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潜江市经济发展如何

潜江市经济发展如何

发布时间:2022-06-24 00:44:56

㈠ 天门,仙桃,潜江哪个城市发展好些

肯定是仙桃啊,仙桃是全国百强县,整个湖北都只有2、3个达到标准的,这是硬指标评选出来的。仙桃20年来gdp一直是湖北县级市的第一名,肯定是无可争议的第一,不过现在天门潜江也发展比较快,可能会在近些年超过仙桃。

㈡ 潜江现在经济怎么样啦

它现在已经是直辖市了,也被纳入武汉城市圈“8+1”的范畴,你问的问题有点广。现在在修铁轨,很有发展潜力。

㈢ 宜昌、荆州、潜江各属几线城市

宜昌和荆州都属于3线城市,潜江是县级市,是湖北省直管的。1、宜昌的经济情况2018年湖北省GDP实现3.9万亿元,湖北省下辖17个地级市,而宜昌的GDP名列第三位,仅次于武汉和襄阳,2018年宜昌的GDP为4064亿元,常住人口413万,在全省排名第六,前面的分别是武汉(1108万)、黄冈(633万)、荆州(559万)、襄阳(567万)、孝感(492万).

3、潜江市的经济情况2018年潜江的GDP为756亿元,在全省排名15名,仅高于天门和神龙架,潜江市的常住人口是97万人,全省排名倒数第二,仅高于天门市。2018年潜江市的人均GDP为7.83万,位居全省第4位,人均发展水平在全省是属于较高水平。总结:宜昌和荆州是湖北的三线城市,从经济总量来说是比较靠前的城市,在人均方面,宜昌和潜江都是比较靠前的,分别排名第二和第四位。

