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婚后事业 > 中国航天事业的故事有哪些

中国航天事业的故事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4-06-28 16:01:41

⑴ 中国航天事业经历了太多的磨难,那些为航天事业做出贡献的人有哪些心酸故事

中国着名飞机设计师徐舜寿于1968年1月6日去世。

徐舜寿,1917年8月21日出生于浙江吴兴县一个开明的体育工作者家庭。父徐一冰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加入同盟会。1905 年,东渡日本就读于大森体育学校。回国后,在上海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体育学校。辛亥革命前夕,他曾率体校学生攻打江南制造局,为民主革命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33年,刚满16岁的徐舜寿,又以优异成绩考取清华大学机械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杭州笕桥飞机制造厂任检验员。“八·一三”日军进犯上海,笕桥被炸,工厂停工,他抱着航空救国的愿望考取中央大学机械特别研究班进修航空技术,结业后任成都航空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他工作勤奋,学习刻苦,在飞行力学研究上颇有成绩。1940年与人合作写了第一篇论文《飞机性能捷算法》,发表在该院《技术丛刊》第一号上,荣获研究院的奖励。1941年5月,徐舜寿被派往由苏联政府援建的伊宁空军教导队,教授飞行力学。

1942年8月,被调回成都航空委员会编译处任编译专员。他参与编写了我国第一部《英汉航空工程名词词典》,于1944年正式出版。同年8月,在调任重庆国民政府空军印度军官学校教员的途中,适逢招聘公费留美实习生,他应试并被录取,遂赴美国韦德尔公司学习塑料零件制造。半年后转麦克唐纳飞机公司任雇员,参与FD-1、FD-2飞机的设计工作。

1946年初入华盛顿大学主攻力学。同年8月回国后,在南京国民政府空军第二飞机制造厂从事气动力研究和飞机设计,担任中运2号和3号飞机的总体设计和性能计算工作,被破格提升为研究课长。1949年春,南京国民政府命令他准备搬迁台湾,徐舜寿在我地下党的帮助下,毅然举家辗转来到已经和平解放的北平(今北京市)。

1949年5月,徐舜寿被分配到东北航空学校机务处工作,不久就随解放军南下,调查南京国民政府空军机场和航空工业设施,参加机场修建工程,配合解放全中国的伟大进军。同年9月,调任新成立的华东军区航空工程研究室飞机组副组长,参与编撰《伪空军航空工业概况》,还编写了飞机制造厂建厂计划和空军作战训练教材。

飞机设计,是以基础科学和应用研究为基础,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的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建国初期,中国的航空工业极其薄弱,只有为数极少、规模很小的飞机及其配件修造厂,根本谈不上自行设计。为摆脱这一落后局面,1953年国家把航空工业列为重点建设项目,周恩来总理为航空工业提出了“由修理到仿制,再到自行设计”的战略发展方针。徐舜寿在这一方针指导下,采取边创建、边设计的原则,成功地研制出一批新飞机,并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技术骨干。

高亚音速战斗机,并初步积累了生产、使用和维修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1956年9月,航空工业局在研究中国飞机设计如何起步时,徐舜寿根据多年在国内外从事飞机设计研究工作的实践经验,认为当时空军航校普遍使用的螺旋桨、后三点起落架式的雅克-11中级教练机,已满足不了喷气式飞机的训练要求。他根据中国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的原则,拟定了与国外同类飞机性能相当的、最大时速为700~800千米、航程约1000千米、升限为12千米以上,采用全金属、前三点起落架、两侧进气、双座、后掠翼的亚音速喷气教练机的总体气动方案(后定名为歼教-I飞机)。

该方案要求材料和成品的研制均立足于国内。方案得到批准后,他立即根据需要进行了专业设置、人员配备,建立了气动弹性和外形专业,并亲自主持草拟了设计工作制度,组织设计室编写了《设计员手册》,作为设计工作的指南。并和其他两位副主任设计师一起组织和带领平均年龄只有22岁、绝大多数都未涉足飞机设计的年轻队伍投入了自行设计飞机的尝试。

在总体方案设计中,为突破“米格”型飞机的框框,避免中国自行设计的飞机成为米格型飞机的仿制品,他要求设计人员广泛收集和学习各类型号飞机资料,进行多方案比较,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设计道路。用他的话说,就是要“熟读唐诗三百首”,但不要“唯米格论”。为此,他突破苏式飞机机头进气的框框,亲自主持制定了两侧进气的型式,为雷达和天线的安装提供了适宜的空间,为该机的一次设计成功和后来运用到强-5、歼-8Ⅱ飞机进气道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对于歼教-I飞机的结构型式和起落架的设计,均依据总体方案的要求,进行了从优选型。为了控制质量,他规定了严格的三级(校对人员、组长、室主任设计师)审查制度。对大部件的总体设计,他要求采取由设计人员汇报后再进行答辩的集体审查方法。这些方法,既保证了歼教-I飞机的设计质量,又使这支年轻设计队伍的整体智慧和水平得到充分发挥和提高。

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自己的、行之有效的从飞机性能、操纵安定性到气动载荷的计算方法,解决了利用小风洞对全机测力、部件测绞链力矩到外挂物动相似模型投放试验等技术关键,为以后的型号设计提供了借鉴。

歼教-I飞机从开始设计到首飞成功,只用了1年零9个月的时间,主要技术性能均超过原设计指标。其研制速度之快,在国外飞机研制史上也是罕见的。

1957年8月以后,徐舜寿又先后受命组织和领导初教-6和强-5飞机的总体设计。当时空军航校普遍使用的初教-I(雅克-18)初级教练机为后三点式起落架,已不适应前三点式起落架喷气机的训练要求。初教-I的机身骨架,是由无缝钢管焊接的,需要进口材料,而且焊接处问题较多,机翼尾翼和后机身部分,均采用蒙布结构,要进一步提高飞机性能和改进维修性能均有困难;该机的设备也比较落后。为此,徐舜寿提出了自行设计前三点起落架和全金属蒙皮结构的初级教练机方案。

经上级批准后,在他的组织和领导下,于1958年初完成了总体论证和吹风试验,并初步确定了总体方案。同年5月,完成各系统的打样设计,并制作出1∶1的木质样机。该机移交南昌飞机制造厂后,设计室又与工厂一起共同完成了详细设计、试制和试验等工作,命名为初教-6型飞机,于1958年8月27日首飞成功。嗣后,经南昌飞机制造厂继续研制、改进,于1961年12月批准定型,批量生产,装备部队,1979年获国家金质奖。到1984年,初教-6型飞机,不仅大量装备部队,而且还成批出口。该机的自行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已从修理、仿制发展到自行设计的新阶段。

徐舜寿在育人用才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工程设计单位需要有“常规上的快手(能手)和关键上的专家”。前者是指一般工程师,是常规计算分析的快手和打样画图的能手,在设计工作中,能做到“老马识途”;后者是指关键理论和课题研究的专家,在理论发掘和应用上有较深的造诣,在确定方案时能拍板定案。他培养人才,坚持“优选培养法”和“自然淘汰法”,为中国的航空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用人上,他任人唯贤,只要对国家事业有利,他敢于坚持真理,为科技人员说话。1957年“反右”斗争开始后,许多技术干部蒙受不白之冤,有的被撤职,有的被划为右派。作为室主任设计师的徐舜寿,看到党的事业受到损失深感痛心。

