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翁源县和连平县哪个经济发展更好

翁源县和连平县哪个经济发展更好

发布时间:2022-06-28 11:26:40

❶ 河源连平县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广东省生态名县—
连平县位于广东省北部,与江西省全南、龙南县相邻,是105国道入粤第一县。明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始建连平州,辖和平、河源两县,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改州为县,1988年1月撤销惠阳地区,成立河源市,连平改属河源市管辖。辖13个镇,159个村委会,16个居民委员会,县政府驻元善镇。全县总面积2365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

连平资源丰富,素有粤北“有色金属之乡”之称。已探明的矿床23个,矿点52个,主要矿产有铁、铅、钨、锡、锌、铜、金、钛、煤等30多种。储藏量位居全省第一的有广东大顶铁矿,居华南地区首位的有锯板坑钨矿。连平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光照充足,一年四季宜种农作物、发展畜牧业。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属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金雕、黄腹角雉、黑鹿、云豹等8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白鹇、原鸡、穿山甲、水鹿等18种;珍稀植物有银杏、水杉、三尖杉、粉背兰、赤樟、古榕及其他野生植物共380多种;有林面积18.2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45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6.8%,是国家定点速生丰产林基地县、广东省重点用材林基地县和广东省首批绿化达标县之一。电力资源充沛,蕴藏量15.35万千瓦,可开发量11.2万千瓦。土特产有火蒜、香菇、木耳、蜂蜜、茶叶、毛竹、水蜜桃等。

连平风光旖旎,景色秀丽。“连平八景”自古享有盛名。“西山瀑布”、“龙潭喷雨”、“戈罗耸翠”、“梧峰樵唱”等自然奇观令人陶醉。“圣迹苍岩”、“上洋溶洞”、“观音坐莲”等天然溶洞千姿百态。“内莞风光”、“陂头小桂林”等景观令人留连忘返。内莞圣迹苍岩景区已初具规模,溶洞分为三层,其中旱洞两层,洞顶通天,水洞一层,景观奇特,在粤北山区喀斯特地貌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连平拥有“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森林,一流的水质”,是“广东省生态县”,“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九连山精米、九连山泉水、优质草莓、水蜜桃、无公害蔬菜等一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已成为连平县独特的生态品牌。

连平交通便利,国道105线纵贯南北,省道官灯线横穿东西,粤赣高速公路于2005年底通车,汕昆高速公路测绘工作正在顺利进行,广赣高速公路已确定从连平经过,连平境内将形成两纵一横的高速公路网,融入珠三角两小时经济圈。连平基础设施完善,工业发展平台优质,拥有“一园两邨”,是一块投资兴业的新兴热土。

