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贵州省遵义市是不是很穷啊
楼主,首先不管您是否接受我的批评,我还是要说:
在你考上这个学校的时候就应该考虑这一点,
但是如果您已经考上并被录取了,就该尽心尽责地在这个地方献出自己的力量
而不是问,这个地方穷不穷,如果穷,您也应该,尽自己的努力发挥
尽自己的责任,有人这样说过;
不管是自己喜欢的工作,还是不喜欢的,我都要做好它,
这样就能在这上面干出事业。
是的,但是为了提供很好的答复,排除您心中的疑问
我回答这个问题:遵义穷,但我们穷的有志气。
遵义穷,但我们穷的有素质;遵义穷,但我们穷的很富裕。
是的,遵义很穷,但我可以说,不是每个人都是遵义人,
不是每个人的母亲都叫遵义……
B. 贵州省遵义市在经济文化发展方面有什么优秀的地方
其次是有“中国凉都”之称的六盘水市,是全国唯一以气候特征命名的城市,虽然目前其经济还不如遵义,但只要保持发展速度,是有超越的可能的。自然资源是六盘水的一大优势,矿产资源、水资源、植物资源、动物资源是要优于其他城市的,再者就是交通便捷,是西南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和物流集散中心之一。如果迁移省会,六盘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遵义和六盘水都各有特色,如果贵州真的迁移省会,你觉得哪座城市能够挑起大梁,担当重任呢?
C. 贵州遵义这个城市怎么样啊
1、汇川区作为新区,所以给人的感觉还不错,不管是从路面还两边的房子都挺干净的;
2、红花岗区,就不怎么样了,整体给人的感觉是很旧,那条中华路,虽然很长,但整个路面灰噗噗的,显旧,掩盖了它干净的一面,房子也很破旧,至于路上的天桥,就不想评价了,呵呵,所以给人的感觉不是很好;
3、丁子口周围两个商场里的东西不打折,比如外地的都开始打5折了,遵义的商场没有打(可能遵义的朋友要说谁叫你没钱呢,呵呵,只是说说而已,做为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肯定还是喜欢优惠多多啊,还有就是觉得如果在遵义买了不划算,应为别的地方都在打5折了,还全价买,不值得,记的有次,我在另一个地方买了一双星期六的靴子,当时打的是特价,所以买下来很划算399,后来回遵义一看,还在打7折,要800多,当时就感叹啊);
4、延安路那条路好像很容易塞车,主要是出摊占道的很多,而且路面又窄,很多货车都把路给堵死了,感觉交警和城管应该整治下,呵呵,遵义政府不作为的表现之一;
5、公交车应该也算是做为一个城市的标志,但遵义的公交车也很脏,而且每到一站都要喊着上,(这点我一直都感觉很奇怪,后来听说重庆有些地方也是这样,所以我想,大概是遵义离重庆近,学的吧),至于出租车,大部分都比较破旧;
6、老城那边的遵义会址和红军山那一段路,绿化的不错,呵呵,有点卫生城市的感觉了;
7、遵义的治安部不是很好,我刚来的时候,同事都叫我晚上尽量不要出门,因为抢钱的很多,还劝我背包包的话,尽量背斜跨的,不容易被抢,呵呵;
8、听说沃尔玛那段路上传销的窝点很多哦~~
总之,遵义如果是作为贵州的第2大城市的话,确实不怎么样,呵呵,比起贵州周边的一些省份,整个城市规划不好,政府不作为
D. 贵州遵义市经济怎么样
遵义很不错的,谁说贵州省是全国最穷的地方,这里的消费高的不得了,比其他一些二线城市也差不了多少,至少我去了那么多地方我就觉得贵州的经济不错,只是农村贫困一点罢了,遵义经济比较发达的。
E. 贵州省遵义很穷吗
是贫穷与富饶的矛盾。
遵义市
遵义,简称“遵”,位于贵州省北部,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南临贵阳市,北倚重庆市,西接四川省,是昆筑北上和川渝南下之咽喉。处于成渝—黔中经济区走廊的核心区和主廊道,黔渝合作的桥头堡、主阵地和先行区。
是西南地区承接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重要交通枢纽。全市辖3个区、9个县、2个县级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温凉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日照充足。
遵义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世界自然遗产赤水丹霞。享有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厚朴之乡、中国金银花之乡、中国高品质绿茶产区、中国名茶之乡、中国吉他制造之乡等称号。
曾获得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多项殊荣。
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了着名的“遵义会议”,成为了党的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被称为“转折之城,会议之都"。
F. 贵州遵义市是否很穷
遵义市经济总量仅次于贵阳市,继续稳居全省第二。遵义长期的发展目标是跨越娄山关天险,积极融入2小时重庆的经济圈,在2005年遵义到重庆高速公路通车后,融入一小时重庆经济圈,积极利用在重庆、贵阳之间的纽带优势,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业。
截至2013年,遵义市生产总值1584.67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7.88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744.14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增加值632.65亿元,增长14.5%,人均生产总值为25852元,比上年增长13.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1%,上升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7.0%,上升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9%,下降1.5个百分点。初步统计,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765.41亿元,占遵义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3%,民营经济增加值782.83亿元,占遵义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4%,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78.6%。