徐舜寿对祖国的航空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总是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向领导直言相谏,为领导当好参谋。即使遇有不同意见,他也直言不讳,据理力争,从不随波逐流。在飞机设计室成立不久,他就遵循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的原则,向国家提出自行设计初、中级教练机的建议;在“大跃进”中,让他组织设计超音速战斗机时,他从实际出发,直言劝阻;航空研究院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成立不久,他出于对自行设计超音速歼击机的强烈愿望,同黄志千等人联名上书,提出在仿制和学习米格-21飞机图纸、资料之后,从1962年开始,以米格-21为原准机,设计一架马赫数2.2或2.3的歼击机的建议。他在关键时刻和重大技术上提出的这些有预见的建议,均被实践检验所证明是正确的。

徐舜寿工作勤奋,思维敏捷,富有创造性和开拓精神。同事们评价他“思维清晰,作风细致”,“具有出众的才能和善于抓住要领的本领”;“在技术上有远见卓识”,在工作上“不搞繁文缛节,倡导讲求实效的科学作风”;他“迥异于一些沾沾自喜、固步自封的庸人”,“他是把各个专门领域的专业知识编织在一个飞机机型内,完成一个‘系统工程’的人物”。

人物网络

徐舜寿(1917.8.21 - 1968.1.6),浙江省吴兴县人,中国着名飞机设计师,航空工业技术专家。他是中国飞机设计研制的开拓者和第一个飞机设计研究机构的创建人之一,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曾组织主持完成各类军用飞机的设计任务并解决了多项尖端技术,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中国航空工业尤其是飞机设计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徐舜寿有着里程碑式的地位与贡献。他是新中国飞机设计的一代宗师,在他直接领导下培育出的飞机设计人员,遍布我国自主设计机型的重要岗位;而由他主持、组织和亲自设计的飞机有:歼教1、初教6、强5、歼8、轰6、运7……他是中国的米高扬、苏霍伊、图波列夫。

来源: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

⑵ 航空航天的故事

载人航天故事
引言
1997年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40年前的10月4日,前苏联用卫星运载火箭把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实现了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开创了人类航天的新纪元。卫星在太空正常工作了3个月左右。

抚今追昔,令人感慨万千。在过去的40年里,人类在航天领域既经历了许多巨大成功的喜悦,也遭受了不少让人难以忍受的沉重打击。
回首40年的人类航天史,虽然数千颗千姿百态、功能各异的人造卫星已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数不尽的“荣华富贵”,然而最使人难忘的还是那些载人航天的英雄们。尽管他们有的已经荣归故里,有的血染碧空,还有的仍然继续遨游太空,但他们那种人定胜天的大智大勇将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激励着人类不断进取、不断奋斗,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困难。

航天勇士们在茫茫太空书写了他们伟大的业绩。1961年,前苏联的加加林一马当先登太空,成为“宇宙哥伦布”;两年后,前苏联的女航天员捷列什科娃乘东方?6号飞船上天,打破了男航天员一统天下的局面;1965年,前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拴着安全带飞离宇宙飞船5米,在空间漂浮12分钟,首创太空漫步奇迹;1984年,前苏联女航天员萨维茨卡娅也到舱外“潇洒走一回”,成为世界第一名在太空行走的“女飞人”;俄罗斯航天员波利亚科夫更是了不起,在太空一呆就是400多天,让其它人望尘莫及。

美国也不示弱,相继有12名航天员登上月球,至今令世人赞叹不已。航天员约翰·扬六上太空,是世界上航天次数最多的航天员; 女航天员露西德不仅5次上天,还保持着188天的世界女子载人航天记录;科林斯则为世界第一位航天飞机女驾驶员……。

在这些征服太空的英雄后面,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有的甚至永载史册。现在就让我们回到他们当年的时空,再次领略一下这些太空飞人的风采吧。

世界太空第一人
1961年4月12日拂晓,荒凉的哈萨克大草原依然凉气袭人。丘拉坦村民走向瓜田和庄稼地,也有几人去锡尔河捕鱼。但离此向北4千米的地方就没有这样宁静了。设在这里的拜科努尔发射场上竖立着一枚巨大的白色火箭,它映衬着蓝天特别醒目,这就是SS-6洲际弹道导弹。不过其顶端装的不是核弹头,而是东方?1号载人飞船,它于11日夜晚刚刚安装就绪。不远处匍伏着装有火箭燃料的列车,沙丘旁停放着红色消防车。所有在场的人都非常激动,因为世界第一位飞往宇宙的使者——尤里·加加林少校即将从这里升空。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有多少人熬过了不眠之夜啊!如今就要梦想成真了。此时,加加林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他前一天在发射场与总设计师科罗廖夫一起登上发射台的平台,走到飞船跟前。他们默默地站着,望着天空,陷入深思,想着即将进行的飞行。科罗廖夫打破了沉默说:“加加林,你真幸运,你将从无与伦比的高处观看我们美丽的地球。但发射和飞行都不会轻松,要经受各种考验,包括那些未预料到的,明天的飞行有风险。”接着又安慰地讲:“你要记住,不管发生什么事,我们都会竭力支援你。”加加林听后心潮澎湃,无声地点头表示,无论如何也要完成这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4月12日清晨,加加林从梦中被医生叫醒。他迅速吃了一顿特别的早餐,便穿上航天服前往发射台。当乘坐着加加林的汽车出现在发射场时,发射场呈现一片生机。汽车一直开到矗立着的火箭脚下,身穿橙黄色臃肿航天服、头戴乳白色头盔的加加林从前门下了汽车,后面跟着航天服的设计师和一位医生。加加林走向现场领导小组,举手敬礼并报告:“国家委员会主席同志,飞行员加加林准备乘坐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飞行。”接着,他们热情拥抱。然后加加林向报界和电台发表了简短的历史性讲话,向为他送行的人们挥手致意,最后登上了发射塔最上边的平台。

飞船舱内的电视摄像机打开了,荧光屏上出现了加加林的影像。他面带笑容,神采奕奕。

开始30分钟准备!10分钟准备!!2分钟准备!!!所有人都屏息不动,似乎空气也凝住了。“预备-点火1一声令下,莫斯科时间9点零7分,火箭徐徐升起,与此同时,透过发动机的轰隆声,清晰地传来了加加林激动的道别声:“我去了1

东方-1号飞船载着加加林进入人造地球卫星轨道,人类宇航时代开始了!他在太空欢呼: “多美啊!我看见了陆地、森林、海洋和云彩……”东方-1号飞船载着加加林以2720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驰,越过苏联、印度、 澳大利亚和太平洋上空,环绕地球运行。他在离地330 千米高空飞行了108分钟,绕地球飞行一圈后,按计划安全返回了地面。

这次飞行虽然短暂,但它却开辟了人类通向宇宙的道路。加加林因此成了世界上第一位航天英雄。为了纪念这个划时代壮举,“4.12”成了“航空航天国际纪念日”。

有关加加林的秘闻
加加林108分钟的航天奇迹震撼了全世界,被世人传为佳话。苏联解体后,有些当年的航天机密被公开,使人们了解到许多与之有关的惊人内幕。

美国索斯比拍卖行不久前发现了世界首次载人航天的地面指令长卡尔波夫上校的日记,上面记述了加加林飞行的全过程,说加加林在返回地球时遇到了麻烦。返回程序是:制动火箭点火,座舱与仪器舱分离,在座舱降到离地7000米时,加加林应被弹出座舱,用降落伞实现软着陆。卡尔波夫在日记中写道:“座舱与仪器舱不能及时分离,座舱疯狂地旋转。”“故障,不要惊慌”。很显然,卡尔波夫当时心情十分紧张。分离过程原计划用10秒,但实际上用了10分钟。在这10分钟里,制动火箭推力使飞船不断旋转打滚。万幸的是,两者最终还是分离了,否则第一位太空使者将有去无回。事后专家分析认为,可能是连接不当,使两舱一时难以脱离。

