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副科到正科年限规定
一般而言同级别的副职升正职一般应任副职满2年以上,由下一个级别正职提上一个级别副职的应当任下一个级别三年以上。此外提升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应该有下一级两个以上职位任职的经历,除此之外还需满足基层工作经验,参加工作时间,文化程度等相关要求,否则应按破格提拔程序办理。
副科一般需要两到三年升正科,包含试用期。
按照我国干部选拔任用和公务员职务升降的有关规定,副科到正科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副科级领导和非领导职务晋升正科级领导职务,需要两年以上,包含试用期;
二是副科级领导和非领导职务晋升正科级非领导职务,即主任科员,需要三年以上,也包含试用期。
从副科晋升到正科,不仅只有任职年限的要求,还有个人能力、现实表现、个人品德等等方面的要求,从德、能、勤、绩、廉五方面进行考察,只有极为优秀的才能获得提拔。即使这些都满足,还要有正科职位的空缺。
事业单位的副科晋升正科,也要走一定的晋升程序。一般要经过组织人事部门动议,确定要提拔的岗位和符合晋升的人选;然后要经过考察、测评,对符合条件的人选进行全方位的比较;最后要经过党委(组)研究,提出拟任人选;经过公示无异议之后,才能正式任命。这当中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党委(组)研究决定这一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二十五条 报考公务员,除应当具备本法第十三条规定的条件以外,还应当具备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
2. 事业单位管理岗职级晋升规定
1.干部提拔。事业单位管理岗分为十级,从管理一级到管理十级,分别对应正部级到办事员级。管理岗位的晋升有明确的规定贺余:除了满足单位有空缺职数的情况之外,事业单位要求下级正职提任上级副职需要满3年,下级副职提任上级正职一般需要满2年。比如,管理九级提任八级要满3年,管理八级提任七级要满2年,管理七级提任管理六级(副处)要满3年。2.等级晋升。2022年1月开始,全国县以下地区开始落实职员等级晋升制度,类似公务员的职级并行制度,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管理岗位一辈子在管理九级原地打转的局面。通过职员等级晋升,管理九级(股长级)和九级职员都有资格晋升八级职员(副科待遇);管理八级(副科级领导岗位)和八级职员都有资格晋升七级职员(正禅或滚科待遇),前提是只要在岗位上工作年限达到要求,单位有空缺的职级职数。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晋升职员等级,根据工作需要、德才表现、职责轻重、工作实绩和个人资历等因素综合考虑,并具备下列基本资格:1.晋升五级职员,应当聘(任)六级管理岗位或者六级职团洞员 5年以上;2.晋升六级职员,应当聘(任)七级管理岗位或者七级职员 4年以上;3.晋升七级职员,应当聘(任)八级管理岗位或者八级职员 4年以上;4.晋升八级职员,应当聘(任)九级管理岗位或者九级职员 4年以上;5.晋升九级职员,应当聘(任)十级管理岗位(十级职员)2年以上。
3. 事业单位职级晋升
事业单位有哪些类别?
事业单位岗位有哪些?具体设置标准是什么?
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等级晋升制度什么时候实施?政策内拦稿庆容是什么?
今天就详细为大家解答这些问题。
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2011年以前,事业单位人员实行身份管理,即事业人员按
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三种
身份进行管理。2011年开始实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以后,事业单位按照社会功能划分为
行政类、生产经营类、公益类三个类别。其中,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要求,行政类事业单位,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为行政机简握构或转为行政机构,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逐步转为企业;公益类继续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今后将不再设立承担行政职能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
从目前改革情况来看,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已基本完成,行政类事业单位改革还在继续推进。同时,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等情况,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划分为两类。具体为: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
公益一类。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性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
公益二类。
根据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财政配套政策,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实行“收支统管、全额保障”的经费预算方式;对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实敬码行“核定收支、定额(定项)补助”的财政预算方式。即通常所说的全额拨款、差额拨款经费预算形式,并且公益类事业单位之间,人员可自由流动。
同时,今后将严格控制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继续实行审批制管理;区别管理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继续实行审批制管理或备案制管理,逐步探索主要不以增加编制、更多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事业发展。
