭阳,也需小心谨慎的经营已所剩不多的可供开发空间。
二、“供养模式”文化悖论
当然,尽管发展空间不足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观点,但更多的潮汕人还是愿意从文化上去找原因。有观察人士提出了在潮汕地区普遍存在所谓“供养模式”,来解释粤东何以落后。
10月27日,作为侨博会期间一项重要的文艺活动,汕头请到了中央电视台知名主持人阿丘、谢映玲来汕头,专门拍摄一组与侨批有关的短片,计划在侨博会文艺演出中播放。侨批,这一特殊历史阶段的产物,最为典型的表现出潮汕地区的文化特色。
自清末
以来,远在海外的华侨,通过民间渠道及后来的金融邮政机构寄回国内的赡家汇款和平安家书,就是后来人们所称的“侨批”。在清末,金融邮政机构极不完善,海外侨胞捎回家乡的钱款和书信,主要是经由“水客”、“客头”及海内外的侨批馆递送。
侨批兼具了家书和汇款的功能,华侨用在外界辛苦挣来的钱,养活了在潮汕地区的一个家。在这样的情况下,潮汕地区尽管人口众多,但存在很大一部分不需要工作的被供养家庭。
如今,尽管侨批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此种“供养”模式并未走出历史。
“在我的住宅小区有潮阳人,父母妻儿都从潮阳搬到汕头住,男主人在深圳、广州打工,为那里创造财税,每个月汇款回来给整个家庭用度,男主人每年回来两次。”一位蔡姓企业家说,很多潮阳青壮年像这样,家里的人衣食无忧,但也没有创造性。
而由“侨批”文化推而远之,是华侨对整个潮汕地区的复杂态度。
“华侨的确很爱家乡,但是他们也很难回来投资。”上述企业家说,因为要回乡挣家乡人的钱,乡情上总感觉说不过去,“李嘉诚回来也是捐钱做教育,建医院啊”。
“亲情、乡情是靠不住的,人民币才靠得住。”陈鸿宇说,华侨也不一定都是有钱的。最大款的李嘉诚,在汕头搞大学、修桥,但是他真正赚钱的是放在香港,投到深圳了。
而另一个让华侨产生疏远之感的,是1991年三市分拆后,对潮汕文化整体的割裂。在分拆之前,不管是汕头、潮州还是揭东,统一都说“潮州话”,吃“潮州菜”,但现在这些被有意的区分开来。
在上述民间观察人士看来,三市本来就属于同一个大潮汕文化体系,如果因为行政壁垒而将这种联系人为割裂,对整个潮汕地区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改善潮汕经济的方法:
一、向东还是向西?
在粤东整个发展历程中,一个重大问题始终没有解决。从地理位置上看,粤东地区是广东距离台湾最近的区域,处在海峡西岸对接台湾的最佳位置,与福建的厦门地区极为接近。加之两地人缘文化相近,商贸合作频繁,因而与海西地区的合作,应该是粤东的发展方向。
但另一项不可忽视的因素是,粤东地区在行政归属上,毕竟是广东省管辖的地区,临近的珠三角,对粤东也有着极大的诱惑力。
如今,对于汕尾来说,向东或者向西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与深圳共建的深汕特别合作区,成为了汕尾的选择。但对于汕头、潮州和揭阳来说,这依然是一个问题。
早在2005年,便有民间观察人士指出,粤东等非珠三角地区,只有主动、深入地融入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利用珠三角的产业转移机会,才能实现自身的大发展。
但在2008年12月,广东省出台的《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率先实现科学发展的决定》中,单独将支持汕头扩大对台经贸合作,参与海西经济区建设列出来。

