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婚后事业 >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怎么修订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怎么修订

发布时间:2023-05-16 18:28:05

Ⅰ 如何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根据省厅和市局的统一部署,英山县财政局把贯彻实施《内部控制规范》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加强财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始终抓在手中,先后多次召开局党组会、部门联席会议研究落实《内部控制规范》的实施工作,拟订下发了《关于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通知》,成立了财政局内部控制规范领导小组,由财政局局长担任组长,四名局党组成员协助主抓,县会计局具体督办落实,预算股、国库股等11个相关业务股室对口联系指导。同时,注重加强与县纪委、县审计局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县财政局牵头负责,部门配合联动,业务股室积极参与,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推动了《内部控制规范》顺利实施。
二、加强政策培训,广泛宣传动员
一是开展专题调研,去年以来,结合贯彻执行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及省会计学会组织开展的“走访基层女会计”等活动,抽调业务骨干,对各乡镇、县直行政事业单位执行内部控制规范情况进行了2次专题调研,先后走访了县公路局、县教育局、县人社局和红山镇财政所等7家行政事业单位,座谈单位负责人、财务会计20多人,对执行内部控制规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各单位实际提出意见及建议,为贯彻执行内部控制规范营造了良好氛围。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贯彻执行内部控制规范的主体责任单位的财政部门,坚持“先学一步,深学一层”,率先垂范,抓好自身业务培训,先后举办3期财政干部内部控制规范培训班,对财政系统300多干部职工进行了专题培训,做到财政干部带头学,带头参加培训,带头参加内部控制知识竞赛。自今年4月份以来,全县先后举办了九期专题培训班,对全县800多名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会计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重点学习掌握《内部控制规范》核心要义和运作规则,增强贯彻《内部控制规范》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做到“宣传无死角、培训无盲区”,为贯彻实施《内部控制规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注重宣传引导,充分发挥英山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作用,将财政部、省厅内部控制规范相关文件精神上传网络平台,通过提高点击率,进行广泛宣传。同时,通过报刊和网站等新闻媒体,全面宣传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等会计法律法规制度,先后在各级报刊发表宣传会计法规的通讯报道20多篇,提升了会计法规的知晓率和影响力,其中在《财会月刊》、《财政与发展》等重点刊物上发表调研文章5篇。
四是坚持以赛促学。今年7月份,财政部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知识竞赛活动的文件通知。根据知识竞赛活动安排,县财政局迅速传发了《省财政厅 财政部驻湖北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转发〈财政部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知识竞赛活动的通知〉的通知》文件,明确了参加对象、参赛时间、参赛方式。为确保知识竞赛稳步推进,具体明确县会计局牵头负责知识竞赛活动,具体做好知识竞赛活动的组织、宣传及相关工作,明确了一名业务股室负责人为具体联系人,进行联系协调沟通。同时,采取“重点行业重点指导、重点人群重点引导”的方式,对教育、人社、卫生、工商等大系统,工作人员较多的单位,上门指导参赛;对各单位各部门的财务人员、会计人员,则通过建立QQ群、电话督办等方式,加强联系沟通,引导参赛。

