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印度为什么欲迎还拒
最主要的原因是,印度的迟疑,“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此走廊以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为纽带,起于中国云南,径缅北到印度东北部,而向南经孟加拉国,最后到达孟加拉湾,这条走廊联通,对中国而言的意义重大。中国有了一条直达北印度洋的战略通道,有利于开发大西南,而且还能拉近中国与南亚的地缘关系,增加中国在北印度洋区域的地缘影响力。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会给印度带来这么大的风险,印度为什么不彻底拒绝呢?为了遏制动乱,拒绝经济走廊将会使东北部的分裂倾向更为严重,因为孟加拉的关系,印度也不会直接拒绝经济走廊。
㈡ 什么是经济走廊建设
走廊是比喻连接两个较大地区的狭长地带,经济走廊就是在此地理基础上,开展经济合作等等。
例如:
中巴经济走廊是指连接位于中国西部和贯穿巴基斯坦南北的公路和铁路主干道,将从新疆的喀什一直通至巴基斯坦的西南港口城市瓜达尔港。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旨在进一步加强中巴互联互通,促进两国共同发展。
东西经济走廊是一个属于湄公河大小区的经济发展合作章程。本章程于马尼拉 就被东南亚协会创见起来。这路从缅甸开始到越南的岘港 结束。各国包括:缅甸 ,泰国 ,老挝 ,越南 。
㈢ 中巴经济走廊 对印度有什么影响
中巴经济走廊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会处,而巴基斯坦又地处南亚和中亚交汇处,南近阿拉伯半岛,地理位置至为关键。这也就决定了中巴经济走廊在“一带一路”中的战略重要性。这一点,还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帮助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是服务于中国外交的战略需要的。巴基斯坦是中国全天候的战略伙伴关系,在中国关切的核心问题上,巴基斯坦都坚定地站在中国一边,双方之间具有高度的互信。
巴基斯坦对于中国的战略意义,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伊斯兰堡是中国与整个伊斯兰世界的桥梁。与巴友好,为中国与整个伊斯兰世界的友好确立了基本的基础。二是,一个发展与稳定的巴基斯坦是中国外交战略所应该追求的目标。
过去,中巴更多是进行安全战略层面上的合作,现在双方都认识到,安全合作与经济合作要双轮驱动,相辅相成,共同推进。尤其是,巴基斯坦的国家发展似乎陷入困境,经济发展缓慢,恐怖主义滋生,分裂主义严重,以至于被西方国家称之为“失败国家”。
中国通过帮助巴基斯坦建设严重制约其经济发展的能源与基础设施,让巴得到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为巴经济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动力。因此巴总理谢里夫说,中巴经济走廊能够改变巴基斯坦命运。其要实现的更大的蓝图是,逐步将巴基斯坦发展成中亚、南亚的经济重心,成为地区货物进出口的轴心。瓜达尔港在由中方经营后,意在成为更为重要的巴国的经济中心,成为阿拉伯海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帮助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有助于缓解当前巴基斯坦的安全与战略担忧。印度总理莫迪上台以来,印美关系急剧升温,美巴关系有所倒退,由此也带来巴基斯坦在安全上更加忧虑。随着印度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巴基斯坦在中亚、南亚的角色可能将得到进一步削弱。因此,中国的支持将给巴基斯坦更加强有力的心理支持。
其次,建设中巴经济走廊是推进南亚“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一带一路”得到了南亚国家的积极响应,只有印度持深深的怀疑态度,迄今没有作出任何的积极表态。官方一方面表示中国的“一带一路”缺乏透明度,另一方面表示,印度自己提出的“香料之路”、“季风计划”并不是针对中国。
因此,印度在反对中巴经济走廊可能经过巴控克什米尔的同时,也担心中国可能借“一带一路”扩大自己在南亚的影响力,特别是中国将由此进入印度洋,凭借自身经济实力逐步将印度边缘化。印度对南亚的后院意识,使其积极阻止中国去年加入南盟发挥更大作用。
