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被销除事业编制要经过哪些程序
企事业单位开除辞退在职员工,由单位有关行政领导提出书面意见,说明辞退理由和事实依据,经单位领导集体讨论决定后,按人事管理权限办理辞退手续、发给本人《辞退证明书》,并报同级政府人事部门备案。
资料扩展
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辞退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暂行规定
人调发[1992]18号
颁布时间:1992-10-16发文单位:人事部
第一条 为完善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保障单位用人自主权,优化人员结构,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辞退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是单位的一项权利,是指因法定事由,经法定程序单位主动解除与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
第三条 单位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经教育无效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可以辞退:
(一)连续两年岗位不能完成工作任务,又不服从组织另行安排或重新安排后在一年之内仍不能完成工作任务的;
(二)单位进行撤并或缩减编制需要减员,本人拒绝组织安排的;
(三)单位转移工作地点,本人无正当理由不愿随迁的;
(四)无正当理由连续旷工时间超过十五天,或一年内累计旷工时间超过三十天的;
(五)损害单位经济权益,造成严重后果以及严重违背职业道德,给单位造成极坏影响的;
(六)无理取闹、打架斗殴、恐吓威胁单位领导,严重影响工作程序和社会秩序的;
(七)贪污、盗窃、赌博、营私舞弊,情节严重但不够刑事处分的;
(八)违犯工作规定或操作规程,发生责任事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
(九)犯有其它严重错误的。
符合开除条件的,按照《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暂行规定》执行。
第四条 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单位不得辞退:
(一)因公负伤、致残,丧失劳动能力的;
(二)妇女在孕期、产假及哺乳期内的;
(三)享受休假待遇的人员在休假期间的;
(四)患绝症、精神病及本专业职业病的;
(五)符合国家规定及其他条件的。
第五条 辞退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由单位有关行政领导提出书面意见,说明辞退理由和事实依据,经单位领导集体讨论决定后,按人事管理权限办理辞退手续、发给本人《辞退证明书》,并报同级政府人事部门备案。
第六条 当事人接到《辞退证明书》十五日之内,可向当地人才流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地尚未成立仲裁机构的,由被辞退人所在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协调解决。辞退按《辞退证明书》确定的时间执行。
第七条 单位辞退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发给被辞退人员辞退证。辞退费上单位在其办完有关手续后一次性发给,并将《辞退费发证证明》存放本人档案。辞退费发放标准如下:
(一)工作一年以上不满五年(含见习期)的,发给本人当年基本工资(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工资之和,护士加护龄津贴,中小学教师加教龄津贴,后下同)总额的60%.
(二)工作五年至十年(含五年)的发给本人当年基本工资总额的65%.
(三)工作十年(含十年)以上的,发给本人当年基本工资总额的75%.已实行待业保险的地方和部门,不发给辞退费,被辞退人员可按有关规定享受待业保险待遇。
第八条 辞退费从单位事业费中列支。
第九条 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被辞退后一年内到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三资”企业工作,保留其全民所有制干部身份;被辞退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到私营企业工作或被辞退后一年之内找不到接收单位的,不再保留其全民所有制干部身份。
管理被辞退人员人事档案的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负责其干部身份的审定工作。对保留干部身份的,应将《被辞退人员干部身份》存入本人档案。
第十条 被辞退人员的人事档案,有关单位应按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人调发[1988]5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补充通知》(人调发[1989]11号)进行移交、接转和管理。
第十一条 被辞退人员到全民所有制单位工作时,由接收单位向管理其人事档案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出具《被辞退人员接收函》,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凭《被辞退人员接收函》,向接收单位出具《被辞退人员进行介绍信》和《工资转移证》,并将被辞退人员的人事档案转交接收单位。
