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应届毕业生工龄怎么算
应届毕业生的年假,应该按照下列方法来计算:如果该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累计工作1年以上不到10年的,年假有5天;累计工作10年不满20年的,年假有10天;如果已满20年的,则年假有15天。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二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❷ 考上事业编后工龄如何计算
法律分析:一,若是应届生考入事业单位,则工龄为零。包括专科应届生,本科应届生,研究生和博士。
二,若是原来的国有企业或者是集体所有制企业与单位解除了劳动合同又重新考了事业单位的话,则其在国有企业或者是集体所有制企业里的工龄算在事业单位工龄上。
三,在非公有制企业工作的人员,在工作期间,如果与企业签了合同,并缴纳了社会基本的养老保险一类的,则在考上了事业单位后,其工龄是从开始缴纳养老保险的那年开始计算。
四,原被机关事业单位聘用的编制外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单位与本人签订了书面劳动(聘用)合同,并为其缴纳了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录(聘)用为机关事业单位在编正式工作人员后,其缴费年限与正式录(聘)用后的工龄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五,不满足以上条件的人,则考入到事业单位的工龄是与应届毕业生一样的工龄计算。
法律依据:《国家人事部关于印发的通知》第十条辞职人员被全民所有制单位重新录用,辞职前和录用后的工龄合并计算。
❸ 事业单位工龄计算方法
事业单位计算工龄的话,需要看员工之前的工作经验以及员工的身份,主要可以分为这几类人员:应届生,国企或事业单位员工,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私企员工等几类。
第一类:应届生,也就是没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包括本科,专科,研究生,博士等等,这类考生考上事业单位,那么他们的工龄都是零。
第二类:国企员工或之前有事业单位工作经验的员工,离职后重新考的事业单位,那么他们之前的工龄都是可以选在现在的事业单位工龄中的。
第三类:编外人员,指的是之前在事业单位中工作,但是不是正式工,和之前的事业单位签订的是劳动合同,同时之前的事业单位为员工缴纳了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现在考上事业单位的编制了,那么工龄也是可以从之前编外人员的工龄算起的。
第四类:也就是大多是私企员工,这列员工之前在私企工作,如果在工作期间,与企业签了合同,并缴纳了社会基本的养老保险,那么在考上了事业单位后,工龄是从开始缴纳养老保险的那年开始计算的。
如果你都不满足以上的条件,那么不考上事业单位的工龄是会与应届毕业生一样方法计算工龄,也就是从零开始计算。
事业单位工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