西方专家也相信日记的真实性,并认为若当时知道这一秘密,肯尼迪总统可能会推迟美国登月计划,在地面做更多的载人航天实验和猴子的太空飞行实验,以求稳妥可靠。然而在美苏航天竞争时代,这两个大国常常报喜不报忧。

俄罗斯《红星报》则详细地介绍了人类首次进入太空的前前后后。1959年底选出第一艘宇宙飞船后,1960年9月19日,前苏共中央收到乌斯季诺夫(部长会议副主席)、马利诺夫斯基(国防部长)等人的联名报告,建议1960年12月用飞船进行载人飞行。1960年11月,前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主席作出决定,同意用东方?3A号飞船在1960年12月发射,并认为这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1960年10月24日,在发射场准备发射新式火箭时发生了爆炸,包括战略火箭军总司令涅杰林炮兵主帅在内的数十人丧命。为此,勃列日涅夫政府进行调查,致使东方-3A号飞船发射延期。

1961年3月3日,前苏共中央收到“绝密”报告,内容是:经过大量工作,已进行了7次不载人飞船的发射,其中东方-1号飞船5次,东方-3A号两次。现已完全能进行首次载人飞行了……。乌斯基诺夫等许多重要人物在报告上签了名。这样,1961年4月3日,前苏共中央通过了关于发射东方-3A号飞船的决议(一般报道是用东方-1号飞船)。

4月12日,加加林登上飞船,关上座舱盖后,发现仪表没显示“密封”信号,主任设计师和战斗班马上排故。在太空飞行中加加林感到很难受,但是可以忍耐。在加加林返回时,科罗廖夫(飞船总设计师)打电话给赫鲁晓夫说:“降落伞已打开,正在着陆,飞船正常。”赫鲁晓夫则问:“人活着吗?在发信号吗?活着?”这些都表明首次载人航天多不容易,尤其是弹射跳伞对加加林是一次生与死、意志与勇敢精神的考验。

另据报道,1960年5月15日,第一艘东方号不载人飞船发射时没有防热罩,无降落伞系统,更无弹射装置。其目的是验证姿态控制系统和着陆座舱的分离系统,结果这艘飞船没有返回,被抛到更高的轨道。同年7月23日再次发射时又因火箭故障遭到失败。8月19日的第3次发射获得成功,东方号飞船载2只狗和50只老鼠首次成功落地。不过专家发现,在飞船绕地球第4周时,一只狗严重呕吐。因此他们决定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只绕地球一圈就返回。同年12月1日,东方号飞船载动物上天后,因制动系统故障,返回时失败。12月21日的另一次发射也由于火箭故障再次夭折。直到1961年3月9日和21日两艘载狗和“模拟人”的东方号飞船双双发射和返回成功后,前苏共中央才于4月3日作出决定进行首次载人飞行。同年4月8日指定加加林为第一个上天的航天员。4天后,加加林乘飞船升空,成为第一名征服太空的英豪。

在加加林上天前后,曾有两名航天员在训练中死亡。1961年3月23日,空军飞行员邦达朗科在一充满纯氧的暗室中训练时,用酒精棉擦完身上固定过传感器的部位后,随手把它一扔,扔到了一电极板上,结果引起大火被烧死。1962年11月1日,另一名航天员在24500米高度上跳伞时,因航天服出现故障急剧减压而死。不过,前苏联多次辟谣关于加加林上天之前有一航天员在太空飞行返回途中死亡的说法,并说这名叫伊里诺切纳的航天员是因车祸受伤而不能登天的。

在加加林上天前,还用各种生物火箭进行了31次动物飞行(高度110~450千米),用卫星进行了7次带有动物及生物培养试验的太空飞行。加加林也是数千里挑一选出来的。由此可见,人类为打开通天之门,曾为之付出了多么巨大的代价。

千里挑一
加加林1934年3月9日出生在一个叫克鲁申诺里的小村庄里。在战争年代,他非常羡慕保卫祖国的空军飞行员。成人后他当了工人,参加了萨拉托夫航空俱乐部。当加加林第一次驾机飞向蓝天时,感到一切都气象万千。从此他坚定了献身于蓝天的生活目标。他辞掉了工作,来到澳伦堡空军学校学习。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空军学校的学员们奔走相告。当学员们问加加林“以后会怎样”时,加加林答道:“是人飞上去的时候了。”

在猎狗莱卡完成宇宙飞行后,前苏联开始在全国挑选第一名上天的航天员。当时有的人认为应从熟悉高空和缺氧情况的登山队员中找;有的人主张从潜艇兵中找;还有的建议让勘探队员参加……。但最后的共识是航天员应在飞行员中挑眩载人飞船总设计师科罗廖夫说:“完成冒险而复杂的航天任务对飞行员来说是习惯了的职责。”

负责挑选航天员的卡尔波夫回忆道,当时科罗廖夫提出的航天员标准是年龄不过30岁,身高不超过1.75米,体重72千克以下,勤劳,求知欲强, 有志愿献身航天事业的精神。为此,卡尔波夫从全国3000名志愿者中筛选出20名作为培训对象,最后又从这20人中选出6人突击小组,他们符合科罗廖夫的最高要求,加加林就是其中的一员。卡尔波夫对他们说:“你们中间任何一个均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航天员。”那么加加林又是怎样被最终选中的呢?

加加林是1959年10月向空军指挥部递交志愿上天的报告的,他在报告中写道:“为发展苏联航天事业,我迫切希望进行航天试飞……。”

在莫斯科市中心东北约40千米的契卡洛夫区,有一座名噪一时的新兴城市,人们称之为星城。加加林他们就是在这里参加航天培训的。当时这里仅是一个飞机场,所有训练设施还正在建造,很不完善。所挑选的6人人人都经过4~5次失重训练;95次离心机实验……加加林无论在掌握科学知识、长时间被关在绝音室里,还是在离心机上进行令人头晕的旋转,他都经受住了考验,而且样样第一。他待人友善,富有幽默感,参与社会工作,顾及家庭,成了全队的“精神中心”,以致没有他很多事都搞不起来。加加林被大家称为“我们的加加林”。

科罗廖夫很快就注意上了这个机灵、眼尖的加加林,并让他第一个坐进东方号飞船的驾驶舱熟悉情况。在发射日期临近时,需从6人突击小组中挑出一名登天的航天员。前苏联英雄卡马宁向国家委员会介绍了这6人的情况后说:“他们都作好了飞行准备,很难说谁好谁差。但我们必须从中挑选出一名,所以我们推荐加加林为航天飞行第一人选,斯捷潘诺维奇为后备驾驶员。”

就这样,加加林成为世界航天第一人。加加林在总结他在太空中的工作时写道:“我受命进行历史上第一次航天飞行,可以作出人类航天飞行能成为现实可能性的结论。东方号飞船的飞行好象是本世纪的奇迹,但奇迹是不存在的,存在的是实际情况。航天飞行不是某一人或某一伙人的事。这是人类在其发展中合乎规律的历史过程……”。