第十二条 被辞退人员在没有另外获得住房前,在一定期限内允许继续居住原单位住房,具体居住时间和收费标准,按当地政府有关规定办理;当地政府没有规定的,可按单位与个人签订的协议办理;未签协议的,单位与个人协商解决。
第十三条 被辞退人员被辞退后不得泄露国家机密不得损害原单位的经济权益和技术权益违者责令赔偿经济损失或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四条 辞退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严格依据本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扰辞退工作,严禁负责人滥用辞退权。对借辞退进行打击报复的,应依法追究责任。
第十五条 被辞退人员不得无理取闹,纠缠领导,扰乱工作秩序伺机报复,违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六条 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辞退工人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辞退证书》、《辞退费发放证明》、《被辞退人员干部身份证明书》、《被辞退人员接收函》、《被辞退人员工作介绍信》、《工资转移证》的式样附后(略),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印制。
第十八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并报人事部备案。
第十九条 本规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⑵ 怎样退出编制
教师退出机制是对中小学及幼儿园的考核不合格、违反师德或因其他原因等配毕不能完成教师任教任务的教师,予以退出教师体制。我了解到的教师的退出渠道包括待岗、转岗、离岗退养和解聘四局埋种方式,下面给你说说,也请诸位评判一下看看我理解的对不对。一、待岗待岗就是等待学校或教育局安排工作的状态。一般来说,待岗期间会降低工资支付标准,但是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70%,简单来说和低保相似,就是有个最低生活保障。二、转岗转岗就是因不适桐卖蚂合教学岗位而转到其他事业单位岗位上,当然这个得双方领导同意,一方不同意都不能转。如果教师有能力考公务员,也是可以的。三、离岗退养教育局会对接近退休年龄的职工,因年老体弱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实行离岗退养。离岗退养期间会按一定比例发给工资。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时,再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正式退休手续,并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月发放基本养老金。四、解聘这个不用说了,肯定是触碰教师红线了,否则不至于解聘。解聘后自谋出路就可以了。考核评价老师的结果是教师退出机制的重要参考标准,在考核评价中要“多元化”评价老师,切忌“一刀切”“唯成绩论”等荒唐做法,更要确保考核评价结果的公平公正,使得教师退出机制能够真正的筛选出一批负责任、能力强、师德正的优秀教师。
⑶ 行政编制与事业编制有何不同编制如何取得
身激前为一个在体制内从事公务的人,可以肯定地说,会经常听到或碰到涉及编制的事情。那么,什么是编制呢?又怎么分类呢?又有些什么说法?下面,我给大家简单地解读一下。
1.什么是编制呢?所谓的编制,其实是指 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核定的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的人员数额和领导职数 。这就是编制的基本含义。最简单的理解,即:一共多少人,其中领导有几人。也可以理解为人员限额。从这个定义看,有几个 要点 :由专门机关依法核定,即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核定;类型包括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相应地编制也就分为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人员数额,即总人数和领导人数。
在实际工作中,编制总是与机构相联系。所谓机构者,不同类型的机关或单位是也。
2.行政编制具体指哪些人呢?原先的行政编制仅指各级政府下属部门的工作人员编制数量,其依据是原《国家公务员条例》。2005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扩大了公务员范围。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主体为公务员,另有少量行政编制的工人,两项合计数即为行政编制数量。
公务员, 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公务员的特征包括: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具备这些特征的人员也应该纳入公务员法管理范围。
为此,国家确定的公务员实施范围包括:中国共产党各级机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各级行政机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各级监委机关;各级审判机关;各级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各级机关。当然,这些机关中的工作人员除了少量行政编制的工人之外,全部为公务员。即:上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下到乡镇的行政编制工作人员,都是公务员。任务只有一个,依法履行公职。
