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经济是如何运行第三章

经济是如何运行第三章

发布时间:2022-06-26 04:52:18

❶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怎么运行的

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是价格、供求、竞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比一般的市场经济更强调宏观调控。所以它多了计划、政策、法规等运行调控手段。

也就是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相合作共同影响。

经济学原理中关于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的解释

整体经济运行的三个原理,
1.
生产率是生活水平的最终根源,
2.
货币量的增长的通货膨胀的最终根源,
3.
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经济运行机制是指社会经济整体在运动过程中各构成要素在有机联系中发生的相互作用的机理及其协调功能。经济运行机制是协调经济运动过程的经济机理,经济运行机制功能的发挥,有赖于其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经济运行机制是有规律地按一定的方式运行而发挥总体功能。经济运行是指各种经济主体利用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的过程。

❸ 国家经济是如何运转的

1是通过国家税收完成资金的集中,通过财政完成资金的使用.
2是通过国有企业上缴利润,通过财政完成再分配.
3是通过各级政府的罚没收入,保证国家资金的不足.

❹ 经济是如何运行的

经济矢量的合成和资源的有效配置
王见定李颖伯

{摘要}按照传统的经济学理论,经济变量是以标量的形式出现的。本文提出:经济变量实质上是一种矢量。但又不同于物理学中的矢量,有其自身的合成规律。资源的有效配置其实是经济矢量合成的一种形式。本文以一些实例对经济矢量合成的法则进行说明,并进一步阐述这一理论在经济活动中的指导意义。(内容简介:经济学新理论)

4吨混凝土和1吨盘钢构成一个5吨的混恁土构件;一个缸的发动机、一个底盘、一个车身构成一辆轿车;一个显像管、一个复杂的线路和一个壳体构成一个精美的电视机;一个美容师半个小时的劳务加上对各种美容美发器械及化妆品的使用,产生了一个时髦的发型;一位外科大夫4个小时的手术以及四个同事的合作、医疗器械和各种药物的使用完成了一个心脏手术....这些都是经济矢量合成的事例。

混凝土4吨和1吨盘钢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变量,像这样既有大小又有一定流向的经济变量,我们定义为经济矢量。4吨混凝土和1吨盘钢构成了一个5吨的混凝土构件,可以看成两种经济矢量的合成。它们之间的比例是一定的,是由构件的用途决定的,而且这种比例将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变化(当然在一段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如果现在有5吨混凝土和1吨盘钢,也只能构成5吨的混凝土构件,多生产的1吨混凝土在这一组合中是无用的。这就是经济矢量的合成法则。这个法则对于不同的经济矢量之间是不同的。这种经经济矢量的合成可以在多个经济矢量中进行。例如一个发动机、二个车身、二个底盘也只能构成一辆轿车,其中的一个车身、一个底盘是多余的。以上例子已说明了经济矢量概念是客观的,也说明经济矢量是按一定法则合成而产生社会的综合效益。这种法则在一定时期具有相对稳定性,它取决于合成商品和劳务的质量要求,也取决于届时的生产水平。

通常,我们在经济学教科书中见到的资源的有效配置,实际上也可看成是一种经济矢量合成的实例,有效的含义就在于不进行多余的生产。当然一种商品和劳务是否是有效的,还取决于价格和周围的环境。例如:一辆奔驰轿车,就它的发动机、底盘、车身以及其他一切配套设施都是可以说是一种资源的有效配置,但其10万美元的价格,相对一般市民来说,就不能说是完全有效的。而对于中产阶级来说却可以看成是一种有效的配置。或者就环境而言,在经济发达国家的美国、西欧它可能是一种资源的有效配置(当然也不能超过一定的数量)。而在那些经济正处在发展中乃至落后的地区,它就不能算是一种资源的有效配置。

世界上,任何国家,不管它是发达的国家,还是发展中的国家,都面临着对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对资源的有效配置。资源不同程度的无效开发和无效配置,将造成有效资源的大量浪费、环境的严重污染乃至经济危机。

