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泰安和诸城经济哪个厉害

泰安和诸城经济哪个厉害

发布时间:2022-07-03 21:52:02

⑴ 山东济宁与泰安哪个城市经济好

当然是济宁了,济宁第六,泰安第十二
济宁,辖12县市区,下辖地区 等级 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万 邮编
兖州市 、邹城市 、曲阜市 、嘉祥县、汶上县、梁山县、微山县、、鱼台县、金乡县、泗水县、2个县级功能区;共15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其中乡24个,镇91个,街道办事处41个。
泰安,辖泰山区、岱岳区两区、宁阳、东平两县,代省管辖新泰、肥城两市。共计100个乡(镇、办事处),其中乡20个,镇70个,办事处10个。

驻泰企业
新汶矿业集团 肥城矿业集团 山东石横发电厂 山东石横中华发电有限公司 山东石横特钢集团 泰开电气集团 泰安莲花汽车 马尼托瓦克东岳重工 泰山啤酒有限公司 泰山生力源集团 泰山石膏股份有限公司 大唐现代家居 岱银纺织服装集团 山东泰山抽水蓄能电站 泰山方特欢乐世界 现代(山东)重工业机械有限公司 中国重汽泰安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中国航天泰安航天特种车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 泰山石化(01992) ST能山(000720) 鲁润股份(600157) 浪潮软件(600756) 华阳科技(600532) 创业板 尤洛卡(300099)
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205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3.7%,增幅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95.3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1099.5亿元,增长12.4%;第三产业756.9亿元,增长18.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9.9:54.5:35.6调整为9.5:53.6:36.9。 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超过GDP增速4.4个百分点,各季度累计增速分别为15.6%、16.5%、17.1%和18.1%,增速逐步加快。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1.3个百分点。服务业拉动经济增长6.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45.5%。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2.8%。其中食品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烟酒及用品类、衣着类、居住类全年分别上涨7.4%、2.5%、2.6%、1.3%和1.7%;交通和通讯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分别下降0.5%、0.7%和0.1%。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5.7%,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6%。 全市新增就业再就业7.6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4万人,安置就业特困人员1.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8%,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低于3.8%的控制目标,创历史最好水平;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6万人。积极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实施“百千万”工程,培养创业带头人211名,扶持创业项目1458个,帮助13925名自主创业人员实现创业,带动12.3万名城乡劳动者实现就业。在岗职工54.4万人,增长5.1%。 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360.5亿元,增长19.0%,占GDP的66.3%,提高0.1个百分点。实现税收103.0亿元,增长15.6%,占全部税收的75.7%,降低2.7个百分点。2010年末,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1.9万户,从业人员24.6万人,注册资金33.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1%、12.3%和26.6%;私营企业发展到2.1万户,从业人员23.3万人,注册资金437.3亿元,分别增长15.3%、36.1%和31.5%。
山东省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工业中心城市之一。 济宁市区一角
◆山东省农机生产基地 ◆全国煤炭能源基地 ◆全国大型煤化工产业基地 ◆国家级生物技术产业基地 ◆国家级工程机械产业基地 ◆国家级纺织新材料产业基地 ◆国家级挂车(专用车)产业基地 ◆全球最大的小松工程机械产业基地 截至2010年1月,上市公司5家(兖州煤业、山推股份、鲁抗医药 、太阳纸业、山东如意)。全市共有中国驰名商标16件,55个产品入选山东名牌产品。 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曲阜经济开发区被认定为“山东省知识产权园区”。
国家级济宁高新区
全国优秀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站单位 全省归国留学人员工作先进单位 山东省首批软件产业基地
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42.8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4.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320.4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1356.5亿元,增长13.1%;第三产业865.9亿元,增长15.4%。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业增加值58.7亿元,增长11.5%;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19.5亿元,增长25.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8.8亿元,增长14.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37.5亿元,增长18.6%;;房地产业增加值56.0亿元,增长7.1%。三次产业对GDP贡献率分别为2.7%、59.2%和38.1%。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2.6:53.3:34.1,与上年相比,一产提高0.5个百分点,二产下降1.6个百分点,三产提高1.1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1500元(按现行汇率折算为4653美元),比上年增加3008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9%。