因此,可以很通俗地说,公务员都是“官”,从最低的二级科员,到主任科员,县处级职务,直到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有相应的职务和权力,并享受相应的工资待遇;享受职级待遇的公务员也一样,在什么岗位,有什么权利,也享受相应的待遇。
目前,我国公务员总人数700多万人。
3 .事业编制包括哪些人呢?概括地说: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 社会 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 科技 、文化、卫生等活动的 社会 服务组织。 事业单位的类型极为庞杂,但以教、科、文、卫系统人数最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该使用事业编制。大体分为三类: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人员。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提供服务性、公益性、知识密集性的 社会 服务,专家、教授、高级技术人员主要出于这一群体。事业单位一般由行政机关领导,为行政机关的下属单位。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它具有半官方性。
从这个角度看,事业单位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称为玩知识、玩技术的人,以其知识和技术服务 社会 ,服务国家,是国家重要的智力支撑者和培育者,是国家的宝贵财富;而管理人员则为事业单位领导者和管理者,是“有权的后勤官”。
据报道,我国目前事业单位总人数3100万人。
4.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的区别大概有以下几点:1)单位性质不同。前者是国家机关,后者是 社会 服务组织;2)任务不同。前者负责国家事务的组织、管理、指挥,后者是 社会 公益性的科、教、文、卫的专业服务提供者;3)编制不同。前者使用行政编制,后者使用事业编制;4)经费来源有所不同。雹橘前者完全财政拨款,后者多为财政拨款,也可以自筹一部分,如医院;5)工作人员工资待遇有所不同。前者多为公务员工资待遇,也有少量行政工人工资,后者以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待遇为主,辅以管理人员、工勤人员工资,两者的工资序列完全不同。
5)编制源铅团如何取得?概括地说:不论行政机关还是事业单位,编制是由机构编制管理机关依照不同单位承担的工作任务,通过法定程序 核定 的。编制是单位的法定人数。超过核定的编制人数是超编,少于核定的人数叫缺编。在机构改革中,往往随着职能的划出划出,也必然伴随着编制的缩减或扩大。但无论增减,都必须经过机构编制管理机关的批准。否则,即违反规定,财政部门也不能拨付相关经费和人员工资。
同时,应该指出:就一个机关或单位来说,随着工作任务的增减,经过机构编制管理机关的批准,也可以增加或减少人员编制数量,并非始终一成不变。
编制是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而进行选拔的。
1、经费来源不同。
事业单位所需经费由公共财政支出、不实行经济核算、主要提供教育、 科技 、文化、卫生等活动非物质生产和劳务服务的 社会 公共组织,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是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
公务员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2、升迁不同。公务员除了熬年头,即工龄长薪级工资涨,就只能升职才能涨薪水。
而事业单位,除了熬年头,升职之外,还可以通过职称聘用来涨工资,比如中级职称相当于正科工资。就说你专业扎实,你收入也不必你上司少,甚至还高。
3、公务员升迁机会大,而且可以一直升,直到顶。事业单位基本都是行政机关下面的二级单位,所以升迁机会很少,因为职数少。
4、单位性质不一样
公务员是各国负责统筹管理经济 社会 秩序和国家公共资源,维护国家法律规定贯彻执行的公职人员。
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 科技 、文化、卫生等活动的 社会 服务组织。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是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
【侵删】
对于体制外的人员来说,可能体制内的人员都是公务员,并不清楚还有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的区分,其实两者的区别非常大。
行政编制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公务员 ,这是体制内最好的一种编制,上到国家领导人,下到乡镇领导,都是行政编制,一般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科员和办事员。
而事业编制 则是事业单位人员所使用的编制,公立学校和公立医院都是事业单位,还有一些政府部门下属机构,比如财政局下属的国库支付中心、自然资源局下属的国土资源交易评审中心等。 事业编制的岗位主要分为三种 ,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岗位。 其中管理岗位 分为1-10级,对应的是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 专业技术岗位 分为1-13级,其中1-7级为高级职称岗位,8-10级为中级职称岗位,11-12级为初级职称岗位,13级为员级岗位; 工勤岗位 分为5级,其中1级为高级技师岗位,2级为技师岗位,3级为高级工岗位,4级为中级工岗位,5级为初级工岗位。