近20年来,社会主义国家都面临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就实质而言,就是对各种资源进行更有效的开发,对各种资源进行更有效的配置。目前我国进行的下岗再就业工程实质上就是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活动。所谓新的经济增长点,就是某些地区、某企业、某产品基本上达到了某些资源的有效配置。我们认为,当这种有效配置的覆盖面达到50%的时候,由于经济活动的惯性,全国经济将出现全面好转,展示强大的生命力。就一个地区而言,整个经济活动达到80%的有效将是非常理想的,100%的有效是不存在的,既使是在发达国家美国也至少有20%的无效生产,它需要通过调整,甚至破产来达到有效。

参考文献

{1}Samueclson
and
Nordhaus:“Economics”,12th,Ed,McGraw-Hillco.NewYorK,1985.

{2}Parkins:“Modem.Macroeconomics”,Prentice
Hall,Canada,1980.

{3}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译本,三联书店,1957.

{4}克莱因:《凯恩斯的革命》中译本,商务印书店,1980.

{5}罗宾逊、伊特韦尔:《现代经济学导论》中译本,商务印书店,1982.

{6}高鸿业、吴易乙:《现代西方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

{7}王见定:《国民经济行业排列的有序化与经济矢量》,第51届国际统计大会论文集,土耳其,1997.

{8}王见定、李颖伯:《经济矢量的合成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国际社会和经济发展大会论文集,墨西哥,1998.

{9}王见定:《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统一》,前沿科学,2008年第二期,北京,2008.

❺ 《经济机器是怎样运行的》笔记

经济三大力
1.生产力的提高
2.短期财务周期
3.长期财务周期

支出总额=支出的货币+信用,是经济的驱动力,支出总额/货物=价格
央行通过影响利率和发行货币控制经济

信贷:
信贷一旦产生,是贷款人的资产,借款人的负债
信用良好的借款人:偿还能力好(收入债务比率高),抵押物

生产率可以提升,但是比较稳定,但是债务波动比较明显,有长短两个周期,分别是5-8年和75-100年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QwNjY4Nzg4.html

经济三大力
1.生产力的提高
2.短期财务周期
3.长期财务周期

支出总额=支出的货币+信用,是经济的驱动力,支出总额/货物=价格
央行通过影响利率和发行货币控制经济

信贷:
信贷一旦产生,是贷款人的资产,借款人的负债
信用良好的借款人:偿还能力好(收入债务比率高),抵押物

生产率可以提升,但是比较稳定,但是债务波动比较明显,有长短两个周期,分别是5-8年和75-100年

信贷可以凭空产生,于是信贷增加超过生产能力,等式效果可知价格会上升,导致通货膨胀。
这时央行会提高利率,这时有贷款能力的借款人减少,已经产生的债务还款压力增大,于是信贷放缓,支出下降,收入因此下降,经济开始衰退。衰退到一定程度,降低利率,刺激经济扩张。
如果信贷容易获得,经济扩张,信贷不容易获得,经济衰退

但是在长期来看,人们花的钱越来越多(在每次增长和低谷后,债务总额都超过前一个周期),这是人性,造成了长期内,债务增加的速度超过收入,形成长期债务周期。
在繁荣期,贷款人放松贷款条件,过度借贷造成经济泡沫。债务与收入比率=债务负担,收入只要继续上升,债务负担就可以接受,因此资产价值迅猛上升,人们大量借钱投资,因为此时投资很划算。而且收入和资产价值的上升,能够长期内保持良好信用。
但是长期内,债务负担缓慢增加,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偿债成本的增加速度超过收入,迫使人们减少支出来偿债,收入降低,信用降低,借贷减少,成本进一步增加,周期逆转,这时达到长期周期的顶峰,债务负担过重,进入去杠杆化过程。
在去杠杆化过程中,人们削减支出,收入下降,信贷消失,资产价格下跌,银行发生挤兑。随着收入下降和偿债成本增加,偿债人通过出卖资产偿还债务。市场充斥待售资产。价格下跌,抵押物价值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利率已经很低,无法通过降低利率起作用。
去杠杆化过程与衰退过程不同的是,借款人的债务负担过重,无法通过降低利率来减轻。贷款人停止放贷,借款人停止借贷,整个经济体都失去了信用。解决办法:个人政府都减少支出,通过债务违约和重组减少债务,财富再分配,央行多发行货币。
减少支出(紧缩),也造成收入减少,收入减少的速度大于债务减少的速度,实际上债务负担是更重了。另外企业等减少支出会造成工作机会减少,收入也会降低。
如果人们认为银行无法收回贷款,人们会担心银行无法支付其存款,产生挤兑,个人、企业、银行产生债务违约,这种严重的经济收缩就是萧条。主要特征是,本来以为很多资产其实并不存在。很多贷款人不希望债务违约造成自己的资产消失,同意债务重组,削减债务。这会导致债务减少,但是也会导致收入和资产以更快的方式减少,导致通货紧缩。
中央政府这时税收减少,失业补助增多,预算赤字出现。
央行多发行货币(通货膨胀),购买政府债券,政府拿货币进行经济刺激计划;购买金融资产,抬高价格。
核心地采用这四种方式,平衡通缩和通胀,可以实现和谐的去杠杆化。