2013年,财政总收入356.56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6.77亿元,增长21.8%。
截至2013年,在国家实施了科技支撑计划三年后,获得省级以上科技专项重点项目280项、资金11750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82项、资金6601万元,省级项目198项、资金5149万元。我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50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3个;省级重点试验室7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7个,企业技术创新孵化平台3个。专利申请3806件,授权专利1449件。
G. 贵州遵义市发展得好吗
二零一八年,遵义(新舟)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200万人次,高达达203.4万人次,是贵州省仅次于贵阳的第2大机场,也是目前贵州省最大支线机场,已经和国航、南航等十五家航空公司合作,开辟五十多条国内外航线,有力的支撑了遵义的旅游业发展。
一、航空发展提高交通可到达率。交通可到达率是说基本的交通条件能从特定地点到另一空间的活动地点的便利程度。反映两地克服时空割据的能力。而航空运输方式的发展提高了交通的可达性。在航空发展之前,距离遵义市较远的外国友人来遵义旅游之前要考虑的更多的是出行的方式,怎样才能到达遵义,因为遵义的航空还未发展,要过来的人需要考虑何时何地转机,转变交通方式,最后达到来遵义旅游的目的。而在这过程中会花费更多的资金成本以及时间成本。
请输入图片描述
三、航空发展迎来旅游发展的新思路。航空和旅游是很合适的合作伙伴。两者都属于流量经济,两者的服务对象之间具有重复性。我们知道航空运输的发展依托于巨大的旅游市场,当然旅游市场的更好前进也离不开航空业的推动。旅游业可以与航空业一起合作发展,发展航空假期产品,发展航空包机旅游,发展泛户外旅游等。通过航空业与旅游业合作发展,遵义的旅游业迎来新发展。
旅游业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作为旅游胜地的遵义,相信在航空产业的助力下今后会找到更好的发展方向。
H. 贵州的遵义怎么样
遵义地处大娄山山脉中段,为川黔渝交通要冲,赤水河和乌江两条英雄河流经市境,演绎了古今遵义的无数雄奇,20万年前的远古人类“桐梓人”填补了人类发展史的空白,神奇国酒茅台在赤水河上飘香了三千年,两亿年前的侏罗纪时代的遗植物在方圆1000平方公里范围内至今保存完好,六十年前彪炳史册的长征文化留下了强渡乌江、四渡赤水、娄山关大捷、再占遵义等历史遗迹,中国中世纪军事城堡海龙囤巍然屹立,“全国之冠”的丹霞地貌红石绿林闪现出自然神妙的色彩……
遵义历史悠久,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春秋时期,遵义属巴蜀等邦国领地,秦汉时置郡,唐代改为播州,明朝隶属四川,清雍正年间划归贵州,改置遵义府。在遵义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有杨氏29代世袭统治播州724年的土司制,留下了很多文物古迹,有清末郑、莫、黎三贤为代表的“沙滩文化”,它是祖国传统文化瑰宝中灿烂的奇葩。1935年元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党中央在这里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使遵义蜚声中外、具有很高的国际知名度。红军在遵义活动三个多月,留下了以遵义会议会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毛泽东旧居、李德博古旧居、中华苏维埃银行旧址、娄山关战斗遗址等为代表的众多遗址遗迹,不断吸引着海内外人士前来观光、瞻仰、考察。
遵义市辖二区二市十县,面积30762平方公里,人口684万,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四季可游,公路、铁路、航空交通便捷,境内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保护区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5个,已成熟的景点有两百多处。2000年10月8日,国家旅游局主办了贵州遵义“神秘赤水河旅游节”,作为中国旅游新品牌的神秘遵义正式被推上了中国“旅坛”。
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属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湖南丘陵地带过度的东斜坡北段,处于省会贵阳市和重庆市之间,西北部与四川接壤,以北背靠重庆市,以南面对贵阳。是贵州的第二大城市,也贵州北线旅游的中心,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遵义山川秀丽,风光独特,尤以山、水、林、洞为主要特色。这里有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四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近千处文物点。如着名的文化遗址--遵义会议会址、被称为"生物活化石"的国家级桫椤自然保护区、被誉为"神州又一奇观"的赤水十丈洞瀑布等,真可谓处处有佳境,步步有胜景。
遵义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到了近代,更以它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而闻名。
