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三大城市群(经济圈),哪个潜力最大
中国三大经济圈,是指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圈各有规模,定位也各不相同。这三大经济圈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最高水平,也担负着率先实现现代化的重任。
1、长三角经济圈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简称:长三角城市群)位于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根据2016年5月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蚌端口、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这26市,国土面积 21.17万平方公里,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19.73万亿元,总人口1.5亿人,分别约占全国的2.2%、19.91%、10.72%。以国家中心城市上海市和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南京市为核心城市。
长三角城市群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中国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长江经济带的引领者,是中国城镇化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长三角城市群经济腹地广阔,拥有现代化江海港口群和机场群,高速公路网比较健全,公铁交通干线密度全国领先,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指明,长三角城市群要建设面向全球、辐射亚太、引领全国的世界级城市群。建成最具经济活力的资源配置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排头兵、美丽中国建设示范区。
2、珠三角经济圈
珠三角面临南中国海,为西江、北江、东江的汇合处,也即珠江的出口处,水陆交通发达、海外联系便捷,是内地沿海南部通向世界的重要门户地区。珠三角素有“珠三角”、“大珠三角”之分。近年来又提出了“泛珠三角”的概念,其包括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这说明了珠三角的迅速崛起以及有着巨大的拓展空间,并且有望成为世界瞩目的特大经济区。
珠三角经济区包括广州、深圳、清远、佛山、茂名、东莞、汕头、中山、揭阳、珠海、汕尾、江门、肇庆、阳江、惠州(新兴县,紫金县) 共15个城市(含2县)。
2019年12月5日,《中国城市营销发展报告(2019)》在北京发布,珠三角城市群位列2018-2019年度城市群品牌前5强第4位。
2016年,珠三角9个城市共吸纳37.33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其中到广州市最多,有16.32万人;其次是深圳市,有7.51万人 。广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0940.7元居全省第一,其次为深圳48695元。
3、环渤海经济圈
环渤海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的北部地区,京津冀地区是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辐射带动环渤海地区以及中国北方腹地,区位特殊、工业密集、城市密布,是北方内陆地区通往世界的重要门户区域。一般认为,狭义上的环渤海经济圈是指以京津冀为中心、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为两翼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从更大的范围来说,已形成了“5+2”战略合作格局的框架,即河北、山东、辽宁、山西以及内蒙古中东部五个省区加上北京和天津两个直辖市。
2. 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这三大城市群中,你认为哪个实力更强
所谓城市群就是指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以1个以上的特大城市为核心,3个以上的大城市构成单元,依托一些发达的基础设施网络所形成的一个城市群体。而各个国家都有着不止一个的城市群,我们国家当然也不例外,如今我们国家规划建设19个城市群,不过这些城市群的发展与实力却并不相同,而我们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几个发展比较好、潜力比较大的城市群。
京津冀城市群:我们看到这个名字就能想到这个城市群包括哪些城市吧,这个城市主要包括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的15座城市,这个经济群可以说是我们中国北方的经济核心城市,而我国更是计划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但是京津冀城市群虽说与其它的城市群相比发展得比较好,但是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却差了不少,所以说京津冀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整体水平都有待提高。大家认为这三个城市群谁更有希望等成为世界级城市群呢?一起来发表一下你的看法吧!
3. 京津冀地区是不是人口聚集度较高又经济发展较活跃增速最快的区域之一呢
摘要 亲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是的 京津冀城市群,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中国北方经济的重要核心区。 [1]
4. 京津冀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方吗
一:京津冀不是经济发达地区。
二: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一个是长三角区域,还有一个珠三角地区。
三:
1、总量长三角大,长三角接近珠三角2倍。
2、人均珠三角高。
举例说明下:深圳和苏州差不多人口(850常住人口左右),深圳的GDP领先苏州1000多个亿的GDP,广州人均gdp是8w多,上海只有7w多。
2、增速:珠三角速度快。
据统计,2000至2005年,珠三角平均经济增长速度比长三角快1.5个百分点。
3、从产业结构上珠三角更加合理。
这点上其实要归功于香港,因为香港不但流入资金,同时也把管理和先进的理念流入。从卖地上长三角比珠三角更厉害。从投资和产出上,珠三角领先长三角。所以核心竞争力珠三角强于长三角。
4、进出口还是珠三角强于长三角。
这点也要归功港澳,因为港澳和国际是无缝连接,而上海不是。正所谓中国的外国融资是香港,国内的是上海,其实深圳也很强的。世界十强港口,珠三角3个,长三角2个。
5、从人文和历史,教育上长三角领先。
历史背景浓重于珠三角,而教育也远远领先珠三角。
6、从开放性,珠三角领先长三角。
清朝唯一不关闭的就是广东。受到西方文化比较早。改革开放首先在广东试点。
5. 京津冀经济区的介绍
京津冀经济区,是中国主要的规划经济区之一,被业界广泛认为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它是中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整个沿海经济布局中将与长三角、珠三角处于同等重要位置。这一经济区规划按照“8+2”的模式制定,地域范围涵盖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的石家庄、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张家口、承德等8个地市。
6. 京津冀经济圈周围的城市,哪些城市竞争力较大
至于这京津冀经济圈最后的一座百强城市,则同样是来自于河北的保定市。保定这座城市发展基础比较好,虽然近些年受到产业转型的影响,但入选百强还是不难得。当然排名并不高,排在了80多名之后。对于这三座城市,你都了解多少呢?看好它们的发展吗?
