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长三角是指哪几个城市三省一市
长三角是指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
长三角以上海,南京,杭州三城市为中心,包括临近的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湖州、嘉兴等城市。简言之,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2个地级市)=长三角。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强长三角地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对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意义重大。
② 长三角经济区其范围包括那些省份和地区
长三角经济区长三角包括上海市、江苏省8个城市和浙江省6个城市,共计15个城市,以后又有浙江台州市加入了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即所谓的“15+1”。以沪杭、沪宁高速公路以及多条铁路为纽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③ 长江三角洲包括哪些省份
长三角包含上海、浙江省、安徽省和江苏省,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中国第一大经济区。
④ 长三角三省一市是指那三个省
长三角三省一市指的是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上海市。
江苏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其人均GDP、综合竞争力、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均居中国各省第一。浙江地跨钱塘江、瓯江、灵江等八大水系,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大米、茶叶、柑桔、水产品在中国占重要地位。
安徽处于全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要冲和国内几大经济板块的对接地带,有八百里的沿江城市群和皖江经济带,内拥长江水道,外承沿海地区经济辐射,是长三角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被GaWC发布的2018年世界城市体系排名评为“世界一线城市”。
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宿迁,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26市。
⑤ 长三角是指哪几个城市
长三角一体化,指的是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以上海市,江苏省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盐城、泰州,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27个城市为中心区,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长三角从1992年诞生,经历了历次扩容后,已经覆盖了江浙沪皖全部城市。要问你属不属于长三角,一要看你有没有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二要看是长三角规划里面有没有你。1992年,长三角政府经济技术协作部门自发成立长江三角洲协作办(委)任联席会议,成员包括上海市、南京市、苏州市、常州市、无锡市、镇江市、扬州市、南通市、杭州市、湖州市、舟山市、嘉兴市、绍兴市、宁波市等 14个城市。1997年,协作办(委)主任联席会升格为,由各城市副市长和协作办(委)主任出席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而刚刚从扬州分家出来的泰州,自然成为长三角经济协调会成员城市,也是第15个城市。
长三角的自然资源: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矿产资源主要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三省,其中江苏、安徽的矿产资源相对丰富,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和大量的非金属矿产,另有一定数量的金属矿产。浙江的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产为主,多用于建筑材料的生产等用途。上海矿产资源相当贫乏,基本无一次常规能源,所需的能源都要靠其他省市的支援。但是,具有一定数量和较高质量的二次能源生产,产品主要是电力、石油油品、焦煤和煤气(包括液化石油气)。其他可以利用开发的能源还有沼气、风能、潮汐及太阳能。
长三角发展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按下快进键。2020年5月22日,上海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李强代表指出,加快推进“三大任务、一大平台”国家战略。加快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点任务落地落实。在沪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的“一号课题”,即“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今年全国两会上海代表团的第一场远程采访,主题是“长三角一体化”。2020年6月6日,看见美好·长三角一体化的媒体力量天目论坛,在浙江湖州举行。
长三角一体化进程:
长三角一体化,从修路架桥、推动人才流动、共建产业园区,到共同实施具体项目,到共同推进行动纲领,再到进一步共同制定行为准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020年10月14日,上海、浙江两地公安机关就率先推出了跨省户口网上迁移便民措施,不少沪浙居民从中受益。2021年2月19日起,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合肥)的户籍居民在长三角区域内跨省迁移户口时,只需在迁入地公安派出所申请办理即可,再也不用在迁出地和迁入地间来回奔波,真正实现“一地办理、网上迁移”。
长三角有关背景:
2010年6月,国家发改委在其网站上发布消息,正式印发长三角区域规划。该规划的规划期为2009-2015年,展望到2020年,根据规划,长三角将形成以上海为核心的“一核九带”空间格局。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同“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201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该规划纲要是指导长三角地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体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的依据。规划期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
长三角新版规划:
1、规划要求:《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着力加强协同创新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着力强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着力加快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着力推进更高水平协同开放,着力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努力提升配置全球资源能力和增强创新策源能力,建成我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坚持创新共建、协调共进、绿色共保、开放共赢、民生共享的基本原则。