而在次年8月,另外一份题为《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粤东地区实现“五年大变化”的指导意见》的文件中,透露出来的思路是要求粤东主动融
入珠三角地区,参与海西经济区建设被放在次要位置,广东省将在此布局39个大项目,争取到2011年粤东经济实力上一个台阶。
到粤东与海西地区,在产业上的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年从粤东地区撤走的企业,有很多辗转到临近的闽南地区,两地产业协作有很好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海西经济区是对岸的台湾,曾经也是粤东外来投资的主体。
一位观察人士指出,粤东地区总是想“左右逢源”,然而事实上,无论是参与海西经济区,还是融入珠三角,粤东地区都是被边缘化的。原因在于,海西经济区是以福建为主体,由其主导的规划,主体必然是以厦门、泉州等地为主,粤东只能沾点边。
而对于珠三角来说,其规划受惠的主要地区,自然是属于珠三角之内的地市,广州、深圳作为区域经济中心向外辐射,受惠地区也主要是中山、江门、惠州等地,相隔甚远的粤东很难受惠。
“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这位人士表示,在错过了产业转移大潮和投资大潮后,粤东的发展只能靠自己老老实实发展实业。
二、粤东的梦想
其实,即便是在经历了经济上的沉重打击后,粤东地区也有着不错的发展基础。
在粤东,集中了广东四分之一的专业镇,如澄海玩具、潮州瓷器、普宁的中药饮片等,均是粤东特色经济的代表。这些专业镇集中在潮汕揭三市衔接的区域内,占据了粤东地区50%到70%的经济总量。
如果按照统计数字来看,粤东地区的城镇化率已达到57%,比粤西地区要高出近20%。但在陈鸿宇看来,粤东的中心城区难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本身并没有完成城镇化,而是煮了“夹生饭”。
如今,社会早已淡漠了对粤东投资环境的负面印象,但也并未发现什么突出优势。
汕头经济特区的头衔和政策,或许是粤东的一块招牌。根据其他特区的经验,它不光可以为粤东招徕大规模的投资资金,也可以为这个地区注入体制创新和对外开放的基因。
回看今日的汕头经济特区,并没有朝人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经济发展自不待言,在引领全国的各项体制机制创新领域,汕头特区也鲜有走在全国前列的。
针对这个问题,对广东经济深有研究的美国学者傅高义,在其着作《先行一步:改革中的广东》中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深圳、珠海在一个空白区域设立特区,汕头特区却是在原有汕头市的行政架构下搞特区,体制上无法大胆创新,这是造成汕头经济特区体制创新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陈鸿宇认为,这一影响一直持续到特区扩大后。“1992年特区扩大到全市,问题就来了,特区的锐气和勇气已经被融化、腐蚀在一个旧体制里面,按照老体制管理整个特区。”在这样的情况下,汕头经济特区的发展未能创造出像深圳那样的速度。
这样一来,定位为粤东区域中心城市的汕头,便难以发挥出辐射和带动作用。汕头、潮州和揭阳三市,因为经济结构同样落后,在争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时,便习惯性的坠入竞争的套路,难以形成产业布局上的合力。
这一趋势,在广东省2007年召开粤东工作会议,并出台支持方案后变得更为明显。

以揭阳潮汕机场的建设为例。记者了解到,该机场选址在三市还没有拆分的时候就有过考虑,现在的地址也是考虑到要统筹三个地市的需求,三市均接受了这一选
址方案。但在机场名称确定时,却颇费了一番周章。考虑到机场最终选址是在揭阳境内,机场名称被确定为揭阳潮汕机场。对很多外地客商来说,揭阳并不是一个知
名度很高的地名,将其放在潮汕两字之前,多少会有些不便。
“潮汕分市以后,大家都在争中心城市,大家跳过十公里就能到海里去,为什么要局限在这一个湖里面争呢?”前述观察人士表示,从一个城市的定位,可以看出这个城市的眼光和格局。
以汕头为例,在《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中,将汕头定位为粤东中心城市。但是在他看来,是不是中心城市,不是省政府一份文件说你是就是的,而是需要整个城市的奋斗争取的,是要能在对粤东以外的地区竞争中表现出中心城市的气势的。
“现在很多人都在谈中国梦,具体到汕头,十年前汕头政府出台一个规划,说要成为粤东中心城市。可你本来就是中心城市,你如果还把这个作为你的定位,你还有梦想吗?”
他进一步指出,整个粤东的问题,都需要一个大格局的定位来廓清发展思路,如果粤东的城市不能打开视野,放眼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定位,那复兴也无从谈起。

⑸ 目前潮州的经济好吗在潮汕算落后吗

潮州的经济在潮汕三市中领先于揭阳,稍次于汕头,目前潮州的婚纱、枫溪的陶瓷、彩塘的五金、庵端口的食品、金石的园林在国内甚至国际市场中都有一定的份额,潮州的城区建设也越来越好,人文气息超越汕头。

