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武汉蔡甸经济开发区的概况
京珠、沪蓉高速公路,是中国公路交通的动脉。由这两条国道交汇形成的“金十字”,镶嵌在武汉的新型城区——蔡甸区。蔡甸位于武汉西南部,地处江汉平原东端,南依长江,北托汉水,现辖11个街(场)、乡镇,地域面积1105.72平方公里,人口近50万。
蔡甸城关距武汉中心10公里,距汉口火车站、武汉港各20公里,距天河机场30多公里。这里水、陆、空交通便捷,承东启西,联北通南,畅达全国与全球。
蔡甸区原名汉阳县,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春秋时期,生长在蔡甸马鞍山的楚隐士钟子期,与晋大夫俞伯牙“高山流水结知音”,使这里成为“知音故里”。
蔡甸资源丰富,山水旖旎:54平方公里的南湖水系,水质清纯,景点密布,是武汉地区人们的旅游度假胜地;环绕6个街镇的沉湖水系,鱼肥水美,百鸟鸣栖,有天然珍稀湿地保护面积150万亩;闻名遐迩的莲花湖穿布城关,形成“三面荷花一面柳,满城春光半城湖”的亮丽风貌;境内的“江汉平原第一峰”九真山、佛教圣地嵩阳山,均被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改革开放之后,国家级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这里兴建。蔡甸借助其强劲的经济辐射作用,倾力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九五”期间,蔡甸投资4亿多元改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使这里的公路密度成为全省各县市区之最,电气化水平提前达标,邮电通讯实现了交换程控化和传输数字化,电话普及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乡自来水供给日渐充足,城镇环境焕然一新。“九五”以来,蔡甸成功引进项目160个。香港丝宝集团、台湾国产实业集团、台湾唯冠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银泰集团、华泰植物油有限公司、武汉农资大市场、恒生光电产业、麦可贝斯生物科技、鸿亚实业、天实置业、博奇装饰布、台资华中商贸园、武汉森林野生动物园等一批海内外大财团、大项目先后落户蔡甸,投资总额达60多亿元,形成了蔡甸经济的新支柱。推进了蔡甸区传统工业的改造升级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目前,蔡甸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洗发水生产基地,植物油加工基地;农业上已形成莲藕、奶业、苗木花卉、特种水产、冷食瓜、优质油菜、无公害蔬菜、水禽八大龙头产业,其中莲藕是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
世纪之交,蔡甸依据武汉经济发展圈层结构构想,抓住武汉市区向长江、汉江及京珠、沪蓉国道沿线方向拓展的机遇。在总结过去园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整合资源,集中开发,大手笔建设,全方位招商”的新思路。成立了蔡甸经济开发区,统辖管理沌口产业区(南湖旅游度假区)、姚家山产业区、常福新城、军山商贸园,实行一区四园新体制。其中,沌口产业区紧邻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享受开发区的所有优惠政策,已引进项目40多个,成为蔡甸招商引资的龙头;南湖旅游度假区已引进度假项目36个,建成的疗养院、度假村已联结成新兴的旅游度假群落;常福新城已被武汉市政府确定为重点建设的新型卫星城,被国务院批复确定为武汉新城发展区,兴建工作已全面启动;已以奠基动工的军山商贸园,是30多家台商联袂投资兴建的,建成后将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物流中心;紧邻京珠公路和江汉的姚家山产业区,也以引进投资过亿元的博奇装饰布生产项目,成为民营企业家投资兴业的热土。沿318国道,以沌口小区为重点,将常福至奓山一线建成工业经济增长带;沿京珠高速公路,以军山商贸园为重点,将军山至蔡甸城一线建成商贸物流带,沿汉马路,以南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为重点,将南湖至索河镇一线建成生态旅游经济带。这“三条经济带”则是贯穿蔡甸经济开发区的3条金丝线,它将加速蔡甸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推动园区经济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现在的蔡甸经济开发区,正按照“依托大区、壮大小区、拓展新区、带动全区”的目标,并以其独特的优势、优美的环境、优厚的政策和优良的服务,将给四海宾朋提供大显身手的舞台;正致力于创建经济强区和文明新区的蔡甸人,期待着迎接更多的新“知音”。
❷ 武汉江夏经济开发区的远景规划和前景展望