加加林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航天英雄。不幸的是,他在1968年3月27日的一次飞行中,因飞机坠毁而遇难。虽然他已从航天员队伍中消失,但加加林的名字和他的开拓精神将永存,并为一代一代人所敬仰,成为鼓舞人们进行太空探险的一面旗帜。

二、太空行走第一人
在载人航天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在太空行走已不算什么新鲜事了。尤其是美国和俄罗斯航天员,为了建造和修理空间站,他们经常到太空去漫步,进行各种试验和维修工作。美国航天员在太空修理哈勃望远镜时,一呆就是几个小时,而且他们是轮番出舱,如履平地。然而,人类进行第一次太空行走就不是那么潇洒了,因为当时对舱外活动所要遇到的各种情况还知之甚少,因而太空行走就被认为是一种风险极大的事情,搞不好航天员可能有去无回,成为 “人体”卫星。正因为如此,太空行走也成为美苏争夺“航天第一”的重要目标之一,谁能抢得太空行走第一人的头衔,谁就能在太空竞争中增加筹码。结果前苏联获胜,航天员列昂诺夫在1965年3月18日乘上升2号飞船遨游太空时,冒险出舱活动24分钟,成为世界上太空行走第一人。这次太空行走来之不易,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

撩开昨日内幕
1964年,前苏联弹射座椅和舱外太空行走设备总设计师塞弗林了解到,美国正在研制舱外行走设备,并拟在双子星座号飞船上使用。于是他马上上书当局,呼吁加紧舱外设备的开发步伐,要抢在美国之前完成这一创举,以名扬天下。

但事情并不如他所说的那么简单,因为前苏联的飞船没有供航天员出舱所需的气闸舱。这种舱有两个气闸门,一个与密封座舱连接,叫内闸门;另一个是可通向太空的外闸门。闸门的启闭需十分小心和熟练,以避免漏气。航天员出舱前,在飞船舱内要穿好增压航天服,走出内闸门后关闭内闸门,把气闸舱内的空气抽入座舱内,当气闸舱和外界空气的压力相等时才能打开外闸门进入太空。航天员返回舱内时顺序相反。这颇像船过水闸。

当时,美国双子星座号飞船已设置了气闸舱,而前苏联的上升号飞船空间很小,仅有一道用螺母紧固的舱门,是供航天员在地面出入用的。若重新设计飞船在发射时间上肯定要落在美国之后。为此,塞弗林提议采用一种能节省空间的膨胀式简易气闸。这一大胆的方案立即得到了批准。

科罗廖夫命令塞弗林率领一帮精兵强将夜以继日地干了起来。开始时很顺利,赶制了几个气闸,每个气闸内均有一套能自动膨胀的航天服,并进行了地面减压试验。后又用卫星进行了不载人飞行试验。

1965年2月22日,带有简易气闸的宇宙57号卫星升空了。卫星在太空完成气闸展开和航天服加压膨胀时,突然发生爆炸。事故原因是地面人员错发了指令,引爆了自爆装置。后来这种试验又失败了两次。这时已快到预定的完成任务的时间了,情况十分紧急,如再研制一艘飞船进行试验需要一年时间,那时美国很可能会抢先一步进行太空行走。而这时前苏联航天总设计师科罗廖夫又身染重病,他只能在疗养所听取塞弗林的汇报,真是祸不单行。

在这关键时刻,塞弗林综合各方面意见,毅然决定按原计划进行,并请示苏共中央。没多久,克格勃头目亲临现场视察,以防有人破坏。为安全起见,还建立了一个严密的监视区,使包括塞弗林在内的所有人均草木皆兵,如临大敌,不敢有一点闪失。在认定万无一失之后,苏共最高首脑才批准进行首次太空行走活动。

险象环生出奇迹
1965年3月18日莫斯科时间上午10时,上升2号飞船轰呜着,载着两名航天员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其中别列亚耶夫为指令长,列昂诺夫是驾驶员。他们乘飞船进入了497.7公里×173.5公里、倾角64.79度的预定轨道。飞船入轨后,他们便为太空行走做准备。在别列亚耶夫的帮助下,列昂诺夫将一个生命保障系统背包套在自己的压力服外边,开始吸纯氧,吸了一个多小时后便出舱了。在舱内,航天员呼吸的是氧氮混合气体,在到没有压力的太空时,人血液中的氮可能会形成致命的气泡,使人患减压玻因此,列昂诺夫出舱前须清除他血液中的氮。生保背包用于调节航天员的体温。为保持与飞船的联络及安全,列昂诺夫身上系着一根与飞船相连的绳链,绳链长5.35米,内有一根电话线, 很像婴儿的脐带。

当飞船飞到第2圈时,列昂诺夫在确认座舱密封完好后打开了向内开的舱门,随着别列亚耶夫的一声“祝你好运”,列昂诺夫浮游进入密封过渡舱。

过渡舱设计得简单而又巧妙。它由一个通道和两个舱盖组成,很像一个手风琴,内盖与飞船的两个舱门中的一个相连,通向太空的外盖是可移动的环形盖。在发射时该舱保持压缩状态,入轨抛掉减阻装置后,过渡舱立即展开并充压。

列昂诺夫进入过渡舱后,便给自己的航天服充压,并检查过渡舱的密封性,调整头盔。此后,列昂诺夫关上座舱盖,于11时34分51秒进入茫茫太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太空漫步的人。事后他说,当我准备好出舱时,轻轻地推了一下舱盖,于是人就像一个软木塞一样呼的一下便冲出了舱口。

出舱后列昂诺夫在太空不仅浮游,还翻筋斗,并从舱外卸掉一个相机,移动了几件舱外物体。事实证明,太空并不那么可怕,人只要穿上航天服和带上生保背包,就能在舱外工作和生存。

10分钟后,别列亚耶夫提醒列昂诺夫准备返回座舱,可此时却出了麻烦。列昂诺夫报告说取回舱外相机有困难,相机放进过渡舱时,一松手它就漂走,如此反复数次都是徒劳。最后,列昂诺夫硬把相机推进通道,并用脚踩住,这才将相机放下。可这时列昂诺夫已精疲力竭,出汗量超出了他的航天服所能吸收的量。在他本人进入过渡舱时,又遇到了新问题。为了踩住相机,他的脚先进到过渡舱里,可身子怎么也进不去了,他被卡在了舱门口。这是因为太空是真空的,无法从外部对航天服施压,此时的航天服比想象的要鼓得多,如气球一样。此外,因戴头盔不能擦汗,汗水流到了眼睛上,汗气也使面罩模糊。这时,列昂诺夫除了听到自己的心在咚咚地急促跳动外,什么也看不清,听不见。突然他灵机一动,给航天服放气降压。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直到将航天服压力降到了极危险的低限,即从40千帕降到25千帕。他终于穿着瘪下来的航天服活着进了舱门。列昂诺夫在太空行走了10分钟,但为了挤进舱门他却拼力花了14分钟。返回舱内后,不能重复使用的过渡舱即被抛掉。