⑹ 潮州的经济

潮州部分经济发展迅猛,产业基础厚实。潮州区域经济特点鲜明,比较优势突出,部分工业基础厚实,具备相当的规模,产业配套能力强。已形成了以陶瓷、服装、食品、电子、五金不锈钢、婚纱晚礼服 印刷包装、皮塑制鞋 为支柱产业的特色工业体系,特色经济、县域经济、民营经济、港口经济和文化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初步核算,201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50.2亿元,增长8.2%,增速比全省高0.4个百分点。各季度GDP累计增速分别为7.5%、7.8%、7.8%和8.2%,呈逐季上升趋势。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58.5亿元、479.9亿元和31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9.5%和7.1%。三次产业比例关系为6.9:56.4:36.7。人均生产总值31302元,比上年增长7.8%。工业是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实现增加值452.5亿元,增长9.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5.7%,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1.4%。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6.8%,住宿餐饮业增长5.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4.9%,金融业增长11%,房地产业增长4.3%。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5%,涨幅比全省低0.8个百分点。八大类消费品价格六升一平一降,食品价格是物价上涨最大推手,同比上涨3%,推动CPI同比上涨1.15个百分点。烟酒类上涨0.4%,衣着类上涨0.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1.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4%,居住类价格上涨0.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保平,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0.8%。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0.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100%。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0.4万人,组织劳动力技能培训1.3万人,转移就业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7%以内。
2014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1.3亿元,增长11.3%,其中,税收收入31.3亿元,增长8.3%,归入地方库的国税收入11.3亿元,下降1.6%,归入地方库的地税收入21.7亿元,增长13%。四大税种中,增值税25%部分收入增长0.4%,个人所得税增长8.7%;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分别下降1.3%和2.7%。全市各项税收收入91.4亿元,增长3.7%。国税国内税收收入50.2亿元,下降2%,其中,工业增值税31.8亿元,下降4.7%;地税税收总收入35.3亿元,增长15.6%。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优,财政实力较弱,改善民生压力较大;土地、资金、人才、资源环境等要素制约突出,大气环境质量有待改善,节能减排任重道远。 全境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多山,中部为丘陵地带,南部为韩江冲积平原。山地丘陵占潮州市总面积的65%,主要分布在饶平县和潮安区北部。北部山区适宜茶叶种植和杉、桐、栎、柯等林木生长;丘陵及低山区主要适合竹、橄榄、桃、李、梅、菠萝和薯类的生长;韩江冲积平原肥沃的土地利于水稻、甘薯、花生、大豆、萝卜、柑、杨桃、香蕉等的栽培。历史上已是“稻得再熟,蚕也五收”的福地。
潮州人多地少,农民群众十分珍惜耕地,有精耕细作的习惯,素有“绣花农业”之称,农业生产早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而且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区域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已经形成了农业商品化、集约化经营,促规模化的经济发展。
以发展“深蓝渔业”为重点,加快深水网箱产业园区建设和远洋渔业发展。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以及水产品服务业,积极推进第三产业发展。推进健康养殖和现代渔业建设,建设节地节水高效高质现代化渔业示范基地。实施沿海渔民转产转业工程,不断提高渔业发展和渔民民生的保障程度。
2013年潮州市农业总产值94.1亿元,比上年增长5.2%。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6.02万亩,比上年下降0.6%。粮食播种面积66.40万亩,比上年下降3.3%。粮食总产量26万吨,比上年下降10.3%。水果总产量17.4万吨,比上年增长12.3%;茶叶总产量1.45万吨,比上年增长14.2%;蔬菜总产量45.9万吨,比上年增长5.3%。肉类总产量7.5万吨,比上年下降2.6%。水产品产量18.8万吨,比上年下降5.5%。 潮州以民营工业企业为主的民营经济是潮州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潮州市现有个体工商户和各类企业5万多家,其中较有规模的民营企业达到4103家,占全部工业法人企业户数的86.05%,潮州市民营企业从业人员20多万人,民营工业产值占潮州市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
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4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63.4亿元,增长12.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90.7亿元,增长9.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322.7亿元,增长11%,住宿餐饮业零售额31.4亿元,增长13.7%。
2013年,潮州市旅游收入89.9亿元,比上年增长20.2%;接待海内外游客人数590.4万人次,增长20.1%;其中,接待海外游客61万人次,增长12.6%,接待国内游客529.5万人次,增长21%;潮州市共有星级饭店14家,全年客房出租率54.6%。

⑺ 潮州经济怎样

比一般的沿海城市都差,比内地的省会城市,省前列的城市也差。比山区城市农业城市好

⑻ 对于潮州这座城市来说,未来十年的发展潜力是如何的

想象一

古城推广:申报世界遗产可能吗?

