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重庆周边一小时的区县有哪些
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指重庆市以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等主城9区为核心,一小时交通范围内所覆盖的21个区县(潼南、合川、铜梁、大足、荣昌、永川、双桥、璧山、江津、綦江、万盛、南川、涪陵、长寿等)。是重庆将来首要发展的地区。
⑵ 一小时经济圈的各地案例
重庆一小时经济圈
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指中国重庆市以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等主城9区为核心,一小时交通范围内所覆盖的21个区县。是重庆将来首要发展的地区。
按照基础条件较好、道路交通便捷、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经济联系密切、发展水平接近的原则,将距内环高速公路一小时车程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区县,纳入一小时经济圈。
具体范围如下:
主城9区: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
周边区县:涪陵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綦江区、大足区、潼南区、铜梁区、荣昌县、璧山区。
面积2.87万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4.8%。
武汉经济圈
武汉经济圈指以武汉为中心的100公里半径内,包括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中小城市在内的地区,是中国中部及长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但在具体范围的确定上,可能是泛指市域,也可能仅指市区。还可包括汉川、大冶、应城、云梦等市(县)在内。它包括城市经济圈、城市旅游圈和城市农业圈。
武汉城市圈内现有1个特大城市,1个大城市,7个中等城市(和4个小城市)。武汉城市圈的近期目标为,到2020年将武汉城市圈建成为中国内陆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这个增长极,有望成为中国第四个增长极。
⑶ 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涉及哪些区县
“一小时经济圈”是指以主城为核心,在交通1小时可通达的范围内,形成一个具有明显聚集效应、具备竞争优势的西部地区最大城市群。
照初步构想,“一小时经济圈”由24个区县组成。这些区县包括:主城9区、双桥、长寿、合川、涪陵、永川、江津、万盛、璧山、綦江、荣昌、南川、大足、潼南、铜梁、武隆。
⑷ 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包含那23 个区县
我市构建城际铁路网的构想已浮出水面,这一工程将由开投集团主持实施。黄奇帆介绍,依照国家规划,到2015年,以重庆主城区为中心,将有8条高等级复线铁路辐射周边的四川、贵州、山西、湖北、湖南,这些国家主干铁路将途经我市一小时经济圈内的绝大部分区县,但这些区县之间尚缺乏高速铁路相连。黄奇帆说,我市拟与铁道部合作,将重庆境内辐射四方的“八爪鱼”状铁路变成“蜘蛛网”,即在各铁路主干线之间修建铁路,把8条干线串起来,形成环状城际铁路网,并开通短途、高密度的城际列车,让一小时经济圈内乘火车实现“公交化”。此外,即将动工的渝万城际铁路将把一小时经济圈铁路网和渝东北连为一体。据悉,“一小时经济圈”是指以主城为核心,在交通1小时可通达的范围内,由23个区县组成,包括:主城9区、长寿、合川、涪陵、永川、江津、万盛、璧山、綦江、荣昌、南川、大足、潼南、铜梁、武隆。
⑸ 重庆市“一圈”、“两翼”具体包括哪些区县
一小时经济圈是指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万盛区、双桥区、涪陵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綦江县、潼南县、铜梁县、大足县、荣昌县和璧山县;渝东北翼是指万州区、梁平县、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和巫溪县;渝东南翼是指黔江区、武隆县、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和彭水县。
⑹ 离重庆主城一小时以内的区县
离重庆主城一小时以内的区县为涪陵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綦江区、大足区、潼南区、铜梁区、荣昌区、璧山区,以上都是属于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的区县。
重庆一小时经济圈,以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等主城9区为核心,一小时交通范围内所覆盖的21个区县。是重庆将来首要发展的地区。
按照基础条件较好、道路交通便捷、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经济联系密切、发展水平接近的原则,将距内环高速公路一小时车程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区县,纳入一小时经济圈。
(6)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涉及哪些区县扩展阅读:
重庆1997年直辖后,确定了都市发达经济区、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三大经济发展区”,后来又划分了主城、渝西、三峡库区和渝东南“四大经济板块”。为了使重庆尽快发展为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和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重庆决策层今年再次调整战略,确立了“一小时经济圈”和渝东北、渝东南“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新格局,并集中力量建设“一小时经济圈”。