三条经济法制:
1.不要让债务增长速度超过收入,会被债务压垮
2.不要让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力,会失去竞争力
3.尽一切努力提高生产率

信贷可以凭空产生,于是信贷增加超过生产能力,等式效果可知价格会上升,导致通货膨胀。
这时央行会提高利率,这时有贷款能力的借款人减少,已经产生的债务还款压力增大,于是信贷放缓,支出下降,收入因此下降,经济开始衰退。衰退到一定程度,降低利率,刺激经济扩张。
如果信贷容易获得,经济扩张,信贷不容易获得,经济衰退

但是在长期来看,人们花的钱越来越多(在每次增长和低谷后,债务总额都超过前一个周期),这是人性,造成了长期内,债务增加的速度超过收入,形成长期债务周期。
在繁荣期,贷款人放松贷款条件,过度借贷造成经济泡沫。债务与收入比率=债务负担,收入只要继续上升,债务负担就可以接受,因此资产价值迅猛上升,人们大量借钱投资,因为此时投资很划算。而且收入和资产价值的上升,能够长期内保持良好信用。
但是长期内,债务负担缓慢增加,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偿债成本的增加速度超过收入,迫使人们减少支出来偿债,收入降低,信用降低,借贷减少,成本进一步增加,周期逆转,这时达到长期周期的顶峰,债务负担过重,进入去杠杆化过程。
在去杠杆化过程中,人们削减支出,收入下降,信贷消失,资产价格下跌,银行发生挤兑。随着收入下降和偿债成本增加,偿债人通过出卖资产偿还债务。市场充斥待售资产。价格下跌,抵押物价值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利率已经很低,无法通过降低利率起作用。
去杠杆化过程与衰退过程不同的是,借款人的债务负担过重,无法通过降低利率来减轻。贷款人停止放贷,借款人停止借贷,整个经济体都失去了信用。解决办法:个人政府都减少支出,通过债务违约和重组减少债务,财富再分配,央行多发行货币。
减少支出(紧缩),也造成收入减少,收入减少的速度大于债务减少的速度,实际上债务负担是更重了。另外企业等减少支出会造成工作机会减少,收入也会降低。
如果人们认为银行无法收回贷款,人们会担心银行无法支付其存款,产生挤兑,个人、企业、银行产生债务违约,这种严重的经济收缩就是萧条。主要特征是,本来以为很多资产其实并不存在。很多贷款人不希望债务违约造成自己的资产消失,同意债务重组,削减债务。这会导致债务减少,但是也会导致收入和资产以更快的方式减少,导致通货紧缩。
中央政府这时税收减少,失业补助增多,预算赤字出现。
央行多发行货币(通货膨胀),购买政府债券,政府拿货币进行经济刺激计划;购买金融资产,抬高价格。
核心地采用这四种方式,平衡通缩和通胀,可以实现和谐的去杠杆化。

三条经济法则:
1.不要让债务增长速度超过收入,会被债务压垮
2.不要让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力,会失去竞争力
3.尽一切努力提高生产率