连平是一个迅猛发展的后发地区。2004年和2005年连续两年全县经济综合增长率排名全省67个山区县(市)第一。

❷ 连平县的经济

2014年连平县地区生产总值106.1亿元,增长11.3%,工业增加值79.4亿元,增长16.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4.6亿元,增长17.5% 建国后连平经济的发展,从1953年土地改革结束至1988年,大体上可划分为4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1953~1957年)
这一时期是国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连平工农业及其它行业持续、正常发展。在农村完成了土地改革,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广大农民分到了田地,翻身做主人,种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大搞治山、治水等农田基本建设,粮食产量直线上升,农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1957年实现了“三个百分之九十”,即百分之九十的农户人社,百分之九十的农田增产,百分之九十的农户增加收入。是年,国务院授予连平“全国农业先进县”的光荣称号。与此同时,工业也从几乎空白发展到初具规模。至1957年,已办起地方国营工厂6间。开通了连(平)新(丰)公路,连平县城汽车可直通广州,比原来绕经忠信至广州,缩短路程80公里。交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从1952年的105万元一跃为1957年的511.3万元,增长近4倍。
第二个时期(1958-1965年)
这一时期,由于“左”的路线影响,出现了“大跃进”、“公共食堂”、“反右倾”等方面的错误,经济跌入低谷。1958年下半年,贯彻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搞“大跃进”运动,全县办了5个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采用大兵团作战的方式,全民大炼钢铁,搞水利大会战。在农村,1958年冬至1959年春,大办以生产队为单位的“公共食堂”,“一日三餐干饭,吃饭不要钱”,浪费了大批粮食。同时,在水稻生产上大搞高度密植,放高产“卫星”,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口号,严重违背了自然规律,人为地破坏了农业生产。1959年,又盲目地搞土地深翻,打乱了耕作层,造成土地肥力下降。以致1958~1960年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了1.7万多亩,粮食亩产也下降了10.5公斤,人均口粮减少,农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工业方面,由于急于求成,盲目冒进,1958~1960年办了9间厂、1个拖拉机站。因缺乏技术,产品质量不过关,也因盲目上马,缺乏原材料,成了无米之炊。除拖拉机站得以保留下来外,其余9间厂一两年内陆续下马。1961年,贯彻中共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纠正“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中的“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瞎指挥、“特殊化”等“左”的错误,退赔平调物资,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农村体制改革,对农村及整体经济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是,农业生产仍然发展不快,1961-1965年,粮食亩产总在122—151公斤之间徘徊,农村人均收入也只有40-50元,人均口粮186公斤左右。工业也很薄弱,1962年6月连平县建制恢复后,需要迅速恢复和发展自己的工业,先后办了9间工厂。
第三个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
这个时期,农村全面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实行“以粮为纲”,推行“政治评分”,大搞“平均主义”,“割资本主义尾巴”,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打击了他们的劳动热情,压抑了生产力的发展,使农村经济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粮食亩产一直在150公斤左右徘徊,农民人均收入只有50-64元,人均口粮180.5-223公斤。“工业学大庆”,学大庆经验,促工业发展。同时,贯彻“备战、备荒”的指示,工业搞“山、散、洞”,把沿海地区的一些工厂疏散到山区。结果,连平5间疏散厂先后逃不脱停产的厄运。
第四个时期(1977-1988年)
这一时期是连平经济发展时期。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贯彻改革开放的方针,在广大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继1982年粮食总产超历史后,1988年粮食单产、总产又创历史最高纪录。同时,逐步建立了水果、茶叶、蚕桑、香菇、蒜头、玉米、木薯等商品生产基地,使农业生产向商品化、基地化方面发展。工业也取得较大的成绩。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掀起热潮,锌品、药品、水泥、松香生产均有较大的发展。尤其是铁矿生产,立足县内资源优势,大搞矿山建设,使泥竹塘铁矿获得显着的经济效益,成为县的工业大户。全县工业总产值由1980年的2170万元(1980年不变价,下同)上升到1988年的9795万元。基本建设、交通、邮电、商业、外贸等也有较大的发展。 建国前,连平县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工业基础薄弱,只有一些为当地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个体小手工业和农村小作坊。主要有石灰、陶瓷、砖瓦烧制,炮竹、铁木器制造,以及采矿、造纸、榨油、酿酒、竹器编织等行业。其时,较有名气的工业产品有:县城出产的炮竹,畅销省内外;上坪东南出产的东庄纸及三洞出产的毛边纸,远销香港;隆街百叟出产的生晒豉油,驰名东江流域和广州一带。
建国后,工业特别是国营工业从无到有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对工业的发展非常重视。从1949~1957年,先后建立了2间火力发电厂、1间松香厂、1间炼铁厂、1间印刷厂、1间农机修理厂。194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仅有5万元,195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32万元,比1949年增长了65.4倍。
1958“大跃进”期间,全民大炼钢铁,一哄而起,全县办起了几十间钢铁厂。由于脱离实际和违背了客观规律,结果这些厂在2年内相继下马,给全县的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1961~1965年,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县工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这一时期,除原有的工业外,新建了连平食品厂、火力发电厂、连平矿站、新溪煤矿、大端口陶瓷厂等5间企业。196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684万元,比1957年增长了106%。
“文化大革命”期间,连平工业受到了冲击。由于全面推行“左”的路线,企业管理制度受到了严重破坏,企业经济效益下降。但经过全县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
1969年起工业生产开始回升,并在当年筹建连平制药厂,1970年7月正式投产。1972年4月,筹建内莞水泥厂,1975年正式投产。1976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为2126万元,比1965年增长了2.1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连平工业得到了协调和快速的发展。县逐步对工业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至1988年,共完成技改项目20个,使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如水泥厂由原来的年产量1万吨,扩大到年产量4万吨。制药厂由原来只能生产大蜜丸、散剂及酊水剂等,扩大到生产肌苷注射液、柴胡注射液、盐酸黄莲素片、藿香正气丸、十全大补丸、安胎丸、桔红丸、鹿角胶和板蓝根冲剂等。中西药综合生产能力由1978年的80吨,扩大到1988年的2000吨。另一方面,发挥资源优势,大搞矿山建设,筹建开发了尖山铅锌矿和泥竹塘铁矿。198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9795万元,对比1979年增长284.3%;创税利1454万元,对比1979年增长293.2%,人均年创税利达1935元。

