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微观经济学)完全竞争企业短期内价格变动与盈利和亏损的关系,是否进行生产的决策依据
盈利:MC=MR=P>AC
亏损:MC=MR=P<AC
是否继续生产:MC=MR=P>=AVC 继续 MC=MR=P<AVC停止。
❷ 请高人解答微观经济学中的边际成本和收益的计算方法
首先,所谓边际的,就是额外增加的,简单地说,边际利润就等于边际收益减去边际成本。
具体点说,边际收益就是额外增加产量的销售额,边际成本就是为了增加产量而支付的所有成本,包括厂房、设备、库存等资本品投入,额外雇佣的工人薪水,取得银行贷款所支付的所有利息,以及支付给国家的税收等等。
根据经济学的理论,厂家会增加产量直到边际利润为零,原因是在那之前,继续投入可以获得更高的总利润,在那之后投入会减少总利润。
根据你的案例来说,330万台产量的总利润是已知的,那么,其实,依我看来,很简单,如果300万台的总利润小于1亿美元,那么这额外的30万台就是增加了边际利润,就是值得投入的,如果等于或者大于1亿美元,就是不值得的。
楼主如果觉得我的回答过于简单,那么在我看来,问题在于,楼主把最复杂的问题设为已知了。在现实中,扩产后的总利润是最难估算的,原因如下:
1 各项成本的累加。一个如案例所说的大型企业,增加产量往往会使成本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被更多的放大,规模经济当然是存在的,但也不是没有限度的。
2 如果是一个对市场有影响的大企业,产量的增加,也就是整个市场在假设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明显增加,会使产品的总体价格下降,导致总收益下降,从而减少总利润,这也是为何很多时候边际利润为负的主要原因:增加产量获得的额外利润,被所有产品因为价格下降而导致的利润减少所抵消了。
3 在现代社会,根据商业周期,经济在供不应求时,厂家会扩大产能来满足需求,但是资本品等的投入需要时间,如果周期过短,等到产能扩大了,销量未必能达到之前预估的水平。所以,应该通过对产能实际增加后的时间上的市场情况来决定现在是否扩大生产。
另外,还有货币政策导致的利息,也就是投资成本变化,以及对外贸易(如果有的话)的影响,等等。我不是高手,囫囵吞枣看来的东西,希望对楼主有所帮助,呵呵。
❸ 在西方经济学(微观)里什么叫垄断的净损失 怎样计算净损失
在西方经济学(微观)里垄断净亏损是指垄断市场与完美竞争市场之间的总盈余差额。在垄断市场中,公司产出是=MC先生,而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中,公司产出是MC=P。净损失是垄断市场的总盈余减去=Mc先生在垄断市场的总盈余。西方经济学是指在西方国家产生和流行的政治经济学范式。狭义上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范式,广义上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范式。西方经济学和东方经济学是不同的经济范式。西方经济学主要是一个范式概念,而不仅仅是一个区域概念。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流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也属于西方经济学。
拓展资料
1、西方经济学是利用西方线性非对称思维模式建立的一种经济范式。它属于单方面反映经济发展规律的政治经济学。以经济学、一般均衡理论、配置、价格对理性人是自私的“经济人”假设为理论出发点,在私有制的经济基础上,价格机制为市场机制的核心,竞争作为经济发展动力的根源,是博弈的经济主体行为,以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为微观经济,以经济规模GDP为宏观经济的最终目标,错误的线性称为最终目标的思维和还原论思维方法的方法论特征,擅长定量分析,以“循证”的实证和标准化,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模式,基本结构和基本功能。线性性、抽象性和片面性是西方经济范式的基本特征。
2、垄断是一种经济术语,是一种市场结构,它是指只有一个公司(或卖方)在一个行业中交易产品或服务。一般分为卖方垄断和买方垄断。卖方垄断是指在一个或多个市场经过一个或多个阶段面对竞争激烈的卖家,而买方垄断恰恰相反。该理论假设,垄断者可以根据他们自己在市场上的利益来调整价格和产出,但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案例来支持这一点。
3、无意义损失也是福利的净损失,是指市场未处于最佳经营状态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即市场偏离竞争平衡时消费者盈余和生产者盈余的损失。由于生产限制而造成的剩余损失称为自重损失(DWL)。致命损失的发生是因为垄断者将生产限制在竞争水平以下,而不是因为它能盈利。
❹ 微观经济学中的经济利润是指什么怎么计算
微观经济学中的经济利润是“正常利润”的对称。即企业利润中超过正常利润的那部分利润。 经济利润(Economic profit)排除所有者投入和分派给所有者方面的因素,期末净资产与期初净资产 经济利润模型相减以后的差额。按照经济利润概念,利润是通过对企业期末净资产进行计价,并将其与期初价值相比较来计算的,但在计算过程中,必须排除与所有者的交易。 经济利润,可以表示为投入资本的回报减去资本成本,再乘以资本额。 经济利润=(投入资本回报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投入资本额 企业的目标应是长期的经济利润最大化,而不是投入资本回报率(ROIC)最大化。 使用经济利润法和使用折现现金流(Discounted Cash Flow, DCF)法评价企业价值其结果应该是一样的。如果使用同样的资本成本对未来的经济利润折现,然后把折现后的经济利润加到目前已经投资的资本额上去,就可以得到与DCF方法完全相等的结果。
❺ 微观经济学计算
1,利润最大的基本条件是MC=MR=P,所以应先求出MC,再令MC=P。
MC为STC的导数,MC为3Q^2-12Q+30.
