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业单位退休后怎样网上退除编制人员
答:
一般流程是
1,登陆当地社会保障网,需要数字证书。
2,进入企业办事菜单。
3,先办理员工退工备案。
4,办理社保终止。企业只办理终止手续,不需要转移。
等社保部门审核。
5,在规定的工作日内可看到结果。审核通过,可打印退工证明,存档。
其中一联给员工本人。
2. 事业编制辞职后多久取消编制
事业编辞职之后,所在单位的领导批准之后,即可以办理取消编制的手续。
事业编制在人员辞职后,单位领导批准后就可以办理取消编制的相关手续了,因为从事的工作职位不同,所以取消编制的时间是会有差别的,具体的时间还是需要参考工作职位进行衡量。
事业编编制取消的情形有:
1、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15条规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出现连续旷工超过15工作日,一年内旷工超过30工作日,事业单位有权解除聘用合同,可以强制性的取消工作人员的编制。
2、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因个人工作原因受到处分,单位领导有权解除聘用合同。
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不合格,事业单位可以提前30天,通过书面形式告知单位工作人员,也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事业单位辞职流程:
1、符合条件的事业单位员工,辞职必须按人事管理权限,向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2、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从收到辞职申请起,除规定的情况外,应在三个月内,予以办理辞职手续并发给辞职证明书;
3、与所在单位订有聘用合同的人员,其辞职按聘用合同的规定办理。聘用合同没有明确规定的,在三个月内,予以办理辞职手续并发给辞职证明书;
4、下列情况之一的人员,其辞职必须经过批准;
(1)国家和省、市(地区)重点科研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和业务骨干,辞职后对工作可能造成损失的。
(2)在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
(3)从事特殊行业、特殊工种的。
(4)从事国家机密工作,或曾从事国家机密工作,在规定的保密期内的。
(5)经司法或行政机关决定或批准,正在接受审查、尚未结案的。
(6)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它情况。
法律依据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十七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前30日书面通知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但是,双方对解除聘用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3. 事业编报名怎么取消
事业编报旅盯名取消:
1、事业单位是先报名再审核,审核通过后才能缴费,走到缴费哪仿流程不去缴费就取消资格。
2、即使是缴费了,不去参加考试,同李镇纤样会取消资格,达到取消报名的效果。
4. 个人已有事业编制,什么情况下才能取消编制,单位领导有权力取消么
单位领导有权力取消。
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十五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或者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的,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第十六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调整工作岗位,或者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事业单位提前30日书面通知,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第十七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前30日书面通知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但是,双方对解除聘用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十八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开除处分的,解除聘用合卖宏键同。
第十九条自聘用合同依法解除、终止之日起,事业单位与被解除、终止聘用合同人员的人事关系终止。
事业编制是指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
使用事业编制,但须参加公务员考试;如设区市的城管。
(4)青海省事业单位编制怎么取消扩展阅读:
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
事业单位现行的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中巧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一到十级职员岗位。
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和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设置事业单位各等级管理岗位的职员数量。
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都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参照《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所在单位发生人事争议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八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涉及本人的考核结果、处分决定等不服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复核、提出申诉。
第三十九条负有事业单位聘用、考核、奖励、处分、人事争议处理等职责的人员履行职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与本人有利害关系的;与本人近亲属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履行职责的。
第四十条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绝慧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可以向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投诉、举报,有关部门和机关应当及时调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