Ⅱ 如何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1增强内控意识, 强化单位负责人在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按照《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的规定, 单位负责人是单位财务与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 对本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负主要责任。单位负责人要经常参加各类财务新法规新制度的培训学习,从思想上真正确立起对财务会计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主体”意识,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带动整个单位的内控意识。
2增强会计基础工作, 强化会计工作在内部控制中的控制作用
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严重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实施效果。因此, 要根据单位会计工作的特点设置合理的会计岗位,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水平,做到按事设岗、按岗设人,做到职责明确,相互制衡,实现岗位之间相互牵制作用,保证会计岗位设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培训教育和后续教育,使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知识和技能得到不断更新、补充、拓展;建立完善的会计处理程序,严格的内部稽核制度,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有效,保证会计工作控制的有效实施。
3强化预算控制,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要进一步扩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计划编制的范围,将各单位的全部财务收支事项均纳入预算,并严格预算的调整和追加程序,未经批准,不得超年初预算。要将年初预算与单位内部的责任预算有机结合起来, 必须严格按照财政下达的年初预算控制数, 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切实履行职责,完成工作任务, 认真编制内部的责任预算体系, 并严格责任预算的考核机制。对支出预算严重超标的,应相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强化预算的严肃性。
4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强化制度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和内部控制工作的效果, 需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来支持和保证。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制度体系, 并不定期地进行监督检查,规范单位内部行为。单位要加强对薄弱环节和重要岗位的控制,细化责任,做到制度管人,责任到人,形成一个在内部会计机构和岗位正缺宽设置合理、职责权限划分明确、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各岗位之间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等方面相对完整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5强化监督检查,发挥财政、审计部门和核算中心在内部控制中的职能作用
财政和审计部门作为会计工作的主要外部监督者,要创新工作思路,细化管理方式,开辟财政和审计部门与单位之间沟通与联系的多种渠道,把内部控制作为一个专题审计项目进行,将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作为审计对象进行单独审计,从根本上防范和遏制违法违规问题的发生。财务部门应认真履行核算监督职责,努力提高会计信息的及时准确性,并着重反馈和控制预算的执行信息,要对年初预算指标实行即时控制,杜绝超预算扮迹用款。同时要定期对债权债务进行清理核实,尤其对跨年度的应收款加大催收力度,及时回收陈欠款项和个人借款,避免和减少资产流失,杜绝由于单位的不合规收支举亮行为而引起的往来款挂账。免费论文参考网。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组织与指导,逐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Ⅲ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方法有哪几种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方法共有八种,分别是: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内部授权审批控制、 归口管理、 预算控制、 财产保护控制、 会计控制、单据控制、信息内部公开。

具体如下:

1、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合理设置内部控制关键岗位,明确划分职责权限,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

2、内部授权审批控制。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关责任,建立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和会签制度。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办理业务。

3、归口管理。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 采取成立联合工作小组并确定牵头部门或牵头人员等方式,对有关经济活动实行统一管理。

4、预算控制。强化对经济活动的预算约束,使预算管理贯穿于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5、财产保护控制。建立资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机制,采取资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确保资产安全完整。

6、会计控制。建立健全本单位财会管理制度,加强会计机构建设,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强化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加强会计档案管理,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处理程序。

7、单据控制。要求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经济活动业务流程,在内部管理制度中明确界定各项经济活动所涉及的表单和票据,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按照规定填制、审核、归档、保管单据。

8、信息内部公开。建立健全经济活动相关信息内部公开制度,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信息内部公开的内容、范围、方式和程序。