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的区别主要有:一、行政编制提拔比事业编制更容易 。同个地区行政单位的级别大多高于事业单位,并且相对的领导职位也会更多。
二、行政编制的收入更高 。国家规定行政编制能够享受车补,而事业编制大多数都是没有的。
三、行政编制更稳定 。事业编制在改革中可能会失去编制,而这时行政编制的人完全不需要担心的事情。
所以说行政编制总体上是更好的 。而不论是行政编制还是事业编制, 想要获取的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参加考试 ,每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各省的公务员考试和各个地市、单位的事业单位考试。对于在校学生还可以参加 选调生考试 ,这个得到的也是行政编制,或者参加一些地方的 人才引进 ,能够获得的平台会更好。
行政编制是指党政机关使用的编制。党政机关中,干部使用的是行政编制,工人使用的是工勤编制。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政法委等法制部门中,使用的行政编制,被单独称为“政法专项编制”,其实质也是行政编制。使用行政编制的一定是干部,其身份为公务员。其他使用行政编制的,还有人大、政协机关,以及群团机关。在县区基层,由于机构和编制所限,部分人民团体机关为参公事业单位,使用的事业编制。
事业编制是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使用的编制,按财政供养模式分为全额、差额和自收自支编制。由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将事业单位分为了公益一类、公益二类和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一般对应使用的是全额、差额和自收自支编制。由于改革后,生产经营类改企,公益二类剥离管理职能改企,因此,差额编制向全额编制过渡,自收自支编制也会随生产经营职能改企,要求于2019年6月底前全部取消。事业单位以公益服务职能为主,除乡镇卫生院等部分机构外,其他单位编制使用以全额事业编制为主。同样的,中小学公办教师使用的编制,被称为“教育专项编制”,专供中小学教师使用。在事业单位,干部和工人使用的都是事业编制,只有岗位区别,没有编制区别。
无论是党政机关,还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只有正式职工才能取得编制使用的权利。根据人事管理条例,除已经取得编制的职工外,新进人员要想取得编制,必须通过公务员考试,或者省考事业人员考试。其余获得编制的途径很少,只有特殊人才引进,或者是特岗教师、公费师范生、三支一扶等人员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经地方人事部门批准转正后,方可使用编制。
行政编制与事业编制的区别大去了,可以说是正规军与杂牌军的区别,从多方面来分析对比一下看看。
一、编制的取得。
无论行政编制、事业编制的取得,由本级机构编制部门根据该机构性质、职能、定员呈报上一级机构编制部门,经上一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执行。
无论行政编制、事业编制,是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给该机构的,机构编制部门对编制实行实名制管理,具体落实到该机构相关工作人员名下。
二、使用不同编制的机构性质,职能不同。
使用行政编制的机构,为党政群团机关工作机构;工作人员为国家公务员,履行行政职能 。
使用事业编制的机构,为政府举办的基础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提供 社会 服务,虽然是政府举办,但不是政府工作部门;工作人员为事业单位“全员合同聘用制”员工。
三、不同的编制,管理宽严度不同。
党政群团机关使用行政编制,国家机构编制部门予以严格编制控制。
使用事业编制的事业单位,编制管理按照经费来源不同而宽严不一,其中经费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编制管理相对宽松。
四、使用的编制不同,而机构单位经费来源不同。
使用行政编制的党政群团机关,经费由财政全额供养。
使用事业编制的事业单位按照经费来源渠道不同,分为财政全额拨款、财政差额(定额)拨款、经费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四个类型。
五、使用不同的编制,从而使工作人员身份不同。
使用行政编制的党政群团机关工作人员,为国家公务员,执行国家公务,非经国家及地方公务员公开招考,不能取得公务员身份。
使用事业编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执行公益性服务工作,分为管理岗位、技术岗位、工勤岗位员工,实行“全员劳动合同聘用制”。
六、使用事业编制的事业单位,暂 时尚 有一个特殊类型。
这个使用事业编制的特殊类型的事业单位,就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习称参公事业单位,完全按照公务员制度管理,具有行政职能;说白了,就是公务员在事业单位工作,执行国家公务,使用事业编制,财政全额供养。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在事业单位改革完成后,除外行政执法类事业单位,将不再保留而取消。
六、事业单位正在进行分类深化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完成后,只保留公益一类、公益二类两个类型事业单位。
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将转全部转制为企业,退出事业单位序列,事业编制收回,事业编制将大为减少。
仅供参考。
行政编制与事业编制有何不同?编制如何取得?
