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脱钩形式有哪些
1、党政机关,包括各级党委机关和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隶属这些机关编制序列的事业单位,一律不准经商、办企业,凡违反规定仍在开办的企业包括应同机关脱钩而未脱钩,或者明脱钩暗不脱钩的,不管原来经过哪一级批准,都必须立即停办,或者同机关彻底脱钩。
2、凡上述机关的干部、职工,包括退居二线的干部,除中央书记处、国务院特殊批准的以外,一律不准在各类企业中担任职务。已经担任企业职务的,必须立即辞职,否则,必须辞去党政机关职务。
3、在职干部、职工一律不许停薪留职去经商、办企业。已停薪留职的,或者辞去企业职务回原单位复职,或者辞去机关公职。
4、上述机关的离休、退休干部,除中央书记处、国务院批准者外,不得到国营企业任职。如果到非国营企业任职,必须在离休、退休满两年以后,并且不能到原任职机关管辖行业的企业中任职。离休、退休干部到企业任职以后,即不再享受国家规定的离休、退休待遇。
5、凡参与违法经营活动或为其提供方便的干部、职工,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其中的领导干部要从重处理。触犯刑律的,要依法惩处。
6、领导干部的子女、配偶,在党政机关及所属编制序列的事业单位工作的,一律不得离职经商、办企业;不在党政机关所属编制序列的事业单位工作的,不准利用领导干部的影响和关系经商、办企业,非法牟利。对违反规定的,要严肃处理。非法所得,一律没收。
7、党政机关及所属编制序列的事业单位及其干部开办的企业停办以后,应由直接批准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清理。由于违法经营导致亏损倒闭、资不抵债,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要由直接批准的业务主管部门和企业共同承担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同时还应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8、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申请开办的企业,必须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审批,坚持原则,依法办事,失职者要追究责任。各级领导干部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不得干预。
9、本规定适用于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科协和各种协会、学会等群众组织,以及这些组织的干部和职工。这些组织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办非商业性企业的,必须报经国务院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❷ 事业单位怎么处理人际关系
事业单位怎么处理人际关系
事业单位怎么处理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就是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属于社会学的范畴。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事业单位怎么处理人际关系,快来看看吧。
一、勾心斗角是一种人际交往。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把勾心斗角解释的很透彻。首先,有人的地方就必然有勾心斗角的过程,所以才会有江湖,其本质就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人际交往。就如公务员考试要求的那样,人际交往是公务员的必备能力,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在公务员面试
中人际交往题那么高频率地出现。
二、公务员的同事感情比较特殊。
大家都知道,公务员工作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工作,那么相应的,你周边的同事也是很稳定的。公务员的同事往往都可能要做几十年的同事,是不是会比你周围很多的人相处的时间都更长。所以,公务员的同事情会是更亲密的朋友,公务员的同事之间更会选择去深交,面对要在一起工作几十年的同事,电视里的这些“勾心斗角”就不太会出现。
三、公务员的工作性质决定的。
在二点就说到了,公务员工作本质上不是一个人际交往非常复杂的工作,还有另外一层原因是它工作本身。公务员工作尽管需要和人交往,与群众和工作人员的内部接触,但其实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就可以了。另外,公务员工作还是一个金字塔
型号工作。随着升迁的级别越来越高,获得升迁的人就越来越少,竞争就会越来越激烈,就会产生“勾心斗角”的感觉。
四、公务员的职场和官场
不同。大家普遍认为的“勾心斗角”更多的是官场上的复杂人际交往,但是这与你要考的普通公务员不一定有很密切的联系。你们眼光放长远,即使你有可能将来去当“官”,也是普通公务员职级分离
之后一步一步的往上升自己的级别,那这样的话,“勾心斗角”就比较多余。
五、这个问题的产生来源于自身的焦虑。
回想一下,什么时候会产生问题。回答不了、不会做、害怕做的时候,那么这个问题的产生就是因为你不会“勾心斗角”。就像我们前文所说那样,你欠缺人际交往的能力,而你对这种能力的缺失产生了焦虑。既然是能力问题,那意味是通过“刻意练习”就能提高。
认识到“勾心斗角”只是一种人际交往的能力,如同江湖中人人都有的“内功”,就不需要去恐惧公务员会“勾心斗角”。而我们要去做的也不过是两点,一是摆正对公务员岗位、工作性质和职场的认知;二是去练习“勾心斗角”,也就是人际交往能力
职场上的关系主要有这么几种
1、和高层上司的关系
2、和部门上司的关系
3、和同部门同事的关系
4、和其他部门同事的关系
和高层上司的关系
这一类关系其实很多人都没有相应的渠道,而且很多时候其实是用不上的。但是在高层上司脑海中留下印象,至少在公司人员变动的时候,他可以一时间闪过你。
当然你也不要太指望他会对你直接提拔。最多就是你的直属上司把你上报的时候,他会给你多加一些印象分。至少你的升迁也好,涨薪也好少了很多阻碍的可能。
如果有必要,你和高层上司建立了相对密切的关系,即使暂时不能对你的职位有什么帮助,但是在他耳边吹吹风,或者至少在你受到冤枉的时候,可以有个地方伸冤不是。
但是问题往往就是你如何与高层上司建立关系?