参考资料:网络-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

Ⅳ 如何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裤含吵会计法、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制定本规范。第五条:单位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下列原则:1、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全面控制。2、重要性胡侍原则。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内部控制应当关注单位重要经济活动和经济活动的重大风险。3、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单位内部的部门管理、职责分工、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4、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经济活动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老培断修订和完善。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2012年11月29日,财政部以财会〔2012〕21号 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该《规范》分总则、风险评估和控制方法、单位层面内部控制、业务层面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附则6章65条,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Ⅳ 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工作,主要是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保障单位财力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可对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合理的监督与管理。但由于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较过于形式化,促使大部分的单位对内部控制欠缺一定的认识。而这不仅容易造成行政事业单位出现账目数据记录不真实的问题现象,严重的还会利用单位资金发放一些违规违法的福利。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控制度过于形式
由于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度过于形式化,进而就导致了内部控制工作缺乏一定的真实性。由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缺乏真实性,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单位对于内部控制的认知也不是很清楚,并促使很多的单位由于内部控制缺乏认知,进而也就欠缺了内部控制的意识。另外,由于一部分单位对于内部制度体系的运用太过于生搬硬套,促使很多单位的工作与内部控制制度不相符,这样不仅会降低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并在工作中也会带来一定的阻碍与约束力。
2.会计人员因素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较为薄弱、管理能力低、工作效率不够、个人以及整体素质欠缺等因素,导致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就很容易发生经济财务风险,进而造成单位经济上的损失。另外,行政事业单位部分的会计人员经不住社会利益的诱惑,容易出现贪腐的违法行为,而这不仅会降低财务管理的力度,并也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均衡发展。
3.财务票据因素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票据主要作用是报销各种不同类型的公共支出费用,并依据财务票据的做好数据账目。但由于票据管理上存在漏洞,导致部分的工作人员利用管理漏洞进行个人票据的报销,这不仅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带来了难度,并也更大程度的加大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另外,由于财务票据管理存在漏洞,会出现会计人员做一些假账、乱账的问题现象,而这不就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影响,并也严重的对社会造成了一定危害。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措施
1.加强管理层工作力度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是保障会计人员履行职责的关键,更是监督单位所有工作人员遵纪守法的部门。与此同时,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也是对各级领导与要害部门给予案例警示教育的部门。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的工作力度,可有效预防贪腐问题的发生,并可提高各级领导人员的工作能力。行政事业单位通过根据不同单位的特点与需求,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进而可强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质量水平。
2.加强基础运营工作
通过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基础运营工作,不仅能够降低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而且可提高决策与执行力度。而加强基础运营工作,首先,应对单位财务的重点岗位、领域、环节制定合理有效的内控制度,并严格依照相关制度体系进行财务的管理。其次,通过对资产处置、调度资金、对外投资等财务账目,应进行严格的监督,并制定制约体系对管理财务资金额度进行合理的管理。另外,行政事业还应制定与执行内部会计的稽核制度、岗位轮换制度、清查制度等制度体系,使其提高财务管理的准确性与严谨性。
3.建立健全决策机制与集体审议责任制度
通过建立健全决策机制与集体审议责任制度,才能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重大投资时能够得到正确实施,进而降低财务风险与信用危机。与此同时,还可避免盲目投资与错误决策的问题现象,这不仅能够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并还可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
4.严格执行内部审计监督工作
严格执行内部审计监督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对内部管理漏洞与问题开展核查,有利于对财务风险问题进行预防与警示,并还可及时的提出完善与改进方案对一系列财务风险问题因素进行控制。
5.提高财务会计人员工作素质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人员是确保各个工作单位顺利开展的关键,且会计人员的工作执行力度与工作成效更是影响财务管理水平的重点。因此,通过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素质,不仅能够加强财会管理水平,并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首先,财务会计人员应对自身的工作水平进行强化,且单位建立完善的会计人员工作水平考核机制,确保财会人员具备较强的工作执行力度。其次,还应对财会人员业务素质、控制能力、思想意识、法制观念等多方面进行提升,进而确保财会人员高效工作水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有利于各单位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同时,还可降低财务风险问题,使其为行政事业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目的。

Ⅵ 如何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一、应加强立法及法律责任的研究,注重政府对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内部控制的推动作用
从西方国家内部控制发展的历史看,除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自身因素外,政府的推动作用是关键因素。财政部于2001年6月份,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这些规范的发布和实施,对于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监督,整顿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国走向规范内部控制的开端,必将有力的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发展。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内部环境的建设
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包含两层涵义:一方面是指行政事业单位根据行政管理或经营的需要,应该设置的内部控制都已设置;另一方面是指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自始自终的控制。完整性是内部控制评价一般标准中首要的一条,也是其他一般标准的基础。若内部控制的完整性都达不到,则内部控制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就无从谈起。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应规范各部门、各环节、各岗位的职责权限。明确规定处理各种经济业务的职责和程序方法,并对处理各项业务的全过程或重要环节都规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员分工负责;明确资产记录与保管的分工,内部规定管钱、管物、管帐人员的相互制约关系;明确规定保证会计凭证、会计记录完整性和正确性;明确规定建立财产清查盘点制度和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操作。
突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人的因素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地位。根据国际惯例和我国审计准则的规定,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三个构成要素。控制环境是指一个单位对内部控制的一种氛围,即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控制环境作为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扩大了控制范围,尤其是把管理当局对控制的态度和认识作为内部控制环境的首要内容,更加突出了人的因素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地位。
作为活因素,一方面,内部控制成败的关键取决于员工素质的高低。行政事业单位必须重视对管理人员的选用,制定良好的用人政策,让有较高能力的人员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自觉控制意识和行为是内部控制实施与否的更为关键的因素。还有,确定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与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制约关系,也是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关键因素。只有这样,才可能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内部控制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内部审计是行政事业单位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基本措施,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不仅包括审核会计账目,还包括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及审核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组织机构执行职能的效率,从而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严密。
三、建立对内部控制的外部监督约束机制
内部会计控制因制度本身及人为因素的制约,存在固有的局限,行政事业单位能否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并切实予以实施,还必须依赖于外部的监督。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政府部门监督、社会监督构成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其中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部门监督就属对内部控制的外部监督约束机制。
加大社会监督的鉴证、服务功能。注册会计师审计是社会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是评价行政事业单位信誉高低的标志,这就督促会计主体从自身利益和社会形象出发,自觉实施内部控制。会计事务所也要积极开展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咨询工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提供人力、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从而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加强政府的监督力度,严格执法机制。政府部门监督在会计监督中具有权威性,而财政部门作为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应依法推动内部控制的建设与实施。一方面,要正确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依靠政府监督的权威性,综合利用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加大惩治力度,对因内部控制失控导致的各种问题,依法追究管理者的责任;另一方面,财政部门应协调审计、税务、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依法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监督检查,共同营造一个促进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良好环境。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必须依靠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三方面的努力,营造一个内部控制氛围,一方面由政府或权威部门制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另一方面要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做出强制安排,从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着手,切实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Ⅶ 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制定本规范。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单位)经济活动的内部控制。第三条 本规范所称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第四条 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包括: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第五条 单位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全面控制。(二)重要性原则。在全面控团察制的基础上,内部控制塌世茄应当关注单位重要经济活动和经济活动的重大风险。(三)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单位内部的部门管理、职责分工、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四)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经济活动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第六条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返携实施负责。第七条 单位应当根据本规范建立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体系,并组织实施。具体工作包括梳理单位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系统分析经济活动风险,确定风险点,选择风险应对策略,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单位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并督促相关工作人员认真执行。 一般都是根据这个制定。

