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夜间经济名词解释
夜间经济是现代城市业态之一,是指当日下午6点到次日早上6点所包含的经济文化活动,其业态包括晚间购物、餐饮、旅游、娱乐、学习、影视、休闲等。
夜间经济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夜市,而是一种基于时段性划分的经济形态,一般指从当日下午6点到次日凌晨6点所发生的第三产服务业方面的商务活动,是以服务业为主体的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延伸。
‘贰’ 夜市经济发展分析
“十一”假期,我国消费市场再次表现抢眼。中国银联发布的数据显示,“十一”假期银联网络交易总金额超2万亿元,仅前6天消费金额即超过去年黄金周7天之和。其中,夜间消费正成为新亮点,据银联统计,夜间餐饮消费金额同比增长55.5%,娱乐类消费金额更是同比增长超过80%。
一、夜间旅游参与度高、消费旺
近年来,我国夜间旅游参与度高,接受调查的游客中有过夜游体验的占比92.4%。银联商务数据显示,2019年春节期间国内夜间总体消费金额、笔数分别达全日消费量的28.5%、25.7%,其中,游客消费占比近三成,夜间旅游已成为旅游目的地夜间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我国夜游经济行业既有一定的发展,又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来说,在全球“夜经济”欣欣向荣,各地政府大力支持下,我国夜间旅游行业市场潜力较大,未来发展前景较好!
——以上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旅游产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决策分析报告》。
‘叁’ 我国夜经济的特点
夜经济是指从当日18时至次日凌晨2时所发生的服务业类经济活动,发展“夜经济”是提升城市消费需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力举措。
无论是夜宴、夜饮,还是夜唱、夜购,夜间消费大多是服务性消费,几乎涵盖了商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业、旅游业、娱乐业等所有第三产业。
毫无疑问,夜间消费需求是一种高层次的消费需求。 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夜经济是夜间居民消费和企业供给的汇合,是由一个个供求之间的交易构成的。
发展夜经济,关键是要相信市场的力量,这应当成为城市夜经济发展的一条基本原则。大型演艺项目的谋划和场所建设,在管,有大企业在经营,有高端消费需求做支撑,不用多说了。需要多说的,是那些从“小”做起的街边摊贩、小本生意、草根经济。
夜间消费行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既可以消费,也可以不消费;既可以提前消费,也可以延后消费。关键看怎样引导、怎样推动。繁荣夜经济,固然需要个人改变消费习惯,解决“想消费”问题,但更关键的是企业行动起来,解决“能消费”问题。正如经济学家萨伊所说:“仅仅鼓励消费无益于商业,因为困难不在于刺激消费的欲望,而在于供给消费的手段。”
‘肆’ 重庆路的夜经济
2001年初,长春市政府坚决取缔了清明街露天夜市,将重庆路商业街的正常营业时间调整到晚上10点钟,变以往的小商小贩云集街路的较低层次的马路市场经营模式为高档次的室内化经营模式,打破了长期以来夜经济不旺、老百姓晚间文化娱乐生活单一的局面。
“夜经济”已成为重庆路商业收入的半壁江山。
首次将营业时间延长至晚上9点的重庆路人防商场负责人告诉记者,自从该商场在中央大厅延长营业时间后,商场每天的经济收入增加了1万多元。长百大楼的某部门负责人在同记者谈论延长营业时间带来的经济效益时,喜悦的神情溢于言表,据他透露,与
与上一年相比,该企业的营业额整整翻了一番。与此同时,沃尔玛购物中心和恒客隆等超市大卖场因其购物空间宽敞、环境优雅舒适、商品种类丰富,成为汇聚春城百姓晚间消费的重要阵地,成为金街“夜经济”中极为活跃的又一个商业空间,在众商家尝到甜头后,长春市政府又适时推出了“以灯招客,以客促商,以商养灯”的亮化理念,
一个全街通亮、动静交织、色彩斑斓的重庆路展现在市民面前:长百大楼、国贸的楼形灯,华美多姿,体现繁华气息;亚泰富苑、卓展购物中心的霓虹灯,流光溢彩,尽展时尚潮
流;万达·沃尔玛购物广场前的灯光雕塑小品晶莹柔和,打造出浓浓的商业氛围,突现文化休闲功能;街路两侧独具欧式风格的灯光建筑古朴典雅,行人身处其中莫不怡然自得,流连忘返,人在光里,如在画中……
经历了岁月的洗礼,重庆路商业街在老派和成熟的韵味中散发着繁华与时尚的气息,脱胎换骨般的改造使之从传统商业街的层面跳到了现代商业街的层面,这一跳跃既有历史的积淀,更有未来的召唤:重庆路商业街正以其巨大的内聚力和辐射力,成为长春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生力军,将长春商业带向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伍’ 夜间经济有哪些特点