㈣ 潜江市在过去的二十年间发展的怎样了

潜江农村经济发展异彩纷呈
今年,我市农村经济继续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农产品全面增产。预计主要农产品产量“五增两平”。粮食总产量39。14万吨,比上年增长2。0%;油料总产量9。07万吨,比上年增长2。7%;生猪出栏92万头,增长12%;家禽出笼1470万只,比上年增长5%;水产品产量10万吨,比上年增长6%;蔬菜总产量58万吨,棉花总产量4。8万吨,与上年持平。
农业效益显着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全年畜禽产品价格高位运行,养殖效益明显。油菜籽价格达到3。64元/公斤,比上年增长40%;水稻1。64元/公斤,增长12。3%。蔬菜、果用瓜等价格也有一定幅度增长。预计全年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可比价)46亿元,比上年增长4。0%;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8亿元,增4。0%。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4300元以上,比上年增500元以上,增长13。0%以上。
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区域化布局特色显现。45万亩优质棉、40万亩优质稻、40万亩优质油菜、10万亩优质蔬菜板块建设进展顺利。稻棉轮作、虾稻连作、麦(油)瓜椒棉等亩收入过3000元的种养模式面积37。2万亩。生猪规模养殖发展迅速。目前,年出栏50头以上的有2170户,出栏量67。9万头,占生猪出栏总量的73。8%。其中,年出栏量1000头以上的91户,出栏量34。48万头,占全市全年出栏量的37。5%。已建万头猪场7个,生猪“150”标准化猪舍71栋。水产养殖持续增长。稻田养虾已形成了稻田寄养、种苗繁育共同发展的良好形势;网箱养鳝、𫚔鱼养殖发展迅速。全市渔业养殖面积25。9万亩,比上年增加8。8万亩。野生寄养小龙虾面积10。8万亩,比上年增8万亩,增285。7%;网箱养鳝面积2。5万亩,网箱口数达到48。2万口,对比上年增加19。9万口,增长70。3%;𫚔鱼养殖面积1。55万亩,比上年增1。5万亩。截止目前,全市加工水产品7。23万吨,加工成品2。03万吨,出口水产品1。17万吨,出口创汇7025万美元。预计全年出口创汇9585万美元。林木产业成为农民增收新途径。今年完成植树25万株,新增林地5000余亩。项目造林2。2万亩,杨树苗销售2000万株。
农产品科技含量提高。通过举办农业实用技术讲座,开展送科技下乡,建设农业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培植科技示范户,举办科技示范样板,重点推广虾稻连作、网箱养鳝、𫚔鱼标准化养殖、“150”生猪养殖等,带动了农业科技的推广与普及。全市共进行各类培训700多场次,培训24万人次,印发实用技术资料70万份册;培植科技示范户100户,办科技示范样板、科技示范园50多个;𫚔鱼等名特优水产品迅速发展。
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加快。重点围绕华山、莱克、巨鑫、银海、金城等龙头企业的发展,发展了鱼回鱼养殖、野生小龙虾寄养和肉鸭养殖基地等。加快龙头企业技改扩规步伐,培植壮大龙头企业。莱克水产鱼回鱼深加工、金松纱业精技改、尝香思扩规改造等基本完工,可新增销售收入14。1亿元。全市农产品加工规模以上企业达141家,其中重点龙头企业30家(省级7家,市级龙头企业23家),企业员工1。8万人,预计2007年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65亿元,比上年增长22。64%。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迅速发展。我市目前已建立比较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9个,其中今年新增27个,吸收农民入社(会)1。5万人,社(会)员年人均纯收入9000多元。
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全面启动。我市抢抓纳入全省“无公害农产品试点县市”机遇,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今年,在10家重点龙头企业开展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市申报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新增102个,新增企业商标注册15个。组织开展了争取国家驰名商标、省级着名商标和市级知名商标活动。在第四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上,一批农产品荣获“金奖农产品”称号。“潜江龙虾”、“奥来西瓜”、“尝香思”香辣牛肉酱、楚王原棉、江汉棉纱等品牌在省内外知名度越来越高。
农业多功能建设开始起步。通过招商引资引智,吸纳工商资本、金融资本、社会闲置资本投入农业,建设了周矶管理区(农场)四季西瓜种植园、美国红提种植示范园、食用南瓜种植基地,天河60万只肉鸭标准化养殖、西大垸鱼回鱼种苗繁育等一批特色种(养)基地;总口管理区雷台农业生态园、积玉口借粮湖生态休闲农业建设等开始起步。通过农业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园和生态园建设,不仅提高了农业效益,还拓展了农业的生态、休闲及文化传承功能。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采取义务工负担和民主办水利的方式,开展了畅通保安、水毁修复、小农水示范建设项目、生态修复等工程建设,完成投资10582。5万元,组织大小机械4500台套,累计完成土方1112万方,标工662万个,占计划的108%。争取国家项目扶持,全市完成重大水利项目投资6120万元,实施了兴隆、谢湾两大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增收项目,其中今年争取资金2737万元;幸福泵站更新改造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资2434万元。投资260。87万元,圆满完成熊口赵脑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任务,省级验收评定为优良。完成了浩口、龙湾、运粮湖三个万亩标准农田整理项目,完成投资3433万元。农村水改已开工17处,完工12处,完成投资4335万元,受益人口9万人。
农业安全保障水平得到提高。一是切实抓好防汛排涝抗旱工作。全面落实防汛抗旱工作责任制,加强了堤防建设和险段整改。强化免疫接种、强化消毒灭源、强化检疫监管、强化疫情处置,有效控制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加大了农资市场监管力度,确保了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确保了农业生产安全。
新农村试点示范工作进展顺利。开展了以企带村建设模式的探索。市级重点龙头企业采取定单生产、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积极参与了全市新农村建设。动员市直部门开展结对帮扶和驻村共建工作。开展了30个村的结对共建工作,从市直79个部门抽调干部驻村帮助工作。通过企业带动、部门扶持、政府补贴,新农村试点示范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纳入市里“以奖代补”项目的20个村计划投资2206。6万元,已完成投资1558万元,占年计划的70。6%。
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一是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制定了农业、畜牧、水产、林业、农机等农村公益性服务项目和管理办法。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已核发林权证3500本,确权发证面积19。8万亩,林权申请登记发证率达95%。全面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42万人,参合率达到82%。二是各项惠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全市落实各项惠农补贴4462。53万元,其中:粮食直补资金1222万元,粮食良种补贴资金760万元、农资增支直补资金1609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289万元、棉花良种补贴465万元、母猪补贴117。53万元。争取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补贴493万元。开展了能繁母猪保险,已签订保单2万份。三是建立了“以奖代补”激励机制,推进农村重点项目建设。根据我市农村产业调整规划,市财政筹措资金240万元,对今年鱼回鱼标准化养殖、生猪150养殖模式和科技示范户、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品牌建设等重点项目进行奖励。四是强化了农民负担监管。今年审批农民负担总额1078。9万元,人平21。8元,亩平16。2元。完善了农村帐务“钱帐双代管”,强化了农村审计监督。