当飞船飞完第16圈,别列亚耶夫准备点燃制动再入火箭以便返回地面时,又出现了险情,测试时发现一个信号显示自动导航系统失灵,无法为飞船返回地面准确定位,故无法按原计划返回地球。无奈,飞船只能再绕地球飞行一圈。地面控制中心指示,若还不行,就采用手动再入返回方式。一圈后,别列亚耶夫按指令操纵上升2号飞船进入了正确的轨道位置,并起动了制动火箭,开始再入。再入过程既热又可怕,包括天线在内的所有通信元件都被高温烧毁了。列昂诺夫和别列亚耶夫看见舱外熔化的金属流到舷窗上。由于飞船多绕地球飞了一圈,使他俩的着陆点偏离预定地点1300公里。返回舱最后溅落在乌拉尔山脉终年积雪的一个偏僻山坡的两棵冷杉树中间,降落制动伞高高地缠绕在树枝上。几架搜索直升飞机很快找到了他俩,但因地势原因无法降落,只能在上空盘旋,给他们投下食物和防寒衣物,就飞走了。这使得列昂诺夫和别列亚耶夫不得不在返回舱边上休息,一直呆到第二天。当地的伐木工人连夜赶修了一个直升飞机着陆坪。救援人员坐雪橇滑行20公里赶往航天员降落地点,最后终于找到了快要冻僵的两位航天员,并用雪橇把他们带到森林中新开辟的直升飞机着陆地,用直升飞机把这两位太空英雄运回拜科努尔发射场。

在飞船使用手动系统着陆、着陆偏离预定着陆区、与地面人员失去联系后,前苏联航天总设计师科罗廖夫着急万分,悲泪纵横。幸运的是两名航天员神奇地活下来了。回到莫斯科时他们受到英雄般的欢迎。

列昂诺夫小传
世界太空行走第一人列昂诺夫1934年5月30日生于前苏联克麦罗沃州苏里区利斯特维扬卡镇。1957年于丘左耶夫军事航空学校毕业后,在航空兵部队当飞行员。1960年被选为航天员。在完成太空行走任务后,进入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于1968年毕业。1975年7月15~20日,他乘坐联盟19号飞船参加了同美国阿波罗号飞船的对接和联合飞行。由此可见,列昂诺夫在人类太空史上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他曾多次获得奖章和勋章。他的名字将永载史册。

三、第一位登天的女英雄
前苏联不仅造就出世界太空第一人加加林,也培养了第一位登天女英雄捷列什科娃。1963 年6月16日,她乘东方6号飞船升空,3天后返回地面,开创了妇女航天的先河,全球为之震惊。人们赞美她为妇女争光,称颂她表现出的坚强性格和大无畏精神。捷列什科娃为妇女征服太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捷列什科娃1937年3月6日出生在前苏联雅罗斯拉夫尔州图塔联夫区马斯连尼科沃村。1955年中学毕业后进入纺织厂工作。此后她边工作边学习,还参加航空俱乐部的跳伞活动,后者使她身体健壮。她向往蓝天,希望能上天翱翔。

1961年加加林首航太空归来,她同许多姑娘一样,非常羡慕这位太空“天王”,并与女友一起联名上书航天部门,要求培养女航天员登天。没想到这封信引起了重视,没两天她们便被邀请去莫斯科座谈。这些姑娘兴奋地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并希望成为第一批女航天员。

经过严格的体检,1962年捷列什科娃被选入首批女航天员队伍。当宣布名单时,她极其兴奋和激动,简直欣喜若狂。同时入选的还有来自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索洛维约娃等4人。她们入队后,大名鼎鼎的航天员加加林负责管理这些人。加加林温和、友好地对待每一个队员,一直训练了约一年左右,但当时谁也不知道“1号”是谁,直到上天前两周才决定从捷列什科娃和索洛维约娃中选一个,最终让谁飞由上级决定。因为这是第一次女性太空飞行,所以“阶级立潮是重要标准之一,而捷列什科娃出身工人阶级,索洛维约娃则出身知识分子。于是,捷列什科娃 “捷”足先登,最终被选中。

1963年6月14日,东方5号飞船在拜科努尔发射。它载着航天员贝可夫斯基空军中校。他在两天的飞行中,用手操纵飞船,完成了一些医学实验,并观测了地球和恒星。当他在6月16日飞越拜科努尔发射场上空时,负有历史使命的东方6号飞船也正在该发射场整装待发。说它负有历史使命是因为这艘飞船将载着世界第一名女航天员登上九霄云外。

举世瞩目的时刻来到了。望着高高耸立着的东方6号飞船,捷列什科娃从容地走进了飞船密封舱,开始了一次轰动一时的航天飞行。她稳坐在舱内,没有想自己的家,也没有想是否能返回地面,脑子里只装着未来24小时内承担的使命和责任:摄像和做多种科学实验。当捷列什科娃在太空看到无比壮观的地球时,她实在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对地球产生了深深的眷恋。于是她向地面指挥中心提出延长在太空逗留时间的请求,并得到批准。她绕地飞行了48圈,飞行70小时50分钟,航程200万公里。

在太空飞行的3天中,捷列什科娃几乎没一点睡意。她不愿漏掉任何一个细节,只想多看一些太空胜景,多做一些太空实验。东方6号飞船以2.8万公里的时速飞驰,每86分钟绕地一圈。捷列什科娃说地球给她的印象实在太深了。它美丽壮观,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光泽,其动人的画面后来常常在捷列什科娃的梦中浮现。

捷列什科娃在这次飞行中完成了生物医学和科技考察计划,并证明了妇女也能在太空正常生活和工作。她返回地面时,受到了成千上万人的欢迎,掌声、歌声、鲜花交织成了一片,祝贺她勇敢地完成了航天史上的一次壮举。两个月后,捷列什科娃同东方3号飞船驾驶员尼古拉耶夫结婚,组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航天员家庭。1964年6月8日,捷列什科娃生下一个女孩,取名耶莉娜。耶莉娜以其是在父母都做过太空飞行后在地球上出生的第一个婴儿而闻名。捷列什科娃后来完成了正规技术教育学业,成了设在莫斯科附近的加加林训练学院的一名职员。

她曾获得列宁勋章、齐奥尔科夫斯基奖章和国际宇航联授予的“宇宙”金质奖章。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她还曾担任国际妇联主席。

1988年10月,捷列什科娃应邀到嫦娥的故土——中国访问,受到了热烈欢迎。她说她在飞临中国上空时,清晰地看见了中国的海岸线及高山、绿地和江河。从那时起,她就盼望有朝一日能踏上中国的土地。

四、第一个在太空行走的天仙女
1984年7月27日,塔斯社向全世界播发了震惊世界的消息,萨维茨卡娅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太空行走的女性。她和指令长贾尼别科夫于7月25日走出礼炮7号空间站,在舱外进行了3小时39 分钟的活动,用万能手动工具连续完成了切割、焊接和喷涂等复杂任务。此举不仅使前苏联在美苏太空竞争中又一次占先,而且以铁的事实再次证明,即使在尖端领域,妇女也不比男性差。

其实,在这次太空行走的前两年,即1982年,萨维茨卡娅就已乘联盟T-7号飞船,与另两名男航天员到礼炮7号空间站上呆过一次,成为人类第二个上天的女航天员。这次太空

⑶ 关于中国航天事业的故事有哪些

1、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民族脊梁

这位科技界巨擘,历经艰难于1955年回到祖国后,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他为组织领导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研究发展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2、陈俊亮——纠错编码:将卫星无线数据传输,可靠性提高1000倍。

“东方红一号”的研制过程中,北京邮电大学的一位科学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亮。

数据通讯设备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前端为调制解调设备, 后端为纠错编码设备,而陈俊亮正是承担了纠错编码设备的开发研制工作。