❸ 连平县跟龙川县哪个发展较好

当然是连平县。山好水好人更好。。

❹ 谁能详细的告诉我近年广东韶关市翁源县在广东的县和县级市里面的经济发展水平排名

排名广东的县和县级市里面生产总值(万元)倒数第九,人平均倒数第一。经济发展水平全省最差!问题在于交通落后,政策扶持不足。到2012年,全省只有翁源县城不通高速了!
翁源虽然是全省最有名的贫困县,到2010年新录用的公务员工资还不到1000元,参加工作5年内的公务员实领也不到1000元,你说现在珠三角公务员工资是多少?翁源的公务员工资还不如在珠三角看门、扫地人员的工资!但是,但是,从1992年开始,翁源再也没有接受到特贫困县的待遇。而生产总值和人均总值排在翁源之前的一些县,一直都享受着特贫困县的待遇。
你说,交通最落后,政策扶持又不足,翁源经济发展水平排名不是最后,就是“第一”。

❺ 广东连平县

连平县位于广东省北部,隶属河源市管辖,东与和平县毗邻,北与江西省全南县、龙南县接壤,南与东源县、韶关市新丰县相连,西与韶关市翁源县相接,是105国道入粤第一县,县政府驻元善镇; [1] 县境位于新丰江上游,资源丰富,素有粤北“有色金属之乡”之称。
连平县全县总面积2365平方公里,辖13个镇,159个村委会,16个居民委员会 [1] ,截止2018年年末,全县总人口约41.3万人。 [2]
连平是一个迅猛发展的后发地区。2004年和2005年连续两年全县经济综合增长率排名全省67个山区县(市)第一;2018年,连平县生态工业园成功认定为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并与深圳南山区签订了产业共建协议; [3] 连平县是“广东省生态县”和“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

❻ 连平县的介绍

连平县,广东省河源市辖县,地处广东省北部,新丰江上游;介于北纬24°度06′至24°36′,东经114°14′至114°56′之间;县境东西长72.4公里,南北宽55.6公里。东与和平县接壤,南与河源市东源县、新丰县相连,西与翁源县毗邻,北与江西省的龙南县、全南县交界;距离广州市217 公里、河源市107公里、深圳市 278 公里、赣州市263公里。全县总面积2365平方公里,是105国道入粤第一县;连平资源丰富,素有粤北“有色金属之乡”之称。连平是一个迅猛发展的后发地区。2004年和2005年连续两年全县经济综合增长率排名全省67个山区县(市)第一。

