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婚后事业 > 事业单位计划编排怎么解

事业单位计划编排怎么解

发布时间:2023-07-12 01:13:37

A. 求解答事业单位考试计划编排题(答案是C,求解答过程)

你列个方程一下就出来了:(400-300)X-30000=(500-300)X-80000,X=500.

B. 事业单位改制后,40、50人群的工人身份编制将如何安排有什么依据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或者正在进行的党政机构改革,明确明确了机构精简、人员编制精简、人员精简,但没有具体指出如何处理到一定年龄的正式员工 机构改革中的人员安置应遵循“公平正义”和遵守法律法规的原则,妥善安置。不可能根据年龄、学历等因素对特定人群提出不公平的政策 在“机构改革方案”中,对于“距退休年龄不足5年且工作满一定年限”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个人意愿提前移交社保部门。这是分流安置计划中唯一提到的政策措施。

C. 事业单位改制后,40、50人群的工人身份编制将如何安排有什么依据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或者是正在进行的党政机构改革,明确的是精简机构、精简编制和人员,但没有特定指出,应该对某一年龄阶段的正式职工做出如何处理。机构改革中的人员安置,应该遵循“公平公正”和依法合规的原则,妥善安置,不能一刀切按年龄或者学历等因素,对某一特定人群提出不公正政策。《机构改革方案》中,对于“距退休年龄不满5年,工作够一定年限的”工作人员,按照个人意愿,可以提前交由社保部门接管,这是分流安置方案中提及的唯一对年龄有所优待的政策措施。

40、50政策,是我国目前正在实行的一种社保补贴政策,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困难群体就业。政策规定:对于女性年满40岁以上、男性年满50岁以上的下岗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 (包括已“农转非”的被征地农民登记失业的“4050”人员),以及 没有 社会 保险保障的灵活就业人员,都可以申请参加国家的4050社保补贴。这一补贴通常申领年限为三年, 就业困难人员最长不超过6年,且 每人只能申请一次,中途如有单位缴纳了社保,补贴自动停止不再发放,直至退休不得再行申请。

党政、事业单位改革,和40、50社保补贴政策没有直接关系。行政部门的工勤人员在2012年的底数的基础上,实行只出不进的政策,工勤编制随现有工勤人员自然减员随空随销,直至全部撤销。事业单位工勤岗位和工勤人员虽然还在按正常人事管理政策,有出有进,但也在呈大幅减少趋势。事业单位实行全员聘用制管理,工勤岗位设置逐步减少,工勤人员符合条件的,可以竞聘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并享受对应岗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政策,进一步淡化了干部工人的身份区别。在此次机构改革中被整合撤销的事业单位,工勤人员会随同管理、专业技术干部一起,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政策,随职能连人带编,一起分流到其他事业单位,不会被“随意推向 社会 ”,造成大范围的失业下岗状况,影响 社会 稳定局面。

这个要分情况!

事业单位改制后,人员基本是走分流之路,只要是有编制的人员,不分干部工人,基本还是保留编制,到新单位新岗位就职,除非你不适应所分流的单位和工作,自已调出或辞职,否则一般不会失业,就也是保稳定的事业改革方法,走逐步减少的路子。

但这里要说明的是,如果是生产经营性的事业单位,且自收自支的,人员就要取消编制,全部转为企业性质了,如果你那里事业单位还没有改革完成,恰巧你又在生产经营性的事业单位,那我建议你最好想办法调到公益类事业单位,哪怕也是自收自支的也好。当然,你如果是技术骨干,又想呆在原来的地方,那当别论。

还有一点大家要注意,离退休不到五年且参保年龄足够退休的在编人员,可以要求以事业单位身份退休,也可以选择上岗,但只能选择一次。

这都是大部分省市事业改革的路子,但各地根据自身情况略有不同,如果你是在事业单位,应多关注这类信息。要说依据,那就是当地的事业单位改革文件啦。

在机构改革中,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后,原工作人员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人员的分流。一般情况下,原有在职在编人员有以下三种分流方式。

