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借调手续和流程是怎样的
借调手续和流程是:
一、借调手续如下:
1、由借调部门(单位)征得拟借调人员所在单位及本人同意后,提出借调申请。借调申请须注明被借调人的基本情况、具体借调的岗位(承担的业务)、借调理由及借调期限;
2、借调部门(单位)在领取《借调人员审批表》,填写有关内容,被借调人员本人签字同意后,经借调部门(单位)及拟借调人员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借调部门(单位)及拟借调人员所在单位分管领导签署意见。审核报请同意后,下发书面借调通知;
3、有特殊情况的,可直接报请同领导意后下发书面借调通知。
二、借调流程如下:
1、外单位来函拟借调我司或公司各部门来联系单拟借外单位员工;
2、部门研究同意借调,则征求被借调员工个人及所在单位意见;
3、个人及所在单位同意之后,部门形成书面报告并请各部门会签,报决策层审批同意;
4、向所在单位发正式的借调函,办理有关手续,并与员工本人、原单位,签订一个三方同意的借调协议;
5、安排上岗、发放相关办公用品,一般借调员工工资都在原单位发放,由我单位定期跟原单位结算,支付相关用人费用;
6、借调到期之后,原则上回原单位上班。如继续借调,则需重新办理借调手续,如调入本公司,则办理相关调动手续。
《工伤保险条例》第四十三条 用人单位分立、合并、转让的,承继单位应当承担原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责任;原用人单位已经参加工伤保险的,承继单位应当到当地经办机构办理工伤保险变更登记。
用人单位实行承包经营的,工伤保险责任由职工劳动关系所在单位承担。
职工被借调期间受到工伤事故伤害的,由原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但原用人单位与借调单位可以约定补偿办法。
企业破产的,在破产清算时依法拨付应当由单位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费用。
❷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借调规定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借调规定:
1、借调期限以完成相应工作为限,一般不得超过一年;
2、借调期满后返回原单位,由原单位妥善安排工作。如因工作需要,确需延长借调工作时间的,应提前一周按干部管理权限向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提出书面申请,重新办理借调手续;
3、关键岗位、涉密岗位原则上不使用借调人员。
借调人员的日常管理:
1、借调人员在借调期内由借调部门负责管理,参加借调部门的相关活动有特殊规定的除外,享受借调部门工作人员同等的政治教育、业务培训等待遇;
2、借调期间,借调人员与原单位的人事关系不变。借调期限在六个月以上的,应及时将党组织关系转到借入单位。原单位应按规定做好借调人员的工资福利、职称晋升等管理工作;
3、借调人员在借调部门工作不足六个月的,在原单位参加年度考核。借调单位应对其借调期间的工作表现作出鉴定,向原单位反馈;在借调部门工作超过六个月的,由借调部门进行年度考核并提出评定等次意见,向原单位反馈;
4、借调期间,如遇原单位竞争上岗、岗位调整等情况,原单位应将借调人员与在编在岗干部同等对待,做好借调人员定员、定岗、定级工作,保证公开、公平对待借调人员;
5、借调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和借调部门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服从借调部门的管理和领导,认真完成工作任务。凡违反有关规定、玩忽职守、贻误工作、不服从领导以致造成不良影响的,随时予以退回,并视情节给予相应处分;
6、借调人员借调期满,因工作需要,符合提拔或调动等相关条件的,按相关规定办理。
法律依据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二条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国家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❸ 国家关于借调人员规定
法律分析:为加强事业单位借调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定了机关事业单位关于借调工作人员的规定。
法律依据:《事业单位关于借调人员管理条例》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机关事业单位借调人员行为,严格借调程序,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借调工作的管理,本着控制数量、严格审批、规范管理的原则,根据干部人事有关管理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借调是指因工作需要暂时将工作人员从原单位借用到其他单位执行指定工作的行为,借调人员在借调期间身份关系、工资关系在原单位保持不变。
第三条 全市各级机关及事业单位借调工作人员适用本办法。
❹ 事业单位职工怎么调动
行政事业单位在编人员调动,手续都差不多,只要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就可以办理调动:有接收单位;接收单位有空编并同意进人;原单位同意放人。
上述三个条件看起来简单,蕴藏着很大学问。
1、如果在辖区内或本级调动,相对较为容易。比如从乡镇调县区,从市某个单位调另外一个单位,因为不涉及到财政增加供给,操作起来相对简单,原则上只要有单位接收,接收单位领导同意并报县区领导批复,报编办审核备案即可完成调动,调动周期一般两三个月。
2、如果本辖区或本级逆向调动,难度有所增加。比如从自收自支到差额,从差额到全额,从事业编到参公或公务员,要转换身份必然涉及到财政增支以及编制增额问题,因此按规定都要过编委会,经过编委会研究同意后,才能调动。编委会的主任一般由地方行政主官担任,成员包括常务、组织部长、政府秘书长、财政局长、编办主任等主要领导,要过这些领导的手,没有一个领导牵头协调很难完成。加上编委会开会非常不容易,有的地方一年也就开两三次会,调动需要的周期也比较长。正常情况下,逆向调动从开始办理到最后报到没有半年以上根本办不了,有的甚至要等上一两年时间。
3、如果是跨区域调动,最为麻烦。编制之所以重要,与它的财政供养性质息息相关。因此,编制其实有地域性。你考取了这个地方的编制,换到另外一个地方是不被承认的。哪怕是从县里到市里,因为县市财政分立,两级编制也相对独立。因此跨区域调动,原则上要求主官签字,并经编委会研究同意才能完成,难度非常大,需要具备强大的推力才行。
事业单位职工怎么调动?