❼ 翁源县的综合概述

翁源县位于韶关市东南部,东与连平县相连,南与新丰县交界,西与英德市、曲江区接壤,北与始兴县、江西省毗邻。公元554年梁朝分浈阳县地置,元初并入曲江县,公元1303年复置。是广东历史上最早建制的16个县之一。2014年年末户籍人口402381人,全县总面积2175平方公里。辖7镇1场156个村委会。县领导机关驻龙仙镇。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气温20.4℃,年降雨量1778毫米,无霜期312天。耕地面积1.9万公顷,有林地面积16.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3.1%。河流以北江支流翁江及其支流为主。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3.8万千瓦。煤、铁、铅、锌、钨等矿产资源丰富。风景名胜有东华山、水龙宫、仙狮洞、书堂石、湖心坝客家群楼和葸茅岭八卦围等。农作物以水稻、蔬菜、甘蔗、花生、大豆为主。三华李、六里柑、九仙桃等水果久负盛名,是“中国三华李之乡”、“中国九仙桃之乡”、“中国兰花之乡”。2014年,初步核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80.7亿元,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20.5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30.5亿元,增长17.4%;第三产业29.7亿元,增长7.7%。三次产业比重为25.4 :37.8 :36.8。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国、全省和全市增长水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78亿元,增长15.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8亿元,增长2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600元,分别增长9.5%和10.2%。------工业化迈出坚实步伐 全县完成工业投资29.67亿元,增长31.6%;全年新增“规上”企业14家,累计69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22家、超两亿元企业10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20亿元,增长22.9%,排名全市第二。官渡经济开发区区位调整到翁城并更名为翁源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平台不断提升,华南理工大学与华彩园区建立科技创新实习基地。赛力克进入“新三板”并成功申报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件发明专利获得国家授权,国家发明专利授权量与专利授权总量居全市县域第一。全年新签约项目33个,其中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的13个;全年园区动工建设项目21个,建成投产项目14个。各专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华彩园区完成投资13.8亿元,完成B区“三通一平”,完成E区征地500亩,污水处理厂进入试运营。电源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区域环评已获得批复,园区配套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民营经济支撑力持续增强,创造的增加值与税收占全县总量70%以上。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青云山制药成功通过GMP认证。成功举办翁源(厚街)招商推介会和广东翁源涂料化工高峰论坛。------城乡建设有序推进 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太平洋建设集团参与县城新区建设,新区路网建设全面铺开,南部出口道路正加快推进,翁江大道东段、德政路中段、八泉大道三期路基工程已完成。龙仙2号桥人行道、龙仙河东岸绿道、南龙生活垃圾填埋场等工程建设已完工。县城市政设施建设全年完成投资2亿元。房地产项目万隆花园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锦绣山河、金悦华府、龙湖华府动工建设;“三旧”改造项目尚城阳光花园三栋楼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10.1亿元,增长73%;实现房地产销售15万平方米。翁城中心商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完成。江尾镇南塘湖心坝村被列为国家级传统村落。扎实开展“两创”工作并获得“广东省文明县城工作先进县城”称号。新增省卫生村12个、市卫生村25个,连续三年排全市第一。汕昆、武深两条高速公路韶关段在我县开工奠基,前期工作进展顺利。110千伏坝仔铜锣变电站建成并投入运营。4G网络建设已完工,基本实现县城全覆盖及所有镇(场)热点区域覆盖。加快LED节能产品推广应用,官龙公路亮化和县城路灯改造顺利推进。翁城、江尾两个中心镇污水处理厂已动工建设。------农业生态建设扎实推进 粤台园区全年完成投资1.32亿元,新增项目9个,新搭建现代化温控大棚9万平方米,流转土地 2000亩,兰花创意园启动建设,兰花长廊配套建设逐步完善,玫瑰精油项目已建育苗基地,粤台园区建设成效得到省委副书记马兴瑞高度评价,成为全省现代农业推广学习的榜样。为全县32万亩水稻购买保险,实现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全覆盖。特色农业稳步发展,有效带动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县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3家,累计347家;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累计15家;新成立家庭农场8家;新增“三品”认证10个。筹资6000多万元实施农田水利改善工程。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3.42万亩。生态建设初显成效,完成碳汇林建设9.21万亩,扩大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面积12.3万亩,青云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已完成,建成“乡村绿化美化”示范点20个;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成绩优异,获得省政府通报表扬。全面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实现控制目标,重点减排工程建设达到总体要求。------商贸旅游稳步发展 县农信社成为韶关市首家获银监会批准筹建的农村商业银行。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7.6亿元、贷款余额41.7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12.5%和29%,全县银行存贷比提高5.5个百分点。健全工商部门与企业双向联系制度,帮助企业办理动产抵押登记26宗、融资7935万元。全县登记市场主体9835户,增长19.5%。全县汽车销售网点增至10家,全年销售汽车1857辆。鼓励网上销售,引导扶持30家兰花经营企业实现上线营销。新增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4家,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34亿元,增长10.5%;住宿餐饮业营业额2.2亿元,增长10%。冷泉滩、幽兰山庄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全县接待游客120.67万人次,增长15.88%;旅游总收入8.6亿元,增长16.2%。------社会事业不断进步 全年投入民生支出11.3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3.3%,增长19.3%。惠民实事稳步推进,建设保障性住房、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县卫生信息平台、普及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惠民实事如期完成,龙仙公园改造正加快推进。重视教育发展,加强教育基础建设,成功获得“广东省教育强县”的称号。《有事就寻阿添古》新闻系列报道获广东省新闻一等奖,涂志伟美术馆和翁山诗书画院举办画展9次,全年参观人数22万多人次;全县举办客家山歌大赛等文艺演出300多场;参加全市小戏、小品调演获一金一银,参加“两岸四地”山歌大赛获银奖和新秀奖。县地税局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全面启动,县中医院通过了二级中医医院评审。完成市下达人口计划年度目标任务,“单独二孩”政策顺利实施,人口计生工作稳步提升。组队参加韶关市运动会并取得较好成绩,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坝仔、江尾和新江三个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竣工投入使用。新增城镇就业3665人,劳动力转移就业583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社保扩面和基金征缴工作如期完成。为55个重点帮扶村投入1.67亿元,帮扶危房改造510户。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基本完成。森林防火工作被评为市先进。安全生产态势良好。深入开展“六大专项”打击整治行动,综合排名全市第一名;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三年规划提前一年完成并投入使用,社会治安保持稳定,群众满意度和安全感大幅提升。此外,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信访维稳、审计、物价、粮食、档案、人防、质量技术监督、双拥、民兵预备役、通讯、广播电视等工作均取得新进步。------政府建设明显加强 主动邀请人大、政协监督政府工作,主动接受司法、舆论和群众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卫生和计生部门职能转变和机构合并全面完成,行政效率进一步提升。办复县人大代表建议17件和政协委员提案37件。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得到省、市督导组的肯定。机关作风持续好转,全县各类会议、活动分别减少31.2%和43.6%,本级会议及“三公”经费支出下降17.5%。全年办理“网络问政”1738宗,办复率100%。政府信息公开2988条,进驻网上办事大厅行政审批事项377项,网上办理审批事项3139项,办结率100%。组织各类建设工程交易、政府采购项目322宗,节约资金1500多万元,政务公开更加具体透明。