1、留在改制后的企业工作。这部分人员一般年纪较轻,具有开拓创新意识,不愿安于现状,敢于放弃自己的事业人员身份,留在改制后的企业工作,成为一名企业职工。同时,其工资渠道、福利待遇等随着身份的变更而发生变化,总体来说,工资报酬会高于原事业单位时的工资水平(一般为原工资的1.5倍以上)。对于工人身份的40、50人群来说,认为这一转变跨度太大,没有信心和勇气选择这一方式。

2、提前退休。部分临近退休的同志,觉得无法适应新的岗位,大多会选择提前退休。这部分人员会按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身份办理退休手续。对于部分工人身份的40、50人群来说,比较容易接受这一方式,毕竟身份在这里摆着,进步空间不大。

3、分流到其他事业单位。对于大多数人员来说,面临的是分流到其他单位的问题。这种分流一般把握“三不”,即不改变分流人员的原有身份,不改变分流人员的编制性质,不改变分流人员工资待遇。对于部分工人身份的40、50人群来说,选择这一方式是迫不得已,选择企业吧,不甘心放弃事业人员身份;选择提前退休吧,年龄还比较年轻,提前退休影响退休金的兑现,所以,只好选择分流到其他事业单位的方式。

总之,事业单位改制,人员分流在所难免,不同情况的人群立足自身实际,选择一种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方式成为必然。

“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这样,既能保障40、50人群的福利待遇不变,又能对新进来的人员按改制后的办法管理,实现平稳过渡。这是目前实行事业单位改革的普遍遵循,也是被证明了的成功经验。

这个要分情况!

事业单位改制后,人员基本是走分流之路,只要是有编制的人员,不分干部工人,基本还是保留编制,到新单位新岗位就职,除非你不适应所分流的单位和工作,自已调出或辞职,否则一般不会失业,就也是保稳定的事业改革方法,走逐步减少的路子。

但这里要说明的是,如果是生产经营性的事业单位,且自收自支的,人员就要取消编制,全部转为企业性质了,如果你那里事业单位还没有改革完成,恰巧你又在生产经营性的事业单位,那我建议你最好想办法调到公益类事业单位,哪怕也是自收自支的也好。当然,你如果是技术骨干,又想呆在原来的地方,那当别论。

还有一点大家要注意,离退休不到五年且参保年龄足够退休的在编人员,可以要求以事业单位身份退休,也可以选择上岗,但只能选择一次。

这都是大部分省市事业改革的路子,但各地根据自身情况略有不同,如果你是在事业单位,应多关注这类信息。要说依据,那就是当地的事业单位改革文件啦。

所谓的工人身份在事业单位里也就是事业工勤编制,这部分人按我所看到的信息理解为:一部分符合条件的转为管理岗,其余不符合条件的保持现状,直至退休完成自然减员。以后的事业单位将不再有事业工勤岗位(但最近又看到多地将转业士官安置在工勤岗位,可国家又要取消工勤岗,搞不懂了)。以前是本人吗理解,可能有误,欢迎指正!

依照《党章》第三条第一、二、三、四、七项与《宪法》第三十八条第四十一条第四十四条《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第二条第三十条《档案法第一条规定。

无论有什么依据也不能丢失事业编身份,千万别上当。本人在机关工作二十年,机关机构改革时,服从组织分配,到基层事业单位任职,从此丢了公务员身份,除了上当吃亏,别无所得。

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人员分流安置,一是转入同类型事业单位,二是改为企业员工,改企业员工的很少,年纪大的也可提前退休。

双向选择,自愿培训分流到其他工作岗位上,职干一致进行公开、公平、透明择岗。可内退待岗,原则上达到退休政策办理退休手续。保证每个职工基本生活保障。

D. 事业单位编制分为哪几种哪种事业单位待遇最好

感谢悟空邀请。

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编制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简称“参公单位”),这种事业单位承担部分行政职能,招录、任用、晋升以及工资待遇等各方面都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如果是通过省级公务员考试进入参公单位的人员还可以调入到行政单位,也可以参加上级机关单位遴选考试。比如条管的水文系统,都是参公编制,但是参加省级公务员考试。

二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又叫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制,多为一些公益性事业单位,有行政机关单位下属二级单位,如扶贫办下属老区建设促进会,人社局下属人才交流中心等单位,文广新局下属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有科研单位,如研究院、研究所;有学校等。

三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挂钩,如医院、歌舞剧院、 科技 馆、部分 旅游 景点等。