目前两种方式,一是借调,人走编不走;二是调离,编随人走。具体介绍下两者的流程。
一、借调借调相对而言比较简单,也是目前普遍使用的一种事业单位人员调动手段。
自中央、省委巡视以来,要求不允许长期借调、严格规范借调程序,且一次借调时间不得超过3个月。目前借调现象有所改观,但仍然比较普遍。这种方式操作比较简单,只需要原单位和借调单位统一意见即可。
具体借调流程为: 原单位召开班子会议,集体表决同意人员借调,形成会议记录或纪要,盖单位公章,一式三份,自留一份,另两份报组织部及借调单位。 如要长期借调,每3个月要重新形成这么一份证明。
二、编随人走,直接调离我亲手办理过几个事业单位人员的调动手续,其实一点都不复杂,我以乡镇政府事业编人员调至区直部门为例,简单说一下调动流程。
1.前期操作 。这里有三个必备条件: ①原单位要放你走;②要去的单位同意接收;③需要当地主要领导签字 ,比如区内调动,需要区委书记签字。
原单位和接收单位的工作做通了,主要领导签字这一步,一般由当地组织部长操作。
由接收单位与组织部门对接,组织部长再向主要领导汇报,请主要领导签字。这三个前期流程,是必须要走完的,要不然人事关系是无法调动的。
2.当地人力资源和 社会 保障局开事业单位人员商调表,我们俗称“调令”, 一式两份,分别给原单位和接受单位。有的地区需要你本人去送这两份“调令”,有的地区人社局直接就发给这两个单位了,用不着自己跑。
3.原单位和接收单位收到“调令”后,分别办理“减员”手续和“增员”手续。
4.原单位开具《工资介绍信》给接收单位, 然后原单位就会停了该人员的工资、社保、公积金等一切待遇的发放。接收到位收到《工资介绍信后》,办好“增员”手续,你的关系就算是正式转到接受单位了。
三、如果想跨市调动首先大家要明确一点,事业编只是在地级市组织部门、人社部门有备案,在其他省市是没有备案的,简单的说,其他省市并不承认你的事业编身份。 这与公务员不同,公务员是都有备案。
所以事业编想要跨市调动是非常非常难的,不是一般的人脉背景可以操作的。以省厅从各地市选拔人员为例,第一个硬性标准就是要求必须为行政编,即公务员。
另外,针对事业编的遴选非常少,至少我连续关注了4年,只有一次事业编遴选。我们平常所说的遴选,只是针对公务员和参公人员,事业编没有资格参加。所以有的朋友说通过遴选,那就是在忽悠你。
最后,不管从哪调到哪,对于能力一般、没有关系的人来说,都是挺难的,程序和流程一直在,但调动的门槛也一直有。
第一、
到县人社局(人力资源和 社会 保障局)领取“事业单位人员商调表”一式X份(根据地区差异性,有可能是“事业单位调动人员呈批表”、“人才引进审批表“等等,具体以当地人社局的表格为主,可以事先问一下你的主管人事部门,是什么表格)。
第二、
现在要分成两层同时走,这样会快点。
第一层:填写”事业单位人员商调表“,到接收单位将商调表的“调入单位意见”和“调入单位主管部门意见”栏签字盖章。再到调出单位将商调表的“调出单位意见”和“调出单位主管部门意见”栏签字盖章。“调入组织人事部门意见”可先不盖章,不用管它。(在这里须要说明下,调入和调出单位主管部门都要开局务会议或主任会议研究同意吸收你进入单位/调出单位,调入单位和调出单位领导也要同意才可)
第三、
第二层:调入单位主管部门到机构编制部门办理使用空编,办理出“编制使用通知书”。
第四、
到时,凭着”事业单位人员商调表“、”空编使用通知书“、单位现实鉴定材料、调入单位主管部门的函(关于调入某人的函)到人社局办理调动手续。人社局负责办理事业单位人员调动的部门查看你的材料是否齐全,然后受理,开具”商调函“。