3、“嫦娥一号”研发团队

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平均年龄仅30岁。副总指挥34岁,副总设计师37岁,总体主任设计师36岁。这是一群航天才俊,3年多来先后攻克了轨道设计、月食问题、数传定向天线研制、卫星热设计、导航与控制分系统设计、测控数传分系统设计、紫外月球敏感器、数管分系统设计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拿下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2007年11月7日,当“嫦娥一号”卫星以超出设计预期的精准度进入环月工作轨道的那一刻,举国欢庆、全民振奋,中国人千年奔月的愿望终于梦想成真。

4、吴伟仁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发射升空,奔向月球。在近月制动环节,测控精度十分重要。在卫星第一次进入100公里绕月轨道时,如果控制不好,可能撞向月球,或者是“跑了”,没被月球“抓住”。

当时有很多技术风险。嫦娥二号最终被月球捕获,在月球轨道上环绕起来,吴伟仁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5、孙家栋

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从事航天工作60年来,主持研制了45颗卫星。人物详细事迹如下:

1967年,担任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技术负责人。1989年,孙家栋担任中国火箭进入国际市场谈判代表团团长。1996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0年1月11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孙家栋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航天科技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⑷ 有什么关于航天科技的故事

神州七号的故事
9月25日晚,神舟七号发射升空,在这又一历史时刻,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这是我国航天史上首次实施太空行走,必将成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又一个里程碑。

从1999年“神一”到今天的“神七”,记录了中国航天事业几代人薪火相传的前进脚印,激励着我们大学生振兴中华科技文化实力的民族进取心,共同推进世界航空事业壮大的雄心壮志。虽然作为一个医学生,但是仍旧可以在自己的领域为祖国的的发展与振兴做出贡献。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神七”的太空遨游,历数着中国谱写自我文明进步与向世界学习的坚定决心。

古老而浪漫的神话故事“嫦娥飞天”不知在多少中国人的心中播下过漫游太空的美丽梦想。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随着“神一”到“神六”的顺利升空,中国人这一世世代代的梦想正以惊人的速度实现着。

2008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百年奥运梦想实现的一年,“神舟七号”宇宙飞船的升空又将作为人类太空求索的新起点,向全世界展示这千年古国不可磨灭的魅力。此次神七的发射,中国航天员将历史性地出舱太空漫步,这是整个人类航天史的进步与胜利,也预示着人类终将把美丽的祝福带给深邃的宇宙。

我们敬佩并祝福有梦想的人,我们更为身处一个有梦想的国家而骄傲。有梦想就有铸造精彩可能,仰观苍穹,心底不禁传来阵阵:神七加油!中国加油!

⑸ 中国航天小故事

我为伟大祖国感到骄傲!”这是杨利伟返回地面后向欢迎的人们说出的肺腑之言。 杨利伟返回地面。

因此,在太空飞行中,他的心和战友们一直紧紧相连。按照预定的太空飞行计划,杨利伟在太空有5小时的休息时间。但他只睡了半小时。他说,首次太空飞行,机会太难得了,我要尽可能地体验太空飞行,为战友们将来上太空做准备。 回来后,杨利伟成为了公众人物,有许多活动需要他参加,但只要一有空,他就和战友们在一起,交流太空飞行心得。回来后不久,他就主动要求参加航天员例行的体能训练。 10月16日,杨利伟成为了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那天,他回到北京航天城时已是晚上。21小时太空之旅的极度疲劳尚未消除,他就给训练航天员的教员们一个个打电话,向教员们汇报自己在太空的情况。而此时电视里已全是他的新闻和形象,他却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一位老教员感叹地说:“难得啊,难得。能在巨大荣耀面前,保持如此平常心态,正是优秀航天员应该具备的素质。” 是的,面对巨大的荣誉,杨利伟没有居功自傲,也没有忘记航天员的神圣使命,犹如平时,淡然置之。 他的亲人成为了新闻人物,甚至儿子小宁康也被众多媒体包围,他要求媒体不要宣传,一再希望以平常人对待。 他在空军时的战友还记得,1997年,当杨利伟通过体检,回到部队等待通知的那一年里,他仍然专心致志地投入到飞行训练中。那年他飞了150多小时,大大超过当时部队规定的飞行时间。尽管体检耽误了许多时间,但在这一年的考评中,杨利伟的飞行成绩依然名列前茅。 这就是航天英雄杨利伟。记者曾问杨利伟,你对航天员的职业怎么看?他说,在飞天的征程上,不仅充满了艰辛,风险也时刻存在,许多勇士还为此付出了生命,但征服太空是航天员的神圣使命,作为一名军人,就是要时刻准备奉献和牺牲。 11月7日,当祖国和人民给予航天英雄杨利伟以最高荣誉时,杨利伟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感谢祖国和人民对我的培养,光荣属于祖国,光荣属于人民,光荣属于千万个航天人。我为祖国感到骄傲。我将继续努力工作,时刻准备接受祖国和人民交给我的任何任务!”
查看全部4个回答
下载故事-儿童故事大全