我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自己最起码在 体制内 工作过。
2015年到2020年11月,我在我们当地局机关下做 临时工 ,整整做了5年,虽然没有编制,但是多少还是对体制有所了解。
2020年11月,我通过事业编考试成功上岸,成为一名 事业编制 在编人员,我们单位也有行政编、事业编,当然也有临时工。
行政编,顾名思义,就是我们国家党政机关使用的人员编制,当然其中还包括一些党派和 社会 人士,也可能会有行政编。这是国家对 行政机关 单位使用的宏观手段,而且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行政编,最显着的特点,就是拥有行政编的人的工资以及单位的日常开支,都由 行政经费 开支。说的通俗点,就是有行政编的人,吃的都是国家饭,你的一切费用都由国家帮你承担。
拥有行政编的人,我们称其为 公务员 ,所以我们判定一个人是否为公务员,只要看他的编制是否行政编就可以了。
事业编制,是国家为了 满足 生产、 社会 、文化、教育、医疗等各种需要而使用的编制,一般科研、医疗、教育、卫生等部门,使用事业编制的比较常见。
事业编,最显着的特点就是经费由 国家事业 开支。目前,事业编制大体可分为 四类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其本质上是为事业编,但是待遇、晋升等参照公务员,也受公务员法的管理;全额事业单位,其财政全部由财政部门负责;差额事业单位,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另外的待遇与单位的收入挂钩;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其实和企业差不多,待遇与经营状况息息相关。
事业编制,有的单位和人员还是 比较多 的,而且工资待遇、晋升提拔也相对要比公务员差一些。
作为我们普通人而言,如果想要获取行政编或者事业编的话,一般都是需要通过统一的 招录考试 。比如,我们国家每年都会举行一次国家公务员考试,你通过了就能获得行政编,每个省又会组织省级公务员考试。当然,其中可能会有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岗位,这些岗位的编制实际是事业编。
另外,每个市、县,甚至某些单位,也会定期举行 事业单位 考试,难度总体上要比公务员低,通过后就可以后的事业编制。
那么,除了考试以外,还有其他方法能获得编制吗?有是有的, 但是不多 ,比如军转干部,就是军队退役下来去地方工作,就能获得编制,还比如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人员,新冠疫情中有些医护人员,因为工作能力出色、贡献大而定向转正。
进入行政编制的意味着你是国家公务员,如通过了选调生考试就是国家公务员。国家公务员享受着国家的各种法定待遇,如医疗、晋级等。事业编制是事业单位编制的总称,像学校就是典型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分为自收自支、差额拔款、全额拔款三种类型。不用我说大家也能自明白,第一种就是你的工资和福利全由自己单位的收入来支付。比如你进入一个一个风景区的管委会工作,可能就是属于这种类型。第二种就是你的工资和福利有一部分是政府负担的,有一部分是自己单位的收入负担。我的理解像人民医院之类的单位就是这样的。第三种就是你的工资和待遇全部由政府负担,这种的事业编制就从形式上和公务员是一模一样的了。
现在讲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最大的区别:行政编制也就是国家公务员是有级别的,如你第一年是科员,可能是最低一级的,你几年以后当了科长,就是股级。再几年以后当了局长,就是局级。也就是说,你如果是行政编制,那你就是“走”级别的。而事业编制,名义上是国家干部,实际上还是工人身份,“走“的是职称,比如你几年以后是初级工,几年以后是中级工,几年以后是高级工。学校老师是最典型的事业编制。而且最重要的是事业编制的人员不能当领导干部。
想进入行政编制只通是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每年都有国家的和省的公务员考试。要注意,现在只有地级市才有权力组织公务员考试,也就说县级市的乡镇或单位来招聘的话,一定是事业编制的。
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主要的不同在于工作单位的主体不同。
行政编制主要为我们普遍意义上的公务员编制,事业编制就是我们常说的事业单位编制。
普遍意义上的公务员编制就是主体的财政等是由国家财政才承担的,事业单位的的财政大家应该也都稍稍听过一些,比如事业单位改革,也就是说事业单位的财政承担对象是有进行过调整的,事业单位财政由公共财政承担。
编制如何取得?
那就是参加公务员招聘考试和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家都知道会分为国考和省考(市考、区考),事业单位是全年都在招聘的。所以想要取得编制的话就参加这些考试吧,报考自己符合报名条件的考试和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