7. 中国五大经济圈吸金力,哪个实力最强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10
8. 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哪个更发达
最发达的应该是长三角地区。
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中国第一大经济区,中央政府定位的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
根据国务院2010年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长江三角洲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 21.07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19%。其中陆地面积186802.8平方公里、水面面积23937.2平方公里。
长江三角洲基底为扬子准地台的一部分。喜马拉雅构造运动中断沉降。第四纪新构造运动中,地壳和海平面频繁升降,最后一次大海侵结束后,长江携带的泥沙不断沉积,开始在江口发育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范围图
由于科氏力的作用,主江流不断右偏,使江口沙群依次并入北岸。红桥期、黄桥期、金 沙期、海门期、北沙期等形成的沙坝、沙洲群,形成今天长江北岸最大的冲积平原城市盐城,以及仪征、邗江、泰兴、靖江、如皋、如东、南通、海门、启东诸县地。江口附近的崇明、长兴、横沙等沙岛,也将按此规律并入北岸。江口沙嘴也同步延伸。北岸沙嘴延伸为今三角洲北界,地面高6~8米。南岸沙嘴经江阴、太仓、外冈、马桥一线向东延伸,地面高程4.5~6米左右,与钱塘江北岸相连后达杭州湾,包括上海市全部,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的杭嘉湖平原。沙嘴内侧的浅水海湾被淤封成为古太湖的前身。此后浅水海湾不断淤浅,逐渐演变为湖荡罗布、河道交错的低平原。南岸沙嘴外侧滨海地区不断淤积成滨海平原。
长江入海的地方,由于河水所含的泥沙不断淤积而形成的低平的大致成三角形的陆地。万里长江由西向东奔向大海,江水滔滔直下,所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不断淤积,沧海桑田,历经千万年,终于形成坦荡、宽阔的三角形的陆地。
9.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定居哪个经济圈好
具体定居哪个经济圈,其实还是要看你以后的发展方向。从北到南,经济活力依次增加,从南到北,政治影响力逐渐增大。一个人对于未来的考虑和自己未来到底什么样,就取决于你现在的选择到底是什么。
京津冀地区离中国最高的权利中心会比较近。也就是说如果你以后有意接近北京或者直接在北京发展,那么肯定京津冀地区定居会更好。毕竟如果你的人脉圈子都在珠三角一代,自己哪怕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以后想到北京打拼,也不过就是准备好物质基础以后的重新开始。而作为中国的帝都,想要靠近他只有两个钱是完全不够的,一定需要自己还有很好的人际关系,获得当地的认同感,不会被当做一个外来人。
如果你不需要靠近政治权利中心,而只希望好好的发展经济物质基础,那么肯定珠三角地区会更适合你。那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更纯粹,考虑的所有事情就是不断的创造经济价值,所以能够发家致富的机会会更多,自己想要有出息会更容易。
囊括魔都在内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可以说是两者皆可,两者兼顾,却又两者都不算特别擅长。一个综合性强的地方是好的,但同时也是不好的,因为他不够纯粹,也就无法给自己带来那种纯粹干净的发展体验。
综上所述,重要的是你希望往哪个方向发展,然后才能选择出适合自己的方向,最后才能决定自己到底是哪个地方的人。
10. 陕甘宁三省和京津冀三省那个发展好
这个问题还用问吗?两个区域根本没有可比性。
京津冀占尽政治、人才、交通等优势资源。陕甘宁相较于京津冀的唯一优势就是矿产资源较多。无论现实的经济体量,还是年度增速,甚至后期的潜力,优势都在京津冀一方。
当然,陕甘宁也有自己的潜在优势,且未来政策也会不断向中西部倾斜,陕甘宁的经济发展潜力不容小觑。但是,这两个地区在发展程度是上是没有可比性的,唯一期望是二者逐步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