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官僚资本主义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年份
1927年,1927年南京政府成立,蒋介石上台,开始对国家经济进行垄断,这实际上就是官僚资本主义的表现
2. 什么是官僚制度,起始于哪个朝代
官僚制度,是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行政权力体系。
官僚制度一般分为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发展了的官僚制度。前者以秦始皇时的中国、新王国时的埃及和后期的罗马帝国为代表。这个时期超凡魅力的权威是统治社会的基础,法制却很不完备。后者始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后,西方国家法制逐渐完备,科层组织日益严密,并建立起正式的文官制度,这时充分发展的官僚制度已成为维持现实社会所不可缺少的基本工具。
(2)官僚经济是什么时候的扩展阅读
官僚制度一般具备的条件:
①有强大的中央集权。
②有较为完备的法律制度作为办事的依据。
③有经过专门培训,通过公平竞争、择优任用,以办理公务为职业,靠工资为生的公务人员。
④有维持国家开支的经费。
⑤有层层授权,下级对上级负责的科层组织。
⑥公务人员有按照法规自由支配的强制手段和自由处理的权力。
3. 官僚政治是在什么时候确立的
官僚政治是在秦朝正式确立的。官僚政治的形成发展,商周时期已经开始出现了官僚政治的萌芽,商周时期的君王认为自己是上天派来的,人民应该顺从自己的意思,而且自己当君王是顺应天意,权利应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特别是战国时期,统治者为了巩固对人民的统治,进行 了激烈的兼并战争,不断的扩大领土,使国家权力不断加强,并且权力掌握在国王的手中,建立了以国王为首的封建官僚政治制度,下设很多官职来为国王服务,并且很多官职由国王来任命,不再是贵族世袭者。
(3)官僚经济是什么时候的扩展阅读:
官僚制度一般分为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发展了的官僚制度。前者以秦始皇时的中国、新王国时的埃及和后期的罗马帝国为代表。
这个时期超凡魅力的权威是统治社会的基础,法制却很不完备。后者始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后,西方国家法制逐渐完备,科层组织日益严密,并建立起正式的文官制度,这时充分发展的官僚制度已成为维持现实社会所不可缺少的基本工具。
随着官僚制度的发展,它也暴露出种种弊端,如滋生官僚主义、出现享有某种特权的阶层等,引起了社会公众越来越多的批评、关注。
4. 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官僚资本最早形成于什么时期
1、1927年12月1日,蒋宋联姻,开始形成。国民党政府金融机构对金融垄断的完成,标志着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主义已经形成。
2、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一说最早是由中共领导人瞿秋白在1920年代提出的,后来陈伯达在国共内战中写《中国四大家族》一文中指称四大家族借抗战为名聚敛民财,获得了多达200亿美元的财富。
现在,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一般是指民国时期以蒋介石为首的资本主义买办统治集团。即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和陈果夫、陈立夫四大家族,是国民党官僚资产阶级的代表。抗战开始以后,四大家族利用战争时期的新情况,极力加强官僚资本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垄断地位,大发国难财,使官僚资本迅速膨胀。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迅速膨胀和垄断地位的加强。是依靠政治特权和经济掠夺来实现的。它掠夺的对象不只有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而且有民族资产阶级和中小地主阶级。
主要垄断:金融银行业、纱业、、矿业、农业
5. 中国官僚资本主义的兴起是什么时候
民国时期.因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官僚资本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利用跌价竞争等方法给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压力
9。18事件后官僚资本主义更为猖獗,官僚资本家凭借权力推行"经济统制"政策,通过统销及专卖制度牟取了暴利,使民族工业遭受重大损失.
6. 中国近代官僚主义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也是农民生活始终贫困的根源、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和军阀官僚政府的压榨下,无法成为建立民族国家的基础,而是作为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联姻的怪胎出现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外国资本的压迫、官僚资本的排挤。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优势地位的,必须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解救出来,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为帝国主义势力一直以各种形式维护和强化其在中国的特权;帝国主义通过在中国寻找代理人,损害中国人民的尊严,而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土地。
(2)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反对封建主义,土地问题始终是中国治乱兴衰的关键因素,是两千多年来主导性的经济制度,也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3)新民主主义革命还必须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始终十分弱小。
所以。与发达资本国家的垄断资本不同,而且进一步加深;帝国主义利用各种不平等条约和公然的掠夺,它不仅残酷掠夺工农劳动群众,使中国长期陷于军阀混战,仍是这种封建经济,中国的官僚资本主义不是建立在一般民族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基础上的、封建主义。
(1)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反对帝国主义,破坏中国的主权,成为这个政权的经济基础。1927年国民党建立全国政权后;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后,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又妄图取代日本的地位继续控制中国、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借以剥削农民的封建制度,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并依附于外国垄断资本的官僚买办资本急剧膨胀起来、封建主义、进行土地制度的根本改革,垄断中国的经济命脉。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它们为对象。因为中国要实现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日本帝国主义甚至野蛮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人民遭到空前蹂躏、官僚资本主义是长期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必须坚决打到帝国主义,把土地出租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扼杀中国民族经济。在战国时代以来的整个中国历史中。地主占有大量土地,也极大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成长,与国家政权结合。这在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不仅没有改变、打破外国垄断资本的控制作为首要任务,社会秩序严重混乱
7. 什么是官僚资本主义 是什么时期开始什么时期结束的
官僚资本主义是我国近代产生且一度长期并存的经济形式.它产生于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是带有剥削性质的资本主义经济.
官僚资本主义产生于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以蒋、宋、孔、陈为代表的“四大家族”,凭借国家政权,依附英美帝国主义,采取强制掠夺的方法,逐渐垄断了全国的经济命脉,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共产党通过武装斗争这一形式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反动统治.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没收了官僚资本,将它们转化为社会主义国营财产,至此,官僚资本主义基本上消灭.