纷纷点亮“夜间模式”。
夜间经济源于大都市为改善城市中心区夜晚空巢现象而提出的经济学概念,在当前已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其定义为“发生在当日下午6点到次日凌晨6点以当地居民、工作人群和游客为消费主体,以休闲、旅游、购物、健身、文化、餐饮等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城市消费经济”。(注释:夜间经济通常指从下班后进行的经营活动,上海市最新指导意见对此定义为从晚7点到次日6点在城市特定地段发生的各种合法商业经营活动。)
‘陆’ 夜经济什么意思
所谓“夜经济”,直接理解就是产生在晚间的消费、生产和交易,是“假日经济”的一种延伸,是刺激内需、提升消费的一种新的提法。
夜经济其实存在已久,也不是什么新的东西,尤其是在南方或天气热的时候,人们工作一天下班后出来购物、吃东西、娱乐等等已经比较普遍,但之前更多是以市场自身的力量在推动,未上升到一种经济的概念,政府、社会等主动推动刺激的外部力量也不是太多。消费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动力,我国国内消费在GDP中的比例也逐年增加,去年达到58%,在投资、出口乏力的情况下,促进内需消费是各地区发展经济的重点任务。
消费的条件:有消费的人、有消费的钱、有消费的场地、有供消费的商品和服务,还要有消费的时间和习惯氛围。这些条件又是相互呼应的,如果大家都有时间,相互撺掇,又有好吃的、好玩的,就容易去消费,当然可能手里的钱有点紧,但钱少就少花,只要花出去了,商家挣到钱了,就有更多的商家来干,就有更多的商家采购更多的原料和设施,慢慢这个地区的大家都可以多挣钱了,多挣就会多花,由此经济就走向良性循环。所以刺激提升“夜经济”的目的也就是如此。
当然,我们被疫情压抑了两个多月,在市场和人民的活动逐步放开后,会有一定的报复性消费反弹,大家恢复恢复往日的朋友交往、吃点小吃、唱唱卡拉OK,此时提振“夜经济”也就是一个不错的刺激经济恢复的选项。但问题是目前大家对未来还有疑虑,自己的工作、工资能不能保,未来是否可能经济会有问题等等,这时候,需要政府的经济刺激,尤其是给消费“点一把火”,给点实在的消费券、补贴,这样,消费的火一旦被点着,就会带动生产、交易和投资,整体经济就容易快速恢复,就如同前两天,杭州的市民消费券发放,据统计几天的时间发了3000万左右的消费券,却带动了4个多亿的直接消费,这种效应立竿见影。
夜经济确实能刺激消费,带动地方经济,也能促进疫情后的经济恢复,但要想真正发挥出作用,还要靠各地方去如何设计和经营夜经济,别只喊口号,来点实在的,它才能真正让大家既“嗨”了,又把经济搞活了。
‘柒’ 听说还有夜间经济这个词,现在真的这么多人晚上不睡的吗
中国夜间经济发展拥有很好的社会环境基础。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查发现,2018-2019中国居民夜晚生物钟在不同的时间段消费习惯也不同。从18点到21点,正常晚饭时间。21点宵夜餐饮进入营业高峰。到22点,到达刷剧、淘宝的娱乐生活高峰。而23点到达夜晚支付的高峰,夜生活进入活跃期。一直到24点,则是小商户贷款的高峰,买卖不打样。
中国线上及线下的夜间消费需求逐渐丰富,夜间消费比例约占总体零售消费的六成,预计2020年中国夜间经济规模将突破30万亿元。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等也在大力推进夜间经济发展。庞大的规模在侧面也说明,夜间消费有大量的用户需求。
夜间经济的六大业态类型
夜间经济的传统业态包括聚会场所、餐饮和酒吧,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升级和消费体验的多样性增多,许多日间业态也延伸至夜晚,比如购物、电影、书店、剧场等文化艺术体验类,甚至还有体育比赛、健身等等。
以上内容摘自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艾媒报告丨2019-2022年中国夜间经济产业发展趋势与消费行为研究报告》。
‘捌’ 什么是夜经济
在晚上经营的专所,产生的经济利润吧。夜总会等等
‘玖’ 激活“夜经济”和摆地摊有什么区别
激活“夜经济”和摆地摊的区别是“夜经济”里面包括摆地摊但是摆地摊进行了规范统一的管理,更符合城市建设和环境治理的需求,而且不仅仅局限于摆地摊这一单一的项目;
‘拾’ 夜间经济属于什么性质的经济
夜间经济是休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业态包括:晚间购物、餐饮、旅游、沐浴、美容美发、休闲、保健、学习、教育、歌舞、影视、娱乐等内容,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带动购物、餐饮、文化、娱乐、观光、旅游、健身、交通等多行业的发展,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同时夜间经济还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极大地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