开发区十年创业发展的硕果,就是已经成为武汉新崛起的旅游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江夏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走在全省区县级开发区的前列。随着湖北省建设武汉大都市圈发展战略思想得确定,加强武汉及其周边地区建设发展的要求显得十分迫切,武汉市将进入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快速增长期,城市的部分职能和人口均逐步由中心区向外围郊区转移,城市简单的外延扩张成为必然,特别是中心城区边缘地带将是武汉市发展的热点地区。其一方面将承担着吸纳主城产业外迁的职能,另一方面亦成为各远城区建设发展的经济增长点,江夏经济开发区属于这样的地区之一。开发区紧邻武汉中心城区,介于城市中环线与外环线之间,环线间联络线、放射线贯穿开发区,交通区位优势显着,开发区北与东湖开发区相连,南与江夏纸坊街相连,是开发区与纸坊之间衔接和补充的重要区域。开发区在后阶段十年内产业布局:将继续依托武汉市中心城区和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辐射力,抓住武汉﹒中国光谷、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湖北)基地武汉医药科技产业园建设的机遇,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新型材料、光电子为主的制造业基地,积极培育自身完善的综合产业集群;结合开发区的区位、交通、智力、政策优势和江夏区经济发展,兼以特色旅游、文化教育、房地产开发同步发展,努力建设以生物医药、制造业为主,设施齐全、综合发展的新型城区。
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设想,江夏经济开发区在未来10年内,城市化水平将达90%左右,其未来建设用地标准略高于中心城区,预测开发区可容纳20万人,建设用地规模为2176.53公顷(不包括水域),远远超出目前规划的12.93平方公里,将创造年社会产值100亿元、税收15亿元。开发区功能组织上将形成“一核﹒二心﹒三轴﹒五组团”的总体空间格局。“一核”,即结合开发区交通干线、内湖面布局形成的中部核心区,承担开发区综合公共中心职能,是融商贸服务与休闲于一体的地区级公共中心。“二心”,即布局于交通干线节点处的北部开发区行政管理中心与南部生活性服务中心。“三轴”,即依托江夏大道、阳光大道、向阳大街等交通干道形成三条发展轴线。沿江夏大道组织布局行政管理中心、商贸服务中心、产业组团、居住组团,构筑开发区的功能发展主轴。阳光大道承担着连接中心城区、纸坊街的重要交通纽带,形成交通发展轴。依托向阳大街以及高压走廊布局防护绿带、生态园林地及公园,形成生态景观绿轴。“五组团”,根据现有建设基础,综合考虑到交通组织、功能布局的合理性,布局形成五大组团,即北部和中南部的生物医药产业组团、南部光电子、制造产业发展组团、西部科教研发综合组团以及中部居住组团。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加强区域功能的整合与完善,确定合理的建设规模,坚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创建武汉南部地区产业结构优良、功能布局合理、生态环境优美的“宜创业、宜居住、宜游憩”的滨水新城区。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一个集科、工、贸于一体,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具有产、学、居功能的江夏新城区将自豪地矗立在江夏地区。随着武汉科技新城的规划并建成,江夏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又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将进一步发挥优势,提高招商水平,加快发展速度,做好招商引资的各项工作,使江夏经济开发区的招商引进工作年年有新进展,财政收入季季有新突破。
❸ 武汉市阳逻开发区到底会发展成怎么样啊
会很强大
❹ 武汉蔡甸经济开发区的区位优势
开发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共引进各类项目102个,总投资30亿元,夯实了现代制造业和配套产业基础,形成了以丝宝精细化工(武汉)工业园、南洋药业、东信药业、阳慷药业、九州通药业、同仁堂药业、同济堂药业、瑞年药业为代表的化工医药产业,以冠捷显示器、翰宇彩欣、恒生光电、中恒电脑为代表的通讯电子产业,以银泰科技、特种工业泵、海天汽配城、博奇装饰布、泰昌汽车地毯、玖信汽车、新来多车架为代表的机械汽配产业,以八达通农产品物流、军山家具物流、中原快运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产业,以南湖度假村、多福山庄、地球村欢乐世界、海天一色、东方夏威夷为代表的休闲、旅游、度假及高档住宅产业。“十五”期末,工业产值达到35亿元,占蔡甸区工业产值的64%;完成国、地两税2.1亿元,占蔡甸区国、地两税的52%;固定资产投资6.3亿元,占蔡甸区的42%。利用外资1477万美元,占蔡甸区的42%。
❺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介绍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91年,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0年4月,国务院批准同意在开发区内设立武汉出口加工区。经过五次托管扩容(1996年托管蔡甸区沌阳、沌口两街;2006年托管蔡甸区军山街;2010年托管汉阳区10平方公里共建区;2014年整体托管武汉汉南区;2014年4月经济托管洪湖新滩新区,2014年12月整体托管汉南区),开发区目前规划控制面积489.7平方公里。开发区位于武汉市西南,长江以北,东经114度9分,北纬30度29分,濒临长江,地处市区武汉三环线和武汉外环线之间。开发区发展腹地广阔,区位优势明显。2014年,工业产值突破5000亿。距离市中心及汉口火车站、武昌火车站约30分钟路程,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约40分钟路程。开发区实行“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体制,工委、管委会代表武汉市委、市政府统一管理开发区各项社会经济事务,为武汉市的独立辖区。