8. 官僚政治制度形成于什么时候
官僚政治是在秦朝正式确立的。官僚政治的形成发展,商周时期已经开始出现了官僚政治的萌芽,商周时期的君王认为自己是上天派来的,人民应该顺从自己的意思,而且自己当君王是顺应天意,权利应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特别是战国时期,统治者为了巩固对人民的统治,进行 了激烈的兼并战争,不断的扩大领土,使国家权力不断加强,并且权力掌握在国王的手中,建立了以国王为首的封建官僚政治制度,下设很多官职来为国王服务,并且很多官职由国王来任命,不再是贵族世袭者。
1、私人财产所有制
政府和国家保护私人财产,实行完全的或者部分的私人财产所有制。如果没有私人财产所有制度,就没有权力寻租的动机和基础;不存在没有私有制的官僚资本。
2、政府或者立法机构权力高度集中
政府官僚能够比较容易地通过权利寻租来配置资源;政府或者立法机构能够相对容易的通过法律法规用优于一般条件来支持特定资本的发展。
3、政治体制与现代公民意识的落后
国家无民主政体来限制政府或立法机构的的权力;社会无新闻舆论自由。或者虽然存在民主政体和新闻自由,但因为经济发展落后,公民意识不成熟,公民缺乏对民主的理解,所以致使分权监督机制缺位。
9. 中国官僚资本垄断全国的经济命脉是在什么时期
1.没收官僚资本就其革命性质来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没收官僚资本往往和另一句话连用"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一个是破(前者)一个是立(后者)。 前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后者是社会主义革命:没收官僚资本,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由工人阶级领导旨在反封,所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后者是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2.没收官僚资本的背景及过程: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是彻底摧毁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建立新民主主义制度,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条件和根本保证。
国民党蒋介石在统治中国的22年间,凭借国家政权,用超经济手段,通过卖国内战、发行公债、苛捐杂税、专卖垄断、商业投机、通货膨胀,以及其他巧取豪夺的手段,积累了大量财富,垄断了中国经济。官僚资本,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产物,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腐朽最反动的生产关系之一。到1949年解放前夕,官僚资本拥有全国工矿和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的80%,垄断了钢产量的90%,电力的67%,煤炭的33%,有色金属和石油的100%,水泥的45%,硫酸的80%,织布机的60%,纱锭的38%,糖的90%,还控制了全国的金融机构和铁路、公路、邮电、航空运输、对外贸易,以及文化事业。
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官僚资本在蒋介石当权20多年中的急剧发展,把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与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列为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把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规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1947年10月发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明确地郑重地向全国人民提出“没收官僚资本”的口号。1949年4月发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宣布:“凡属国民党反动政府和大官僚分子所经营的工厂、商店、银行、仓库、船舶、码头、铁路、邮政、电报、电灯、电话、自来水和农场牧场等,均由人民政府接管。”据上述规定,人民解放军所到之处,立即将官僚资本收归人民所有。
没收官僚资本的进程是和人民解放军的军事推进同步进行的。在解放战争初期,首先在吉林、辽宁、内蒙古的解放军占领区没收官僚资本和敌伪财产,接着在华北、华中早解放的城市中进行。1948年至1949年初,三大战役胜利后,人民解放军基本上接管了长江以北的官僚资本企业。随着全国解放的来临,中共中央于1949年上半年先后发出《关于接收官僚资本企业的指示》、《关于接收江南城市给华东局的指示》、《关于接收平津企业经验介绍》等,详尽规定了接收官僚资本企业的方针和政策。人民解放军所到之处,立即接收国民政府的国家企业,没收官僚资本归人民所有。至1949年底,没收官僚垄断企业2858个,拥有职工129万人,其中包括控制全国资源和重工业生产的“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垄断全国纺织业的“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兵工系统和军事后勤系统所办企业,陈立夫、陈果夫“CC”系统的党营企业,以及各省市地方官僚系统的企业等。接收了国民党政府的经济核心“四行二局一库”(即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信托局、邮政汇业局、合作金库)系统,国民党统治区的省市地方银行系统2400多家。接收了国民党政府交通部、招商局所属全部运输企业,计有铁路2.18万公里,机车4000多台,客车约4000辆,货车4.6万辆,铁路车辆和船舶修造厂约30个。还没收了复兴、富华、中国茶叶、中国石油、中国盐业、中国植物油、孚中、中国进出口、金山贸易、利泰、扬子建业、长江中美实业等10多家垄断性的贸易公司。
10. 中国的官僚资本主义产生时期
产生于清末。19世纪后期清政府洋务派大官僚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形式开办的近代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是中国官僚资本的雏形。以后北洋政府由外债支持建立的一些官办企业也构成官僚资本的一部分。1936年以后,近现代历史文献中使用的官僚资本一词,主要是指中国国民党统治集团中的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四大家族,凭借国家政权的垄断力量,通过发行公债、苛捐杂税、商业投机、通货膨胀等手段巧取豪夺而建立起来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工商企业。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四大家族利用自己的政治特权和战时经济统制手段大发横财,进而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到1949年,官僚资本大约占有全国工矿和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的80%,垄断全国钢铁产量的90%,煤产量的33%,发电量的67%,并拥有全国最大的银行和十几个垄断性贸易公司。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的中国是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它的官僚资本除具有垄断资本主义的一般特征外,又具有买办的封建的特征。它的存在和发展,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中国的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因而是一种反动的生产关系,是中国人民在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对象。另一方面,官僚资本本身又是一种高度集中的社会化大生产,它集中了一定的现代化设备和科技力量。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人民政府在全部没收官僚资本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接收官僚资本的方针和政策,直接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