❻ 经济是怎样运行的

你好,
现在各国经济主要靠市场机制调节,偶尔需政府管理,经济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
经济学中的经济机制是指一定社会经济机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及功能。它存在于社会再生产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全过程。由于经济机制是在经济机体的运行过程中发挥功能的,因此它又称为经济运行机制。
机制一词最早来自希腊文mechane,意指机器、机械、机构。这一工程学概念相继为其他学科所采用。社会经济形态作为社会机体也有自己的经济机制,受一定的经济规律的支配。在经济机制形成和发挥作用的整个过程中,都同人们的活动相联系。因为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现实的经济活动总是体现有生命的主观因素(劳动力)的作用。经济规律具有客观的性质,但经济规律的作用要通过人们的经济活动才能实现,因此,在分析经济机制的内涵时,既要把握它的客观性质,又不能忽略主观因素的作用。
社会主义经济机制
社会主义的经济机制是组织和管理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广泛和复杂

的体系。它包括相互制约的社会主义经济诸因素的内在结合关系,及其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向前发展的作用机制。同时,它也包括国家组织管理经济的机构,有关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以及影响、制约经济发展的杠杆。社会主义经济机制组成部分之一的作用机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诸因素的内在制约关系,蕴含于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本质中,因而是无形的。至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机制具体形式的利用机制,是人们自觉地依据经济规律所建立的实现经济规律作用的具体形式,主要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❼ 国家经济是如何运转的

1、是通过国家税收完成资金的集中,通过财政完成资金的使用。

2、是通过国有企业上缴利润,通过财政完成再分配。

3、是通过各级政府的罚没收入,保证国家资金的不足。

原理

在国家经济的运转过程中,通过鼓励技术发展和应用,通过教育培训,通过各种各样的宏观政策,可以使得大家不断提高T时间效率,提升社会总体需求来让企业生产者获得更多S收入,借助市场竞争机制来促进大家更好更多的协同降低各种成本C,从而更多快好省的产生和积累出社会财富。