⑵ 泰安和潍坊哪个城市好

泰安只是非常适合人居住,经济不太好,大的企业太少了,但是空气非常好,城市绿化也是非常的好。再就是历史文化积淀很深。

⑶ 临沂三区九县的经济都怎样

县自秦立,延续至今,治理县政也就成为安邦定国的根本之策。县域经济是县级行政区域范围内各类经济的总和,是国民经济中基础层次的行政区域经济,是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经济和农业为主体,由一、二、三产业各种经济成分构成的复合系统。作为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的结合、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拓展与延伸的枢纽地带,县域经济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不可替代性,既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对宏观经济活动进行调控的重要环节。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使用了“县域”这个概念,提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战略决策;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这充分表明党中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
近几年来,临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但我市县域总体实力在全省来看仍然偏弱。全省30个经济强县中没有我市的位置,距全国百强差距更大。我市与其他市相比,特别是与沿海和鲁中各市相比,县域经济实力仍有差距。壮大县域经济对于我市尽快步入全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先进行列,早日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剖析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一点参考建议。
一、我市县域经济的基本情况
(一)全市总体情况分析
1、县域份额大。我省139个县市区中,县域占121个(含县级市、农村人口占60%以上的市辖区,下同)。我市三区九县,均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之列,其中沂南、苍山、费县、平邑、莒南为经济欠发达县;潍坊12个县(市区)列入11个,其中青州市、诸城市、寿光市为3个经济强县;泰安6个县(市区)列入5个,其中新泰市、肥城市为经济强县,东平县为经济欠发达县;威海4个县(市区)列入3个,文登市、荣成市、乳山市全部为经济强县;济宁12个县(市区)列入11个,其中曲阜市、兖州市、邹城市为经济强县,嘉祥县、汶上县、梁山县为经济欠发达县;德州11个县(市区)列入10个,其中陵县、宁津县、庆云县、平原县、武城县为经济欠发达县。
从县域的人口看,2002年末,我市县域人口为1008.5万人,2003年末为1011.05万人,其他市变化也不大。我市县域单位数占全省的十分之一,县域人口数占全省的12.3%,是全省县域单位数和县域人口数最多的市。我市县域份额大,人口多,县域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往往处于弱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难度要大于兄弟市。
2、地区生产总值总量不小,但人均水平不高。2002年,
我市县域生产总值为622.05亿元(不包括驻临沂三区的市属以上企业,下同),在全省列第五位。2003年县域生产总值为740.50亿元,低于潍坊和济宁,高于泰安、威海和德州;而从县域人均生产总值来看,2002年我市为6167元(本文所用人均数为年末累计数除以年末人口数,下同),2003年为7324元,比潍坊(10592元)、泰安(9299元)、威海(32392元)、济宁(10684元)、德州(9233元)都低,五市分别为临沂的1.45倍、1.27倍、4.43倍、1.46倍和1.26倍,从上图来看,我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差距在拉大。
2003年,从全省县域考核的121个县市区情况看,沂水、兰山、郯城的生产总值列39、42和46名。三区的GDP增速分别列33、15和51位,其余各县的GDP增速都排在了66名之后,沂南、苍山和莒南的人均生产总值排在了百名之后。沂南、苍山、费县、平邑、莒南五个欠发达县(以下简称五个弱县)的生产总值排在全省30个欠发达县的前五名,但增速和人均占有量除费县外均在30个欠发达县中下游。
3、人均地方财政收入较低。2002年,我市县域地方财政收入20.89亿元,人均207.10元,比全省低132.73元。到2003年,我市县域地方财政收入23.92亿元,人均236.6元,从图中看出,我市的人均财政收入同其他市的差距在拉大。
从全省121个县域2003年的地方财政收入看,兰山和沂水分别列34和35位,莒南排第59名,其余四个弱县均在75名之后,河东区和蒙阴县都排在了百名之后;单从弱县的财政收入看,除苍山外,都进入了30弱的前十名,莒南县在弱县中排名第一,但是人均财政收入除莒南第12名外其余都比较靠后。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最靠前的莒南县排在弱县的第18名,沂南、平邑、费县、苍山分别占30弱的第24、27、28和第30名。
4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位居中游,增速相对靠后。2003年,我市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152.43亿元,高于德州(119.46亿元),与泰安(153.51亿元)基本持平,比威海(310.92亿元)少51.0%,比潍坊(272.68亿元)少44.1%,比济宁(223.71亿元)少31.9%。
兰山在全省121个县域中列26位,罗庄列49位,其余都较靠后,其中河东、沂南、苍山、蒙阴都在百名之后;兰山的增速列60名,罗庄、沂南和沂水增速分别列117名、119名和第112名。费县和莒南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居30弱的第6和第8位,沂南和苍山排名分别为第17位和第20位;5个弱县的增速排名都在30弱县的23名之后。
5、非农结构与济宁、泰安相近,与威海差距明显。2002年,我市县域农业与非农产业增加值结构为19.2:80.8, 2003年为16.8:83.2,与济宁、泰安相近,与威海比较,非农比重低4.2个百分点,差距比较明显。