2、规划范围:2019年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面积35.8万平方公里)。以上海市为长三角一体化中心城市。以浙江省杭州市、江苏省南京市、安徽省合肥市为长三角一体化副中心城市。以上海市,江苏省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盐城、泰州,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27个城市为中心区(面积22.5万平方公里),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以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面积约2300平方公里),示范引领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以上海临港等地区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打造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3、战略定位:2019年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要求,长三角地区要准确把握“一极三区一高地”战略定位。“一极”是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这是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期间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基本定位,具体要求是长三角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高创新策源能力,提升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和竞争能力,在促进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中发挥“稳定器”和“主引擎”作用,增强对全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三区”是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这是新时代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局赋予长三角的战略重任,具体要求是长三角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方面要当好排头兵,先行先试,为全国其他地区作出榜样、树立标杆。“一高地”是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这是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对长三角提出的新使命新任务,具体要求是长三角要进一步加快各类改革试点举措集中落实、率先突破和系统集成,以更大力度、更高水平推进全方位开放,加快构建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格局。
4、发展目标:2019年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到2025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跨界区域、城市乡村等区域板块一体化发展达到较高水平,在科创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基本实现一体化发展,全面建立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到2035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达到较高水平。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城乡区域差距明显缩小,公共服务水平趋于均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面实现,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整体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成为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劲活跃增长极。
5、保障机制:2019年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到要抓好督促落实,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规划纲要实施的跟踪分析、督促检查、综合协调和经验总结推广,全面了解规划纲要实施情况和效果,适时组织开展评估,协调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措施。重大问题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完善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机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营造全社会共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氛围。
6、重大意义: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打造我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重大战略举措。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提升长三角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能级和水平,引领我国参与全球合作和竞争;有利于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探索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体系和路径模式,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全国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内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提升长三角地区整体综合实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
7、具体内容: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加强跨区域协调互动,提升都市圈一体化水平,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构建区域联动协作、城乡融合发展、优势充分发挥的协调发展新格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科创+产业”道路,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以科创中心建设为引领,打造产业升级版和实体经济发展高地,不断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势,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坚持优化提升、适度超前的原则,统筹推进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互联互通、分工合作、管理协同的基础设施体系,增强一体化发展的支撑保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政策协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一体化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协同推进对外开放,深化开放合作,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制约一体化发展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建立统一规范的制度体系,形成要素自由流动的统一开放市场,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强劲内生动力。加快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率先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从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打破行政边界,不改变现行的行政隶属关系,实现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共赢,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探索路径和提供示范。加快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建设,以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等为重点,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打造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⑥ 老板提了个问题···请问江西八大省级经济圈是哪几个