至于在微观层面,每个人积累财富的数量级别程度,就在于大家不断的自我提升和对于各种机会的把握了。

❽ 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电子版和金融数学类书籍的电子版

有的。呵呵----第一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 9
人们如何作出决策 10
原理一:人们面临交替关系 10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11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11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12
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12
原理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12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13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13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14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14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15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 15
结论 15
内容提要 16
第二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17
作为科学家的经济学家 17
科学方法:观察、理论和进一步观察 18
假设的作用 18
经济模型 19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21
作为决策者的经济学家 22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22
华盛顿的经济学家 23
为什么经济学家意见分歧 23
科学判断的不同 23
价值观的不同 24
不懂装懂的人和古怪的人 24
感觉与现实 25
出发吧! 25
内容提要 26
第三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26
一个现代经济寓言 27
生产可能性 27
专业化与贸易 28
比较优势原理 30
绝对优势 30
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 30
比较优势与贸易 31
比较优势的应用 31
迈克尔•乔丹应该自己修剪草坪吗? 31
美国应该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吗? 31
参考资料 32
结论 32
内容提要 33
第四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33
市场与竞争 34
竞争市场 34
竞争:完全及其他 34
需求 35
个人需求的决定因素 35
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35
其他条件相同 36
市场需求与个人需求 36
需求曲线的移动 37
案例研究 减少香烟需求量的两种方法 38
供 给 38
个人供给的决定因素 38
供给表与供给曲线 39
市场供给与个人供给 39
供给曲线的移动 39
供给与需求的结合 40
均 衡 40
分析均衡变动的三个步骤 40
结论 42
内容提要 42
第五章 弹性及其应用 43
需求弹性 44
需求价格弹性及其决定因素 44
计算需求价格弹性 45
参考资料:用中点法计算弹性 45
需求曲线的变化 46
总收益与价格的需求弹性 47
案例研究 博物馆门票的定价 47
需求收入弹性 47
参考资料:需求曲线的弹性和总收益 47
新闻摘录 收费道路的弹性 48
供给弹性 49
供给价格弹性及其决定因素 49
计算供给价格弹性 49
供给曲线的变化 50
供给、需求和弹性的三种应用 50
农业的好消息能是农民的坏消息吗? 51
为什么石油输出国组织不能保持石油的高价格? 52
禁毒增加还是减少了与毒品相关的犯罪? 53
第六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55
价格控制 55
价格上限如何影响市场结果 56
案例研究 加油站前的长队 57
案例研究 短期与长期租金控制 58
新闻摘录 纽约市的租金控制 59
价格下限如何影响市场结果 59
案例研究 最低工资 60
对价格控制的评价 61
税 收 61
向买者征税如何影响市场结果 62
向卖者征税如何影响市场结果 63
案例研究 国会能分配工资税的负担吗? 64
弹性与税收归宿 64
案例研究 谁支付奢侈品税? 65
结论 65
内容提要 66
第七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66
消费者剩余 67
支付意愿 67
用需求曲线衡量消费者剩余 67
低价格如何增加消费者剩余 69
生产者剩余 71
成本与卖者的意愿 71
用供给曲线衡量生产者剩余 71
高价格如何增加生产者剩余 73
市场效率 74
仁慈的社会计划者 74
参考资料:市场中看不见的手 74
市场均衡的评价 75
新闻摘录 倒卖门票 76
结论:市场效率与市场失灵 77
内容提要 78
第八章 应用:税收的代价 78
税收的无谓损失 79
税收如何影响市场参与者 79
无谓损失与贸易的好处 81
无谓损失的决定因素 82
案例研究 对劳动征税的无谓损失 83
案例研究 亨利•乔治和土地税 84
无谓损失和税收收入随税收变动而变动 84
案例研究 拉伐曲线和供给学派经济学 85
新闻摘录 乌克兰应该降低税率来增加税收收入吗? 87
结论 88
内容提要 88
第九章 应用:国际贸易 89
贸易的决定因素 89
没有贸易时的均衡 89
参考资料:比较价格和比较优势 90
世界价格和比较忧势 91
贸易的赢家和输家 91
出口国的得失 91
进口国的得失 93
关税的影响 95
进口限额的影响 96
贸易政策的结论 98
各种限制贸易的观点 98
工作岗位论 98
国家安全论 99
幼稚产业论 99
新闻摘录,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墨西哥的西红柿 99
不公平竞争论 100
作为讨价还价筹码的保护论 100
新闻摘录 鸡肉人侵 100
案例研究 关贸总协定和实现自由贸易的多边方法 101
结论 101
内容提要 102
第十章 外部性 103
外部性和市场无效率 104
福利经济学:概述 104
生产中的负外部性 104
生产中的正外部性 105
案例研究 关于技术政策的争论 106
消费的外部性 106
外部性的私人解决方法 107
私人解决方法的类型 107
新闻摘录 一位愤怒的公民在呼吁 108
科斯定理 108
为什么私人解决方法并不是总有效 109
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109
管制 109
庇古税和补贴 110
新闻摘录 实施中的污染许可证 112
对污染经济分析的批评 112
结论 113
内容提要 113
第十一章 公共物品和共有资源 114
不同类型的物品 114
公共物品 115
搭便车问题 115
一些重要的公共物品 116
案例研究 灯塔是公共物品吗? 116
成本-收益分析是一个难题 117
案例研究 一条生命值多少钱? 117
共有资源 118
共有地的悲剧 118
案例研究 资本主义、共产主义以及集体资源 118
一些重要的共有资源存 119
