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么考当地事业编制
怎么考当地事业编制?对于想要往当地发展的同学在进行事业单位考试报名的时候,提的最多的问题。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讲当地事业编制的考试注意事项,一起来看看吧!
(一)当地事业编制的考试流程
1、登录人事考试信息网报名;
2、招聘单位进行资格审查,通过之后需按招聘信息公布的要求,向招聘单位提交本人相关证明材料;
3、参加笔试考试;
4、进行面试;
5、进入考核体检范围人选,并依次等额组织进行考核体检。
(二)事业编制的报考条件
1、本科以及以上学历,18至35周岁;
2、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3、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品行;
4、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或技能条件;
5、具有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事业单位是由当地人劳局负责统一招考的,因此各个地方的政策也不一样,有些需要当地户口,有些为了招来人才,没有户口的限制,没限制的就可以跨区考,可以关注一下想报考的当地人事网公布的招考信息的具体要求。
以上是“怎么考当地事业编制”的全部解答,如果想要学习更多相关知识,欢迎大家前往高顿公考官网。
㈡ 怎么考当地事业编制
根据招考公告,按要求报名参加,考试全部通过,即可考取事业编。
具体步骤介绍:
1、个人报名。
报名人员登录指定的报名网站(各地人事考试信息网),如实填写、提交相关个人信息资料。应聘人员在资格初审前多次登录填交报名信息的,后一次填报自动替换前一次填报信息。
报名资格一经招聘单位初审通过,不能更改。报考人员不能用新、旧两个身份证号同时报名,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身份证必须一致。
2、单位初审。
招聘单位指定专人负责资格初审工作,在报名期间查看本单位的网上报名情况,根据应聘人员提交的信息资料,对前一天的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初审,并在网上公布初审结果。
如果招聘单位在几个工作日内(各地方规定不同),未对报名人员信息进行处理,则视为初审通过。网上报名期间,招聘单位会公布咨询电话并安排专人值班,提供咨询服务。对通过资格初审的人员,招聘单位应留存应聘人员的报名信息,以供资格审查时参考。
3、资格审查。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资格审查工作,贯穿招聘工作的全过程。进入面试的应聘人员,在面试人员名单确定之后,需按招聘信息公布的要求,向招聘单位提交本人相关证明材料。取得面试资格的应聘人员在面试前3天仍未向招聘单位提交有关材料的,则视为弃权。
经审查不具备报考条件的,经主管机关核准后,取消其面试资格。因弃权或取消资格造成的空缺,按笔试成绩依次递补。
4、笔试。
笔试考试采用百分制计算应聘人员的成绩。笔试设定最低合格分数线,由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管机关根据应聘人数和考试情况确定。
5、面试。
面试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管机关的指导下,由招聘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按备案的面试方案组织实施,面试方案的备案应在面试前一周完成。达到笔试 合格分数线的应聘人员,根据招聘计划和招聘岗位由高分到低分按比例依次确定面试人选。
笔试合格人数出现空缺的岗位,取消招聘计划;达不到规定招聘比例的,按实有合格人数确定。面试人选确定后,由招聘单位张榜公布并通知本人。
面试结束后,按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计算应聘人员考试总成绩。笔试成绩、面试成绩、考试总成绩均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尾数四舍五入。根据考试总成绩,确定进入考核体检范围人选。
6、考核体检。
按照招聘岗位,根据应聘人员考试总成绩,由高分到低分确定确定进入考核体检范围人选,并依次等额组织进行考核体检。
同一招聘计划应聘人员出现总成绩并列的,则按笔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确定人选。对考核、体检不合格人员造成的空缺,可从其他进入同一岗位考核范围的人员中依次等额递补。
㈢ 如何进入事业单位
一、进入事业单位的途径
1. 参加公开招聘:各地政府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会发布公开招聘公告,面向全社会,符合条件的人员均可报名参加考试。通过考试和审核的,将进入事业编制。
2. 高校引进:这是指直接从高校引进即将毕业或符合招聘需求的应届大学生,也包括部分往届大学生。这些人才一般在特定领域具有技术和能力突出,主要从事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事业单位对此类人才会提供较为优厚的待遇。
3. 高层次人才引进:这种方式专门针对优秀人才,也有编制。通常不需要参加笔试,很多人通过面试即可进入事业单位。
二、事业单位考试科目
1.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考察内容主要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等,题型均为客观题。
2. 《综合应用能力》:有两种类型。一种与申论考试类似,以主观试题为主,题型包括辨析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公文改错题和材料作文题。另一种是公基和职测的混合卷。
3. 《公共基础知识》:考查内容包括公文写作、科技人文知识、政治理论、时事政治、法律常识等。考试题型包括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和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