听故事选择凯叔讲故事App,10000+儿童精品故事畅听
北京童学慧教育咨询..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杨利伟的英雄事迹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准备阶段,经专家组无记名投票,杨利伟以其优秀的训练成绩和综合素质,被选入“3人首飞梯队”,并被确定为首席人选。 “飞船模拟器”成了杨利伟的“家”。飞船模拟器是在地面等比例真实模拟飞船内环境、对航天员进行航天飞行程序及操作训练的专业技术训练场所。飞船从发射升空到进入轨道,再调姿返回地球,持续时间几十个小时甚至上百个小时,飞行程序指令上千条,操作动作有100多个。 舱内的仪表盘红蓝指示灯密密麻麻,各种线路纵横交错,各种设施星罗棋布。要熟悉和掌握它们,并能进行各种操作和故障排除,只有靠反复演练。 后来,在5次正常飞行程序考试中,他取得了2个99分、3个100分的好成绩,专业技术综合考评排名第一。 2003年10月15日晨,杨利伟进入飞船,按照规定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发射前的各项检查。8时59分,0号指挥员下达了“1分钟准备”的口令。火箭即将点火。指挥大厅里充满紧张气氛,许多观看飞船发射的人,紧张得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切在瞬间仿佛凝固了。 指挥大厅里传出了清晰的口令:10、9、8、7、6……这时,屏幕上出现杨利伟向大家敬了一个标准军礼的画面。全场顿时掌声雷动。一位老专家激动得满眼泪花,不住地说:“杨利伟,好样的!” (5)中国航天事业的故事有哪些扩展阅读 杨利伟,男,汉族,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 大学文化程度,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他历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 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在中共十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杨利伟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之久。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2018年1月25日,同其他11名航天员被中央宣传部授予航天员群体“时代楷模”荣誉称号。曾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全国政协委员。 参考资料:网络——杨利伟
222 浏览39742019-11-06
杨利伟的故事
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杨利伟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之久,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杨利伟小时候非常爱看书,他写过一篇作文《我见到了周总理》曾入选了作文集。爸爸杨德元、妈妈魏桂兰同在镇里一家中学当教师(爸爸后调到县土产公司)。 小利伟自幼比较文弱、性格内向、缺少胆量。为了改变小利伟的性格,每年寒暑假,爸爸有意识地带他去爬山、到县东六股河去游泳。 秋天,带他去大山里爬树采摘果实。从此,小利伟竟对探险及运动有了兴趣,常常同伙伴跋山涉水野游,登狐仙洞山探访狐洞、寻访古寺遗址,寻觅传说中的“链锁地井”。 看完《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鸡毛信》等战争故事片后,他央求爸爸帮助同班的小伙伴赶制了红缨枪,毛遂自荐当上了儿童团长。而看了《铁道游击队》后,他就一直梦想做火车司机,却没想到后来成为中国太空第一人。 1983年6月,在他高中三年级的时候,空军招飞人员要在当地应届毕业生中选拔飞行员,而从小就有从军梦的杨利伟第一个到选飞报名处报上了自己的名字,经过严格的选拔、考察、体检、面测等程序,18岁的杨利伟正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飞行学院的一名学生。 (5)中国航天事业的故事有哪些扩展阅读 杨利伟,男,汉族,1965年6月21日出生于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 大学文化程度,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现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 历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中央候补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
1 浏览1622020-01-20
杨利伟故事
1 浏览5572019-11-13
杨利伟的成长故事
上初三那年,一天放学回家,杨利伟手里拿着几张卷子,一声不吭地径直进了自己的小屋。姐姐杨丽君见了,觉得弟弟不对劲,便追进屋里问其原因。原来杨利伟数学考试一道几何难题没做出来,丢了12分,心里很不好受。于是杨丽君劝道:“不就一道题嘛,下次认真就行了,先吃饭吧。”杨利伟却说:“这次难题没做出来,下次再有难题咋办呢?”说完,饭也不吃,就伏在桌上埋头演算起来。杨丽君知道弟弟决定的事情一定要做,再劝也没用,只好笑着退出了屋里。1个多小时后,杨利伟终于把这道几何题解了出来,仿佛打了一场胜仗,脸上一扫刚才的愁容,露出了笑意。姐姐看到,杨利伟在纸上写下一句话:“攻克难题是我最大的快乐。” 杨利伟有一个弟弟要杨俊伟,32岁的杨俊伟显得比哥哥杨利伟瘦弱。说起哥哥,杨俊伟有一份难以平静的激动。他说哥哥是他生活中的老师,总是以行动教育自己,他很敬佩哥哥。其中,儿时的两件小事,杨俊伟至今记忆犹新。那时杨俊伟上小学一年级,他刚刚加入少先队不久,崭新的红领巾系在脖子上。一天,正在操场玩耍的杨俊伟不慎摔倒,膝盖上立刻流出很多血来。俊伟也不知怎样才好,随手扯下红领巾包扎住伤口。晚上放学回家,红领巾仍然绑在小俊伟的腿上。杨利伟看见了,忙帮弟弟把红领巾解开,拿出土霉素敷在伤口上,一边敷一边对弟弟说:“你能系上红领巾多光荣啊!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我们应该爱护它才对啊!”随后又和杨俊伟一起把红领巾洗得干干净净。还有一件事,杨俊伟也感受很深。那时候杨利伟已经参军了。有一年探亲回家,俊伟推着自行车刚进家门口,只见哥哥从屋里走出来,冲着自己大喊一声“ 立正”。俊伟当时一愣,条件反射似地站住了。杨利伟以军人特有的步伐,非常正规地走到俊伟面前,把他歪斜地挂在运动服拉锁扣上的校徽摘下来,端端正正地别在了弟弟的左衣襟上方。杨利伟当时没有多说什么,但俊伟却感到哥哥的行为似乎比千言万语更让自己懂得了尊重的涵义。从此,他的校徽总是端正地别在衣襟上方。 用简练的话概括杨利伟小时候的优秀品质 补充回答: 刻苦学习,生活俭朴,有理想、有抱负,忠
295 浏览63522017-11-25
关于杨利伟的故事200字左右简历
杨利伟,男,汉族 ,1965年6月21日出生于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 大学文化程度,身高1.68米,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历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中共十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杨利伟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

⑹ 关于中国航天航空的故事

青铜时代
★里程碑之一 1970年4月24日21时31分,中国“东方红”一号飞向太空。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白银时代
杨利伟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内
★里程碑之二 1987年8月,中国返回式卫星为法国搭载试验装置。这是中国打入世界航天市场的首次尝试。
黄金时代
★里程碑之三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搭载两名航天员升空。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神舟七号搭载三名航天员升空。
探月时代
★里程碑之四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成功发射。 嫦娥一号
★里程碑之五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一号卫星的姐妹星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此次发射目的主要是实现下一步的月球软着陆进行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对嫦娥二号着陆区进行高精度成像