㈤ 潜江的经济

潜江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是着名的鱼米之乡。所属的6个管理区(总口、西大垸、运粮湖、后湖、熊口、周矶)前身建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是在荒湖、荒滩等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地方开垦出来的国有农场,经过几代农垦人几十年的开垦建设,现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商品鱼、商品猪基地。农垦经济是潜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潜江农垦下辖6个管理区,1个原种场,总人口9万人,国土总面积357.7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26.5万亩。集工业、农业、商贸、旅游观光于一体。
工业以农产品加工为主,骨干企业有3家棉纺企业(江汉棉纺纺织厂、金松纱业有限公司、宏毅棉纺织厂);3家制衣企业(赛格、康强、江兴制衣公司),6家棉花加工企业(6个管理区区办企业),2家油脂加工厂(华垦粮油、熊口油脂),2家冷冻厂(后湖冷冻加工厂、运粮湖冷冻加工厂),1家医材企业(湖北福好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和2家饲料厂(后湖楚佳饲料厂、总口饲料加工厂)。主要农产品有棉花31万担(种植面积16.3万亩)、油料10.8万担(种植面积8.6万亩)、水产品1.2万吨(精养面积2.9万亩)、生猪9.3万头(共有5个万头养殖场),农业总产值3.94亿元。后湖管理区万亩果园基地和万亩水面的返湾湖旅游风景区,是旅游、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2002年,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家农村体制改革精神,对所属的农场体制进行了改革,在农场设立了管理区,作为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赋予相当于县一级政府的管理职能,建立了相当于县一级的财政预算决策制度,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农场体制改革后,具有五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土地资源优势。农场人均占有耕地近3亩(不含水面、林果业面积),具有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管理的基础。二是管理优势。农场“统”的功能较强,可以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三是科技和人才优势。农场科技兴农水平较高,原来培养的人才基本上都还留在农场。四是交通、区位优势。 结合区位优势,已建成生猪、江汉土鸡、水禽、草食畜禽四大养殖基地,基地年出栏(笼)生猪30万头,江汉土鸡600万只,水禽140万只,牛1万头,羊2万只;总投资1000万元的优质三元猪、渔猪联养、渔鹅联养四个养殖小区正在建设中。潜江市有万头猪场9个,年出栏14万;5000只以上家禽养殖场269个,年出笼135万只。农户养殖逐渐向大户集中,养殖专业户发展到6401户。
1.生猪。自1998年以来,该市通过实施生猪“四化”、瘦肉猪基地建设和“三优”等项目,使生猪良种率不断提高。潜江市杜长大三元杂交猪比重已占到生猪饲养量的40%,基地镇处三元杂交猪的比重占到了70%以上。
2.江汉土鸡。江汉土鸡是该省重要地方品种,其肉质鲜嫩,味道鲜美,品质在我国属上乘。该市正在江汉土鸡养殖基地镇——老新镇实施“江汉土鸡提纯夏壮项目”,致力于江汉土鸡整体质量。
3.肉牛肉羊。引进了原种波尔羊种公羊,原种西门塔尔种公牛。建成了市乡两级冻精配种网络,冻精配种站点达23个,冻配面达80%。
形成了以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为主体,各基层畜牧兽医站、畜牧生产销售协会为依托,畜牧业科技示范户、畜牧养殖大户、运销大户为基础的畜牧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以及完备的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已开通潜江畜牧信息网,涵盖潜江市的畜牧业信息服务网络正在建设中。 潜江是一座新型工业之城。潜江地上盛产粮油棉,地下富藏油气盐,已形成油气开采、纺织服装、冶金机械、化工医药、农副产品加工五大支柱产业,拥有四家上市公司,创造了“三个之最”和两个国家级誉名:潜江是世界最大的牛磺酸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石油钻头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眼科用药生产基地;被国家授予“中国小龙虾之乡”、“全国裁缝之乡”。正在全力打造中国家具第五极——华中家具产业园 。