二、事业单位岗位《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2014年7月1日起施行)出台前,事业单位人员实行身份管理,即事业人员按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三种身份进行管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施行后,事业人员由身份管理转为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
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人事部2006年11月17日公布)及其《实施意见》,国家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1.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每一种岗位类别划分不同的岗位等级。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即一至十级职员岗位,分别对应行政意义上的正部级、副部级、正厅级、副厅级、正处级、副处级、正科级、副科级、科员、办事员。
从目前来看,事业单位“去行政化”趋势明显,很多学校、公立医院已逐步取消行政级别。
专业技术岗位:按照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细分为13个等级,其中:一至七级为高级岗位,一至四级也称正高级岗位,五至七级也称副高级岗位;八至十级为中级岗位;十一至十三级为初级岗位。
另外,专业技术一级岗位,又称特级岗位,一般为“两院”院士、有重大贡献或重要成就的专家学者等,其岗位设置及人选确定,需逐级报人社部审批。
工勤技能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即一至五级,分别对应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特设岗位:又称临时岗位。临时行动是根据机构职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的特殊情况而确定的临时措施。临时岗位不受机构内岗位总数、最高级别和结构比例的限制,在完成职责后,应按照管理机构的规定予以撤销。限制进行核对和删除。
2.各类型的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实行不同的岗位类别结构比例控制。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结构比例:(1)以专业技术为主的事业单位,
专技岗位不低于岗位总量的70%。
(2)以管理职能为主的事业单位,
管理岗位不低于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
(3)以技能操作维护、服务保障为主的事业单位,
工勤岗位不低于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近年来,事业单位后勤服务已逐步社会化,相应岗位设置也受到严格控制。目前新设的工勤岗位,一般都是为了保障退役士兵等政策性安置。
事业单位各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1)管理岗位:事业单位各等级管理岗位没有明确比例要求,一般最高等级以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机构规格为准,如七级事业单位管理岗位最高等级为七级职员,按照编制数量及领导方式可设一定八级职员(一般为1-5名)。
(2)专业技术岗位: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1:3:6,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1:3:6,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
(3)工勤岗位:工勤岗位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岗位总量的比例为25%左右,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岗位总量的比例为5%左右。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三类岗位结构比例,以及各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只是全国总体控制指导目标,一般各省会出台具体实施细则对规则进一步细化,或根据行业类别单独明确岗位结构比例。
3.各岗位任职条件。(1)管理岗位:至少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级职员以上,要求大专以上学历,四级职员以上要求本科学历。工作年限方面,三级、五级职员,须分别在四级、六级职员岗位工作两年以上;四级、六级职员,须分别在五级、七级职员工作三年以上;七级、八级职员,须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工作三年以上。 一级、二级职员已经属于部级领导,按照干部管理相关规定执行。
(2)专业技术岗位:初级、中级、高级专技岗位要求分别具有中专、大专、本科以上学历。虽然不具备规定学历,但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着、贡献突出、符合任职条件的专技人员,也可根据需要聘任相应的专技职务。
在符合条件有岗位空缺的情况下,专技人员可以跨级别晋升,从初级晋升中级、从中级晋升副高、从副高晋升正高,即我们常说的大晋升;也可以在级别内晋升,即在职称岗位内晋升等级,比如
中级职称从十级晋升九级、从九级晋升八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晋升”。级别内的小晋升,原则上不允许跳级。
“大晋升”的时间比较明确,一般初级满4年,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可以申请晋升中级十级岗位;中级职称任职满5年,取得副高专业技术资格,可以晋升副高七级;副高任职满5年,取得正高专业技术资格,可以申请晋升正高四级。
“小晋升”的时间各地略有差异,一般来说在一个等级任职满2-3就可以晋升下一个等级。
(3)工勤岗位:一级、二级工勤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三级、四级工勤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和工人见习、试用期满,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后,可确定为五级工勤岗位。
