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经济危机,我们普通人怎样生存
多注意自己的工作,尽量不要乱跳槽.平时消费注意节约,有钱也不要随意的投资.其实也没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反正在我们中国影响还不是特别严重,对大部分普通人的生活没有太大的影响.
B. 在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普通人应该怎么去对付呢
再者,在国内经济下行,金融风险加大的情况下,普通居民尽量少加杠杆,甚至把不必要的分期付款消费也应该取消。当金融危机发生后,日子过得最惨的人是高杠杆炒房、炒股、炒期货等,因为他们的资金链随时会断裂。再者,在危机到来之时,要着重于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如果有一技之长或者多技之长,即使金融危机来了,也不会影响到你的生存,最多是生活质量比原来差一些。在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千万别想着要去自己创业,要尽可能的不要失业,在不失业的,有固定收入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学习技能来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最后,对于有钱的家庭来说,遇到金融危机的到来,什么资产都可以抛弃,只要保留现金。因为金融危机来了之后,股市和楼市会暴跌,真正炒底资本市场的机会往往是在这个时段里出现。所以,尽量保证自己拥有大量现金,不受任何损失,到股市或楼市的底部再行进入,或许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C. 经济危机该怎么过日子啊
美国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如狂风般扫荡到每一个角落,处处可见 “人仰马翻”。从美国次贷危机开始,到美国的房利美和房地美“两房”危机,再到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美林银行被收购、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AIG濒临破产被注资850亿美元拯救、全球股市的持续下跌,预示着华尔街最冷的冬天还没有到来,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认为,美国正在陷入“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之中。这些都可能对中国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香港的一位投资银行家认为,中国即便在危机之初可以屹立不倒,但也绝对无法独善其身,因为现在的世界是如此紧密地缠绕在一起。
作为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我们在金融危机来临的时候,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呢?
1、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
一定要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把我们所经手的每一件事情做到尽可能完美,把我们的本职工作做的无可挑剔,做不到第一也不能做到最后。
2、积极充电,提升个人专业素质
利用闲暇时间,抓紧时间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通过各种渠道读书、学习、培训,任何一次学习机会都可以让我们获益匪浅,并且得到提升。
3、节约成本
公司在内部挖潜,挑战最低经营成本,积极准备“过冬的棉衣”,我们作为一名员工,是不是在做一些准备呢?奢侈品尽量的少消费吧,可买可不买的物件、还在犹豫不决的物品,尽量的放弃吧。节省用水用电、减少娱乐消费、减少浪费等等。
4、投资、理财我们要谨慎
2008 年的股市,飘红的日子渐行渐远,2008 年入市的股民,折戟沉沙的不在少数。据专业人士预测,从现在开始到2009 年,投资还是要慎重慎重再慎重,尽量避免风险投资。如果确实要理财,一定要选择低风险的理财产品。
5、多留出点时间陪陪家人和孩子
在工作之余,多做一点感情投资,陪陪家人,陪陪孩子吧,在物质可能不会太丰盛的未来,来一份丰盛的精神大餐也是蛮不错的选择呢。
6、保持一颗平常心
在非常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这句老话永远都是对的,可能你的经济实力下降了,可能你的生活水平下降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精神不能倒下,我们的精神状态不能萎靡,保持一颗平常心,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就会让我们在凛冽的寒冬感觉这个冬天不太冷。
学习提升能力,交流汇聚人脉,分享实现共赢!
D. 面对全球经济危机,我们老百姓要怎么生活
这次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主要是由美国的房地产的次级房贷引起的。
主要原因:
1、它与美国金融监管当局、特别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过去一段时期由松变紧的变化有关
从2001年初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开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开始了从加息转变为减息的周期。此后的13次降低利率之后,到2003年6月,联邦基金利率降低到1%,达到过去4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反映在房地产市场上,就是房贷利率也同期下降。30年固定按揭贷款利率从2000年底的8.1%下降到2003年的5.8%;一年可调息按揭贷款利率从2001年底的7.0%,下降到2003年的3.8%。