㈥ 湖北县域经济排名2021

湖北省一共有79个县域,从GDP总量和人均GDP来看,79个县域可以分为六个梯队。其中宜昌东、荆门西和荆州西北组成的区域算是湖北经济最强县域。那具体的排名情况,已经在下方整理好了,赶快来了解看看吧。
湖北县域人均GDP20强
排名前二十名分别是宜都市、华容区、枝江市、当阳市、东宝区、新洲区、远安县、夷陵区、嘉鱼县、赤壁市、黄陂区、江夏区、潜江市、兴山县、老河口市、沙洋县、应城市、谷城县、鄂城区和襄州区。其中宜昌6个入选,数量最多,且TOP5中占据3席,武汉和襄阳分别3个入选,咸宁、鄂州和荆门分别2个,孝感1个、省直管1个。
TOP5宜昌占三席
要问湖北最强的县(市)是哪一个,估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有人说是大冶,百强县排名靠前;有人说是仙桃,因为GDP总量比较高。但要说到哪个地级市代管的县(市)实力最强,毫无疑问,那肯定是宜昌。
整个宜昌总常住人口不足400万,但却拥有4个中心城区(不属于县域范围),一个远城区(夷陵区为县域),3个县级市和5个县。宜昌代管的县(市)人口规模都不多,尤其西边几个县人口只有十几万,宜都、枝江和当阳,人口都30-50万之间,GDP却500亿以上,尤其宜都超过600亿,人均GDP接近18万,这个数据即使放在东部也不敌。上海市人均GDP也不过16万。
言归正题:人均GDP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宜都市、华容区、枝江市、当阳市、东宝区,人均GDP均超过了10万。前面讲过宜昌的三个宜都、枝江和当阳,三地之所以实力雄厚,主要是化工和医药产业非常强,拥有三宁化工、东阳光、华强化工、奥美医疗等企业,宜都拥有17个宜昌50强民营企业。
宜昌的区划划分特别合理,市中心正好位于地级市地理中心位置,沿着长江很好地辐射宜都和枝江,所以很多大型企业和项目可以布局在代管地县域。这一点湖北绝大部分地级市无法比拟,荆州、荆门、孝感、咸宁、鄂州、黄冈、黄石哪一个地市中心不是偏居一隅?
华容区是湖北明星区域,他是除了武汉几个远城区外,唯一开通地铁地区,也是除了武汉外,唯一区号是027地区域。华容区和武汉光谷如漆似胶,鄂州人均GDP在全省仅次于武汉和宜昌,鄂州三个区中,人均GDP最高的不是中心城区鄂城,而是华容区。东宝区属于荆门市,和宜昌的当阳市挨着,这个区域的整个经济实力真的挺强,东宝区最出名的企业是新洋丰,全国磷复肥龙头企业。
5-10名
5-10名分别是新洲区、远安县、夷陵区、嘉鱼县和赤壁市。
新洲区是武汉人均GDP最高的远城区,超过10万。受疫情影响,新洲GDP没有突破千亿;而拥有大量农村人口的新洲虽然GDP全省县域前三,但人均且比不了宜昌的三个县级市。新洲以前归黄冈管,划入武汉后阳逻发展很快,新七和新八集团名扬整个武汉。
第7和第8又是宜昌的两个县域,远安县和夷陵区。远安县GDP总量不足200亿,但同时人口不足20万,听说远安有矿。夷陵区是宜昌市的远城区,稻花香是其代表企业。嘉鱼和赤壁都属于咸宁市,没想到能力压武汉的黄陂和江夏进入前十。
嘉鱼县人口不足30万,但GDP却接近300亿,嘉鱼县靠近武汉,嘉鱼是大乔和小乔的故乡,据说是湖北发展最好的县(不算县级市),排名第一。赤壁位于京广高铁大动脉上,赤壁人口不足50万,总量不及大冶、汉川等强县(市),但人均要高于它们。咸宁除了这两地之外,其他靠近江西湖南的几个县却落后很多。
11-20名
武汉三个进入前20的远城区黄陂、新洲和江夏GDP总量全省前三名,不是疫情影响都能突破1000亿,还有一个远城区蔡甸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在全省排名都不靠前。关于武汉的这几个区,这里不细说,后面专门专题介绍。
潜江市是三个省直管县级市人均GDP最高的,总量也能排前五。潜江有江汉石油加持一直都是反对江汉市设立的主要最主要的反对者,这几年潜江小龙虾产业发展得很不错,虽然产量不及监利,但在品牌打造上远超监利。潜江也是三个地级市中人口流失最少的。潜江吸引了全球最大的光纤企业长飞光纤入驻,建了一个全球最大的光纤厂。
兴山县是宜昌又一个县,人口不足15万,GDP却超过120亿,兴山有一个双汇食品加工厂。沙洋县是荆门市下辖县,靠近宜昌的当阳市和荆州区,有“小汉口”之称,经济不会差。应城在武汉名气很大,做生意的人比较多,湖北最大的民营企业九州通老板就是应城的,应城还有两个上市公司富邦股份和双环。
第15名后终于出现了三个襄阳的县域,老河口、谷城和襄州区,三地连在一起,襄州是襄阳市的远城区,总量比较靠前,但和武汉几个远城区意义,农业人口比较多,人均就不高了。老河口以前经常出现在天气预报里,名气很大,谷城石花酒很出名,石花镇也是全省实力很强的镇。
鄂城是鄂州主城区,鄂城以前叫武昌,是武昌鱼的故乡,鄂城和黄州很近,和黄石也不远。鄂城区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好,鄂州花湖机场将辐射整个鄂城区及周边的黄石和黄冈的部分地区。
总结
宜昌东、荆门西和荆州西北组成的区域是湖北县域经济最强的区域,现在荆州区和松滋发展已经落后,宜荆荆城市圈的核心区域就在这里了,荆州借助机场、荆门借助高铁应快速做强市区实力,加强和宜昌融合。襄阳和宜昌相比,总量占优,但人均相对较低,从长远来看,宜昌的人口问题也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武汉城市圈这边县域水平发展不一。天门、潜江和仙桃是连接湖北三个城市圈的中心区域,似乎缺一个拥有一定实力的城市。
来源:武汉大城事

