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是如何分类的
1、自然资源按照实物类型一般分以下8类: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能源资源、旅游资源等
2、空间分布
地面资源—气候、水、土地、生物等资源
地下资源—地下矿藏、地热、地下水等
海洋资源—海洋生物、海底矿产、海水、潮汐等
3、再生性质
可再生资源——土地、水、气候、生物等
非可再生资源—矿产
4、还有种分类的说法,即非枯竭自然资源和可枯竭的自然资源,前者主要是指那些数量丰富,几乎不受人类影响的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后者即前面的再生性质分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2. 从经济学角度我们把资源分哪几类
从经济学角度我们把资源分四大类: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
其中,人力资源是最为活跃、涉及面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由于人力资源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经济学家称其为第一资源。
自然资源就是自然界赋予或前人留下的,可直接或间接用于满足人类需要的所有有形之物与无形之物。资源可分为自然资源与经济资源,能满足人类需要的整个自然界都是自然资源,它包括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野生生物、各种矿物和能源等。
资本资源是一个经济体为了生产其他的物品而生产出来的耐用品。资本品包括机器、道路、计算机、铁锤、卡车、钢铁厂、汽车、洗衣机和建筑物。专业化的资本品积累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
信息资源是指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以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活动要素(信息技术、设备、设施、信息生产者等)的集合。
(2)自然资源所属于什么经济类型扩展阅读:
1954年,着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 Peter F. Drucker) 在其名着《管理的实践》中,指出了管理的三个更为广泛的职能:管理企业、管理经理人员和管理员工及他们的工作。在讨论管理员工及他们的工作时,德鲁克首次提出了"人力资源"的概念。
德鲁克 之所以提出这一概念,是想表达传统人事所不能表达的意思。他认为,与其他资源相比,人力资源拥有独特的"协调能力、融合能力、 判断力和想象力",它必须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开发利用,并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价值。德鲁克指出,经理们必须考虑人力资源 这一"特殊资产"。
3. 自然资源站属于什么单位性质
是行政单位。
自然资源站就是自然资源局。自然资源局是把原来的国土资源局、城乡规划局等单位进行了合并,并整合了发改局、林业局、水利局的部门职能形成的行政单位。自然资源局主要是针对于自然资源的调查和管理部署,再根据每个地方的资源问题作出相应的报告和评估,负责自然资源的合法利用和开采,做好合法标准化。
4. 经济资源的经济资源的类别
经济资源分类因研究视角差异,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但不论其分类依据的逻辑论证如何雄辩,都不得不承认:客观世界无外乎物质、能量、信息三种形态,人类社会经济体系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子系统,其所有的经济资源同样可归结为物质、能量、信息这三种形态或其复合体或衍生体(时间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有时也被当作经济资源,但在经济分析中,多数情形下应被界定为对象属性或资源属性),即“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能为人类利用的一切物质、能量和信息” 。因此,根据目前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所能达到的认识水平,经济资源并且仅限于经济学研究视野中的经济资源应当包括: “能源是一个包括所有燃料、流水、阳光和风的术语,人类用适当的转换手段便可让它为自己提供所需能量” ,能量是以物质为载体,因而能量资源可被理解为用以驱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载能物质。
信息资源(Information Resources)
“信息本身不是物质,不具有能量,但信息的传输却依靠物质、能量……信息蕴涵于信号之中,信息依靠信号而传输” ,信息是以信号为载体,因而信息资源可被理解为用以指引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载信物质或载信能量。 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人既是其他物质资源、能量资源、信息资源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又是自身物质、能量、信息的综合承载体和能动转化体,所蕴含的物质、能量、信息无法物理性分割,必须统一地、综合地运用;而人又是社会经济活动的标识性主体,是不可或缺的核心因素。所以从这一角度,人力本身可被视为单独的,与物质、能量、信息可相并列的经济资源,包括人之体力、人之脑力及其思维活动结果储存——活化知识。远离人类社会体系之外的人仅仅只是自然界中的人之存在(例如与世隔绝、自给自足的隐士),而非人力资源。
经济资源中直接来源于自然界的部分,方可被称为自然资源。但在以往经济学研究中,物质、能量、信息最初大多都来源于自然界,所以被笼统地、不那么严格地归并为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天然存在于人类社会体系当中,自然资源和人类本身也就被看作为最原始、最基本的经济资源——原生经济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生产要素只有两个,即自然和人类” ,“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以上四种原生经济资源并非已囊括无遗,在人类社会经济体系的复杂运动中,围绕着原生经济资源,还可能分化和衍生出其他具有相对独立运动形式和运动规律的衍生经济资源,这种分化和衍生,不是简单的形式变异,而是某种质的飞跃和扬弃,是建立在对原生经济资源认知、调配、统领之上,作为原生经济资源获取和输入的向导、引导、主导,进而自身亦被竞逐为资源—— 衍生经济资源,而且这种分化和衍生,在人类社会经济体系向深层次演进过程中还会不断地发生,但到目前为止,已有的衍生经济资源主要包括 :
·知识资源(Knowledge Resources)
由客观信息经主观意识接收转化独立而来
·金融资源(Finance Resources)
由各种价值的使用价值形态纯化独立而来
·经济权利资源(Economic Rights Resources)
由经济元间关系内化独立而来
这三种衍生资源的共同特点是:都是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积累中发酵酝酿而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量变到质变的演进历程,直至自身通过社会化分工,进行专业化生产,成为直接的、普遍的社会交换对象为标志,破蛹化蝶为相对独立的资源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