四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实际上与国有企业差不多,待遇和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多为一些服务型事业单位,如设计院、政府接待宾馆等。

不考虑其他方面,仅考虑工资待遇和发展前途而言,当属参公事业单位,因为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无论是工资福利待遇还是职业发展前景,相比其他事业单位而言都更好。

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编制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简称“参公单位”),这种事业单位承担部分行政职能,招录、任用、晋升以及工资待遇等各方面都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如果是通过省级公务员考试进入参公单位的人员还可以调入到行政单位,也可以参加上级机关单位遴选考试。比如条管的水文系统,都是参公编制,但是参加省级公务员考试。

二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又叫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制,多为一些公益性事业单位,有行政机关单位下属二级单位,如扶贫办下属老区建设促进会,人社局下属人才交流中心等单位,文广新局下属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有科研单位,如研究院、研究所;有学校等。

三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挂钩,如医院、歌舞剧院、 科技 馆、部分 旅游 景点等。

四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实际上与国有企业差不多,待遇和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多为一些服务型事业单位,如设计院、政府接待宾馆等。

不考虑其他方面,仅考虑工资待遇和发展前途而言,当属参公事业单位,因为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无论是工资福利待遇还是职业发展前景,相比其他事业单位而言都更好。

事业编制按财政供养方式分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三种类型。全额拨款事业编制顾名思义即指工资待遇由财政全额负担的事业编制;差额拨款事业编制人员工资部分由财政供养,剩余由单位自营收入补充;自收自支事业编制则全部由单位自负盈亏,财政不拨付任何费用。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事业编制是在机构编制部门注册登记的“正式编制”,自收自支事业编制虽然使用的是事业编制,但属于地方自筹自定类型编制,过去由地方根据自身需要设定,报机构编制备案即可。因此,自收自支编制虽然有体制身份的名,实际上和企业员工无异,已被纳入清理范畴。根据中央统一部署,自收自支性质的事业单位在2020年底前将全部完成转企,其在职在编人员将剥离事业编制身份实行市场化管理。

单论工资待遇,多数情况全额拨款性质人员要高于差额拨款性质人员,差额拨款又高于自收自支人员。不过,全额拨款受财政捆绑限制,有时候也有局限性,而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因为有经营收入,有一定的绩效自主权,有时候全额拨款编制人员不见得工资待遇就比差额拨款或自收自支编制人员。比如设计院,有的是自收自支或差额拨款单位,因为有设计费等经营收入,其员工待遇多数就超过全额拨款人员。

在全额拨款性质事业编制中,有一种身份比较特殊,那就是参公事业编。这种身份人员同样是财政全额拨款,使用的也是事业编制,但不执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而是按照公务员法管理,享受和公务员一样的工资和晋升待遇。这种编制和公务员一样都需要参加公考招录,录用后有车补,有年终绩效奖,可以调任、提拔到行政机关任职,在事业编制中无疑是待遇和前景最好的。

参公事业编制主要存在于行政执法类事业机构。行政类事业单位在此前的党政机构改革中已经全部被清理,今后不再设置类似的单位,相关编制人员或转岗或归并,逐步消化完毕。执法类事业单位目前尚未有统一的改革方案,因此还存在大量的参公人员。有机会进事业单位,可以尝试报考类似机构,发展空间会更好。

事业单位定义

是指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 科技 、文化、卫生等活动的 社会 服务组织。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是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

事业单位分类

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 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与公务员是不同的。 大体可以分为 "全额拨款"、"参公(即参照公务员)"、"财政补贴"、"自收自支"四类。

1、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也称为全供事业单位,也就是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这种管理形式,一般适用于没有收入或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如学校、科研单位、卫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业单位,即人员费用、公用费用都要由国家财政提供。采用这种管理形式,有利于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收入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督,同时,也使事业单位的经费得到充分的保证。

2、“参公”事业单位

“参公(即参照公务员)”是一些涉及国家安全,对政策和经济管理工作有明确辅助作用,以及明显以 社会 公益性为属性的事业单位。

3、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按差额比例,财政承担部分,由财政列入预算;单位承担部分,由单位在税前列支,如医院等。差额拨款单位的人员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其他费用自筹。这些单位的人员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为60%,非固定部分为40%。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差额拨款单位要根据经费自主程度,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促使其逐步减少国家财政拨款,向经费自收自支过渡。