着力建设中巴经济走廊,将有助于调动印度对中国在南亚推进“一带一路”的态度,推动印度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积极性,倒逼印度与中国合作,如实施共同开发合作项目等。与此同时,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也有助于中国与南亚其他国家推进“一带一路”,给它们树立了样板,如尼泊尔、斯里兰卡等。
再者,建设中巴经济走廊对于中国影响阿富汗形势、保障能源安全确实具有一定的意义。至于说,能够化解“马六甲困境”之类的说法就纯属无稽之谈了。首先,根本就不存在一个“马六甲困境”,其次,真发生了封锁马六甲海峡的战争状态,那么中巴经济走廊的能源通道也不具有任何安全和战略上的价值。
当然,批评的声音也不时出现的。例如,认为喀喇昆仑公路、卡拉奇-拉合尔高速公路的运输能力有限,地理气候因素导致无法常年通车,瓜达尔港事实上的货物吞吐量很小,巴基斯坦国内电力短缺,国内安全角势差等等。然而,这些困难在其他中亚国家也一样存在。如果将巴基斯坦的重要性放到发展的、战略的层面来看,这些不足似乎都足以弥补。
㈣ 印度咽喉西里古里走廊地理位置有何重要性
西里古里走廊,是指印度锡金邦与孟加拉国之间的宽约仅仅20公里的狭长地带。因以地名“西里古里”命名,所以称为西里古里走廊。
西里古里走廊是印度连接其东部的陆上通道,也是印度国土的咽喉要地,就象中国的河西走廊或者辽西走廊一样。印度国土布局和形式不佳,主要指的就是这里。有人将它比喻为蛇的7寸。西里古里走廊长约22公里,东翼宽约33公里,西翼宽仅21公里,因其形状狭长,且战略地位重要,又被称为“鸡脖子”。
东孟加拉的分离使印度东北地区失去与外界联结的陆路和水上通道,只有狭长的西里古里走廊将其与印度其他地方连接起来。西里古里走廊的东北辖区国际边界达到99%之多,这种与印度主版图地理上的隔绝,强化了该地区素有的“孤立感”,助长了其分离倾向,印度国土布局和形式不佳,主要指的也包含西里古里走廊。它也被比喻为蛇的7寸。如果印度与军事强国发生战争,敌方能通过控制西里古里走廊轻易切断印度东北边区与内陆的联系。
西里古里走廊,这条走廊相当于连接东西印度的脖子,最窄处也就二十公里。谁掐住了这里,谁就能将印度拦腰斩断!一刀两断,印度东部将成为"飞地",与印度本土隔绝!东印度会成为瓮中之鳖。
㈤ “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有多长
“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六大经济走廊
(一)中巴经济走廊:主要涉及中国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主要路线为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喀什-红其拉甫-巴基斯坦苏斯特-洪扎-吉尔吉特-白沙瓦-伊斯兰堡-卡拉奇-瓜达尔港,全长4625公里。中巴两国政府初步制定了修建新疆喀什市到巴方西南港口瓜达尔港的公路、铁路、油气管道及光缆覆盖“四位一体”通道的远景规划。
(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主要涉及孟加拉、中国、印度和缅甸四国,主要路线是从中国西南地区出发,连接印度东部、缅甸,最终连接孟加拉。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将成为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一座梁桥,打造“经济走廊”能够通过四国,延伸带动亚洲经济最重要三块区域。
(三)新亚欧大陆桥:又名“第二亚欧大陆桥”,是从江苏省连云港市到荷兰鹿特丹港的国际化铁路交通干线,国内由陇海铁路和兰新铁路组成。大陆桥途经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7个省区,到中哈边界的阿拉山口出国境。出国境后可经3条线路抵达荷兰的鹿特丹港。中线与俄罗斯铁路友谊站接轨,进入俄罗斯铁路网,途经斯摩棱斯克、布列斯特、华沙、柏林达荷兰的鹿特丹港,全长10900公里,辐射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亚欧大陆桥是连接亚欧两大制造中心距离最短的陆路物流通道,它比西伯利亚大桥缩短了路上运距2000-5000公里,比海运距离里缩短了上万公里。同时,新亚欧大陆桥还具有贸易驱动优势。东北亚、中亚、中北欧不断推进的产业分工合作为新亚欧大陆桥带来了巨大的贸易驱动力。因此,新亚欧大力桥将形成具有战略意义的经济走廊。