❽ 河源市各县的经济状况如何龙川县和连平县的经济状况相比较哪个富一点

龙川吧,报纸上报道,每年龙川财政都是第一啊。龙川是大县,河源市人口最多的,至于人均收入就不知道了.....从交通等等综合来分析,应该还是龙川经济发达些。

❾ 韶关市翁源县

翁源县位于广东省北部,韶关市东南部,东与连平县相连,南与新丰县交界,西与英德市、曲江区接壤,北与始兴县、江西省毗邻。因其处于北江支流翁江之源而得名,南朝梁时置县,是广东历史上最早建制的16个县之一。盖因山水奇秀,物产丰饶,故古有“仙邑”之称。总面积221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8万人。是“中国三华李之乡”、“中国九仙桃之乡”、“中国兰花之乡”。 “中国兰花之乡”——翁源
翁源县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处岭南多金属矿带南部,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发现的矿产资源有32种,主要有煤、铁、锰、硫铁矿、黑钨矿、沥青铀矿、金、银、铜、锡、钼、铋、锑、铅、锌等,非金属矿物有白云岩、萤石 、重晶石、绿柱石、石英、冰洲石、耐火粘土等。山地面积247万多亩,森林覆盖率达67%,活立木蓄量587万立方米,是广东省“绿化达标县”。水力资源蕴藏量16万千瓦,尚待开发利用的7.58万千瓦。全县小水电装机容量约4万千瓦,年发电量近2亿度,是全国“农村初级电气化达标县”之一,工农业生产用电充足。县境有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6大河流,水源充足,供水系统配套,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相当充裕。
投资环境优越。翁源区位独特,交通便利,南连珠三角,背靠湖南、江西,素有粤北南大门之称,是珠三角产业近距离转移,低成本扩张的理想宝地,是泛珠三角经济辐射内地的战略通道。县城距广州200公里,深圳300多公里,距韶关110公里。县内京珠高速公路和106国道、1944省道越境而过,规划中的昆汕高速、深湘高速亦将贯穿其中,全县开通国际电话、互联网、视聆通业务,交通通讯非常便利。全县劳动力人口13万人,每年可输送劳动力人口5000人。现有高级技工学校一间,职业中学三间,可培训各式各样的劳动力人才。改革开放以来,翁源打开山门,广引外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使投资环境日臻完善,现已基本形成龙仙综合经济区、翁城经济发展区、官渡经济开发区。勤劳,纯朴的翁源人民热情欢迎海内外宾朋前来旅游观光,投资置业。
“中国三华李之乡”——翁源山川秀美,人文集萃。“龙僻灵池梅岩书堂皆胜地,仙开翁水双腊如珠尽韶天”,尽可概括其钟灵毓秀之气象。东华山自然风景区,张光营自然保护区,铁龙水龙宫和翁城仙狮洞,晚唐诗人邵谒读书地三华书堂石,还有客家人居住遗址湖心坝客家群楼、江尾思茅岭八卦围,以及三华李生态观光园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千百年来,翁源孕育出了不少名人志士,有32首诗载入《全唐诗》的晚唐诗人邵谒,受明神宗皇帝赠联“破虏平蛮,功盖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嘉奖的抗倭名将太子太保陈嶙,有20世纪四十位杰出旅美华人之一、中华世纪英才、美国油画大师涂志伟等等。
气候温和,四季宜耕,翁源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三华李、九仙桃、蚕桑、糖蔗、兰花、优质稻、反季节蔬菜等农产品相当丰富。翁源是全国的蚕桑、糖蔗生产基地县,是全国最大的国兰(兰花)生产基地,是素有岭南佳果之称、夏令果王三华李的故乡。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翁源县辖七镇一场:龙仙镇、坝仔镇、江尾镇、官渡镇、周陂镇、翁城镇、新江镇和铁龙林场。县人民政府驻龙仙镇。全县总面积221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8.8万人。
龙仙镇:辖34个村委会,6个居委会,面积433平方千米,总人口117449人。
坝仔镇:辖22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面积384平方千米,总人口48826人。
江尾镇:辖24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面积334平方千米,总人口42626人。
官渡镇:辖19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面积240平方千米,总人口44427人。
翁城镇:辖16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和翁城农场,面积133平方千米,总人口33916人。
新江镇:辖19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面积337平方千米,总人口41103人。
周陂镇:辖18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面积201平方千米,总人口41771人。
铁龙林场:辖3个工区和居委会,面积96平方千米,总人口5727人。 http://ke..com/view/187666.htm?fr=ala0_1_1