三、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公务员有职务职级并行,事业专技、工勤人员岗位等级不受层级限制,而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受机构规格限制,发展空间很小,很多县级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人员干到退休都是九级职员。为解决基层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人员晋升问题,2021年中央印发《关于县以下事业单位建立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的意见》,明确从2022年1月开始在县以下事业单位实行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也迎来“职级并行时代”。
从媒体披露的信息来看,目前全国除少数地区落实政策外,其余地区仍处于政策解读、方案制定、酝酿套改阶段。参照2019年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经验,预计
全国县以下事业单位要全部普及“职级并行”至少要到2023年底。
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执行职员等级晋升制度,主要有三个核心关注点。
1.晋升上限按照政策精神,县一级的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人员理论上最高可以晋升五级职员,即正处级。相比以前的正科级天花板,改革后,理论上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人员的晋升空间和公务员已经差别不大。
2.职数限额和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一样,事业单位管理岗晋升等级也有职数限制。其中,五级职员一般不能超过管理岗位总数的2%,六级职员不能超过10%,七级和八级职员不能超过60%,且七级职员不能超过七级职员和八级职员总和的50%,九级和十级职员没有限制。
一般来说,五级、六级职员名额会由组织部门在县域所有事业单位管理岗位总量内统筹设置。
3.晋升规则晋升五级职员,要求任职六级职员5年以上;晋升六级、七级和八级职员,均要求在下一个等级或岗位任职满四年以上。从十级晋升九级,年限要求是两年。所有晋升过程中,年度考核获得优秀等级一次均可减半年,与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一致。
需要特别强调两点:
一是晋升制度只针对县区和乡镇两级事业单位,地级市事业单位人员不享受此政策。
二是晋升对象只针对管理岗位人员,专技和工勤人员不适用政策。实际上,改革后专技人员晋升空间仍然比管理岗位人员大得多。
4. 事业单位管理岗职级晋升规定
事业单位主要分为专技岗、工勤岗和管理岗,专技岗位依靠职称评聘来提升工资,工勤岗位通过考取工勤等级证书并聘任来提升工资,而管理岗位发展上往往受到很多限制,因为单位管理岗领导岗位很少,即便是走职员等级晋升,管理岗位职级也是有数量限制的。1.干部提拔。事业单位管理岗分为十级,从管理一级到管理十级,分别对应正部级到办事员级。管理岗位的晋升有明确的规定:除了满足单位有空缺职数的情况之外,事业单位要求下级正职提任上级副职需要满3年,下级副职提任上级正职一般需要满2年。比如,管理九级提任八级要满3年,管理八级提任七级要满2年,管理七级提任管理改慧六级(副处)要满3年。
2.等级晋升。2022年1月开始,全国县以下地区开始落实职员等级晋升制度,类似公务员的职级并行制度,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管理岗位一辈子在管理九级原地打转的局面。通过职员等级晋升,管理九级(股长级)和九级职员都有资格晋升八级职员(副科待遇);管理八级(毕明副科级领导岗位)和八级职员都有资格晋升七级职员(正科待遇),前提是只要在岗位上工作年限达到要求,单位有空缺的职级职数。
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晋升职员等级,根据工作需要、德才表现、职责轻重、工作实绩和个人资历等因素综合考虑,并具备下列基本资格:
1.晋升五级职员,应当聘(任)六级管理岗位或者六级职员 5年以上;
2.晋升六级职员,应当聘(任)七级管理岗位或者七级职员 4年以上;
3.晋升七级职员,应当聘手歼告(任)八级管理岗位或者八级职员 4年以上;
4.晋升八级职员,应当聘(任)九级管理岗位或者九级职员 4年以上;
5.晋升九级职员,应当聘(任)十级管理岗位(十级职员)2年以上。
事业单位人员想要提高工资待遇,无论是干部提拔还是走等级晋升,都会面临单位有没有空缺岗位职数、领导是否同意提拔/晋级、同事是否支持(存在竞争关系)等不确定因素,最佳方案就是走职称,待遇相对而言要高出不少,竞争程度要小很多。
5. 副科转正科需要几年,什么条件下能破格提拔
通常情况下,同级别的副职升正职一般应该是在任副职满2年以上,由下一个级别的正职提上一个级别副职的应当是在任下一个级别三年以上,此外提升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需要有下一级两个以上职位任职的经历,除此之外还需要满足基层工作的经验,参加工作的时间以及文化程度等相关要求,此外非常优秀的条件的就应该按照破格提拔程序来办理了。
公务员领导职务的层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
(一)国家级正职是一级;(二)国家级副职是四级到二级;(三)省部级正职是八级到四级;(四)省部级副职是十级到六级;(五)厅局级正职是十三级到八级;(六)厅局级副职是十五级到十级;(七)县处级正职是十八级到十二级;(八)县处级副职是二十级到十四级;(九)乡科级正职是二十二级到十六级;(十)乡科级副职是二十四级到二十七级。此外副部级机关内设机构、副省级市机关的司局级正职对应的是十五级到十级;司局级副职对应的是十八级到十二级。
正科级和科长的区别
1、字面意思上的不一样。正科级指的是中国干部的一种行政的级别,或者是行政事业单位、国企某个部门的规格。而科长则指的是某个科的负责人。
2、行政级别的不一样。正科级指的是中国干部级别当中的乡科级正职。而科长如果是一个科级单位的负责人的话,那么就是正科级;如果不是科级单位的负责人的话,那么则不是正科级。
3、行政关系的不一样。正科级是存在于行政事业单位或者国企等单位的。而科长不仅存在于行政事业单位或者国企,也存在于一般的私营或者外资企业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