第五、
凭着”商调函“到调出单位主管部门人事部门办理调档手续,然后人事档案转移到人社局,人社局负责办理事业单位人员调动的部门会进行查档,如果没有任何问题,再开具“调动通知”或“商调函”到调出单位主管部门办理人事关系、工资关系调动。
第六、
凭着“调动通知”或“商调函”到调出单位主管部门办理人事关系、工资关系转移,调出单位主管部门开出介绍信到人社局和工资关系转移介绍信。
第七、
凭着调出单位主管部门开出“介绍信”到人社局和“工资关系转移介绍信”到人社局办理。人社局再开出介绍信到调入单位主管部门,把人事档案也转移到调入单位主管部门。调入单位主管部门再开具介绍信到所属事业单位(调入单位)。你凭这介绍信就可以到新单位报到了,恭喜你!
第八、
调入单位主管部门凭着人社局开具介绍信和工资关系转移介绍信为人社局、财政局,机构编制部门办理工资和编卡(编制实名使用通知书)
第九、
事情还未结束喔,你还有社保,公积金没有转喔。接下来你得自己继续办理。首先,你了解新单位什么时候缴社保和公积金(别到时新单位缴了,旧单位又没有帮你缴,你的关系又转出来,那么这个月你就漏了)。确认后,让旧单位到社保局和住建局报停,报停后,新单位到社保局和住建局报增,你的社保关系和公积金就转移过去了(公积金账号挂靠银行不同,可以申请提取,提取的话,去旧单位的住建局拿表申请)。
事业单位福利待遇好毋庸置疑,每年都能吸引大批考生参考。可对于很多在异地上班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来说,面临着各种关系、圈子、人脉的重新建设,会给自己的生活造成很多不便,这不得不说是一件头疼的事情。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其实还是有办法的,那就是工作调动,如果大家对此不了解,重庆中公教育事业单位的我今天就给大家强势科普一波。
可以肯定的是:事业单位可以调动,事业单位也可以跨省调动,但是比较难。
如果想从事业单位调动, 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可以接收你的单位。 若想要跨省调动,则你的调动申请需要由省市分管人事的副市长或者市长签字后才可以调动。每年也只有几个名额,这种情况是比较困难的。所以调动是可以的,只是要看政策和运气的成分。对于跨省调动,总体来说,你首先要在外省找到一个好单位,而这也是最难的一个步骤,然后确定你现在的单位同意你离职,再由新单位人事部门开具事业单位调动函,再到现单位人事部门办理档案移交,社保结算等等。
调动的具体程序是:
1.接收单位把你的材料交给省人事局审批
2.人事局核准后由接收单位向你现在的单位递交商调函
3.你单位同意调走后报当地人事局批准,商调函上“同意”要有两个章:人事部门的和你单位主管部门的
4.商调函发回接收单位核准,人事局正式发调函调你的档案,这个应该不用你自己跑了,调档案完毕后在编制办注册,随时接受通知准备报道。
另外大家 需要注意的是,调动这种事情千万不能心急,而且在试用期内是不能够调动的。 由于事业单位的调动程序比较复杂,因此我建议有此想法的新录用人员,与其花费大精力去操作调动程序却不能预知结果如何,倒不如脚踏实地在现工作中安心“改造”, 只有自己发挥出了特长,自己的职业发展前景才会更为乐观。
1.最重要的是你要找到一个接收单位,而且这个单位有你对应的编制
2.其次你的所在单位领导要同意,通过单位常委会(党组会)研究通过你的转任。形成会议纪要,报人社局审定。