位置: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属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湖南丘陵地带过渡的东斜坡北段,处于省会贵阳市和重庆市之间,西北部与四川接壤,以北背靠重庆市,以南面对贵阳。
气候:遵义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地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在13-18℃,雨量充沛,日照充足。
最佳旅游时间: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得遵义一年四季皆可游览,其气候资源的旅游适宜性为全国少见。
面积:31068平方公里
人口:692万
行政区划:红花岗区、赤水市、仁怀市、遵义县、绥阳县、桐梓县、习水县、凤冈县、正安县、余庆县、湄潭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概貌:遵义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到了近代,更以着名的遵义会议,奠定了它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景观:遵义山川秀丽,风光独特,尤以山、水、林、洞为主要特色。这里有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四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近千处文物点。如被称为“西南古代雕刻艺术宝库”的杨粲墓、被誉为“生物活化石”的国家级桫椤自然保护区、“神州又一奇观”赤水十丈洞瀑布等,真可谓处处有佳境,步步有名胜。
I. 遵义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有哪些
遵义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是地理自然资源,文化历史和战略。遵义在最近10年的发展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时期,这并不是偶然的。先来谈谈地理资源,位于贵州省北部,北依大娄山,南临乌江,古为梁州之城,是由黔入川的咽喉,黔北重镇。就地理资源而言,遵义处于黔入川的要塞地区,很有利于发展旅游。另外,资源优势明显,现已探明的矿产有60多种,水能资源、煤炭储量、旅游资源都比较丰富。农业基础较好。第三,这要源于政府重视开发祖国大西南的政策和战略的实施,这个战略的实施让遵义市初步形成了以能源、原材料、化工、机电、制药、食品加工六大工业的基地框架。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包括了资源优势,文化历史优势和工业基地的优势等。
J. 遵义的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遵义县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着。遵义县是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县、全国优质科技型烟叶基地县、全国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和国家级秸秆氨化养牛示范县、全国优质辣椒生产区、全国辣椒生产十强县、中国杜仲之乡、中国辣椒之乡、中国“双低”油菜生产大县,全省粮油、生猪、烤烟生产基地县。全县年产粮食50万吨,年产油菜籽6万吨,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18万亩,年产无公害蔬菜36万吨,优质辣椒种植面积30万亩,年产3.78万吨。县内有农业部农产品定点批发市场--虾子中国辣椒城,已建成的虾子辣椒市场是西南地区最大的辣椒交易市场。虾子辣椒市场年交易量5万吨,交易额3.5亿元。遵义县是全国对外开放县,曾先后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县、体育先进县、民政工作先进县以及全省“双拥”模范县和省级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
遵义县同时也是西南和“西电东送”重要的能源基地,已建成的乌江渡发电厂和在建的鸭溪火电厂,装机容量均为120万千瓦,电力供应网覆盖全县,共有18个供电站,11座35KV变电站,主变容量8.24万KVA,配电容量20.5万KVA。现有水处理厂两座,日处理能力15000吨,年供水380万立方米。电信网络覆盖全县,已建成多元通信网络,现有固定电话用户7.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万户。工业已初步形成以冶金、化工、建材、能源、医药为支柱的工业经济格局,鸭溪电厂、乌江渡电站扩机增容,遵义灌区、氧化铝厂和遵义铝厂技改等一批重点工程的开工建设,以及招商引资引进建成和在建项目为遵义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棕刚玉年生产能力6万多吨,电解铝年生产能力15万吨,铝型材年加工1.5万吨,水泥年产124.15万吨,粘土砖年产38728万块,多元复合肥年产4.67万吨(折标),贵州名酒鸭溪窖酒年产1984吨,药业园区主要产品有肝乐欣胶囊、解毒止泻胶囊、鑫肝乐、脑得生胶囊和针剂等。全县城镇化水平达31.75%,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200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27亿元,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7亿元,规模工业产值32.02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4.31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518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29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2.49亿元,贷款余额19.85亿元,招商引资实际引进到位资金6.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