4、自主事业单位

又称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作为事业单位的一种主要形式,由于不需要地方财政直接拨款,因而一些地方往往放松对它的管理,造成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有不断膨胀的趋势。

事业单位编制分类

事业编制可分为 全额事业编制、差额事业编制和自筹自支 事业编制三种。

①全额编制又叫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制,参照公务员管理,基本待遇与公务员一致,多为一些公益性事业单位和部分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如城管、学校、农技站等;

②差额事业编制,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挂钩,如医院和部分景点等;

③自收自支事业编制,实际上与企业差不多,待遇和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多为一些服务型事业单位,如宾馆、培训中心、设计室等。

另外,就事业单位的编制而言,很多部门都是既有行政编制,也有事业编制。例如银行,银行是具有企业性质的,但是银行里面的工作人员(除了临时工),有相当部分是事业编制,而银行的领导,从中央到地方,都是组织部门任命的,基本也都是行政编制。 上述四种待遇每年增加的生活补贴不同,由大到小,依次是:公务员、全额、差额、自收自支。

事业单位待遇

事业编制分三种:1、全额拨款事业编;2、差额拨款事业编;3、自收自支事业编。

其中,全额拨款事业编为最稳定,但工资较少;

差额拨款事业编待遇形式比较灵活,电台、电视台等都属此类,虽然财政拨款只占一部分,但每月拿钱却很多;

自收自支事业编不是财政拨款,退休时拿 的是和企业职工一样的养老保险退休金。退休后,上述几种待遇每年增加的生活补贴不同,由大到小,依次是:公务员、全额、差额、自收自支。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构成

一、基本工资:

1、岗位工资: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分为:专业技术岗位(设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10个等级)和工勤技能岗位(设5个等级),每个岗位等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

2、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

二、绩效工资:

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国家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进行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事业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规范的程序和要求,自主分配。

三、津贴补贴:

1、艰苦边远地区津贴: 主要根据自然地理环境、 社会 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生活的工作人员给予适当的补助。对艰苦边远地区根据发展变化情况,每5年评估调整一次。

2、特殊岗位津贴补贴: 对在苦、脏、累、险及其它特殊岗位工作的人员实行特殊岗位津贴补贴,国家统一制订特殊岗位津贴的项目、标准和实施范围。

根据岗位性质、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分为:事业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

1、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即一至十级职员岗位。

2、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

3、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即一至五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岗位待遇

从 2018 年 7 月 1 日起,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 调整后的岗位工资标准,专业技术人员由现行的每月 1390 元至 4850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 1510 元至 6010 元,管理人员由现行的每 月 1390 元至 4770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 1510 元至 5910 元,工人由现 行的每月 1360 元至 2010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 1480 元至 2250 元;薪 级工资标准,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由现行的每月 215 元至 6355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 260 元至 7204 元,工人由现行的每月 185 元至 2047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 225 元至 2232 元。

事业单位编制分为全额编制、差额编制和自收自支三类编制,是按财政供给模式划分的。其中全额编制和差额编制属于正式编制,自收自支编制属于地方自定编制类型,根据地方实际需要,自行核定,自行使用,自行供给,自行管理,只需要向机构编制部门备案即可。从这方面来讲,全额编制和差额编制肯定要比自收自支编制好,事实上,自收自支类编制属于被明文要求取消的对象,机构编制部门要求今年6月底前就清理撤销,今后不再使用该类编制。

在使用全额事业编制的事业单位中,又有一部分因为承担行政职能或者行政执法职能,经审批后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其在岗在编的干部身份员,登记为参公人员,使用的编制,也被称为“参公事业编制”。参公人员可以在公务员岗位自由转任,其待遇和身份,也和公务员一样,可以提前退休,可以享受“职级并行”规定,可以享受公车补贴,一切和公务员没有什么两样。 参公事业编制虽然不是正式的编制类型,但这部分事业编制,显然又是全额事业编制最吃香的。只不过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划转到相应的政府部门承担,除行政执法外,事业单位不再承担行政职能,也不再参公管理。因而参公编制只限于行政执法机构使用,数量极为稀少。