3.人社局经过会议研究,出同意调动的提案报组织部,一般情况下组织部部长为人事调配会常务副组长,地区主要领导为组长,报组织部后,还会在审查,审查你是否符合调动条件,有没有违纪违规问题,有没有服务期未满的问题,如果没有一般情况下属于调动工作业务范畴不会为难,如果考虑到干部年龄结构等问题可能会不同意。如果地区内单位调入程序比较简单,填写人事调动调配表,上面需要所在单位,组织部,人社局,调入单位签字,当然还有你本人同意签字。人事调配会一般一个季度召开一次。
4.如果跨地区调入就比较麻烦了,还要报上级组织部们批准,他们程序和在下一级一样,时间会很长,少则一年,多则两年。
不过话说回来了,有一种叫特事特办,就看你了,说白了没有一个调动背后是简单的
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调动分为逆向调动(差额财政向全额,自收自支向全额或者差额财政调动)、同向调动(全额财政向全额财政调动,差额财政向差额财政调动,自收自支向自收自支调动)、顺向调动(全额财政向差额财政或者自收自支调动,差额财政向自收自支调动)三大类,要实现逆向调动几乎不可能,顺向调动应该很好办理,毕竟能腾出一个编制,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一般都是同向调动。
事业单位职工调动程序其实很简单,你先找一个愿意接受你的事业单位,再说服单位主要领导愿意放人,然后去人社局人才交流中心开一个介绍信(调函),调动工作基本就完成了,剩下的编办、财局上编制和变换工资关系都是公对公。但是现实中真是这样的嘛?大错特错,比这要麻烦得多。
我大姐事业单位调动工作,折腾了将近一年,特别难办理。主要是调动工作要主管人社局常务副县长签字, 教育、卫生系统跨系统调动和乡镇干部调到县城需要县长和县委书记初审后,上县委常委会决定, 然后编办、财局签字和手续还要个人自己跑,没有一定人脉关系还是别想调动工作的事,太难了,比重新安排一个事业编要复杂的多。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欢迎大家讨论留言!
事业单位职工调动需要先经过领导同意,再由组织人社部门进行审批等程序。
事业单位调动和公务员调动一样,目前还没有特别完善的调动规定,除了自己再参加机关事业单位考试以外,一般情况下想要调动都必须经过有关领导签字同意。
具体的调动程序是:①个人先找好单位,由本人或者拟调入单位向主管领导提出调动申请。②主管领导签字同意后,将申请转给主管组织人事的领导或主要领导。③有关领导全部同意后,由编办进行核编,在不超编的情况下,编办出具核编证明。④拿着有关领导签批手续和编办核编证明到组织人事部门办理调动手续。⑤到编办转调整编制、到财政部门转工资手续。⑥到目前为止,调动手续基本完成。
这就是目前事业单位调动的基本程序,虽然各地各部门掌握的程序有所不同,但也都大同小异。最主要的是都需要经过有关领导同意,方可办理调动手续。这种调动方式的好处就是可以随时解决职工问题,可以随时发现人才,可以随时解决单位人员配备问题。但这种方式最大的缺点就是,首先需要经过领导同意,如果领导同意还好说,万一领导不同意,你再有能力,再有实际困难也是白搭。我身边就有那种两地分居二十多年也解决不了调动问题的情况。
总之,当前事业单位的调动方式还存在一定欠缺,不利于真正解决职工实际问题,也不利于真正发现和使用人才。 欢迎关注中省直遴选,有问题欢迎随时交流!