6、进出口增速较快,绝对额差距仍较突出。2002年,我市县域进出口总额为5.3亿美元,而潍坊为13.0亿美元,威海为10.8亿美元,二市分别为临沂的2.4倍和2倍;2003年我市县域进出口总额为9.4亿美元,其他市如潍坊为16.8亿美元、威海15.4亿美元、济宁4.3亿美元、德州2.2亿美元、泰安1.9亿美元。与潍坊、威海相差的倍数降低,但绝对额仍相差7.4亿美元和6亿美元。
从全省县域出口来看,除莒南27名、罗庄28名外,其他10个县区都在40—98名之间;莒南、费县、苍山、平邑、沂南五个弱县的出口总额分别占30弱的第1、3、6、7和第14名,出口占GDP的比重分别排名为1、7、10、12和第19名。
7、实际利用外资好于泰安、济宁,与潍坊、威海差距较大。2002年,我市县域实际利用外资0.77亿美元,2003年为2.29亿美元,低于潍坊的4.58亿美元,威海的7.03亿美元,德州2.76亿美元,高于泰安的0.78亿美元和济宁的1.06亿美元,从实际利用外资可以看出,潍坊、威海二市还孕育着更大的进出口后劲。
从全省县域来讲,除兰山23名,罗庄24名之外,其他10个县区有7个在百名之后。苍山、莒南、费县、平邑、沂南五个弱县实际利用外资占GDP的比重较低,分别占全省30弱的18、19、26、28、30名。
从上述比较可以看出,我市县域经济总量大、人口多,总体经济实力较强,人均较弱。如与潍坊比较,无论总量还是人均,我市差距基本是全方位的;与济宁比较,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一些人均指标都偏弱;与威海比较,临沂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等指标总量较大,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际利用外资和进出口就差很多,人均指标差距更为明显。与泰安、德州比较,临沂县域经济总量有优势,但人均指标仍有差距。
(二)兰山区同强县青州市经济实力分析
兰山区2003年年末人口为87.38万人,青州市为89.92万人,在全省121个县域中分列第31和第29位;兰山的GDP为79.31亿元,排名(指在全省121个县域中,下同)第42位,比青州落后10位,人均GDP低2152元,但GDP增幅比青州高3.5个百分点,增幅的位次比青州靠前53位;兰山的工业增加值是44.61亿元,列第33位,比32位的青州少2511万元,但增速比青州高37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兰山比青州高4.7亿元,同时位次高7位,增幅也明显高于青州;兰山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7.38亿元,列第23位,略高于24位的青州;兰山地方财政收入是3.61亿元,列第34位,略低于33位的青州;兰山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5.5亿元列全省第一位,比第20位的青州要出27亿多元;去年兰山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列第23位,高于青州的0.48亿美元,但兰山的出口额仅为0.42亿美元,比青州的0.75亿美元要靠后18名。
从上述比较可以看出,兰山区有自身的区位优势和特点,只要充分发挥市场带动作用,广泛利用内外资投入,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加快发展,进入全省30强是大有希望的。
(三)莒南县、平邑县同安丘市部分指标对比
潍坊的安丘市同我市的莒南县和平邑县,在地理资源和人口方面都有相似之处,安丘市在全省121个县域的综合经济实力中属中等偏下的县域,与其比较更能增强我们摆脱弱县的信心。
安丘市2003年年末人口为105万人,略高于莒南县的99.02万人和平邑县的98.28万人;去年安丘的GDP和人均GDP都高于莒南县和平邑县,但增幅不如二县;安丘的工业增加值及增幅不及莒南和平邑,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增幅都高于二县;安丘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了莒南和平邑二县之和,分别为50.82亿元、19.77亿元和19.66亿元;安丘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接近于二县之和,分别是32.89亿元、14.73亿元和19.55亿元;莒南和平邑的实际利用外资有差距,但出口额莒南县要超过安丘市。
可以看出,莒南和平邑二县虽有差距,好多指标并不在后30名,只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分析透各自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扬长避短,找出适合本地经济快速发展的路子,是完全可以摆脱弱县行列的。
二、壮大县域经济的基本思路
壮大县域经济应充分尊重各县区的客观实际,立足县区本身的资源、劳动力、基础产业等方面的优势,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同时应把握如下几条原则:
1.县域经济应该是特色经济。经济发展是不对称性的、非均衡的,这是经济发展的规律,县域经济发展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我市北部是山区南部为平原,区域差异性明显,各县应从实际出发,选择不同的角度,调整空间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不断壮大主导产业,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
2.县域经济应是民营经济。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企业为主体,政府的工作着力点应放在促进生产力要素快速流通的领域。把民营经济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基础,民营经济是集“民资、民智、民力”于一体的民本经济,是充满活力的经济,是植富于民的经济。转制搞活、放手发展、开放引进、发展壮大一批民营经济,使其在县域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3.县域经济应该是富民经济。农民增收应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任务,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各县区应继续完善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像罗庄区根据目前的经济状况随时取消农业税。
4.县域经济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充分重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发展经济绝不能以环境恶化和资源浪费为代价。