亮点潮州接手最大的美建任务,古城推广会是核心。

古城里有许多漂亮的房子、迷人的街景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但也有许多破旧的地方、废弃的地方和丢失的东西。在古城里,随处可见的“美”就像散落在2.33平方公里古城里的珍珠,有的被打磨,有的被灰尘覆盖。把古城建成世界级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和中小城市的“美”典范,是历史使命,是现实需求,是美好愿景。相反,古城要“世界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古城升级的方法有很多。在这个过程中,它是在淘沙找珠,也是串珠成链。这不仅需要空间规划、产业规划和运营规划,还需要基础配套、商业引导、客户分流、风格控制、交通引导、文化植入等。,从而既照顾游客的需求,又照顾居民的舒适和幸福,从而实现主客共享与城市景观的融合。最值得期待的是镇海塔和廖厝寺的重建,从中可以观察到潮州政府治理的“一府九城”的历史地位。

其实潮州古城也可以向着更高的“世界级”目标迈进,那就是申报世界遗产。古城布局完整,是世界潮文化的发源地。这里有很多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非遗项目。“活古城”升级改造后成为世界遗产,并不是奢望。

想象四

秀水长青:汉江保留最美,枫江能扔掉“最坏”吗?

汉江潮州段是中国十大最美的家乡河流之一,其国家级示范江湖建设以高分成功通过国家验收。汉江流域综合治理不断前行,汉江清澈美丽,真正担当起粤东百万超人母亲河的重任。

最美的河在潮州,最差的河也在潮州。汉江潮州断面水质稳定保持二级,而丰江水质很差,常年劣于五级水质。我国地表水按功能可分为ⅰ、ⅱ、ⅲ、ⅳ、ⅴ五类。污染程度超过V类的水,不如V类“最差”。

廉江曾是广东省乃至全国污染最严重的河流。经过努力,廉江已经从劣V变成了V,水质也恢复了。

与丰江相比,稳定淘汰劣质V级的目标并没有实现,在全省都是“拖累”。丰江流域治理需要推进上下游、左右岸和主要支流综合治理。潮州决心整治“最严重”的凤江,公开向群众发函,欢迎提供线索,举报揭发凤江流域环境违法行为,明确列举14项相关行为。新的一年,我期待凤江扔掉“最坏”的帽子。

⑼ 潮州哪个区人多经济好

2020年一季度潮州市累计实现GDP(初核)约为223.89亿元,按其2019年末常住人口265.98万人计算,人均GDP为¥0.84万元,按2019年平均汇率计算约合$0.12万美元,远低于全国2020年一季度人均GDP水平(约合0.21万美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全市4区县均未能达到全国人均水平。枫溪区2020年一季度人均GDP全市最高。
潮州市下辖2个市辖区、1个县及1个县级管理区,共设9个街道办事处、41个镇、891个村民委员会、120个居民委员会。市辖区:湘桥区、潮安区县:饶平县县级管理区:枫溪区枫溪区由枫溪镇、潮州火车站区,以及由湘桥区凤新街道分出的池湖、蔡陇两个管理区组成,辖5个社区、26个村。

阅读全文

与潮州最近经济情况怎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到店事业群销售审核是做什么的 浏览:451
哪里白领美女多 浏览:148
幸福归来帆船比赛怎么拍的 浏览:637
网络经济a股有哪些 浏览:770
下一站是幸福贺爸爸叫什么 浏览:399
代表健康的花卉是什么 浏览:503
中年夫妻婚姻如何相处 浏览:875
幸福是什么喝茶文案 浏览:348
兔年的女人婚姻如何 浏览:281
美女拉屎没纸怎么办 浏览:212
爱情中的对错是什么意思 浏览:444
婚姻中会存在什么困惑 浏览:357
幸福都是因为什么 浏览:628
中小企业如何拥抱数字经济 浏览:102
这世间到底是什么才是爱情 浏览:525
幸福里美酒怎么样 浏览:477
女生生气了该讲什么故事 浏览:370
为什么柜员都是美女 浏览:419
健康环保方式有哪些 浏览:4
省直事业单位多久出排名 浏览: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