差额事业编制主要使用的对象是公立医院、中医院、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医疗单位,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明确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只保留事业单位属性,取消编制使用。除乡镇卫生院外,其他事业单位将不再使用差额编制。其他使用差额事业编制的单位,因其承担的部分生产经营类职能改企,只保留公益服务职能,其保留的人员和编制,都转换为全额编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成后,事业编制将以全额编制类型为主要存在模式,剩余的极少部分差额编制也逐步向全额过渡,自收自支编制将不再使用。

综上所述,事业编制按分类类型,待遇从高到低依次是参公编制、全额编制、差额编制、自收自支编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全成,将变为参公编制、全额编制、差额编制。

你好,事业单位编制统一为事业编。主要差别还是在事业单位不同。

事业单位可以大致分为四种:

1.参公事业单位:即虽然是事业单位,但是按照公务员制度管理,一般待遇好于其他事业单位;

2.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内的经济支出全部由国家财政全额拨款;

3.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内的经济支出部分由国家负担;

4.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能够自己实现盈利,不由国家拨款,类似于国企的运行;

下午好,由于事业单位改制,目前来说,基本上大家都一样是企业化运营的,也就是会自负营亏,而且对职员的业绩要求,可能都会普遍提高,因此很难一概而论。但是,我们依然 可以照传统的分一下门类吧:


一、最有钱的:科研单位

即高等院校里的科研部门或其它科普研究所,据统计,我国的院士70%以上都在事业单位工作,因此,可见事业单位还是非常受高级知识分子的欢迎,而这些高级知识分子的薪酬收入,比一般的事业单位,肯定要高得多。




二、可能是最完美的:教师

教师的工资不能说很高,但是自从去年事业单位改革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多次声称,要让教师的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的公务员——这就厉害了~也就是,无论如何都会和当地的公务员保持一个水平。


所以,事业编改革,教师岗位无疑是最大赢家。


另一个点,就是教师有一点是非常吸引人的,即一年两假——暑假与寒假,都是让人很羡慕的,大家一年到头都是忙,只有教师能够一年两次大假,有很多的时候去 旅游 。

所 以,站在改革的角度看,加上教师的特性,说它是最完美的事业单位岗位,亦不为过。



三、其它

医疗、党校、文化、卫生、社福、 体育 等。

事业单位编制分为哪几种?哪种事业单位待遇最好?


这个问题比较 专业 ,我认为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最起码自己得是事业编人员。


2015年到2020年11月,我在我们当地局机关做临时工,整整做了5年。2020年11月,我通过邻市的事业单位考试 成功上岸, 到现在已经工作半年了。


如果说事业编分为几种,那要看分类的依据是什么,目前最为普遍的分类依据是按照 拨款性质 来分。



01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编制,待遇完全参照公务员,性价比最高


在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中,有这么一种“奇葩”的人群,他们拿着公务员的收入,但是编制却是事业编,这就是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 的事业编,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参公”。


其实我们可以从名字上就能看出端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意思就是参考按照公务员法去管理和管辖,待遇自然 和公务员完全相同 。像这样的特殊人群,在国考中就会有招录,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人应该清楚,在招录计划表中就专门有“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岗位。


在事业编制中,“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自然是 性价比最高 的,他们的工资、奖金、绩效等各种收入,完全和公务员没有差别。



02 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多为公益性单位,性价比较高


抛去“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编制这个“出头鸟”不谈,在“纯血统”的事业编制中, 全额拨款事业编制 无疑是事业编制中最好的一个。我现在的编制,就是全额性质。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其经费全部由 国家事业费开支 ,无需单位自己承担。说的通俗点,就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吃的皇粮,捧的是铁饭碗,你的工资、奖金、绩效等都由国家给你发。


一般来说,我们在报考事业编制的时候,都会在招录计划表中看到事业编制的性质,如果写明是 “全额” ,那么我们就可以判定这个岗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



03 差额拨款事业编制,收入由“两头”承担,性价比中等


与全额事业编制想对应的,就是 差额拨款事业编制,其实从字面上也容易理解,就是差了多少,财政拨给你多少。


这种类型的事业编制,收入由 “两头” 承担,单位自行承担一部分,不足的部分由财政进行拨款。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单位效益不好,只是承担了收入的很小部分,财政又不想补齐剩余的部分,经常会出现“两头都不管”的现象。