三、壮大县域经济的对策建议
1.改善域内环境,创造发展条件。在硬环境方面,以农村城镇化建设为重点,努力建设并改善各类基础设施。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网点,建设好公路、铁路要道旁乡镇和经济小区,并利用其辐射带动功能把分散的乡村连接成一体,加快交通、能源、通讯、广播电视和信息网络技术设施建设,形成县域内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畅通的良好流通网络。在软环境方面,立足“科教兴县”、“人才强县”,采取优惠政策留住高技术人才,加大对基础人才包括青年技工和农民的培训;优化县域社会信用环境,创造良好的金融外部环境,建立中小企业担保机制,改善和加强金融服务;发挥各类中介组织和流通企业在搞活县域流通中的积极作用,努力形成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吸引力。
2.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提升县域工业的规模经济水平,增强县域工业的竞争能力。发展县域经济首要任务是加快工业化。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力度,在着力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同时,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以现有的食品、五金、建材、复混肥、木材加工等产业集群为依托,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壮大产业,增强产业竞争力。同时,发展县域工业应重视资源、环境等制约条件,并将县域工业化与城市工业化衔接起来,要积极引导,积极创造工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3.适度优先发展城镇经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和城镇化进程。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享受城市文明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目前,广大农民在大城市还很难支付定居成本,而在镇区的居住成本较低,因此,县域内的中心镇有望成为劳动力转移的首选之地。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县域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城镇经济,培育县域经济的“增长点”。择优培育中心镇和重点镇,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发展小城镇第三产业。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根据城镇自身所处的位置和特点,发展一批工业主导型、商业贸易型、交通枢纽型、旅游开发型等特色小城镇。
4.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县域非农产业。目前,受单一农户生产规模小、合作意识差、市场化程度低等因素的限制,推进农业产业化还面临着体制性障碍。因此,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同时,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有市场、有潜力的农产品生产,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和区域特色农业。以龙头企业为纽带,采取农户+工厂、农户+公司、农户+市场等形式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进程。
5.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体系,千方百计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力的基础,也是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双重约束的弱质产业。本着“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提高农业竞争力为目标,加大对农业的投入。(1)积极开展招商引资,鼓励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商资本投向农业领域。(2)优化投资结构,农业财政投资要重点支持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骨干品种及优势产业带发展、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科技推广,加大财政对义务教育、农民技能培训及卫生领域的投入力度,提高农业投资效率。(3)适当调整投入政策,改变分散切块格局,建立农业投入的直通机制,减少中间环节,保证投入效益。(4)建立县域产业发展基金,出台对龙头企业实质性扶持的相关政策,如贴息、利用贷款等优惠政策。(5)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小额信贷、民间借贷等金融创新模式。
6.鼓励发展非公有经济,增强发展活力。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加速县域经济民营化进程。县一级的所有领域应向民营经济开放,加大对个体私营经济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加快技术革新,扩张规模,提高效益,不断提升民营经济的份额和实力。加大开放力度,全面构建开放型县域经济,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积极开发两个市场,并把利用外资与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相结合,与改造提升民营经济相结合。
7.切实加强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县域经济要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占用耕地是不可避免的。我市人多可耕地少,土地是农民和农业的根本。切实加强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一方面,地方政府征用土地用于公益性项目;另一方面,征地的收益必须向农民转移。

