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事业编和合同工有什么区别
合同工是指事业单位通过签订合同招收的短期性工人。合同一般采取书面形式,内容包括时限、任务及共同遵守的各项义务等。。
编制内、在编是指:通过正式考试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且在组织部、人事局内有注册的工作人员。
两者起码在四个方面的福利存在差异:
第一,整体的收入会有所差别
事业单位编制的员工和合同制的员工在基本工资方面没有区别,但是在隐形福利方面,差别就很大。拥有编制的员工,其工资以及各项福利都是由国家财政拨款,而合同制的员工都是由本单位的运作资金支付工资。
国家给予事业单位员工的各种车补、降温费、岗位津贴、职称津贴等,合同制员工有时候都无法享受,特别是部分单位的年终奖,可能会占到总工资的五分之一左右,这就会直接拉开差距。
第二,工作的稳定性不同
事业单位招聘的编外合同人员,主要是由于本单位的工作较忙,需要相关的额外人员进行辅助。如果各类单位进行合并或者是简化机构,裁减相关的人员,和同志的临时工就会被先行辞退。
如果拥有编制的事业单位员工,即使工作的单位合并或者消失,也会由国家统一进行调配,换到其他的单位工作。有我们看到很多中小学的合并,拥有编制的教师就会安排到其它学校,合同制的教师就直接解除合同。
第三,晋升的空间有很大差别
每个单位都会有相应的晋升机制以及评优评先制度,如果是事业单位的正式员工,考核方面也会更加全面,在职位晋升方面会给予优先考虑,甚至还有可能调整到行政部门工作,发展的前景也会更好,上升的渠道也会更多。
我国制约单位的临时合同工,只能够在工资方面有所加强,职务晋升方面基本为零,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只能够以普通员工的身份干到退休。
第四,退休的待遇有所不同
事业单位的编制人员在工作期间,单位都会足额缴纳公积金,而且还会有额外的补充性公积金,各项保险都非常的齐全。等到自己退休以后,同样能够拥有比较高的退休金,也会拥有比较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
合同制的员工都是依据我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缴纳,基本都是按基本工资的比例缴纳,也就是没有单位方面提供的补充公积金,这些差距就会直接导致两者之间的退休金存在差异。
>>点击查看事业编与合同工的区别原文。">>>>点击查看事业编与合同工的区别原文。
② 合同制和编制的区别是什么
合同制和编制的区别为以下具体方面:
1、合同制是由用人单位采取招聘或竞聘的方法,经过资格审查和全面考核后,由用人单位与确定的聘任人选签订合同,而进入编制都要经过公开招考才可以;
2、合同制的合同具有一般合同的性质,而编制是按照公务员的待遇来确定的;
3、在待遇方面,合同制的福利待遇按照事业单位的规定,而编制的待遇是按照公务员的待遇来确定;
4、在工资支付方面,合同制的工资由事业单位的预算支付,而编制的工资是由财政拨款解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③ 事业编制和合同工的区别是什么
事业编制和合同工的区别:
1、编制的不同
在事业单位上班的人员中,主要分两类:一类就是真的事业编制人员,另一类就是编外人员。编制内可以具体分为普通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工勤人员等,这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金饭碗”的人员。
编制外人员就是事业单位临时招聘过来协助事业单位编制人员干活的人,主要就是指合同工、劳务派遣的人员。他们工作没有保障,合同期一到,有随时被解聘的可能。
2、工资福利待遇不同
这个差别还是有点大的,有编制的人员一个月工资在6000左右,没有编制的人员就可能只有2500左右了。甚至编制内人员的公积金都比编制外人员的工资要高。此外,编制内人员还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样样齐全。
还有就是过年发福利的时候,编制内人员明显会比编制外人员多很多,包括年终奖、年货等等。而平时的工作量编制内和编制外倒差不多,这也印证了编制内人员比编制外人员要好很多。
3、前途不同
编制内属于正式人员,可晋升主要领导干部。普通管理岗可以通过晋升科级、处级等领导干部;专业技术岗可以通过晋升初级、中级、高级等职称。然而,编制外人员会一直维持一个状态,即使工作了再长的时间也只会处在同一个职位上。
(3)如何区分事业编制和合同工扩展阅读:
事业编制的岗位类别:
根据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以下简称三类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
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结构比例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确定,控制标准如下:
(1)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
(2)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管理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
(3)主要承担技能操作维护、服务保障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工勤技能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
(4)事业单位主体岗位之外的其他两类岗位,应该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5)鼓励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逐步扩大社会化服务的覆盖面。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各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本实施意见和行业指导意见,制定本地区、本部门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结构比例的具体控制标准。
④ 事业单位合同制和编制有什么区别
编制:合同工属于临时招聘性质的,不占用编制,单位对是否继续签约有绝对决定权;在编即上报人事局备案,占用编制名额,单位不能独自决定人员去留,需报人事局审批,即相当于说是过去的铁饭碗。
福利:合同工所享受的一切福利据合同中商定的条款确定,只要合同没变则待遇不变,受法律所约束;在编人员福利待遇由单位拟定后报人事局审批,遇政策调整可相应作出调整,一般包括“一金三险”,即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具体交多少由国家规定。另根据各单位自己的情况有一些节假日补助之类的,这就的看单位效益了。编制就是在编员工,指单位的正式员工,享受正式员工待遇,岗级也相应外包较高。
事业单位合同制和编制的主要区别是:1、招聘方式不同:合同工是通过人事部门发布招聘信息,通过面试流程后,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建立的是劳动关系;编制工则是通过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和部队军官转业安置等方式获得工作。2、工作权限不同:合同工只能是协助执法;而编制工则具有执法权,可以指挥合同工协助执法。3、待遇不同:合同工的工资是用人部门内部经费发放,工资普遍较低,合同工需要自己缴纳养老保险,退休后才能根据自己交的养老保险的数额获得退休工资;而编制工的工资是由国家财政保障,相对稳定工资较高,编制工也不需要交养老保险,退休后根据级别获得退休工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