❿ 急急急!!!!!跪求河源、韶关、惠州各县经济排名~~!!

河源:
GDP总量:龙川县>连平县>紫金县>和平县
人均GDP:连平县>龙川县>和平县>紫金县

韶关:
GDP总量:乐昌市>仁化县>南雄市>翁源县>乳源县>始兴县>新丰县
人均GDP:仁化县>乳源县>南雄市>始兴县>乐昌市>新丰县>翁源县

惠州:
GDP总量:博罗县>惠东县>龙门县
人均GDP:博罗县>惠东县>龙门县

注:以上均为2010年排名,详见以下排名

广东县域生产总值排名(仅列出以上县市)(2010年):
1、博罗县:294.81万元(4)
2、惠东县:250.53万元(6)
3、龙川县:88.94万元(38)
4、龙门县:68.85万元(44)
5、连平县:67.96万元(45)
6、乐昌市:64.78万元(47)
7、紫金县:63.16万元(49)
8、仁化县:62.88万元(50)
9、南雄市:60.26万元(51)
10、翁源县:40.47万元(58)
11、和平县:39.75万元(59)
12、乳源县:38.70万元(60)
13、始兴县:34.18万元(62)
14、新丰县:30.60万元(64)

广东县域生产总值排名及人均GDP排名(仅列出以上县市)(2010年):
1、仁化县:3.09万元(6)
2、博罗县:2.90万元(10)
3、惠东县:2.81万元(13)
4、龙门县:2.21万元(19)
5、乳源县:2.17万元(21)
6、连平县:2.04万元(25)
7、南雄市:1.86万元(32)
8、始兴县:1.64万元(39)
9、乐昌市:1、59万元(40)
10、新丰县:1.48万元(46)
11、龙川县:1.29万元(52)
12、翁源县:1.20万元(55)
13、和平县:1.06万元(61)
14、紫金县:9981元(64)

注:后缀括号内数字为全省县域排名

阅读全文

与翁源县和连平县哪个经济发展更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什么是自毁的婚姻 浏览:869
浙江卫视上午为什么播爱情公寓 浏览:717
土库曼斯坦美女讲什么语言 浏览:866
什么是爱情的真意 浏览:70
阿里健康商城怎么样 浏览:465
亲情什么什么爱情最可贵 浏览:186
什么是台灯的故事 浏览:986
白鹭为什么象征长寿幸福 浏览:906
故事怎么读的 浏览:526
yy礼物幸福甜心多少钱 浏览:21
肉怎么做快捷又健康 浏览:600
美女我称呼你什么啊 浏览:449
事业单位材料分析题怎么得分的 浏览:259
1500斤美女怎么吃胖的过程 浏览:719
被骗后直接经济损失包括哪些 浏览:267
昆明市疾控事业编多少钱工资 浏览:908
婚姻中如何建立高位 浏览:554
看见美女穿得少怎么调侃 浏览:734
爱情被算计了用什么花表示 浏览:253
巴东事业单位什么时候上班 浏览: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