⑷ 泰安跟潍坊比较,哪个城市好点

潍坊是一个急速上升的城市,而泰安是一个旅游城市,就发展前景来看还是潍坊好,经济实力和经济前景较好,而泰安与济南靠的太近相对不利于发展。

⑸ 山东的经济一直排名前列的原因

回答这个问题不是想挣分的

首先了解一下 GDP 的意思:通常对GDP的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

如果是以省为单位的话 山东排名是比较靠前的 但如果按 (人均GDP) 来算的话 山东就没有优势了 因为山东是全国人口第二大省 占据人多的优势 所以单独算 GDP 的话 是比较有优势的

山东的主要经济链;纳税的主要地区有:

沿海4小龙 (青岛 烟台 威海 日照)

老工业基地 (东营 胜利油田 枣庄 煤矿)

物流 交通 ( 临沂 济宁兖州)

小商品批发城 (临沂 济南)

全国百强县 山东排名全国第二 (龙口市(11)、荣成市(12)、文登市(13)、邹城市(17)、即墨市(19)、胶州市(19)、胶南市(19)、滕州市(22)、邹平县(23)、新泰市(25)、寿光市(26)、莱州市(28)、诸城市(35)、章丘市(36)、平度市(43)、招远市(44)、肥城市(48)、兖州市(52)、乳山市(57)、蓬莱市(63)、莱西市(68)、广饶县(73)、青州市(81)、高密市(83)、桓台县(85)、博兴县(95))