新闻摘录 新加坡解决道路拥挤的方法 120
新闻摘录 黄石公园应该像迪斯尼乐园一样收费吗? 120
案例研究 为什么黄牛没有绝种 121
结论 121
内容提要 122
第十二章 税制的设计 123
美国政府的财政概况 123
联邦政府 124
州与地方政府 126
税收和效率 127
无谓损失 127
案例研究 应该对收入征税,还是应该对消费征税? 127
管理负担 128
新闻摘录 小企业和税法 128
边际税率与平均税率 129
定额税 129
税收与平等 129
受益原则 130
能力纳税原则 130
案例研究 如何分配税收负担 130
案例研究 横向平等与结婚税 131
税收归宿与税收平等 132
案例研究 谁支付公司所得税 132
案例研究 单一税率税 132
结论:平等与效率之间的交替 133
内容提要 134
第十三章 生产成本 134
什么是成本 135
总收益、总成本和利润 135
作为机会成木的成本 135
作为一种机会成本的资本成本 136
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 136
生产与成本 137
生产函数 137
从生产函数到总成本曲线 138
成本的各种衡量 139
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139
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 140
成本曲线及其形状 140
典型的成木曲线 142
短期与长期成本 144
结论 144
内容提要 144
第十四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145
什么是竞争市场? 146
竞争的含义 146
竞争企业的收益 146
利润最大化与竞争企业的供给曲线 147
一个简单的利润最大化例子 147
边际成本曲线和企业的供给曲线 148
企业的短期停止营业决策 149
案例研究 生意冷清的餐馆和淡季的小型高尔夫球场 150
参考资料 覆水难收与沉没成本 150
企业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长期决策 151
用我们的竞争企业图形来衡量利润 152
竞争市场的供给曲线 153
有固定数量企业的市场 153
有进入与退出的市场供给 153
参考资料 如果竞争企业获得零利润,为什么它们还在经营? 154
短期与长期需求移动 154
为什么长期供给曲线会向右上方倾斜 155
结论 156
内容提要 156
第十五章 垄断 156
为什么会产生垄断 156
垄断资源 156
案例研究 德比尔的钻石垄断 156
政府创造的垄断 156
自然垄断 156
垄断者如何作出生产与定价决策 156
垄断与竞争 156
垄断者的收益 156
利润最大化 156
参考资料 为什么垄断者没有供给曲线 156
垄断的利润 156
案例研究 垄断药品与无品牌药品 156
垄断的福利代价 156
无谓损失 156
垄断的利润:一种社会代价吗? 156
对垄断的公共政策 156
用反托拉斯法增强竞争 156
管制 156
新闻摘录 波音的市场势力 156
公有制 156
无所作为 156
价格歧视 156
关于定价的一个寓言 156
这个故事的寓意 156
价格歧视分析 156
价格歧视的例子 156
新闻摘录 选拔最优垄断者 156
结论:垄断的普遍性 156
内容提要 156
第十六章 寡头 156
在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 156
只有少数几个卖者的市场 156
双头的例子 156
竞争、垄断和卡特尔 156
寡头的均衡 156
寡头数量如何影响市场结果 156
案例研究 欧佩克和世界石油市场 156
新闻摘录 欧佩克中的争执 156
博弈论与合作经济学 156
囚犯的两难处境 156
作为囚犯两难处境的寡头 156
新闻摘录 现代海盗 156
囚犯两难处境的其他例子 156
囚犯的两难处境与社会福利 156
为什么人们有时能合作 156
案例研究 囚犯两难处境的比赛 156
针对寡头的公共政策 156
贸易限制与反托拉斯法 156
案例研究 一次违法的通话 156
关于反托拉斯政策的争论 156
新闻摘录 玩具反斗城是反竞争的吗? 156
结论 156
内容提要 156
第十七章 垄断竞争 156
有差别产品的竞争 156
短期中的垄断竞争企业 156
长期均衡 156
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 156
垄断竞争与社会福利 156
参考资料:过剩生产能力是个社会问题吗? 156
广告 156
关于广告的争论 156
案例研究 广告与眼镜的价格 156
作为质量信号的广告 156
品牌 156
案例研究 共产主义下的品牌 156
新闻摘录 电视网也有品牌 156
结论 156
内容提要 156
第十八章 生产要素市场 156
企业的劳动需求 156
竞争的、利润最大化的企业 156
生产函数与劳动的边际产量 156
边际产量值和劳动需求 156
参考资料 投入需求与产量供给: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156
劳动市场的均衡 156
均衡的边际生产率 156
劳动供给的移动 156
劳动需求的移动 156
案例研究 生产率与工资 156
其他生产要素:土地和资本 156
土地和资本市场的均衡 156
参考资料 资本收入的各种形式 156
生产要素之间的联系 156
案例研究 黑死病的经济学 156
结论 156
内容提要 156
第十九章 收入与歧视 156
决定均衡工资的若干因素 156
补偿性工资差别 156
人力资本 156
案例研究 日益增加的技能价值 156
能力、努力和机遇 156
案例研究 漂亮的收益 156
教育的另一种观点:信号 156
案例研究人力资本、天赋能力及义务教育 156
超级明星现象 156
歧视经济学 156
劳动市场歧视的衡量 156
雇主的歧视行为 156
案例研究 电车上的种族隔离与利润动机 156
顾客与政府的歧视行为 156
案例研究 体育运动中的歧视行为 156
新闻摘录男人、女人与工资 156
缩小中的工资差距 156
关于同工同酬的争论 156
结论 156
内容提要 156
第二十章 收入分配 156
不平等的衡量 156
美国的收入不平等 156
案例研究 妇女运动与收入分配 156
案例研究 世界各国的收入不平等 156
贫困率 156
衡量不平等中的问题 156
新闻摘录 正确衡量了贫困率吗? 156
经济流动性 156
收入再分配的政治哲学 156
功利主义 156
自由主义 156
自由意志主义 156
减少贫困的政策 156
最低工资法 156
福利 156
负所得税 156
新闻摘录 1996年的福利改革 156
实物转移支付 156
反贫穷计划和工作激励 156
新闻摘录 储蓄与福利 156
结论 156
内容提要 156
第二十一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 156
预算约束:消费者买得起什么 156
偏好:消费者想要什么 156
用无差异曲线代表偏好 156
无差异曲线的四个特征 156
两种极端的无差异曲线例子 156
参考资料 156
效用:表示消费者偏好的另一种方法 156
最优化:消费者选择什么 156
消费者的最优选择 156
收入变动如何影响消费者的选择 156
价格变动如何影响消费者的选择 156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156
需求曲线的推导 156
四种应用 156
所有的需求曲线都向右下方倾斜吗? 156
工资如何影响劳动供给? 156
案例研究 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 156
历史趋势、彩票赢家及卡内基的猜测 156
利率如何影响家庭储蓄? 156
穷人喜欢接受现金转移支付还是实物转移支付? 156
结论:人们真的这样想吗? 156