这个就要看你能不能找到他的兴趣爱好及生活习性。比如在公司的吸烟室吸烟就是个不错的交际场所。当然有一些心机婊可能会主动发掘上司的兴趣爱好投其所好,这个我们是不支持的。对于这种关系其实我秉承的态度就是看缘分,绝对不主动攀附。要树立自己正确的三观。
和部门上司的关系
这个其实是最重要的一种关系。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你的很多业绩考核其实都是由你的直属上司考评的。你们之间的关系状态很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你的福利待遇等各方面。
很多时候大多数人都是主动巴结自己的直属上司的。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完全正确的。因为在他看来你巴结他是应该的,你去巴结他,他会从心里早早的对你产生轻视。
当然也不是说让你当一个耿直BOY和直属上司正面刚。对自己的直属上司只要做到不卑不亢即可,既让他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也不能让他感觉你很狗腿。当然这些都是在工作中。在工作以外的闲暇时候,你不妨可以和他多亲近走动一下。一定要记得场合很重要,在工作时间之外,你们其实都是平等的,这个时候的交往就是建立友情的时刻。
而且对待直属上司的.关系,在工作中一定不能是你去主动帮他解决问题。而是他有问题了,找你帮他解决。还是那句话,如果你主动帮他解决工作上的问题,他就可能会多想,你是狗腿?还是有什么其他想法?但是他找你帮他解决问题,首先作为上司交代下属处理合情合理,而且你帮他顺利完成了任务,他会觉得你用起来很顺手,再一个他焦头烂额的时候,你帮他解决问题,你就是他的救命稻草。以后在他心中的分量只会越来越重。
和同部门同事的关系
往往在工作中给你施最多绊子的就是你的同部门同事。因为你们既是合作关系,又是竞争关系,而且在外面工作记住一句很有名的话“死道友不死贫道”。当工作出现问题的时候,如果责任模糊,那么谁都有可能把脏水破到别人身上,绝对会保证自己脚下最干净。
所以在同部门同事中,一定要建立自己的圈子,你可以不是核心,但是必须是圈内人。如果你够本事,可以团结你部门的所有人都在你的圈子里。当你的部门里出现了明显两派的时候,一定加入比较强大的那一派,团结大多数,打击小部分。当然你在团结大多数的时候,可以不打击小部分,甚至可以和小部分也建立一些不背叛自己圈子前提下的关系,这样顶多让大家都觉得你是个老好人,同样也可以最大限度的保全自己。
在这个范围里永远记住,女人都是爱吃零食,爱三八。男人都是爱抽烟,爱喝酒,爱吹牛逼。如果出现那种“食草星君”类型的人,不要怕,一般这种人都是特立独行的,很少有圈子会主动接纳他们,他们自己就是最少数派。
和其他部门同事的关系
其他部门同事其实是最不重要的关系,但是往往有这么一些关系会让你在公司里游刃有余。首先会让你的工作变得更有效率,因为很多时候你的工作可能需要多部门合作完成。而这个时候往往各部门之间扯皮拖后腿或者部门工作进度不同等原因,造成你的工作出现问题。如果你有这样的关系,那么你的工作协调将会很充分。
而且这些不同部门的同事也是你掌握公司各种信息的重要消息渠道。任何时候消息情报都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消息闭塞,很可能就不能把好公司或者上司的脉搏。工作往往南辕北辙不说,还会让上司对你产生很多不必要的误会。
其次就是在各部门斗争中,可以有效的保护自己,不会“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举个例子,假如你的部门上司和财务部门或者行政部门的主管争斗激烈。大概率人家会对你整个部门进行围追堵截。你要去报个帐啊,请个假啊,处理点儿事儿啊,等着吧。拖字诀都能分分钟玩死你。
所以和其他部门同事处理好关系,你就能更多的掌握公司的各种资源。很多事情处理起来也非常的方便。
总而言之一句话,出门在外矮三辈,见人叫哥不吃亏。
1、切忌锋芒毕露,枪打出头鸟阿。
2、该硬的时候硬,该软的时候软。
3、如果有派系的争斗,你又是人微言轻,还是选择一个队伍站吧。
4、难得糊涂,该装的时候就要装。
5、即使你马屁拍的再好,但是你必须要有一定的工作能力。
6、嘴甜点,别太八卦,平时有个小恩小惠大方些,但是千万别给他人留下一个你好欺负的印象。
7、不要有小团体,由于个性、爱好、年龄等因素的差异,沟通的频率往往会不同,但我们不能把个人的好恶划清界限。在公司中,搞小团体、排斥讨厌的人会破坏同事之间的团结与合作,造成同事之间的紧张关系,也很容易导致圈外人的敌对情绪,不要陷入不必要的人际纠纷中。
8、不要抱怨不停、抱怨是人们发泄不满的一种手段,在工作中,特别是在同事面前不要抱怨,应该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即使遇到挫折、委屈、得不到领导的信任、不要抱怨、满天牢骚。这样只会适得其反。要么使同事反感,要么被同事瞧不起。
9、不要过分表现、在当今社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和优势是正确的,但在不同的情况和形式下,表达自己是需要看情况的,如果某些场合你表达得过多,就会引起旁观者的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