分两种方式!1、商调。就是需要你去托关系自己跑调动,原单位同意放人,接收单位要有空编空岗并且同意接受你,同时还需要你单位和分管领导、县长同意签字,最重要的就是必须满5年工作年限,当然如果你关系特别硬的另算。
2、遴选考调。这种方式首先要在招考简章上看看有没有符合你条件的职位,然后给主管单位领导,分管领导,县长打报告,然后拿上考调申请表挨个签字盖章,其目的就是同意你去参加考试同意放人,如果你运气好笔试 面试 体检全过,你考调的单位人事科会派人去你原单位考察合格就进入3个月试用期,试用期完了以后正式办理调动手续。这种方式难度大竞争激烈,但是一旦考上只要不干违法乱纪的事调动是很稳的,没人敢卡你!注意:这种方式千万不能干先斩后奏的事,我知道的就有很多考前不报告不申请跑去考试,结果考上了不放人白考了……
说简单非常简单,领导一句话就可以,说难也难,拎猪头找不到庙门。
1、事业单位调转程序
事业单位调转程序最根本的就是调令,也就是编委开出的调动介绍信,然后落户新单位即可,当然需要新单位有空余编制和原单位同意。
2、具体流程
一般都是某个单位出现空余编制时,由想调入的人向单位和编委提出调转申请,在调出单位同意情况下,编委召开会议研究决定是否同意调转和调转到什么单位,然后出具调动介绍信,同时调整人员编制并办理人员调转相关手续。
组织关系、工资转移、人事档案等一般都由接收单位相关人员拿编委调令到相关部门办理即可,不需要自己单独去做,也有单位让本人去做的情况,不过从程序上讲本人去做是不太好的。
3、 关键
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编委的会议研究和之后的调动介绍信,其他相关手续都是以调转介绍信为基础办理的。一般来讲都是政府一把手担任编委办主任,同时还有一位常务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就是大家常说的主任,但实际一把主任是政府一把手),编委会议都是政府一把手召开并主持决定的,所以只要实际的编委主任(政府一把手)同意,调转介绍信就很简单,那么调转就水到渠成,所以就看你能不能联系上政府一把手,当然不一定直接联系,你可以曲线救国。
4、 其他
事业单位调转还需要注意一下人员的具体财政供养情况,一般原则上来讲,全额拨款内部、差额拨款内部、自收自支内部可以无障碍调转,相互之间一般是不能调转的,但随着机构改革的进行(成立大事业中心,其中既包括全额又包括差额和自收自支),这种情况在逐渐打破,不同供养情况单位之间在相互调转,但是编委编制登记上仍然是原供养方式,无法改变。
调动的时候程序不关键,最关键的是你现有单位能放你走,接收单位愿意主动接收你。
机关事业单位调动都有一定的程序要求,但是这个确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先协调好愿意要你的单位。
我总结了一下,大概需要办理下面几个事情。
一、与接收单位对接好。 比如你要调到某单位,先要了解这个单位的情况以及去了后的岗位和待遇问题,不可盲目,要不然会后悔。
调动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找到接收单位,因为人往高处走,你调动的单位肯定比目前单位要好,好单位又岂能容易进入。所以协调好这个才是调动的关键环节。
二、给单位领导报告自己的意愿。 通常来说,你要调走,单位也不会阻止你的,毕竟不能影响别人前程啊,而且你走了以后还能空出一个编制,岂不是两全其美,所以这一步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三、办理相关调动程序。这 个事情不是你做的,双方单位人事部门会进行对接,他们都比较熟悉操作流程,所以你不必担心,等着就行。
在体制内,这个调动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关键问题是能否找到愿意要你的单位。一般来说想要跨地区调动难度很大,跨省就更难了。但是现在很多省份出台了相关文件,就是鼓励家乡人回原籍工作,这样就有很多人可以用这个政策回到家乡,为家乡的建设做贡献了。
❺ 事业单位人员借调规定
单位协商同意借调,签订合同会有利于以后权力的行使。通常由借调单位和被借调单位之间签订借调合同。合同中一般应明确规定被借调者的人数,借调事由,借调期限,借调期间的工资待遇、劳动保险和生活福利待遇。
法律依据: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五条 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明确岗位类别和等级。
第六条 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岗位。岗位应当具有明确的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
第七条 事业单位拟订岗位设置方案,应当报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
❻ 同一系统单位内部借用怎么处理
同一系统单位内部借用应按程序办理:
1、为进一步规范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借用工作,严肃人事调配纪律,增强人员借用工作的针对性,强化人员借用工作的操作性,调动干部工作的积极性,特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进一步规范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借用工作的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借用工作人员应遵循统一管理、控制数量、保证需要、逐步消化的原则,严格审批程序,确保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借用工作规范有序。
2、要征求个人意见,这样也利于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由借调部门(单位)征得拟借调人员所在单位及本人同意后,提出借调申请。
4、借调部门(单位)在领取《借调人员审批表》,填写有关内容,被借调人员本人签字同意后,经借调部门(单位)及拟借调人员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借调部门(单位)及拟借调人员所在单位分管领导签署意见。审核报请同意后,下发书面借调通知。
5、向所在单位发正式的借调函,办理有关手续,并与员工本人、原单位,签订一个三方同意的借调协议。
6、安排上岗、发放相关办公用品,一般借调员工工资都在原单位发放,由我单位定期跟原单位结算,支付相关用人费用。
7、借调到期之后,原则上回原单位上班,如继续借调,则需重新办理借调手续,如调入本公司,则办理相关调动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