当MC=66时,求出Q=6.
利润=收益-成本.
收益=QP,P=66,Q=6,所以收益为396.
将Q代入,STC=220.
所以利润为=396-220=176.
2,P=30时,做法同上,Q=4.
依次求出收益为120.成本为128.厂商亏损.120-128=-8.亏损为8.
3,当市场价格下降到AVC最低点以下时,厂商必须停止生产。
AVC就是平均可变成本。
由STC的函数可出,40为固定值,那么SVC的函数为,SVC=Q^3-6Q^2+30Q
由此可求出AVC为Q^2-6Q+30.
我们可以对AVC求导,使其导数为0求出最低点.
也就是2Q-6=0
求出Q=3.再将Q=3代入到AVC的函数求出AVC为21.
所以,当价格下降到21以下时,必须停产。
❻ 微观经济中,MC,ATC怎么求
MR=MC=AR=A
AR:平均收益、MC:边际成本、MR:边际收益、AC:平均成本。
盈亏平衡的短期均衡AR=AC,厂家获正常利润;当供求平衡时,MC与MR的焦点也正好是与AC的焦点,即MR=MC=AR=A。
当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收入(单位产量售价)高于边际成本时,是划算的;反之,就是不合算的。所以,任何增加一个单位产量的收入不能低于边际成本,否则必然会出现亏损。
只要增加一个产量的收入能高于边际成本,即使高于总的平均单位成本,也会增加利润或减少亏损。因此计算边际成本对制订产品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微观经济学理论指出,当产量增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时,为企业获得其最大利润的产量。
(6)微观经济学如何计算盈利和亏损扩展阅读:
边际成本作用就是研究成本变化规律,配合边际收入,计算边际利润。
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0时,方案可行。
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0时,方案不可行。
短期平均成本的变动规律是由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决定的。当产量增加时,平均固定成本迅速下降,加之平均可变成本也在下降,因此短期平均成本迅速下降。
以后,随着平均固定成本越来越小,它在平均成本中也越来越不重要,这时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下降,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又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也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表明随着产量增加先下降而后上升的变动规律。
❼ 微观经济学中的利润
微观经济学中的经济利润是“正常利润”的对称.即企业利润中超过正常利润的那部分利润.经济利润(Economic profit)排除所有者投入和分派给所有者方面的因素,期末净资产与期初净资产 经济利润模型相减以后的差额.按照经济利润概念,利润是通过对企业期末净资产进行计价,并将其与期初价值相比较来计算的,但在计算过程中,必须排除与所有者的交易.
❽ 大学微观经济学计算题,怎么求盈亏平均点的销售额
解:1.需求价格弹性,即需求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此题给了需求函数,那么对价格p求导,就可以得出需求价格弹性.
q'=
-80
+
8p
当p=5时
需求价格弹性为-40
2.利润=总收益-总成本=p*q-tc=100q-4q*q-50-20q
利用二次函数就最值的方法得出当q=10时,求的利润最大值350.此时的价格可由需求函数求得p=60.
❾ 微观经济学中的经济利润和正常利润的区别分别怎么算
一、性质不同
1、经济利润(Economic profit)是指厂商的收益与它的成本之差,后者包括从最有利的另外一种厂商资源的使用中可以获得的收益。
2、正常利润(normal profit)是指企业主如果把资源用于其它相同风险的事业所可能得到的收入,它属于机会成本性质。
二、产生原因不同
1、产生经济利润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其一是风险,风险是指某种事件尤其是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当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则风险越大。由于大多数人倾向于回避风险,在预期收益给定的情况下,
人们比较愿意接受较为稳定的收益。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决策效果是充满风险的,因此为了促进人们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利润对之进行补偿。
(2)第二个原因是创新,创新是指厂商提供新产品、引入新的生产方法和新工艺、采用新原料、开辟新市场、建立新的销售方式和组织等等,由此获得了经济利润。事实上正是人们追逐经济利润,才使得新产品等创新层出不穷,整个经济向前发展。
(3)第三个原因则是垄断或者不完全竞争,即一个市场上少数几家厂商独占了某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这时垄断者就可以通过限制产量,提高价格,获得经济利润。
2、正常利润
(1)正常利润作为企业家才能的报酬,鼓励企业家更好地管理企业,
(2)由创新而产生的超额利润鼓励企业家大胆创新,
(3)由风险而产生的超额利润鼓励企业家勇于承担风险,
(4)追求利润的目的使企业按社会的需求进行生产,
(5)整个社会以利润来引导投资,使投资与资源的配置符合社会的需要。
计算
经济利润=(投入资本回报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投入资本额
正常利润: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及支付,正常利润是隐性成本的一部分 。
(9)微观经济学如何计算盈利和亏损扩展阅读
特点
1、经济利润存在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2、经济利润是对厂商投资所承担风险的必要补偿;
3、高于正常水平的利润是对成功革新的报偿;
4、高于正常水平的利润是产生于良好管理中的特别技能;
5、某些行业的个别厂商由于有效地支配市场,在一定时间内会赚取高于正常收益率的利润;
6、存在着一个所有厂商都能赚取的长期均衡的正常利润率;不过,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上某一具体行业的每一厂商可能赚取的利润总是高于或低于这一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