⑹ 德州各县市经济排名

山东省最新各区市经济排名
山东各区 GDP(亿) 增长率 所属市
1.青岛开发区 814.17 15.5 青岛(黄岛区)
2滕州市 812.73 8.4
3.烟台开发区 638.01 14.3 烟台
4.城阳区 624.22 15.0 青岛
5.荣成市 568.15 13.1 威海
6.历下区 560.5 12.1 济南
7.临淄区 545.82 13.2 淄博
8.龙口市 545.21 15.0 烟台
9.历城区 536.17 8.1 济南
10.即墨市 536.1 14.1 青岛
11.胶州市 515.1 13.6 青岛
12.新泰市 500.1 14.0 泰安
13.胶南市 483.32 13.4 青岛
14.邹城市 480.88 12.2 济宁
15.市南区 480.70 14.1 青岛
16.张店区 477.81 13 淄博
17.邹平县 473.26 12.4 滨州
18.平度市 460.25 13.2 青岛
19.莱州市 455.41 13.6 烟台
20.章丘市 440.5 13.2 济南
21.市中区 428.1 12 济南
22.文登市 418.35 12.8 威海
23.寿光市 416.7 13.8 潍坊
24.肥城市 414.97 13.9 泰安
25.招远市 412.32 15.2 烟台
26.诸城市 402.0 14.5 潍坊
27.兰山区 400 12 临沂
28.广饶县 377.32 17.3 东营
29.莱西市 357.08 13.1 青岛
30.淄川区 337.94 13.4 淄博
31.兖州市 336 16.2 济宁
32.蓬莱市 323.1 13.6 烟台
33.莱阳市 307.54 12.5 烟台
34.青州市 300.2 13.1 潍坊
35.桓台县 298 12.5 淄博
36.崂山区 283.48 8.5 青岛
37.东港区 282.71 17.6 日照
38.莱城区 281.2 13.5 莱芜
39.乳山市 278.78 12.9 威海
40.高密市 274.2 13.5 潍坊
41.泰山区 260.1 14.2 泰安
42.市北区 254.10 14.5 青岛
43.岚山区 245.1 28.5 日照
44.博山区 240.63 13.6 淄博
45.沂水县 230 18.2 临沂
46.微山县 223.65 14.1 济宁
47.环翠区 218.17 13 威海
48.曲阜市 215.85 12.7 济宁
49.长清区 212.5 12.3 济南
50.茌平县 210.8 12.8 聊城
51.周村区 210.73 13.9 淄博
52.钢城区 210 12 莱芜
53.东营区 209.5 17 东营
54.天桥区 205.3 13.8 济南
55.芝罘区 204.5 14.5 烟台
56.海阳市 204.46 15.0 烟台
57.昌邑市 201.2 13.2 潍坊
58 高新区 200 18.6 济南
59.临清市 200 12 聊城
60.高唐县 196 13.3 聊城
61.郯城县 195 15 临沂
62.苍山县 193 14 临沂
63.费 县 192.2 14.3 临沂
64.罗庄区 190.20 14.2 临沂
65.李沧区 189 10 青岛
66.任城区 188 14.6 济宁
67.垦利县 187.3 17.2 东营
68.牟平区 186.9 13.9 烟台
69.岱岳区 186 14 泰安
70.槐荫区 183.6 14.5 济南
71.莒 县 179.1 16 日照
72.莒南县 176 16 临沂
73.博兴县 174 15 滨州
74.宁阳县 172.63 13.7 泰安
75.无棣县 168.3 16.5 滨州
76.济阳县 165.53 15.6 济南
77.齐河县 165 20 德州
78.滨城区 163.06 15.4 滨州
79.平邑县 162.8 13 临沂
80.安丘市 162.0 12 潍坊
81威海开发区159.12 17.1 威海
82.莘县 157.3 13 聊城
83.沂源县 156.9 13.2 淄博
84东营开发区 156 20 东营(高新区)
85.东平县 154.28 15.0 泰安
86.栖霞市 154 12.5 烟台
87.平阴县 152.26 14.3 济南
88潍坊高新区 151.9 13 潍坊
89.四方区 151.21 16.1 青岛
90.临邑县 150.8 16 德州
91.福山区 148.5 15.3 烟台
92.阳谷县 147.35 13.4 聊城
93.市中区 146.16 13.1 济宁
94威海高新区145.5 12.9 威海
95.潍城区 143.1 12.1 潍坊
96.平原县 142.5 15.1 德州
97.嘉祥县 141.18 12.9 济宁
98.汶上县 140 14.3 济宁
99.昌乐县 140.0 14.1 潍坊
100.沂南县 140 18 临沂
101.冠 县 137.9 13 聊城
102.禹城市 137 14 德州
103.临沭县 135.2 16.1 临沂
104.陵 县 135 13.6 德州
105.德城区 135 13.5 德州
106.东昌府区 133.71 15 聊城
107.五莲县 132.7 12.1 日照
108.乐陵市 131.03 16.8 德州
109.莱山区 128.6 15.4 烟台
110.梁山县 127.93 14 济宁
111.宁津县 125 13 德州
112.市中区 125.0 14 枣庄
113.临朐县 122.8 13.6 潍坊
114.曹 县 122 21.4 菏泽
115.武城县 120 13.5 德州
116.夏津县 118.9 12.6 德州
117.郓城县 118.9 14.8 菏泽
118.惠民县 118.64 13.6 滨州
119.利津县 118 18 东营
120.蒙阴县 116.7 13.9 临沂
121.单 县 113 菏泽
122.牡丹区 110 14.6 菏泽
123.寒亭区 110.0 潍坊(含潍坊经济开发区)
124.沾化县 109 13.4 滨州
125.东阿县 106 13 聊城
126淄博高新区 105.11 15.1 淄博
127.河口区 105 17 东营

