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婚后事业 > 怎么当行政事业人员

怎么当行政事业人员

发布时间:2025-03-29 23:56:24

❶ 事业单位人员转行政编制需要什么条件。

1、中组部、人事部《关于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意见》规定:登记对象必须是该单位中在编在职的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且具备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条件以及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登记的具体办法由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确定。 同时规定:实行参照管理的事业单位,应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方案》,适时完成对人员的登记、职务与级别确定和工资套改等工作。 2、《公务员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 3、关于年龄条件。 《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公务员应当具备年满十八周岁的条件;第八十七条规定,公务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者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应当退休。 然而,我省的参公人员的登记条件,在中央、国家相关参公法律政策规定基础上,还附加了:“以截止单位批准参照管理之日为准,男55周岁、女50周岁以下”的人员年龄等一些登记条件

❷ 事业编制可以有几种途径转为行政编

一、参加公务员考试,考中了你就是行政编制了。

二、提升,当你升到副科实职就是行政编制了。副科实职不是副科级主任科员,而是实职的副科长。

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最大的区别:行政编制也就是国家公务员是有级别的,如你第一年是科员,可能是最低一级的,你几年以后当了科长,就是股级。再几年以后当了局长,就是局级。也就是说,你如果是行政编制,那你就是“走”级别的。而事业编制,名义上是国家干部,实际上还是工人身份,“走“的是职称。

(2)怎么当行政事业人员扩展阅读:

事业编制实施单位:

科研单位、教育单位、文化单位,新闻、广播、出版单位,卫生单位,体育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单位,社会福利单位,环境保护单位、交通、城市公用等其他事业单位。

工作人员列入事业编制的单位,其工作人员的工资和活动经费的开支渠道除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外,还有部分事业单位的经费,采取自收自支,差额补贴等办法。

❸ 事业编制怎么转行政编制

事业编制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转为行政编制:
1 参加公务员考试
每年我国都有国考和省考的考试机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事业单位的编制人员,那么必须不在事业单位的服务期之内经过单位同意才可以参加考试。
2 优秀提拔
这一类是指符合一些条件的精英人群,尤其是稀缺型的高科技人才。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事业编制工作人员打算考公务员,必须是不在事业单位服务期限内,并且要经过单位同意。
3 公选
主要适用于选拔任用地方党委、政府工作部门的领导成员或者其人选,党政机关内的领导成员或者其人选,以及其他适于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领导职务。公开选拔面向社会进行,而竞争上岗在本单位或者本系统内部进行。

❹ 事业编制可以有几种途径转为行政编

事业编制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转为行政编制:

1 参加公务员考试

每年我国都有国考洞纯和省考的考试机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事业单位的编制人员,那么必须不在事业单位的服务期之内经过单位同意才可以参加考试。

2 优秀提拔

这一类是指符合一些条件的精英人群,尤其是稀缺型的高科技人才。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事业编制工作人员打算考公务员,必须是不在事业单位服务期限内,并且要经过单位同意。

3 公选

主要适用于选拔任用地方党委、政府工作部门的领导成员或者其人选,党政机关内的领导成员或者其人选,以及其他适于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领导职务。公开选拔面向社会进行,而竞争上岗在本单位或者本系统内部纳芦咐进行。

(4)怎么当行政事业人员扩展阅读:

根据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以下简称三类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

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结构比例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确定,控制标准如下:

(1)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

(2)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管理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

(3)主要承担技能操作维护、服务保障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工勤技能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

(4)事业单位主体岗位之外的其他两类岗位,应该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5)鼓励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逐步扩大社会化服务的覆盖面。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哗胡勤技能岗位。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各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本实施意见和行业指导意见,制定本地区、本部门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结构比例的具体控制标准。

实施范围

1. 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以及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都要按照《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实施岗位设置管理。

2. 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都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3. 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参照《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4. 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类企业所属的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以及由事业单位已经转制为企业的单位,不适用《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

❺ 事业编转行政编条件

事业编转行政编条件有:

一、学哪物历条件。

按照规定,调入市级以上机关任职的,一般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调入县(市、区)级以下机关任职的,一般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二、年龄条件。

调任县(市、区)领导班子成员职务的,一般不超过50周岁;调任其他处级职务的,一般不超过45周岁;调任市级机关科级领导职务的,一般不超过40周岁;调任县(市、区)级以下机关科级领导职务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三、职称条件。

(1)管理岗位人员调任。在事业单位取得副科级及以上职务,同等调任机关担任领导职务。

(2)专业技术人员调任。专技人员调入市级以上机关担任处级领导职务,拟调任人员应当聘任副高职称2年以上,或具有正高职称。调入市级机关担任科级领导职务的,拟调任人员应当聘任副高职称1年以上,或具有正高职称;调入县(市、区)以下机关担任科级领导职务的,拟调任人员应当具有中级职称2年以上,或者具有副高职称。

行政编制比事业编制更稳定:

行政编制,也李羡液就是公务员,工作更稳定。举个简单的例子,公务员单位和事业单位都在改革,公务员单位改革,虽然也会涉及机构的撤销、合并,却从来不会裁减工作人员。不管怎么改,这些改革单位的工作人员的身份,一直都是公务员。

但是,正在进行的事业单位改革,却明确规定,那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将被改为企业,其工作人员的事业身份,也将被改为企业人员身份。也就是说,在事业单位改革中,有些人摇身一变,就不再是事业员工,成为企业员工,将来可能被裁员或下岗。从这个角度看,事业编制的稳定性是比较差的。派轿


阅读全文

与怎么当行政事业人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苏爱情经典电影有哪些 浏览:888
鱼竿哪个牌子经济又实惠啊 浏览:919
上升天蝎男怎么对待爱情 浏览:670
孙静出现在哪个文言故事中 浏览:331
全价经济舱登机牌怎么拿 浏览:194
移动幸福e家如何取消 浏览:893
奥克斯空调健康模式怎么打开 浏览:384
古代小美女怎么画呢 浏览:724
没怎么咳嗽肺就很健康吗 浏览:159
广州本地花都婚姻律师哪里找 浏览:600
请问97年男今年婚姻如何 浏览:141
为什么无法复制婚姻 浏览:932
扬州和苏州哪里美女多 浏览:711
怎么看待清秋和燕西的爱情 浏览:545
什么为心理健康 浏览:828
女人为什么幸福美满 浏览:871
今天讲的故事是什么呀爱一个人 浏览:38
史上最不公平的婚姻是什么 浏览:13
荣耀手机如何关闭健康使用 浏览:600
茌平事业编怎么报名 浏览: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