㈦ 湖北鄂州、仙桃和潜江,在经济发展上谁更胜一筹

湖北省是我国中部地区的一个“宝藏”省份,这里不仅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了物种的多样性,还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精彩纷呈,大城市们推动着经济进步,小城市们也在默默蓄力为发展而添砖加瓦。

今天小编带领大家来到湖北省,有这样三座面积狭小的城市却能够包容万象,给人们带来的惊喜也是层出不穷,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这三座面积最小的城市,未来谁的发展会更胜一筹呢?谁的未来更透前途呢?


经过小编的叙述,相信屏幕前的你又见证到了这个省份中的“宝藏”,以上三座城市你最看好谁呢?欢迎给小编留言说出你的看法吧。

㈧ 潜江经济到底怎样,发展快不快,环境如何,很穷吗

那就要看看你是什么样性格的人,你要的是什么??我是刚刚从这个城市读书出来的,这是一个中小型城镇,近两年来,有不段的发展。两年前,这是一个很平静,很简单的城市。在大城市生活久了压力大,再在潜江生活,它是一个很好的解压的地方。令你什么都不用想,人文思想不复杂。偏于注重艺术的思想(但也高不到哪里去)。气候,湖北都是个火炉,潜江没有秋天,一个星期一带而过。物价,近一年来有高升,所以这年里感觉有点物有所不值。总体来说,是个生活简单的城镇,去到那里整个人会放松斗志。给它70分。