⑺ 山东省各市县gdp2014排名

几个大城市的JDP情况好找,这个各市县的不好找啊,找到了。希望对你有用。
2014山东各区县经济排名

山东各区 GDP(亿) 增长率 所属市
1.青岛开发区 814.17 15.5 青岛(黄岛区)
2滕州市 812.73 8.4枣庄
3.烟台开发区 638.01 14.3 烟台
4.城阳区 624.22 15.0 青岛
5.荣成市 568.15 13.1 威海
6.历下区 560.5 12.1 济南
7.临淄区 545.82 13.2 淄博
8.龙口市 545.21 15.0 烟台
9.历城区 536.17 8.1 济南
10.即墨市 536.1 14.1 青岛
11.胶州市 515.1 13.6 青岛
12.新泰市 500.1 14.0 泰安
13.胶南市 483.32 13.4 青岛
14.邹城市 480.88 12.2 济宁
15.市南区 480.70 14.1 青岛
16.张店区 477.81 13 淄博
17.邹平县 473.26 12.4 滨州
18.平度市 460.25 13.2 青岛
19.莱州市 455.41 13.6 烟台
20.章丘市 440.5 13.2 济南
21.市中区 428.1 12 济南
22.文登市 418.35 12.8 威海
23.寿光市 416.7 13.8 潍坊
24.肥城市 414.97 13.9 泰安
25.招远市 412.32 15.2 烟台
26.诸城市 402.0 14.5 潍坊
27.兰山区 400 12 临沂
28.广饶县 377.32 17.3 东营
29.莱西市 357.08 13.1 青岛
30.淄川区 337.94 13.4 临淄
31.兖州市 336 16.2 济宁
32.蓬莱市 323.1 13.6 烟台
33.莱阳市 307.54 12.5 烟台
34.青州市 300.2 13.1 潍坊
35.桓台县 298 12.5 淄博
36.崂山区 283.48 8.5 青岛
37.东港区 282.71 17.6 日照
38.莱城区 281.2 13.5 莱芜
39.乳山市 278.78 12.9 威海
40.高密市 274.2 13.5 潍坊
41.泰山区 260.1 14.2 泰安
42.市北区 254.10 14.5 青岛
43.岚山区 245.1 28.5 日照
44.博山区 240.63 13.6 淄博
45.沂水县 230 18.2 临沂
46.微山县 223.65 14.1 济宁
47.环翠区 218.17 13 威海
48.曲阜市 215.85 12.7 济宁
49.长清区 212.5 12.3 济南
50.茌平县 210.8 12.8 聊城
51.周村区 210.73 13.9 淄博
52.钢城区 210 12 莱芜
53.东营区 209.5 17 东营
54.天桥区 205.3 13.8 济南
55.芝罘区 204.5 14.5 烟台
56.海阳市 204.46 15.0 烟台
57.昌邑市 201.2 13.2 潍坊
58 高新区 200 18.6 济南
59.临清市 200 12 聊城
60.高唐县 196 13.3 聊城
61.郯城县 195 15 临沂
62.苍山县 193 14 临沂
63.费 县 192.2 14.3 临沂
64.罗庄区 190.20 14.2 临沂
65.李沧区 189 10 青岛
66.任城区 188 14.6 济宁
67.垦利县 187.3 17.2 东营
68.牟平区 186.9 13.9 烟台
69.岱岳区 186 14 泰安
70.槐荫区 183.6 14.5 济南
71.莒 县 179.1 16 日照
72.莒南县 176 16 临沂
73.博兴县 174 15 滨州
74.宁阳县 172.63 13.7 泰安
75.无棣县 168.3 16.5 滨州
76.济阳县 165.53 15.6 济南
77.齐河县 165 20 德州
78.滨城区 163.06 15.4 滨州
79.平邑县 162.8 13 临沂
80.安丘市 162.0 12 潍坊
81威海开发区159.12 17.1 威海
82.莘县 157.3 13 聊城
83.沂源县 156.9 13.2 淄博
84东营开发区 156 20 东营(高新区)
85.东平县 154.28 15.0 泰安
86.栖霞市 154 12.5 烟台
87.平阴县 152.26 14.3 济南
88潍坊高新区 151.9 13 潍坊
89.四方区 151.21 16.1 青岛
90.临邑县 150.8 16 德州
91.福山区 148.5 15.3 烟台
92.阳谷县 147.35 13.4 聊城
93.市中区 146.16 13.1 济宁
94威海高新区145.5 12.9 威海
95.潍城区 143.1 12.1 潍坊
96.平原县 142.5 15.1 德州
97.嘉祥县 141.18 12.9 济宁
98.汶上县 140 14.3 济宁
99.昌乐县 140.0 14.1 潍坊
100.沂南县 140 18 临沂
101.冠 县 137.9 13 聊城
102.禹城市 137 14 德州
103.临沭县 135.2 16.1 临沂
104.陵 县 135 13.6 德州
105.德城区 135 13.5 德州
106.东昌府区 133.71 15 聊城
107.五莲县 132.7 12.1 日照
108.乐陵市 131.03 16.8 德州
109.莱山区 128.6 15.4 烟台
110.梁山县 127.93 14 济宁
111.宁津县 125 13 德州
112.市中区 125.0 14 枣庄
113.临朐县 122.8 13.6 潍坊
114.曹 县 122 21.4 菏泽
115.武城县 120 13.5 德州
116.夏津县 118.9 12.6 德州
117.郓城县 118.9 14.8 菏泽
118.惠民县 118.64 13.6 滨州
119.利津县 118 18 东营
120.蒙阴县 116.7 13.9 临沂
121.单 县 113 菏泽
122.牡丹区 110 14.6 菏泽
123.寒亭区 110.0 潍坊(含潍坊经济开发区)
124.沾化县 109 13.4 滨州
125.东阿县 106 13 聊城
126淄博高新区 105.11 15.1 淄博
127.河口区 105 17 东营
128.高青县 102 13.2 淄博
129.东明县 101 20.9 菏泽
130滨海开发区 100.4 14.1 潍坊
131.河东区 100.0 13.8 临沂
132.台儿庄区 99.96 13.1枣庄
133.峄城区 97.7 13.2 枣庄
134.巨野县 97 20 菏泽
135.奎文区 96.4 13.2 潍坊
136.金乡县 94 济宁
137.鱼台县 92.11 12.1 济宁
138.泗水县 88.43 2.2 济宁
139.庆云县 88 德州
140.薛城区 84.1 10.5 枣庄
141.商河县 80.5 14.3 济南
142.阳信县 77.72 13.3 滨州
143.成武县 75 14.5 菏泽
144.山亭区 74.31 12.6 枣庄
145.鄄城县 73.26 14 菏泽
146.坊子区 72.6 潍坊
147.定陶县 61.7 13.5 菏泽