想要的话直接在网络文库里找。只在不行你吧邮箱给我。我给你。呵呵---

❾ 经济是如何运行的 经济学存在的目的是什么

众多独立的社会组织以自己的经济活动进行社会分工来实现经济的运转,社会生产的进行,国家则要为经济运转提供服务,如建立制度,保障公平等。经济学属于对经济研究的一门学科,到一定阶段会学校会教授一些经济学知识,大学则有专门专业,目的是为了保障经济的运行,促进经济的发展,分析研究解决问题。

❿ 经济体系是如何运作的

经济体系运行的装饰也是雨。股市有相同相似之处,主要原因是紧急的运行,必须有。上涨。横盘。下跌再上涨,横盘下跌。小幅调整。进二退一的规律,这样运行。

阅读全文

与经济是如何运行第三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经济收入要怎么写 浏览:372
在哪里打开健康码vivo 浏览:843
事业单位刚来工作是什么职位 浏览:44
如何把幸福传递他人 浏览:377
婚姻法契约是什么 浏览:45
怎么合成走路美女 浏览:187
重庆美女早餐吃什么 浏览:458
回到幸福的时候你选择哪个瞬间 浏览:696
僵尸模式是怎么变成僵尸的故事 浏览:95
美女电脑怎么开机搭讪 浏览:906
经济仲裁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525
印度什么族美女好看 浏览:303
爱情脆弱的人怎么挽回 浏览:327
女子身体健康怎么描写 浏览:729
为什么我觉得婚姻不如意 浏览:853
爱情公寓拍完以后他们都在干什么 浏览:306
爸爸的婚姻给了我们什么 浏览:597
大美女怎么不出来 浏览:223
怎么才能接受到爱情 浏览:557
怎么对待女人在婚姻中的地位 浏览: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