根据规划,“一圈”要提前5年即到2015年在全市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带动全市在西部地区提前3年率先实现小康;到2020年,“一小时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力争在2005年基础上翻三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0美元;常住人口达到2200万,城镇化率提高到80%;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达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
⑺ 重庆43个区县有哪些
重庆市目前共有40个区县。
一小时经济圈:主要包括主城九区(渝中区、江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渝北区、巴南区、北碚区),以及永川区、涪陵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双桥区、万盛区、南川区、荣昌县、大足县、璧山县、铜梁县、潼南县、綦江县(共23个区县)。
渝东北翼:万州区、开县、云阳县、梁平县、垫江县、忠县、丰都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城口县(共11个区县)。
渝东南翼:黔江区、武隆县、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共6个区县)。
重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189年,宋光宗赵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重庆由此得名。重庆是“红岩精神”起源地,巴渝文化发祥地,“火锅”、“吊脚楼”等影响深远;在文字记载的3000余年中,曾三为国都,四次筑城,史称“巴渝”;抗战时期为国民政府陪都。
重庆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0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高校68所,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两江新区、渝新欧国际铁路、西部(重庆)科学城等战略项目。
⑻ 重庆一小时都市圈包含哪些地方
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指重庆市以主城9区为核心,一小时交通范围内所覆盖的21个区县,包括潼南、合川、铜梁、大足、涪陵、长寿等区县,是重庆将来首要发展的地区。北重庆东部新城区,一座距离重庆核心城区最近的发展新区。随着渝武高速巨梁沱互通的通车,将再次拉近主城到此的距离,拉升东部新城的城市价值。重庆再向北,大都市区发展再次提速,重庆迎来三环时代。北新•御龙湾,正居其中心,成为重庆向北、大都市区发展、三环建设等多重利好之下的首选居住区。北重庆正处于价值爆发的前夜,投资北新·御龙湾正当时。
⑼ 成渝经济圈包括哪些城市
成渝经济区涵盖了重庆市31个区县和四川省15个市,总面积20.61万平方公里,人口9840.7万,GDP总量约1.58万亿元。
四川15个市分别为成都、南充、德阳、绵阳、眉山、资阳、遂宁、乐山、雅安、自贡、泸州、内江、宜宾、达州和广安。
重庆31个区县除了包括万州、涪陵、渝中、江津、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北碚等23个区县在内的1小时经济圈外,还包含了渝东北的万州、梁平、丰都、开县、垫江、忠县、云阳和渝东南的石柱等8个区县。
按照规划,未来的成渝经济区将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增长极和经济高地,国家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产品基地,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内陆开放示范区和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区。
在具体发展中,成渝经济区的空间布局将依托中心城市和长江黄金水道、主要陆路交通干线,形成以重庆、成都为核心,沿江、沿线为发展带的“双核五带”空间布局。
经济
成渝经济区地处中国西南,北接陕甘,南连云贵,西通青藏,东邻湘鄂,是中国西部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也是西部最重要的经济中心。较之于西部其它地区,成渝经济区所包含区县市社会发展基础良好,自然生态条件相对优越,具有很大的发展容量和潜力,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
成渝经济区人口超过9000万,是中国经济区中人口最多,同时也是人口密集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成渝经济区拥有2个特大型城市、6个大城市、众多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镇人口4046万,城镇化率43.8%。
区域双核重庆、成都两市是中国西部主要的经济增长极,其城市规模、经济实力、人才水平、基础建设均不逊于沿海城市。两市也是西部地区工业重镇及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聚集地。目前,成渝经济区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成为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带。
2018年四川和重庆的地区生产总值合计超过6万亿元。成渝城市群人口和经济总量都分别占川渝两地总和的90%左右。2014年,成渝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5.49%,2018年这一比例提升至6.6%左右。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成渝经济圈
⑽ 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包括哪些区县
初步构想:“1小时经济圈”由23个区县组成。
包括:主城9区、长寿、合川、涪陵、永川、江津、万盛、璧山、綦江、荣昌、南川、大足、潼南、铜梁、武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