(四)中蒙俄经济走廊:这条济走廊分为两条线路:一是从华北京津冀到呼和浩特,再到蒙古和俄罗斯;二是东北地区从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到满洲里和俄罗斯的赤塔。两条走廊互动互补形成一个新的开放开发经济带,统称为中蒙俄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东北通道连接东三省,向东可以抵达海参崴出海口,向西到俄罗斯赤塔进入亚欧大陆桥。
(五)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这条经济走廊东起珠三角经济区,沿南广高速公路、桂广高速铁路,经南宁、凭祥、河内至新加坡,将以沿线中心城市为依托,以铁路、公路为载体和纽带,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基础,加快形成优势互补、区域分工、联动开发、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体,开拓新的战略通道和战略空间。
(六)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这条经济走廊从新疆出发,抵达波斯湾、地中海沿岸和阿拉伯半岛,主要涉及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土耳其等国。
㈥ 若切断西里古里走廊,印度国内会出现什么情况会走向分裂吗
其实在印度的历史上压根就没有西里古里走廊这一说,这其实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为了遏制印度的发展故意搞出来的一个通道。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的实力明显的被削弱了,英国在全球各地的殖民地经过了二战的洗礼后综合实力都有着明显增强,实力越来越弱的英国自然没办法继续统治这些个殖民地,于是很多殖民地开始脱离宗主国的统治。
尼泊尔和不丹这两个国家虽然表面是独立的,但实际上已经被印度渗透了。所以虽然西里古里走廊看起来非常的狭隘,但想要彻底控制西里古里走廊,必须先控制尼泊尔和不丹。
在和平状态下同时控制三个国家也不太现实,不过这三个国家都与印度有仇,并且愿意切断这条通道的话,还是可以给印度的东北七邦的人民带来“自由”的。
综合以上来说,如果真的切断了印度的西里古里走廊,印度东北七邦或许短时间内在表面上不会独立,但是绝对不会服从印度中央政府的安排,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度对于东北七邦的统治会越来越微弱,那么东北七邦独立将会成为一个必然事件。只不过这可能只会是一个臆想罢了,毕竟要切断西里古里走廊是一件很事情。
㈦ 中印缅孟经济走廊的辐射作用
中印缅孟经济走廊辐射作用将带动南亚、东南亚、东亚三大经济板块联合发展。中国西南、印度东部、缅甸、孟加拉相对而言均不发达,此前邦省级别的合作动力有限。而将打造“经济走廊”上升至国家层面,能够通过四国延伸带动亚洲经济最重要三块区域的联动发展。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东南亚及大洋洲所所长胡仕胜表示,如果中印两国积极合作,今后中印缅孟经济合作将迎来快速发展期,中国“西进南下”的策略将顺利推进。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新兴经济体研究室主任沈铭辉认为,经济走廊把互联互通推向了南亚地区,先建设好南亚地区的基础设施,地区的发展和共同繁荣才具备现实的基础,才能变得更加真实可靠。[3]
㈧ 印度目前的经济情况如何
印度目前的经济情况如何?其实我们判断印度的经济情况只能通过他们自己的官方公布的数据获取,同时还要利用自己的观察和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不管怎么说,印度第二季度GDP的暴跌都预示其经济状况不好,当然这还是他官方公布的数据,具体真实情况是否含有水分尚不得知,不过通过对它们每日疫情增长的严峻形势,我们还是能够看出一些端倪。
印度的经济情况完全取决于对疫情的控制,这就像带病工作,不仅没有效益还会带来负面影响,所以首先要控制疫情,而控制疫情是需要经济实力的,印度作为世界第二大人口国,具体实力如何,还没有经过检验,这就像是一次大考,及格了才有资格谈论经济发展和恢复,否则一切都是空谈,一个不拿人的性命当事的国家,经济再发达也是没有人性的。
对于印度来说,真实情况只有它们自己最清楚,而对于我们来说,处于人道主义当然希望他们的经济不受疫情影响,但是具体还要看他们自己的感受,只能默默地为他们祝福吧!希望他们能尽快控制疫情,重新上路,开启新的大国梦。
㈨ 六大经济走廊的介绍