⑺ 中国航天历史中,有哪些人和事值得我们铭记

⑻ 航天故事都有哪些

4月25日,在江苏南京举办的中国航天日科普宣传周暨“航天放飞中国梦”科普活动上,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引发现场来访者关注。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摄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清华大学毕业,工作15个年头,张波自我介绍时,往往极其简单:“我是干航天的。”其他的,他便不再多说。
2006年博士毕业后,张波进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三十一所从事研究工作,他的科研经历,恰好覆盖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称《规划纲要》)的完整周期。
在《规划纲要》“重点领域”的第11项,能找到他所从事的研究工作,但只有两个字:国防。《规划纲要》确定了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16个重大专项,而他所从事的重大专项,就在那个“等”字中。是的,他的工作“只能做不能说”。
说起中国航天,人们往往更多关注的是火箭发射的那一瞬间,抑或是嫦娥、神舟、天问、玉兔、祝融等一个个“明星”航天器,但对于这些航天器背后的研制人员和他们所经历的种种,知之甚少。
“虽然我们承担的任务隐藏在‘等’字背后,但是我们的精神却是‘等不得’的精神……一切只因国家需要。”4月25日,在中国航天大会“青聚秦淮”青年科学家论坛上,张波和多位航天青年分享了那部分“能说的”故事。
“紧张到喉咙都会被牵扯着震动起来”
2020年12月6日5时42分,嫦娥五号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交会对接,并于6时12分将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这是我国首次实现月球轨道交会对接。
郑永洁是这次任务的负责人之一。作为航天五院502所嫦娥五号探测器GNC系统副主任设计师,他和团队为此奋斗了10年。
他至今记得,那一天凌晨2时14分,是他最紧张、最激动的时刻:嫦娥五号上升器与轨返组合体开始“牵手”,这是世界上已知最难的一次空间交会对接,将要开启人类环月轨道无人自主交会对接的新纪元。
“美国人曾在阿波罗任务中进行过月球轨道的交会对接,不过是由宇航员手控完成的,此次嫦娥五号任务,则是国际首次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郑永洁说。
在这次任务实施前,他胸有成竹,可就在嫦娥五号转入自主飞行的那一刻,他却一下不自信了,身旁的嫦娥五号探测器副总设计师王勇也感叹,“压力一下就上来了”。
“做过全物理试验的,不要怕!”这句话,郑永洁本是在心里默念,却不自觉地说了出来。
王勇副总师转过头来,冲他笑了笑,一句话也没说,但笑容很温暖。
郑永洁读懂了他的潜台词:“你说得对”。但他知道,现场所有人都跟他一样紧张,只是又同样用理性说服自己。
他所说的全物理试验,是对研制攻关结果的全面考核:在一个世界上最平的气浮平台上,经过不计其数的失败、自我否定、严苛的推演、讨论,最终,在2015年6月的一天,郑永洁所在的团队完成了最后一组试验数据分析,各项指标均达到预期效果。
“那一天,我们拥抱在一起,喜极而泣!因为我们知道,攻关在这个时候已经有结论了,这个试验能行,说明上天也就没什么问题了。”郑永洁说。
时间回到2020年12月6日的凌晨,时钟一分一秒地走过,3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来到最后交会对接逼近段。这次月球轨道交会对接的精度要求,即使算上曾经的地球轨道类似任务,也是最高的一次。
在交会的最后阶段,郑永洁看着监视相机里越来越大的上升器,每次喷气控制引起的姿态晃动,他紧张到喉咙都会被牵扯着震动起来,“5米、3米、1米、0.8米、0.6米、0.5米,我已经听不到周围的声音,好像进入梦境一样,平日试验时总觉得慢吞吞的靠拢过程,一下变得如此迅速,来不及检查遥测参数,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已经到达对接初始条件”。
当欢呼声传过来,郑永洁才骤然醒来:对接成功了。
这是航天青年执行任务过程中的一个缩影,看似波澜不惊,却又惊心动魄。
文案:邱晨辉;制图:李晗
“为了强大而迸发令人难以想象的惊人战斗力”
在中国航天科工二院,有一个叫“穹盾”的青年创新团队,这是我国某高科技领域自主创新装备发展的领军者,有200多名成员,一半以上是高工甚至研究员,11名拥有博士学位,169名拥有硕士学位,35岁以下青年占比超过70%。
他们要攻克的技术是当前国际上最前沿的尖端科技之一,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被称为“不允许失败的项目”。其系统组成庞大而且复杂,过程环环相扣,摧毁目标的过程,就好比投掷长矛,击中千里之外一只极高速飞行的云雀,技术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十五所的一名青年设计师周宇旋说,面对性能指标极高、研制周期极短、可借鉴经验极少的三个极限条件,这支年轻的团队迸发出令人难以想象的惊人战斗力:团队年人均加班超过1200小时。在去年疫情冲击下,为了确保项目进度,更有103名成员集中住宿,团体隔离开展工作。
最终,这个团队奇迹般地实现了从原型样机到工程装备的飞速跨越,突破了5项关键技术,形成70余项知识产权预期成果,研制的装备达到“国内首创、国际领先水平”,并且培养出一批青年领军人物。
为什么这么能战斗?不同的人给出的答案可能有所不同,但有一个原因却是共性的:那就是为了祖国的强大。
“祖国强大了,我们才更会被尊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一部副主任设计师徐倩说。至今,她还记得一段“屈辱”的经历——
那是10多年前,她在国外留学的时候,一个外国同事给她打电话,语气非常不客气地说,“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然后,这位同事便用嘲讽的语气跟徐倩说,看看这篇论文,简直和维基网络一模一样。徐倩问,这是啥?同事说这是一个中国学生写的论文。然后他就开始哈哈大笑,笑声穿透了整个楼层。
徐倩用“欧美学者抄袭现象并不鲜见,不要以偏概全”与他辩驳,但这些声音都淹没在刺耳的笑声里。
还有一次,这位同事看徐倩拿着移动硬盘,不分青红皂白就指责道:“你是要用它偷窃我们的研究成果吗?”
虽然是半开玩笑的语气,但这种偏见对于自尊心极强的徐倩,伤害极大、侮辱性极强。后来,徐倩用了4年半的时间,通过努力证明了自己。
“我不知道,现在的留学生在国外,受到的待遇如何。但我知道,只有强者才能被尊重。”徐倩说。
她目前担任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副主任设计师,这是长征系列火箭中的金牌火箭,还有“劳模”火箭、“北斗专列”之称。她列举了一组数据——
从1970年4月24日,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算起,第一个100发,我们用了37年;第二个100发,我们用了7年零6个月;第三个100发,我们只用了4年零3个月。而第四个100发,预计在2022年完成,距离上一个100发,仅有3年之隔。
“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新时代的使命,就是从大到强,保障中国在未来空间探索和国际社会上持续的话语权。”徐倩说。
“人活一辈子总要做点事情,哪怕不能对外讲”
“提到坚守,我想问问在座的朋友们,你们为了完成一件事,最长曾经坚守过多长时间?1年?5年?还是10年?”周宇旋说,她要讲的这个团队,他们为了自己研制的型号能够取得成功,整整坚守了几十年。
2020年11月的一天,在我国某试验基地,一枚导弹带着橘色的尾焰从发射筒中直射而出,转眼间只在天空中留下一条长长的白色曲线。这时,对讲机里突然传来一个激动的声音:“成了!我们成功了!”在外围的试验队员纷纷跳了起来,激动握手,相互拥抱,一些头发花白的老前辈们甚至抱成一团,哭得像个小孩子。
这个团队叫“御天长剑”团队,他们负责的这个型号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任何资料可以参考,完全要依靠自主研制。据型号的总师们回忆,型号刚开始研制的时候,他们很多人都还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没有所谓“巨人的肩膀”可以站立,只能凭借满腔热血和对技术的执着,从零开始一点点摸着石头过河,有时候单是为了解决一个瓶颈问题就要花费一年多的时间。
在周宇旋的讲述中,团队中有人一年300多天坚守在试验场,有人连续12年在试验场过元旦,有人放弃了待遇更好的工作机会,选择与型号共渡难关,有人本可以退休在家安享晚年却倔强地选择继续苦战……去年新冠肺炎疫情还在最严重的期间,团队为加快试验进展,逆向而行,成为了科工集团第一支入驻试验场的队伍。
“最让人心痛的是,有天晚上大家开完会刚刚回到办公室,就收到了噩耗:型号发动机的主任设计师胡总,突发心脏病去世……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周宇旋说,这个团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真正含义。
张波所在的研究室,从事的是新型发动机技术研发。这个团队老一代的领军人,是已故的刘兴洲院士。让人既喜又悲的是,刘院士的名气之大,不在于其真正的核心技术,而在于从核心技术上衍生出的“奥运火炬”。
“刘院士的一生默默无闻,为国家国防事业作出的贡献少有人知晓,却因研制奥运火炬而广为人知,被誉为‘火炬院士’。”张波说。
直到今天,张波还能经常接到一些退休10多年的老前辈打来的电话,交流他们退休在家自主开展科研工作的进展。有的老专家腿脚不方便,眼睛看东西也非常吃力,但仍然每天坚持看文献、写论着,打电话聊起工作的事情就一下子来了精神,滔滔不绝一讲就是一两个小时。
张波问这些老先生,为什么这么大岁数还坚持工作,他们的回答出奇一致:“人活一辈子总要做点事情,哪怕现在还不能对外讲。”
文案:邱晨辉;制图:李晗
来源:中国青年报

阅读全文

与中国航天事业的故事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不用VIP,免费看影片,的软件 浏览:181
女同视频APP 浏览:417
日本推理片在线观看完整版 浏览:304
一部国产电影杀人犯杀小姐 浏览:951
蛇片电视剧大全 浏览:143
信徒电影在线观看韩剧 浏览:299
许田射猎告诉我们什么故事 浏览:559
韩国电影污版软件下载 浏览:638
车牌号怎么找资源 浏览:159
类似比基尼空姐的电影 浏览:67
岛国片子资源从哪里来 浏览:474
属牛女97年婚姻如何 浏览:795
工藤静香电影 浏览:595
沉船电影有哪些 浏览:300
家庭经济困难证明申请怎么写 浏览:30
无性婚姻有小孩怎么办 浏览:760
被卡冰箱的电影 浏览:380
事业编养老金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浏览:937
抗日战争电影大全免费透狼 浏览:503
韩国电影推荐爱情美女 浏览: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