⑻ 潍坊诸城经济怎么样

诸城是一个正在崛起的新兴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创造了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中小企业改制、为民服务联动、农村社区化服务与建设等闻名全国的“诸城经验”,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超过294亿元,同比增长18%;财政总收入预计超过2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3亿元,分别增长36.1%和34.7%。综合经济实力在2005年度全国百强县(市)中列第65位,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单位”,属山东省经济综合实力30强。

⑼ 潍坊与泰安哪个地方好如题 谢谢了

总的来说 经济和环境 潍坊都比泰安要好!可能有些人说 泰安有泰山环境好,可是泰安的环境真的不如潍坊,同时经济方面的话,更不能相比,所以建议你选择潍坊! 房价来说,差不多!

⑽ 诸城跟高密哪个富裕

诸城知名企业多,比如希努尔、得利斯,并且诸城城市名片比高密鲜明。所以从政府角度说诸城比高密有钱

阅读全文

与泰安和诸城经济哪个厉害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人说你不知道什么是爱情 浏览:61
风声的美女长什么样 浏览:474
成语故事纸上谈兵讲的是什么 浏览:117
考环保方面事业编题库有哪些 浏览:338
东软集团政府事业部怎么样 浏览:150
万科幸福誉对面盖什么医院 浏览:620
故城县哪里有美女 浏览:908
养老事业包括什么 浏览:565
婚姻男方冷暴力不理你怎么发信息 浏览:730
美国经济历史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浏览:710
被套多久换一次最健康 浏览:206
美女洗澡有什么漂亮 浏览:407
经济舱和折扣舱什么意思 浏览:205
事业单位差补工资多少 浏览:426
为什么越穷越感到幸福指数越高 浏览:915
什么是工作场所经济学 浏览:526
常州婚姻登记处怎么走 浏览:517
婚姻变故后怎么继续 浏览:270
兴奋的读故事书用英语怎么写 浏览:108
怎么找电视婚姻调解 浏览: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