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罗斯福新政经济上的成功是指什么

罗斯福新政经济上的成功是指什么

发布时间:2022-07-04 21:01:28

㈠ 罗斯福新政之所以取得成功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这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即解决在生产过程中的无政府(自由竞争)状态。
2.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经济。
3.美国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德、日法西斯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他们是军国主义国家,有本质的扩张性)。
4.国家干预经济和运用 财政政策调整经济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强大思潮,为新政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5.美国借鉴了当时苏联的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
6.罗斯福的个人优良素质(德国的希特勒、日本的广田弘毅妄图夺取世界霸权夺权,使国家走上法西斯扩张道路;罗斯福则从维护制度稳定出发,从维护世界和平出发)。
罗斯福新政(The Roosevelt New Deal),是指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任美国总统后实行一系列经济政策,核心三R:救济(Relief)、复兴(Recovery)和改革(Reform),也称三R新政。

新政增加政府对经济直接或间接干预,缓解了大萧条带来的经济危机与社会矛盾。通过国会制定了《紧急银行法令》、《国家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社会保障法案》等法案。

㈡ 1933年罗斯福新政为什么说是最为成功的

1、1933年罗斯福新政成功:

  1.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2.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
    3.促使美国从经济危机中走了出来,重新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4.促使美国改变原有外交政策,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5.遏制了美国滋生的法西斯主义。

2、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3、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1.采用新的理论知道——凯恩斯主义指导经济;
2.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同时采取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3.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借鉴和继承,促使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进入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

㈢ 罗斯福新政成功的【【主要]】】因素

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

(1)顺应资本主义发展要求是其成功的根本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已经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阶段,只有依靠国家力量进行有效干预才能减少生产的盲目性,新政正是这种时代要求的反映。

(2)美国比较完善的民主制度是其成功的政治保障。美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政权,民主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可以通过民主改革方式摆脱政治经济危机。

(3)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是其成功的经济基础。美国可以利用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通过国家补贴、政府投资等方式缓解经济危机。

(4)罗斯福个人才干是其成功的主观条件。

㈣ 罗斯福新政取得胜利的原因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破坏性最大的危机。它根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在快速发展中也使生产和销售的矛盾不断尖锐化,直接导致危机的爆发。在危机的沉重打击之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各自寻找对策。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使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和。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这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为资本主义继续向前发展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我们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认识罗斯福新政。

一、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目的、内容、特点

背景:①面对1929年严重的经济危机,胡佛政府无力扭转经济颓势。②人民的不满情绪高涨,全国上下要求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采取有效的政策,迅速改善经济状况。③罗斯福以“新政”为竞选口号,赢得了广泛支持,击败胡佛,成为美国的第32任总统。

目的:尽快摆脱经济危机,实现经济复兴,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内容:①金融方面,下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的信用。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②工业方面,通过工业复兴法,要求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章程,规定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③农业方面,奖励农民调整生产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④社会福利方血,救济失业的同时,积极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

特点:①政府对经济实行全方位的干预。②避免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③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二、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罗斯福新政的评价:①罗斯福新政,开始以克服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主要目标,进而推动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它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②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③国家对经济加强干预的政策,开创了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不仅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他许多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罗斯福新政取得成功的原因

罗斯福新政取得成功的原因如下:①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资本主义经历了长期发展之后,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但都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生产与销售的矛盾常常引起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资产阶级千方百计地寻求摆脱危机的道路,新政正是这种要求的反映。②美国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经济,如给农民大量的补贴、大规模新建公共工程等。③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④借鉴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⑤20世纪3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和运用财政政策调整经济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强大思潮,为实行新政提供了理论依据。

㈤ 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因素

(1)美国以革命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旧思想和旧势力的消除比较彻底,这是新政成功的历史条件。

(2)拥有广阔的世界市场,是新政成功的有利的国际条件。

(3)一战美国大发横财,战后美国经济高速发展,这是新政能成功的经济基础。

(4)阶级矛盾相对缓和、民主制度健全和民主势力强大,是成功的政治基础。

(5)民主参政意识较强是新政成功的思想基础。

㈥ 罗斯福新政带来了哪些成就

随着新政的推行,美国的经济有了明显的变化:对唯利是图的资产阶级来说,新政的确为它们带来了生机,一改罗斯福初任时所说的“工厂关闭”的冷寂状态,熙熙攘攘的顾客在抢购物的黄金时间出入商店,昔日“市场鸦雀无声”的惨淡经营已成为历史;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票市场渐趋稳定,走向复兴;公众购买力增强,个人储蓄率提高。至1941年,美国经济已完全走出困境,进入了新的高涨时期。

然而,罗斯福新政巨大的、深远的影响不仅在经济而且在社会和政治方面同样显着。罗斯福采取了一系列果断而及时的措施,恢复了人们对于美国国家政治制度的信心,相当程度上抵消了1929年后日益增长的左翼运动和喧嚣一时的法西斯右翼运动,从而巩固了资产阶级在美国的统治。罗斯福强化了美国联邦政府,扩大了白宫的权力。“至罗斯福逝世时,现代总统机构已坚定地建立起来了。”白宫成了全国政治的焦点和充满生机的中心。新政措施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美国国内市场的开发和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收入的再分配,使得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结构现代化。而且,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人民的权力,从而有利于有组织工人运动的发展。