当然,上述所说的现象,现实中还是 少见的 ,毕竟好歹是个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的收入最起码还是要保证的。



04 自收自支事业编制,待遇最不稳定,与企业相差无几


最后一个,就是 自收自支的事业编制 了,这种事业编制,其实说的难听点和没有编制的相差不大。因为他的收入,完全由单位自己收了算。


这种事业编制,待遇和单位的 效益息息相关 ,比如设计院等,效益好了,在编人员的收入也就高了,反之就下降了。我在网上还看到过不少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到最后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


这样来说的话,其实就 和企业差不多 了,只不过就是套了个事业编的名头。所以,我们在报考的时候,遇到这种类型的事业编制,一定要慎之又慎。




我是@一个临时工,做了5年临时工,2020年11月份通过事业编考试成功上岸,和你一起探讨关于编制的大事小事。

事业单位定义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Public Institution)是指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 科技 、文化、卫生等活动的 社会 服务组织。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是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

事业单位分类

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与公务员是不同的。大体可以分为"全额拨款"、"参公(即参照公务员)"、"财政补贴"、"自收自支"四类。

1、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也称为全供事业单位,也就是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这种管理形式,一般适用于没有收入或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如学校、科研单位、卫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业单位,即人员费用、公用费用都要由国家财政提供。采用这种管理形式,有利于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收入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督,同时,也使事业单位的经费得到充分的保证。

2、“参公”事业单位

“参公(即参照公务员)”是一些涉及国家安全,对政策和经济管理工作有明确辅助作用,以及明显以 社会 公益性为属性的事业单位。

3、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按差额比例,财政承担部分,由财政列入预算;单位承担部分,由单位在税前列支,如医院等。差额拨款单位的人员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其他费用自筹。这些单位的人员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为60%,非固定部分为40%。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差额拨款单位要根据经费自主程度,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促使其逐步减少国家财政拨款,向经费自收自支过渡。

4、自主事业单位

又称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作为事业单位的一种主要形式,由于不需要地方财政直接拨款,因而一些地方往往放松对它的管理,造成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有不断膨胀的趋势。

事业单位编制

编制通常是指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由财政拨款的编制数额由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制定,财政部门据此拨款,通常分为行政编制、事业编制(包括参公事业编(在省考里招)和普通事业编)以及公益性岗位。

事业编制是指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 社会 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

事业单位编制分类

事业编制可分为参公事业编、全额事业编制、差额事业编制和自筹自支事业编制三种。

①全额编制又叫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制,参照公务员管理,基本待遇与公务员一致,多为一些公益性事业单位和部分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如城管、学校、农技站等;

②差额事业编制,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挂钩,如医院和部分景点等;

③自收自支事业编制,实际上与企业差不多,待遇和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多为一些服务型事业单位,如宾馆、培训中心、设计室等。

另外,就事业单位的编制而言,很多部门都是既有行政编制,也有事业编制。例如银行,银行是具有企业性质的,但是银行里面的工作人员(除了临时工),有相当部分是事业编制,而银行的领导,从中央到地方,都是组织部门任命的,基本也都是行政编制。上述四种待遇每年增加的生活补贴不同,由大到小,依次是:公务员、全额、差额、自收自支。

阅读全文

与事业单位计划编排怎么解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祈祷家人身体健康念什么经 浏览:910
经济开发区失业科属于哪里 浏览:412
未健康是什么意思 浏览:585
哪些睡前故事能让孩子自己分房睡 浏览:122
事业单位面试通过多久安排体检 浏览:62
美化家园如何提升幸福感 浏览:740
古代美女主角叫什么名字 浏览:4
抖音靓仔爱情一阵风是哪个版本 浏览:610
42岁事业无成怎么办 浏览:143
怎么拒绝快餐式爱情 浏览:379
如何处理婚姻的方式 浏览:530
美女移民哪个国家最好 浏览:121
美女与龙王长什么样 浏览:666
沈阳办健康证检查哪些项目 浏览:980
中铁任之健康城发展如何 浏览:201
美女做代购怎么做 浏览:795
流量扫不了健康码怎么办 浏览:335
爱情里人心是怎么变坏的 浏览:505
哪些地方是经济中心 浏览:764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校庆多少年 浏览: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