六大经济走廊,指的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道规划的一个经济带,建设包含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六大经济走廊。
拓展资料:
2015年3月底公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在“框架思路”中提出,根据“一带一路”走向,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关联紧密,要进一步推动合作,取得更大进展。
中国是亚欧大家庭的一员,中国的发展与亚欧的整体发展密不可分。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国家积极响应,已成为兼顾各方利益、反映各方诉求的共同愿望。中国正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道,积极规划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六大经济走廊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将为亚欧互联互通产业合作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一带一路”和互联互通相融相近、相辅相成,亚欧互联互通产业合作前景光明。
1、中蒙俄经济走廊
国家发改委确定的中蒙俄经济走廊分为两条线路:一是从华北京津冀到呼和浩特,再到蒙古和俄罗斯;二是东北地区从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到满洲里和俄罗斯的赤塔。两条走廊互动互补形成一个新的开放开发经济带,统称为中蒙俄经济走廊。 把丝绸之路经济带同俄罗斯跨欧亚大铁路、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进行对接;加强铁路、公路等互联互通建设,推进通关和运输便利化,促进过境运输合作,研究三方跨境输电网建设,开展旅游、智库、媒体、环保、减灾救灾等领域务实合作
2、新亚欧大陆桥
新亚欧大陆桥又名“第二亚欧大陆桥”,是从江苏省连云港市到荷兰鹿特丹港的国际化铁路交通干线,国内由陇海铁路和兰新铁路组成。大陆桥途经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7个省区,到中哈边界的阿拉山口出国境。出国境后可经3条线路抵达荷兰的鹿特丹港。中线与俄罗斯铁路友谊站接轨,进入俄罗斯铁路网,途经斯摩棱斯克、布列斯特、华沙、柏林达荷兰的鹿特丹港,全长10900公里,辐射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
3、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
从新疆出发,抵达波斯湾、地中海沿岸和阿拉伯半岛,主要涉及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土耳其等国。 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 东起珠三角经济区,沿南广高速公路、南广高铁,经南宁、凭祥、河内至新加坡,将以沿线中心城市为依托,以铁路、公路为载体和纽带,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基础,加快形成优势互补、区域分工、联动开发、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体,开拓新的战略通道和战略空间。
㈩ 为何质疑中巴经济走廊围堵印度
近日,“探讨中巴经济走廊以适当方式向阿富汗延伸”——首次中国-阿富汗-巴基斯坦三方外长对话26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会后在会见记者时的这一表态引发多方关注。有西方媒体从中读出了中国调停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关系的影响力,印度媒体则生出“围堵印度”的质疑。
巴基斯坦《国民报》25日发表社论指出,外国军队占领(阿富汗)无法长期持续,终将失败,也无法改变阿富汗的形势。美国入侵阿富汗没有产生任何好处,对这个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造成进一步破坏,而如中国和巴基斯坦这样的地区大国,正携手阿富汗政府,努力为该国带来稳定秩序。此外,从巴阿两国政府近期多层面交流可以看出,两国领导层也已经意识到,相互指责对本地区混乱的局势没有任何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