㈦ 罗斯福新政的成功说明了什么为中国提供了哪些经验

罗斯福新政(The New Deal)是指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所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其核心是三个R:救济(Relief)、复兴(Recovery)和改革(Reform),因此有时也被称为三R新政。救济主要针对穷人与失业者,复兴则是将经济恢复到正常水准,针对金融系统的改革则试图预防再次发生大萧条。新政让政治版图重新排列,民主党在国会两院拥有绝对多数(只在1947-1949年及1953-1955年失去控制权),以及在1933年至1969年间九个总统任期中七次掌握了白宫,其根基为自由主义思想、南方白人、传统的民主党员、大城市中的技师、以及被赋予权力的劳工联盟及少数族群。共和党则分裂为两派:一派为反对整个新政的保守派,他们认为新政是商业与经济成长的敌人;另一派则接受大部分的新政,并试图使之更有效率。政治版图的重划,形成了“新政联盟”,他们主宰总统大选直至1960年代;而反对新政的保守派联盟则在1937年到1963年间主掌国会。“自由派”通常指新政的支持者,而“保守派”则指其反对者,两派均有民主党和共和党成员。

许多历史学家会将“第一次新政”(1933-1934年)与“第二次新政”(1935-1938年)做区分,后者更为偏向现代自由主义而更具争议性。“第一次新政”处理的范围很广泛,从金融与铁路到工业与农业,他们都要求经济上的协助以生存。举例来说,联邦紧急救援署提供给各州与城市5亿美元用于救济。“第二次新政”则包括了确保组织工会的《国家劳资关系法案》、公共事业振兴署(联邦政府成为最大的单一雇主)、《社会安全法》、以及帮助佃农与移工的新计划。新政中最后一项重要的立法为1937年美国住宅局与农业安全局的建立,以及1938年的劳动公平标准法,设定了多数劳工的最高工时与最低薪资。

1937-38年间经济的下跌,以及美国劳工联合会与产业工会联合会的分裂,导致共和党赢得了1938年的国会选举。保守的共和党员与民主党员加入了非正式的保守派联盟。在1942-43年间,他们停止了诸如公共事业振兴署与平民保育团等救济计划,并阻挡了多数自由主义性的提案。罗斯福自己则将注意力转移到战争的准备,并且分别在1940年与1944年再度赢得选举。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国家复兴署与《农业调节法》违宪,不过后者后来重审并且获得支持。罗斯福之后第一位共和党的总统德怀特·艾森豪也大体上保留了完整的新政各措施,甚至扩张了其中某些领域。1960年代中,林登·詹森总统的伟大社会计划便是受到新政的启发,大幅地扩张自由主义式的计划,而共和党的理查·尼克森总统也大致保留了这项政策;但是在1974年之后,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获得了两党的支持。新政中规范金融业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1990年代取消。

新政以增加政府对经济直接或间接干预的方式大大缓解了大萧条所带来的经济危机与社会矛盾。通过国会制定了《紧急银行法》、《农业调节法》、《国家产业复兴法》、《社会安全法》等法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新政基本结束,但罗斯福新政时期产生的一些制度或机构如社会安全保障基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美国住宅局 、田纳西河谷管理局等至今仍产生着影响。

很多历史学家认为罗斯福为上千万绝望的民众重建了希望与自尊,创建工会、提升公共设施、保存了资本主义──如果将银行与铁路国有化时可能会摧毁之。有些左派则谴责罗斯福在有机会将银行、铁路与其他工业国有化时却在拯救资本主义。还有人抱怨他扩张了联邦政府的权力,创建工会且削弱商会的力量。历史学家们基本上同意新政并未改变美国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权力分布──除了工会的建立之外。“新政对国家内权力结构改变的影响甚微。”新政在一个充满不确定与危机的时代中保留了美国的民主制度,而不致如其他国家的民主一样地垮台。

自由市场的理论家如路德维希·冯·米塞斯认为社团主义是与他们所主张的资本主义形式完全不容的。在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里,国家只能扮演守夜人的角色,政府在经济里所扮演的角色仅限于保卫自由市场能够自由的运作。在这样的观点下,社团主义就如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一般,是和资本主义完全相反的意识形态。其他一些批评者则认为这种社团主义的机制排除了某些群体—尤其是失业者,也因此应该替高失业率负责。

在美国一些人认为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的新政是朝向社团主义国家的政策。反对新政的人士,尤其是自由意志主义者,认为新政代表的是一种新的而广泛的社团主义试验。新政的部分政策被美国最高法院判定违宪。

阅读全文

与罗斯福新政经济上的成功是指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为什么抗战剧加几集爱情 浏览:314
抖音拍爱情剧情的有哪些 浏览:27
广安爱情海婚庆怎么样 浏览:806
美术馆是什么事业单位 浏览:177
故事阴线怎么看 浏览:55
为什么突然加强健康系统 浏览:97
犹太教怎么理解幸福 浏览:294
如何走向失败的婚姻 浏览:607
和女人约会怎么降低经济消费 浏览:288
如何带动村民集体经济 浏览:411
被称为爱情之都的是哪个城市 浏览:503
体会到了什么叫丧偶式婚姻 浏览:816
如何提升新房幸福感 浏览:793
政治和经济服务哪个好 浏览:67
婚姻其他重大过错有哪些 浏览:917
女人说你没有爱情怎么回复 浏览:528
自己开店属于什么事业 浏览:525
被称为大美女的明星有哪些 浏览:67
常州哪个城市美女多 浏览:435
经济案件执行涉及哪些法律 浏览: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