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首批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分别是
法律分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首批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分别是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
法律依据:《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鉴于中央在二中全会以来的工作进展顺利,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揭批林彪、“四人帮”的群众运动已经基本上胜利完成,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应该从1979年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会讨论了国际形势和外交工作,认为党和政府的对外政策是正确的,成功的。全会讨论了加快农业生产问题和1979、1980两年国民经济计划的安排,并原则上通过了相应的文件。全会审查和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全会决定在党的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加强民主,明确党的思想路线,加强党的领导机构和成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会增选陈云同志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增选邓颖超、胡耀邦、王震三同志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B. 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有哪几个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深圳最早的前身为广州宝安县,深圳之名始见史籍于明朝永乐八年(1410年),1979年成立深圳市,1980年成为中国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新兴移民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被誉为“中国硅谷”。
2019年12月,位列2019中国城市创意指数榜第三名。2019年12月,荣登年度中国城市品牌前10强。
自然资源
截至2017年底,深圳耕地总资源2446.7公顷,水果种植面积9946.7公顷,林业用地7.97万公顷。盛产龙岗鸡、南头荔枝、南山桃、石岩沙梨、金龟桔和龙华方柿等农副产品。
沙井蚝是深圳的另一大特产。栖息、繁衍的国家级野生保护动物有虎纹蛙、蟒蛇、猕猴、大灵猫、金钱豹和穿山甲等;经济价值较大的两栖类动物5种、爬行类动物23种、鸟类30种、兽类33种。
C. 我国改革开放后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是哪几个
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批成为经济特区的城市分别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1、汕头是广东省辖市,占地2064平方公里,在最早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中是占地面积最大的城市。汕头是潮汕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港口城市,享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称号,素有“岭东门户,华南要冲”之美称。
2、珠海是广东省的地级市,是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之一,是全国唯一一个以整体城市景观入围“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的海滨城市。
3、厦门这个唯一不在广东省内的经济特区,是个风景优美的旅游城市,着名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就在这里。由于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因素影响,许多港澳台同胞和归国的华侨都居住住在这里。
4、深圳仅仅用了20年的时间,从一个小渔村逆袭成为国家的四大一线城市之一,完成了质的飞跃,它的发达也是情理之中的。深圳与香港仅仅一水之隔,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前沿,是连接中国内陆与香港的桥梁。
(3)首批经济特区是哪里扩展阅读:
经济特区的特点是:
1、在国内划出一定地区,一般选择在港口附近、交通方便的地方,以有利于货物流转,节省费用,降低成本。
2、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推行开放政策,并采用减免关税办法,吸引外资。
3、为外商创造方便安全的投资环境,订立优惠条例和保障制度。
4、产品以外销为主。
5、集中管理,特区行政管理机构有权制定因地因时制宜的特区管理条例。
6、区内企业享有相当的自主权。
D. 我国首批确立的经济特区是什么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省经济特区。是国家根据经济开放性的需要。选定一些具有对外经济往来条件优越的地方。配套以特殊的政策。以利于对外开放和带动国内...
E. 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是
一、现在中国共七大经济特区,成立时间:
1、1980.08.26成立深圳经济特区
2、1980.08.26成立珠海经济特区
3、1980.10.07成立厦门经济特区
4、1981.10.16成立汕头经济特区
5、1988.04.13成立海南经济特区
6、2010.05成立喀什经济特区
7、2014.06成立霍尔果斯经济特区
所以第一批应该是:深圳、珠海经济特区
F. 我国首批建设的经济特区是什么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
我国首批建设的经济特区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成立,标志着我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深圳等经济特区将率先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制度型开放中吸引全球高端要素集聚,向全球标杆城市迈进,也让世界更多参与中国经济特区的改革开放发展。
经济特区的意义:
经济特区主要是改革开放以后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新开端”,在投资环境、经营条件、政策优惠上都得到了国家的全面开放政策,全面探求建立能快速适应国家市场规律的经济特区形式,货币的外汇管制和关税减免的政策就是为了能更好的对外接轨,同时也是为了吸引外资来华进行投资。
其实仔细看不难发现改革开始这么多年,中国的这些经济特区很大程度上在人文素质、经济环境、贸易开放等整体条件飞速的发展,同比周边的省市是有明显的“领先一步”的境遇。
G. 首批4个经济特区是什么
首批4个经济特区是深圳、珠海、厦门、汕头。
中国经济特区诞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成长于90年代。经济特区的设置标志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中国大陆地区共有7个经济特区。
相关信息:
1979年7月,国家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5月,国家决定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这四个出口特区改称为经济特区。1988年4月,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1992年中国加快改革开放后经济特区模式移到国家级新区,上海浦东等国家级新区新的特区扩大改革等发展起来,成为中国新一轮改革重要标志。
H. 第一批五个经济特区是哪些
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
珠海,广东省地级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经济特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滨海风景旅游城市、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东与香港、深圳隔海相望,南与澳门陆地相连,横琴新区与澳门隔江相望,西邻江门市,北与中山市接壤。
珠海在历史上就属于广府地区,广府人是开创岭南文化的重要群体,珠海是广府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是广府人走向海外的重要起航地之一,是中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
珠海1979年建市,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享有全国人大赋予的地方立法权。2020年,中国100座大中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排名中,珠海已经连续三年位列第一。
城市荣誉:
珠海市是全国唯一以整体城市景观入选“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的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和谐名城”称号和联合国人居中心颁发的“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I. 中国首批建立的经济特区都是哪些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省 经济特区,是国家根据经济开放性的需要,选定一些具有对外经济往来条件优越的地方,配套以特殊的政策,以利于对外开放和带动国内经济进步的特别经济区。在世界经济越来越频繁的交往中,我国顺应历史潮流,于1980年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1988年海南建省,开始以更优惠的政策,更大步伐,走着一条更为艰辛,也更为辉煌的特区之路。 十几年的努力与实践,经济特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经济特区从小到大,由出口特区、出口加工区到综合型多功能形态形成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中国人不倦的探索精神和无穷的创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