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婚后事业 > 卫生事业的发展动向有哪些

卫生事业的发展动向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4-05-13 04:00:15

‘壹’ 建国60周年医学成就有哪些总体发展脉络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卫生事业的发展,强调把保护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重要位置。中国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卫生系统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坚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卫生工作方针,大力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保障公共卫生安全,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着成就,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目前,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一是有效控制重大疾病,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

目前,我国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为73.0岁,与建国前的35.0岁相比,大幅提升;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已由建国之初的1500/10万下降至2008年的34.2/10万,婴儿死亡率由建国初的200‰下降到2008年14.9‰,均居发展中国家前列。

60年来,通过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实施国家免疫规划和重大疾病防控、防治政策,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全国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率从1949年的20000/10万下降到2008年的268.01/10万。我国成功地消灭了天花和丝虫病,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目标,在总体上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有效控制了麻风病、血吸虫病、疟疾等曾经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疾病。结核病、艾滋病、乙型肝炎等防控工作取得重大成效。地方病严重流行趋势得到有效遏制,防治成果稳固发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成效显着。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全国卫生系统坚持科学防治,应对重大新发传染病的挑战,夺取了抗击非典的胜利,有效防控人禽流感,在防治甲型H1N1流感方面亦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维护了社会稳定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成效显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积极推动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精神病、恶性肿瘤、口腔疾病等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发起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加强全民健康教育,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积极预防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实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关口前移和中心下沉。初步形成了政府倡导,部门配合,专家努力,社会参与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局面。

二是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群众获得服务的可及性明显改善

建国初期,全国只有医疗卫生机构3670个,医疗床位8.46万张,卫生技术人员50.5万人。当时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基本上集中在城镇,医疗设备极其简陋,医疗技术水平低下,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缺医少药,得不到基本的医疗卫生保障。

经过60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08年底,我国拥有卫生机构27.8万个,另有村卫生室61.3万个,覆盖城乡居民的卫生服务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全国医院床位总数403.6万张,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2.83张;全国卫生人员数达616.9万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达93.8万人;全国每千人口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数3.8人。

与此同时,卫生系统的服务和保障能力以及技术水平得到极大提升,人民群众得到发展带来的实惠。2008年,全国医疗机构(不含村卫生室)诊疗人次35.32亿,住院治疗人数11483万;孕妇产前检查率达到91.0%、产后访视率87.0%,住院分娩率94.5%;农村改水受益人口占农村总人口93.6%,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5.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9.7%。

目前,我国已建成一批代表国家临床医学最高水平、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的大型现代化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基本形成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各级综合医院、各类专科医院相衔接的城市医疗服务体系;以及县医院为龙头,村卫生室为网底、乡镇卫生院为节点的农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城乡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完善,为城乡居民提供了综合、连续、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自然灾害中,发挥着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三是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建国初期建立了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上世纪60年代在农村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保障职工和农民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上世纪90年代,我国启动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稳步推进,到2008年底,全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到3.18亿人。2002年10月,中国政府出台政策,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3年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展试点并逐步在全国推进,目前已覆盖全国所有含农业人口的县(市、区),参合人数达8.33亿,新农合给越来越多的农民带来实惠,对缓解或减轻农民疾病经济负担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初步建立,农村医疗救助覆盖了全部农业人口的县(区),65%的县(区)开展了城市医疗救助试点。商业健康保险蓬勃发展。目前,各类保障制度覆盖了超过11亿城乡居民,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框架正在形成,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了化解医疗风险的保护屏障。

四是卫生法制化建设深入推进,群众健康权益不断得到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颁布实施了《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安全法》、《母婴保健法》等11部有关卫生方面的法律;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37部行政法规;卫生部制定印发了《处方管理办法》等200余件部门规章;现行有效卫生标准1300多项。初步建成了以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健康相关产品管理和医疗保障等法律制度组成的卫生法律体系,为保障公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规范市场经济行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卫生事业的发展,强调把保护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重要位置。今年4月,中国政府制定发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明确了新时期中国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强调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总要求。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突破,明显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近期改革的重点上,着重突出基本、基础和基层,从2009到2011年将着力抓好五项重点改革,即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积极有序的开展,改革配套文件正在相继出台,一些具备条件的重大改革正在陆续实施,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对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为35岁至59岁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检查和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开展复明手术等6个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9大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已经进入实施阶段,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已经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准备工作正在抓紧进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展总体良好。