Ⅷ 如何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但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既关系到会计系统对单位经济活谈携动反映的正确可靠性,又涉及到单位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性。建立一整套适合领导如何管理和控制本单位内部经济活动的制度,对于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和准确,改善事业单位的经济现状,在实际经济工作中有效地施行显得尤为重要。
一、内部控制制度的含义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单位为贯彻执行所制定的各项管理政策,增进会计数据的真实性,保护资产,提高教学服务效益,促进单位良好地运转,而在单位内部所采取的组织规则和一系列的调节方法及措施,是管理与控制财务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目标定位在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和效率、保证财含仿伏务报告的可靠性及遵循在适当的法规上。其职能不仅包括管理层用来授权与指挥办公、教学、服务等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也包括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与步骤,还包括为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评价而制定或设置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一)合法合规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应符合国家有关 法律 法规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保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单位的内部规章制度能在本单位有效施行。
(二)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应涵盖单位内部各个部门及各个岗位的每项经济业务、并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将内部控制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三)岗位责任制原则。内部控制制度应保证单位内部机构、岗位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设置和分工,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科室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四)适时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随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制度不是僵死的教条,与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已修订,单位的工作范围发生变化等情况,都会引起制度的改变,单位应根据这些变化,与时俱进地对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使之更好地发挥监督和控制作用。
三、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新《会计法》明确规定各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财政部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也针对会计控制大唤的目标、原则、监督、检查作出明确的规定,内控这一管理手段正逐渐成为单位管理的核心与重点工作。

阅读全文

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怎么修订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幸福 浏览:121
如何正确健康的使手机寿命变长 浏览:572
关雎和蒹葭哪个是第一首爱情诗 浏览:511
孝感和郴州哪个经济强 浏览:689
成都经济自由需要多少钱 浏览:455
下一站幸福片尾曲叫什么名字 浏览:918
如何提升责任感事业心 浏览:343
2099数字爱情代表什么意思 浏览:225
幸福树叶子变蓝是怎么回事 浏览:376
爱情的小说名怎么取 浏览:643
如何判断怀孕健康 浏览:616
军赛客运站到幸福有多少公里 浏览:65
闻喜县事业编公积金交多少 浏览:954
被尘封的故事怎么打龙珠更好 浏览:94
正阳县哪里有小美女 浏览:316
什么爱不爱情的表情包 浏览:853
兔子与蛇的婚姻怎么样 浏览:46
怎么形容爱情初心不变 浏览:184
属蛇男属兔女婚姻怎么样 浏览:553
童年经典故事有哪些 浏览: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