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医疗卫生事业应当坚持什么原则
法律分析:按照我国法律规定,从事医疗卫生事业,应当坚持公益性原则。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
第三条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健康服务。
医疗卫生事业应当坚持公益性原则。
第四十四条国家对医疗卫生技术的临床应用进行分类管理,对技术难度大、医疗风险高,服务能力、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医疗卫生技术实行严格管理。
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疗卫生技术临床应用,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的原则,并符合伦理。
B. 如何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思考
一、目前制约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的主要问题:
1、卫生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
卫生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成为制约乡镇卫生院发展的“瓶颈”。医疗技术人员的培养有其自身行业的特点,从培养到使用其周期比较长。而我区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人员的情况呈现出职称低、学历低、分布不平衡,一身多职,难于考核。由于人才方面的问题,导致一是部分卫生院难于排班;二是“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镇”服务难以有骨干支撑;三是大量医疗设备闲置,无人操作;四是派员到上级医院进修无法安排;五是专业技术人员后续难继,面临断层;六是形成医生留不住,患者不愿来的恶性循环局面。
2、药品种类少,难以保障群众的基本医疗。
自2010年实施“药品三统一”以来,各乡镇卫生院的药品常常出现短缺,原因是供货商配送不及时和供货商货源不足,一些很常用、很普通的药品、品牌药品不在“三统一”招标范围之内,更有一些中标产品出现弃标、废标的产品,所以经常导致卫生院无药,住院病人常常外出购药的现象,外出购药也给临床用药带来了安全隐患,外购的药合疗又不能报销,由此住院病人常常要求转院或者自动出院而去大医院就医的局面,使卫生院的病员流失严重,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现象,这无形中加大了患者的负担。药品配送企业只有一家,品种单一,无法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儿童用药、妇科用药、感冒用药以及乡村医疗机构常用的药品如安乃近、去痛片、阿莫西林胶囊等均未进入中标目录,医疗机构又不敢贸然从其他渠道购进,对日常诊疗有极大影响。药物的短缺致使老百姓常常不满,怨声载道,骂话连篇,使医患关系更加紧张。
3、卫生经费严重不足。
缺医少药、病员流失,使卫生院的收入严重下降,虽然人员的工资由财政全额支付,但卫生院的正常运转却十分困难,很多卫生院由于人员少雇佣临时工偏多,临时工的工资又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偏高不下。再加上近两年来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视,各项费用开资都较大。这也是制约卫生院正常运转的一项重要原因。
4、乡医队伍不稳定。
近年来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乡医的收入待遇低下,满足不了一家人的需求。医改的不断深入由于医疗收费标准降低、药品实行零差价销售,乡村医生还承担着大量的公共卫生服务,与原来单独在家里相比工作量大,收入低。乡村医生一直工作在最基层,可以说是半农半医,有的已经为此奋斗了一生,为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至今仍无养老保障,老无所依等等原因。更使得乡医无积极性,甚至有些乡医不想干村卫生室的想法。工作上也是消极对待,应付差事,给医院的管理也带来不便。另外,有些乡医年龄偏大,年轻人又不愿意从事,村卫生室也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局面。
二、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的建议
1、逐步加大财政对卫生事业投入力度,适当向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倾斜。
医改的不断深入,确实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实惠,但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还有很多不足,虽然人员的工资由财政全额支付,紧靠医院的收入很难用于建设、培训、管理、奖励的等费用的支付,何况有些乡镇卫生院因为基础设施建设尚存留一些债务问题。因此建议,适当调整财政向基层医疗卫生投入的比例,逐步实现乡镇卫生院自食其力转到政府养医。提高乡村医生的待遇,保障乡医的养老等一系列问题,力求农村卫生与其他社会事业同步发展。
2、不断完善人才引进机制。
提高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的关键是人才。全区乡镇卫生院目前所反映的问题重点是人员匮乏,关键是骨干技术人员的缺失制约了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要改变此种状况,必须加
大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
一是建立卫生人员引入机制。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制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好机制和好政策,努力建
设优秀的医疗卫生队伍,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公开向社会招聘医护人员。出台有关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二 是建立符合基层需要和各类人才特点的培养机制。主要是要制定中长期培养规划。目前国家培训项目很多,上级医院也给我们培养人才的优惠政策,但是人才的匮乏制约着乡镇卫生院的人才培养。
三 是建立基层卫生人才的稳定机制。
乡镇卫生院在农村基层,相对生活艰苦,工作条件较差,待遇较低。乡镇卫生院目前实行工资全额保障制,但总体来说,还是比较低,特别是相对而言于教师明显有差别。尤其是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医药收入减少。如何稳定农村卫生人才,除了用重视、关心等人文手段来引导外,也要有适当的激励措施,适当提高乡镇医技人员的待遇,对长期在农村卫生一线的人员给予表彰和激励。
C. 请问医疗事业的前景怎样
国务院研究机构最新报告称 “中国医疗改革不成功”
卫生总费用政府仅负担四成
公平性在下降,有三大表现:一是筹资公平性。二是城乡社会医疗保障的覆盖人口只占少数且范围不断缩小。三是城乡不同人群之间卫生服务利用的差异也在扩大。
效率下降,原因有二:一是资源浪费,二是资源没有用于成本效益好的项目或干预措施上。
中国医改“不成功”
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煮成了“夹生饭”:患者不满意,医院不满意,政府不满意;富裕阶层不满意,中等收入阶层不满意,低收入阶层更不满意。“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老百姓甚至将“医疗、教育、养老”三大支出喻为“新三座大山”。