❻ 武汉江夏经济开发区的概况
武汉江夏经济开发区原名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庙山小区(简称庙山开 发区),武汉市人民政府1992年批准成立,规划总面积30平方公里,行政关系隶属江夏区人民政府,挂靠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享受其优惠政策。
一期开发建设11.2平方公里小区已于2001年被拓为武汉科技新城的重要一冀,是武汉·中国光谷的主要发展区。二期开发18.8平方公里新区,被湖北省、武汉市人民政府确定为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湖北)基地的核心园区,即武汉医药科技产业园。
2004年国家对开发区清理,变更为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核减为12.93平方公里,并更名为武汉江夏经济开发区。开发区北靠享有“华中硅谷”之称的东湖开发区,南接武汉卫星城江夏纸坊街,周邻23所大专院校、56个科研所,并拥有5万亩无污染的城中湖,智力密集、人才济济、山水相映、风光宜人。武汉市中环、外环公路、市南环铁路横贯开发区,京珠、沪蓉、宜黄高速公路在开发区设有出入口,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
经过开发区人十余年的艰苦创业、不懈努力,整个开发区已基本形成了光电子通信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电力环保产业等五大产业结构群,产业结构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目前重点引进光机电、制造业、生物医药和文化产业项目,随着武汉市中环、外环线全线贯通,武汉金融城、汽车城、科技城、钢铁城“四城”一线,“武汉浦东”的战略构想的实施,带动了一大批新兴产业来此发展,使这一带的投资价值日益凸现。截止2008年8月,开发区累计引进资金165亿元,累计引进项目156个,其中建成投资企业89家,在建(续建)项目10个,正在申报手续的项目57个。仅2007年协议总投资56.1亿元,完成财政收入3.22亿元,出口创汇1409万美元,引进项目11个,新建成投产企业8个,新增注册企业53家,一批有科技含量、有规模的生物医药、制造业项目纷纷落户,被誉为项目的摇篮。
2004年3月开发区管委会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加强建设用地管理的通知》和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关于清理整顿现有各类开发区的具体标准和政策界限的通知》及省、市政府清理整顿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开发区管委会成立了以党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陈安乐同志为组长,土地、规划、招商等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对开发区进行了认真的清理、自查自纠、上报工作。现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各类开发区设立审核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将本开发区的基本情况作如下汇报。
❼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怎么样
武汉主要经济区之一 还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
❽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特色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特色鲜明,产业链条完整,形成了汽车、电子电器两大支柱产业和印刷包装、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优势产业。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东风汽车、神龙汽车、东风本田汽车等5大汽车公司总部,6家整车厂,20家汽车相关研发机构,18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是我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重要的显示器,空调器制造业基地之一,冠捷显示科技公司具备年产2000万台液晶显示器产能。美的集团、海尔集团、格力电器等家电巨头齐聚开发区,具备了年产空调1200万套、热水器200万套、冷柜100万套的产能。
❾ 湖北省武汉市阳逻经济开发区怎么样
请问你什么专业的,接到那边的面试了吗?阳逻里武汉中心有点偏,据说那里唯一值得提的就是环境好
❿ 武汉东湖开发区近年来的经济建设成就、GDP增长情况如何
东湖开发区发展势头是不错,但再发展就与南湖相似,房子多了,湖面与湿地越来越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