针对国内经济圈划分比较盲目随意,综合权衡区域经济发展背景、现状和发展趋势,在“十二五”规划中,中国区域发展的新格局,以城市群为基础应和核心,形成八大经济圈。
1. 大长三角经济圈:以长三角城市群为核心的大长三角经济圈。包括现在的长三角城市群和江淮城市群。
2. 泛渤海经济圈:以京津冀、山东半岛为核心的泛渤海经济圈。过去提出的环渤海经济圈包括辽宁,但根据经济联系,辽宁省和吉林省、黑龙江省以及内蒙东部联系更密切,和山东半岛和京津冀的联系并不密切,因此泛渤海经济圈未包括辽宁。山西省虽划分在中部,但是它和河南、湖北、湖南的联系不如和京津冀更密切。内蒙古中部和京津冀、山东半岛联系很密切,所以泛渤海把山西和内蒙古中部划进来。为了跟环渤海经济圈相区别,所以提出泛渤海经济圈。
3. 大珠三角经济圈:以珠三角为核心的大珠三角经济圈。2003年时提出叫泛珠三角经济圈,现在提出“9+2”模式,所以改变为大珠三角经济圈。 4. 东北经济圈:以辽中南为核心的东北经济圈。
5. 海峡经济圈:以海峡西岸城市群和台北为核心的海峡经济圈。我们要和平统一,所以我们在规划上首先要统一起来,此外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和台湾的经济联系非常密切。所以我们把台湾海峡西岸共同构成海峡经济圈。
6. 中部经济圈:以长江中游、中原城、湘中城市群为核心的中部经济圈。中部经济圈不包括安徽,即江淮城市群。
7. 西南经济圈:以川渝城市群为核心的西南经济圈。 8.西北经济圈:以关中为核心的西北经济圈
⑦ 长三角包括哪些地区
长三角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共41个城市;以上海市,江苏省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盐城、泰州,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27个城市为中心区。
长三角地区处于亚洲太平洋海岸的中心地带。根据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长江三角洲”从一个长江入海口的地理概念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区域规划的概念。长三角位于中国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与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是长江入海之前形成的的冲积平原。
从全球视野看,大城市群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动力区域,决定着未来全球政治经济发展的版图。根据国际公认的标准,世界级城市群由面积、人口、GDP总量、对外贸易、国际化程度等标准加以评定。
长三角城市群已跻身国际公认的六大世界级城市群,是其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世界级城市群,也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科技、文化和教育最为昌盛、国际贸易和国际合作最为活跃的地区,是中国文化产业的核心承载区之一。
长三角地区在历史上就是地理、经济和人文紧密联系的地区。自明清以来,长三角地区逐步形成了大规模的城市群。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以来,长三角成为我国区域发展一体化建设启动最早、发展最为成熟的区域。
2010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将长三角的范围确定为江浙沪三省(市)。2014年,《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了安徽作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一部分,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16年5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把长三角培育成为更高水平的经济增长极。
⑧ 长三角是指哪几个城市三省一市
长三角全域是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一市三省是长三角空间结构的第一个层次。
长三角包括三省一市(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区域面积只有35.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2亿人,这么小小的一个区域,地区生产总值约占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长三角经济如此强劲,难怪会被誉为中国的“金三角”。
长三角的特点
长三角地区地势平坦,河湖密布,有着名的太湖、洪泽湖、高邮湖等等,在长三角地区零星散布着一些海拔比较低的丘陵和低山。长三角自古农业发达,物产富足,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说。
在工商业大发展的新时代,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其发展速度之快,经济实力之强让世人瞩目。
长三角地理位置优越,襟江带海,东邻东北亚,是亚太地区的国际窗口,是一带一路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的桥头堡。长三角拥有全国领先的海陆空综合交通网,拥有长江黄金水道和远洋港口如上海洋山港、宁波港等等,高速公路和高铁网也极为发达。
⑨ 有谁知道,长三角准确的范围包括哪些省份不包括哪些省份。
长江三角洲地区,简称:长三角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共41个城市。我国的其他省份不包括在内。
长三角地区处于亚洲太平洋海岸的中心地带。根据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长江三角洲”从一个长江入海口的地理概念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区域规划的概念。根据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全域,面积35.8万平方公里。
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27个城市为中心区,面积22.5万平方公里。长三角地区全域占我国陆域总面积的3.7%左右。它是我国人口集聚最多的三大区域之一。截至2018年,长三角常住人口2.2亿,占我国总人口的16%左右。
根据国家的战略部署,长三角形成以上海为核心、联系紧密的“一核五圈四带”空间布局,成为国家“两横三纵”城市化格局的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之一。国家要求上海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努力促进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
长三角作为我国开放度最高、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一带一路”战略与长江经济带战略重要的交汇地带,将在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⑩ 长三角经济体,是指哪个省那些市,江西是长三角吗
反正不是江西,应该是上海,江苏,浙江,延长江地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