老百姓的感觉得到了官方证实。28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部长葛延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由他担任课题组负责人的最新医改研究报告于近日发布,报告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行了总体性评价和反思,并提出了医疗改革的新框架。
报告指出,当前的一些改革思路和做法,都存在很大问题,其消极后果主要表现为,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报告还说,现在医疗卫生体制出现商业化、市场化的倾向是完全错误的,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规律。此外,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本身存在明显缺陷,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期待变革。最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作课题组正式公布了课题报告,既在预料之中又出乎意料的是,报告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评价是:“从总体上讲,改革是不成功的。”
上述报告指出,当前的医疗卫生服务出现两极分化,公平性大大降低。有数据证实: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对成员国卫生筹资与分配公平性的评估排序中,中国位居第188位,在191个成员国中排倒数第4位。有数据还显示,每年有接近50%的人应该到门诊看病、30%的人应该住院,但他们却因各种原因得不到救治。
报告指出,当前的一些改革思路和做法,存在很大问题,其消极后果主要表现为,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报告还说,现在医疗卫生体制出现商业化、市场化的倾向是完全错误的,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规律。此外,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本身存在明显缺陷,前景不容乐观。
2003年年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确定了“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课题研究。课题组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北京市疾病控制中心、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组成。
卫生总费用政府仅负担四成
根据卫生部刚刚公布的“2005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的数据,我国的卫生总费用从1980年的143.2亿元急速上涨到2003年的6623.3亿元,但在这飞涨的卫生费用构成中,政府卫生支出从36.2%下降至17.2%,社会卫生支出从42.6%下降至27.3%,个人卫生支出却从21.2%剧增至55.5%,甚至在2001年一度达到60.0%。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教授王绍光研究发现,2000年,发达国家的政府负担了卫生总费用的73%,转型国家的政府负担了70%,最不发达国家的政府负担了59.3%,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负担了57.2%,中国只负担了39.4%。
课题组的研究指出:“中国的卫生系统的公共投入不足是事实,但是,我们认为,中国卫生效率和公平问题根源主要不在于缺少公共资金,而在于缺少社会公正的价值观和有效的政府管理。”
D. 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卫生基本状况
居民健康状况不断改善。从反映国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看,中国居民的健康水平已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2010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8岁,其中男性72.4岁,女性77.4岁(见图1)。孕产妇死亡率从2002年的51.3/10万下降到2011年的26.1/10万(见图2)。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婴儿死亡率从2002年的29.2‰下降到2011年的12.1‰(见图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2002年的34.9‰下降到2011年的15.6‰(见图4),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体系。一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卫生应急、采供血、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以及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功能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二是医疗服务体系。在农村建立起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在城市建立起各级各类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工协作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三是医疗保障体系。这个体系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分别覆盖城镇就业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农村人口和城乡困难人群。四是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包括药品的生产、流通、价格管理、采购、配送、使用。近期重点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卫生筹资结构不断优化。卫生筹资来源包括政府一般税收、社会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和居民自费等多种渠道。2011年,中国卫生总费用达24345.91亿元人民币,同期人均卫生总费用为1806.95元人民币,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见图5)。按可比价格计算,1978—2011年,中国卫生总费用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1.32%。个人现金卫生支出由2002年的57.7%下降到2011年的34.8%(见图6),卫生筹资系统的风险保护水平和再分配作用不断提高。2011年,医院、门诊机构费用为18089.4亿元人民币,公共卫生机构费用为2040.67亿元人民币,分别占卫生总费用的71.74%和8.09%。医院费用中,城市医院、县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费用分别占64.13%、21.28%、5.17%、9.3%。
卫生资源持续发展。截至2011年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达95.4万个(所),与2003年比较,医疗卫生机构增加14.8万个(所)。执业(助理)医师246.6万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由2002年的1.5人增加到1.8人。注册护士224.4万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由2002年的1人增加到1.7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516万张,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由2002年的2.5张提高到3.8张。