这一阶段持续的利率下降,是带动21世纪以来的美国房产持续繁荣、次级房贷市场泡沫起来的重要因素。因为利率下降,使很多蕴涵高风险的金融创新产品在房产市场上有了产生的可能性和扩张的机会。表现之一,就是浮动利率贷款和只支付利息贷款大行其道,占总按揭贷款的发放比例迅速上升。与固定利率相比,这些创新形式的金融贷款只要求购房者每月担负较低的、灵活的还款额度。这样,从表面上减轻了购房者的压力,支撑过去连续多年的繁荣局面。
从2004年6月起,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开始了逆转;到2005年6月,经过连续13次调高利率,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高到4.25%。到2006年8月,联邦基金利率上升到5.25%,标志着这轮扩张性政策完全逆转。连续升息提高了房屋借贷的成本,开始发挥抑制需求和降温市场的作用,促发了房价下跌,以及按揭违约风险的大量增加。
2、它与美国投资市场、以及全球经济和投资环境过去一段时期持续积极、乐观情绪有关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金融的全球化趋势加大,全球范围利率长期下降、美元贬值、以及资产价格上升,使流动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激发追求高回报、忽视风险的金融品种和投资行为的流行。作为购买原始贷款人的按揭贷款、并转手卖给投资者的贷款打包证券化投资品种,次级房贷衍生产品客观上有着投资回报的空间。在一个低利率的环境中,它能使投资者获得较高的回报率,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
美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和投资市场的开放性,吸引了不仅来自美国、而且来自欧亚其他地区的投资者,从而使得需求更加兴旺。面对巨大的投资需求,许多房贷机构降低了贷款条件,以提供更多的次级房贷产品。这在客观上埋下危机的隐患。事实上,不仅是美国,包括欧亚、乃至中国在内的全球主要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均参与了美国次级房贷衍生产品的投资,金额巨大,使得危机发生后影响波及全球金融系统。
3、与部分美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违规操作,忽略规范和风险的按揭贷款、证券打包行为有关
在美国次级房贷的这一轮繁荣中,部分银行和金融机构为一己之利,利用房贷证券化可将风险转移到投资者身上的机会,有意、无意地降低贷款信用门槛,导致银行、金融和投资市场的系统风险的增大。在过去几年,美国住房贷款一度出现首付率逐年下降的趋势。历史上标准的房贷首付额度是20%,也一度降到了零,甚至出现了负首付。房贷中的专业人员评估,在有的金融机构那里,也变成了电脑自动化评估,而这种自动化评估的可靠性尚未经过验证。
有的金融机构,还故意将高风险的按揭贷款,“静悄悄”地打包到证券化产品中去,向投资者推销这些有问题的按揭贷款证券。突出的表现,是在发行按揭证券化产品时,不向投资者披露房主不仅难以支付的高额可调息按揭付款、而且购房者按揭贷款是零首付的情况。而评级市场的不透明和评级机构的利益冲突,又使得这些严重的高风险资产得以顺利进入投资市场。
至于会导致怎样的结果:
就我们国家而言,最受影响的就像国内专家说的那样,主要是还是出口。如果对我们日常生活,个人认为暂时好像还没有造成不可接受的结果,如果有,那就是不敢随便辞职了。
危机还没有结束,所以还是那句,不可预测!
E. 2009年金融危机里富人穷人怎应该怎么办
一是保证自己的事业不要衰败,保证为其打工的人不要大面积失业;
二是积极投资,创办事业,经济危机正好是第二次创业的好时机,也能增加社会的就业岗位;
三是结合自己的品牌积极开展惠民行动,一方面可以提升品牌的名气,也可以确确实实的帮助一些人;
四是开展爱心活动,寒冬来临,需要帮助的人很多,在温暖他人的时候也能温暖自己;
五 为富为人、为富为仁;用一颗爱心来运用自己辛辛苦苦得来的财富,在自我实现的时候帮助他人实现——助人自助!
F. 如何在金融危机下生存
暂时不要换工作,整体效益都不好的时候,也不要去计较那么多,等待时机。
G. 怎样在金融危机中生存
世界的物质还是不动也没变,只是格局在动荡之中重新组合,地球还是地球!所以不用担心,危机也是机会,不是在沉默中爆发就是在沉默之中死亡!
H. 家中出现了经济危机,怎样处理才是最好的
如果一个家庭出现了经济危机,那么在短时间内就要想办法去开源节流,这样起码能够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问题。此外,整个家庭都应该一起携手并进,努力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相互推诿,最终让这个家变得更加支离破碎。下面就来谈一谈笔者认为的可行之法,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三、适当给自己解压。
如果家里确实很困难,可以寻求外援的帮助,比如说家里有人生重病,可以考虑众筹。这些只要是能也用办法来解决的事儿,都不能压垮我们。能压垮我们的,或许是因为我们内心的压力。如若觉得压力太大的话,记得要及时纾解好内心,千万不要让压力把自己给打倒了。一个人如能适当将压力转变为动力,这样的人更能适应社会的各种快节奏变化,更容易成为一个不容易被打败的人。
I. 平民如何应对经济危机
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努力的工作,千万不要去搞个体,也不要去炒股,那样的风险是很大的 ,老百姓还是坐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慢慢的等经融危机过去吧
所谓经济危机,即是经济整体的下降,经济系统发生了紊乱。在这过程中,人们的事业发展减慢甚至停顿,生活方式发生改变,资产大幅度缩水。其危害性巨大。为此德国哲学博士卡尔。马克思以其一生的精力探索经济危机的本源,写出了《资本论》,指出资本主义是罪魁祸首。他是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除了大卫。李嘉图写的《国富论》是致力于国民富裕理想之外,其他经济学家大多数是研究如何赚钱的经济学,或者说是获利经济学。马克思博士是从人文关怀来研究经济学的。好了这有点扯远了,还是回到平民的话题来----如何在经济危机中生存。
经济危机,以我们生活周围环境来说,就是企业生存水平下降、人们收入水平下降、 生活水平下降、资产价值下降,不是下降一个月,而是一个过程周期。以我们切身利益来讲,降低多少,减低多久是最重要的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