新中国的卫生事业走过了近60年的发展历程,卫生工作积累了重要的历史经验,需要在今后工作中牢牢把握,并不断发扬:卫生工作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和政府对卫生工作的有力领导;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卫生工作方针指导卫生改革发展;必须坚持用改革发展的办法不断解决新矛盾新问题;卫生工作必须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卫生工作必须把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作为最高使命;必须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卫生事业必须坚持突出重点与统筹兼顾相结合;卫生工作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和引入市场机制相结合。

中国的卫生事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时遇,中国政府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全面推进卫生改革与发展,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贰’ 党的十九大关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最新措施是什么

党的十九大关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最新措施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
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
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
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
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
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叁’ 简述我国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和任务

一、加快卫生改革和发展,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三条基本原则不能变,坚持了这三条,就坚持了卫生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方向。
一是坚持走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不能变,不能盲目照搬外国的发展模式;二是坚持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和公益性质不能变,医疗卫生机构不能变成追求经济利益的场所;三是政府承担公共卫生和维护居民健康权益的责任不能变,增加卫生投入、提供公共服务、加强医疗卫生监管依然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但人口多、人均经济水平低、社会保障能力差的基本国情并没有改变,我国还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医疗卫生发展水平必须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既不能太超前,也不能太滞后,更不能把维护人民健康的责任推向市场,推给社会和居民。在任何情况下,卫生事业都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把医疗服务变成牟利的工具。 二、全面推进卫生改革与发展的任务
第一,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公共卫生管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预防重大传染病的流行和蔓延,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抗击非典使我们深刻认识到,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属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必须靠政府组织推动,靠政府制订并落实预防、控制、救治和有效应对措施。降低重大传染病发病率,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衡量政府工作效绩的重要指标。

(二)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维护人民身体健康。主要包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健全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增加政府经费投入,维护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质,为群众提供优质、价廉的医疗服务。同时,通过制定政策措施,创造宽松环境,引导社会资金,发展壮大医疗卫生资源。既要坚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也要注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三)加强卫生行业监管,维护群众就医安全。按照属地化原则,建立不分医疗卫生机构隶属关系,均由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实施行业监管的机制,严格医疗资格准入,规范医疗秩序,强化医疗质量评价,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行为,保证群众就医和用血安全。同时,配合有关部门加强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监管,纠正不正之风,减轻群众负担。

(四)加强健康宣传教育,改善生活工作环境,提高群众的卫生观念和卫生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

这四个方面是政府卫生工作必须承担的职责,但不是卫生部门一家可以完成的。涉及到各个部门的工作,有关部门应紧密配合,团结一致,相互支持,形成合力。

第二、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第三、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治,重点控制艾滋病、肝炎、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第四、加强农村卫生建设,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第五、深化城市医疗体制改革试点,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第六,切实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第七,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狠刹不正之风。

‘肆’ 我们应该如何加快卫生事业发展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决定》虽然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表述文字不长,但是,字字讲改革、句句有力度,含金量很高,涉及的几个方面集中反映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思路、新要求、新政策和新举措,明确了今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和方向,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阶段的关键时刻,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阅读全文

与卫生事业的发展动向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威海的历史故事怎么写 浏览:501
健康证号办吗有什么要求 浏览:614
着名的复仇的爱情剧有哪些 浏览:241
幸福树杀虫剂喷多了怎么办 浏览:260
她说每个人都有故事该怎么回复 浏览:857
你还读过山海经里的哪些故事 浏览:976
怎么才知道什么是幸福 浏览:119
事业单位公伤怎么报销 浏览:123
幸福的法宝是什么东西 浏览:672
参公如何套改事业 浏览:867
婚姻法的忠实义务是什么 浏览:167
招远事业单位教学机构有哪些 浏览:20
怎样知道健康码为什么会变红 浏览:993
爱情是什么意思翻译 浏览:135
婚姻前后是什么感情 浏览:269
3111爱情数字含义是什么意思 浏览:987
林下经济如何实现智能化 浏览:398
高级经济师到底有哪些 浏览:378
英雄故事老电影有哪些 浏览:564
冥王讲的什么故事 浏览: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