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状况显着改善。2011年,全国医疗机构诊疗人次由2002年的21.5亿人次增加到62.7亿人次,住院人数由2002年的5991万人增加到1.5亿人。中国居民到医疗卫生机构年均就诊4.6次,每百居民住院11.3人,医院病床使用率为88.5%,医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10.3天。居民看病就医更加方便,可及性显着提高。15分钟内可到达医疗机构住户比例,由2003年的80.7%提高到2011年的83.3%,其中农村地区为80.8%。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不断完善。建立无偿献血制度,血液安全得到保障。
E. MDG如何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摘要 近几年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飞速发展,城乡卫生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步扩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显着提高。《宪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鼓励和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街道组织举办各种医疗卫生设施,子尺群众性的卫生活动,保护人民健康。
F. 互联网如何助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1 “抢占先机”“主动占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确保宣传的主动性。
2 应该深入研究群众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
3 运用手机短信推送、微信公众号、网络电视等积极创新卫生计生宣传形式。
4 宣传内容创新要与宣传形式创新同步,真正做到“春风化 雨,润物无声”。
G. 党的十九大关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最新措施是什么
党的十九大关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最新措施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
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
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
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
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
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H. 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医疗卫生事业如何走出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医疗卫生事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危机和挑战。由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滞后,形成了“群众看病喊贵,医院在改革中叫穷”的怪圈,医疗卫生行业不正之风屡禁不绝。为从根本上改变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的困境,必须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入手,创造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使其能够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并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党和政府应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广泛论证和深入探讨,从有利于国家经济增长,有利于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服务,有利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角度,制定出科学、合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又符合自身特点的运行机制。这是当前医疗卫生事业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
二、引进多种形式,组建医疗。有关部门要从加强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入手,针对目前存在的城市医疗网点过多和布局不合理的现象,从生产力重新排列组合的角度,鼓励和支持通过引进兼并、破产、联合、股份等形式,打破隶属、行业和区域界限,组建医疗,以利于盘活存量资产,最大限度地发挥卫生资源和龙头医院的优势。鼓励公平、合理、有序的竞争,医院内部通过调整结构、优化组合,引入竞争机制,推行优胜劣汰、下岗分流、减员增效,按照市场规律和价值规律的要求,实行成本核算,大幅度提高技术劳动的含金量,使其成为医院经济的主体。通过转换经营机制,提高医院对市场的自我适应能力,推动医院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三、打破传统的医院模式,将药品经营和大型医疗诊断设备从现行医院经济格局中彻底分割出来,使医院能够集中力量,重点围绕进一步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扩展医疗服务领域、减少患者医疗费用开展竞争,推动医院在科学化、现代化管理进程中,大力进行科技开发、加快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四、从医院分离出来的药品经营,其基本框架仍依附于医院,各种关系隶属于药品公司,由于减少了中间环节,可以降低药品成本,防止假药流入市场,并有利于使其各项工作围绕为医院服务、为患者服务,有利于物价、工商、税务、技术、医药等部门的管理和监督。
五、从医院分离出来的大型医院诊断设备,统一组建相对集中的区域性医疗诊断中心,该中心实行经济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推动其重点围绕提高医疗诊断技术和服务质量,按照市场运行的规律,做好市场的预测和调查,根据市场实际需求,科学配置资源,防止各种不良现象的发生。
I.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提高城乡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均衡发展
1.继续实施城乡医疗保障,不断提高报销的范围和标准,要确保所有人员医保全覆盖。
2.乡村的医疗条件,硬件和软件也要跟上,要保证一般的疾病可以治;同时要提高乡村医生的待遇,要留得住人才。
J. 建国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如何谢谢
呃建国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如何的话我觉得建国以前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很缓慢而且还是比较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