㈨ 潜江的工业怎么样

潜江的工业还好吧,至少在湖北的县域经济中是比较强的。
2011年潜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677.44亿元,增长53.9%;工业增加值195.6亿元,增长20.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75家;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工业占GDP的比重较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工业贡献率高于全省9个百分点。
市委七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工业“三年倍增计划”,即到2014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年平均增长30%以上,实现工业三年翻番目标,这对“十二五”时期潜江市工业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大园区建设力度空前。3月7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工业园区动员大会,大园区建设拉开序幕。全年投资7亿多元,完成70平方公里的大园区总体规划,环评和土地修编工作,完成了730多户房屋拆迁、432套还建房建设和2000多户还建房选址、征地工作,启动了章华南路扩宽、翰林路西延、袁光大道南延、王周线盐化产业园通道等主干道建设工作。
工业项目投入创历史新高。制定并完善了重大项目“四个一”工作机制,强力推进金华润化肥“4052”工程、金澳科技百万吨延迟焦化、永安药业环氧乙烷、华山水产甲壳素深加工等重大项目建设,全年竣工投产项目24个。工业投入完成72亿元,同比增长44%。投资19亿元的大雄??江汉城、投资11亿元的中伦国际纺织城等一批重大物流项目全面启动建设。
工业产品首次荣膺“中国驰名商标”。湖北幸福铝材有限公司生产的“宫殿”牌铝型材,湖北省潜江市华山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良仁”牌小龙虾荣获中国驰名商标,这在潜江市尚属首次。
“全友”入驻华中家具产业园。全友家私于11月28日举行了奠基仪式,标志着全国家具行业龙头企业正式入驻华中家具产业园,极大地提高华中家具产业园的影响和地位。华中家具产业园规划总面积3万亩,计划投资300亿元,一期工程全面展开,总投资48亿元,当年完成20亿元,有45家企业签约,22家企业加紧建设,成为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产学研活动成效显着。9月17—18日,第七届中国·湖北产学研合作项目洽谈会在武汉科技会展中心举行,潜江市举办了专场签约活动。相关企业与有关院校现场签约5个产学研合作项目,合作协议金额4.32亿元。湖北省潜江市华山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的“十万吨虾壳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产学研合作项目获得“天翼杯”产学研合作重大成果奖。授予潜江市“最佳组织奖”称号。
汇桥担保融资突破10亿元。市汇桥担保公司自2005年3月成立以来,累计担保融资32.7亿元。2011年为171家企业担保融资10亿元以上。
开展“百日会战”环境整治活动。环保部、省环保厅对潜江经济开发区企业环保问题进行督查后,市委、市政府动员全市企业开展 “百日会战”环境整治行动,有力地推动了企业达标排放。
齐力华盛按期淘汰落后产能。齐力华盛82KA电解槽纳入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12月20日以前齐力华盛铝厂212台82KA电解槽4.7万吨产能全部停槽,经省淘汰落后产能领导小组办公室验收合格。这是潜江市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最大的一次关停行动。

㈩ 潜江是一个怎样的城市啊城市大不大啊…

不大,中等2线城市,如果你是来享受生活的,那么你来了一个好地方,如果你是来求发展的。。看你运气吧。分东西城区,东城区为潜江,西城区为油田,江汉石油管理局就在西城区。东西城区中间地段大多为农村。

阅读全文

与潜江市经济发展如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健康二维码怎么下载安装 浏览:592
经济师在哪个网上查 浏览:930
你喜欢听哪些童话故事 浏览:383
哪些有趣的美食故事 浏览:838
到乌镇景区玩到哪里住经济实惠 浏览:487
穿泳服的美女电影都有哪些 浏览:880
考上事业单位后还有哪些流程 浏览:19
经济降低房价是什么意思 浏览:642
太原市哪里有美女 浏览:920
婚姻如何由坏变好 浏览:531
社会在转型什么样的人生活会幸福 浏览:28
看美女跳舞的软件有哪些 浏览:306
1974属虎女2021年婚姻运势如何 浏览:596
为什么会出现婚姻变成坟墓 浏览:404
陷入爱情感觉怎么样 浏览:503
美女被猪拱了怎么办 浏览:58
相爱就是幸福怎么说 浏览:866
美女怎么没有去上班呢 浏览:567
经济收入要怎么写 浏览:375
在哪里打开健康码vivo 浏览: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