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乡镇事业单位有哪些岗位
乡镇事业单位岗位有计生办,党政办、综合办、治安办、事务办等;乡镇事业单位是面向基层的一级组织,各办公室工作人员皆为行政岗,区别在于针对和处理的工作内容有所不同。⑵ 事业单位中工勤岗位有哪些
事业单位工勤岗,指的是:做清洁,后勤之类的岗位。在以前,这些编制待遇比一般岗位待遇差,现在跟一 般岗位做的事情差不多,待遇也差不多。比如:有个人的编制是工勤人员,现在不是做清洁后勤之类的工作,也可以分配来做民政、统计、社保工作。
事业单位的岗位类别分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人员。管理人员一般是指行政管理人员(干部),专业技术人员一般是指从事某种专业技术的人员(属于技术干部),工勤人员一般指工人。工人分为:技术工人和普通工人两种。“专技”指的是专业技术人员,而不是技术工人。
按照规定,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这一岗位的设置要适应增强单位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这一岗位的设置要符合专业技术工作的规律和特点,适应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与提高专业水平的需要;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这一岗位的设置要适应提高操作维护技能,提升服务水平的要求,满足单位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试行办法同时规定,为鼓励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同时公布的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则明确规定了不同性质的事业单位,三种岗位人员所占的比例:——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管理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主要承担技能操作维护、服务保障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工勤技能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事业单位主体岗位之外的其他两类岗位,应该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⑶ 乡镇街道事业单位有哪些
1、乡镇基层事业单位由各个区域不同情况决定设立的,一般包括民政所、税务所、电力所、卫生所、派出所、城管所等等,不一定都相同。
2、由于中国的实际情况,这些所不一定都是事业单位,还有是公务员编制的单位,还有些是当地自己规定的查补、自筹等类型的事业单位,并且,即便在事业所里上班的人也不一定都是同一类型的编制人员,有些可能是公务员,有些是事业,有些是差补等,如派出所。
乡镇事业单位,就是通常所说的“七站八所”。不过,随着机构改革,各站所基本都撤并整合,和原先大不一样了。
乡镇党委政府机关设置为行政机构,包括党委、政府、人大、政协机关办公室,以及纪委、武装部等,使用行政编制,工作人员为公务员身份。除此之外,其他都是事业机构,使用事业编制。
乡镇事业单位包括农业服务中心、农经服务中心、社会事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以及财政所、司法所、食药所、国土所、工商所、林业站、水利站、畜牧站、乡镇卫生院,以及派出所、税务分局、运管、交警等,有的归乡镇党委政府管理,有的归县局管理,有的为派出机构,各地管理、权属不一,实际设置比较复杂。
乡镇事业单位中,有乡镇政府管理的,有县局垂直管理的;有统一设置的,有单独设置的;有几个乡镇综合设置的,有每个乡镇统一设置的;有全额供给的,有自收自支的。随着乡镇机构改革以及部门垂直改革,机构设置混乱,隶属关系混乱,名称职能混乱,人员编制混乱,给乡镇人事管理和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不变。
随着新一轮党政、事业改革,乡镇党委政府及事业单位改革也将统筹规划,同步推进。多地试行乡镇事业单位设置“2+1”模式,即成立统一的乡镇政务服务中心、行政执法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统一管理便民服务、行政执法和社会服务事项,统一由乡镇党委政府协调管理,县局只负责业务指导。
⑷ 乡镇街道中的工作人员的身份一般有哪几种
乡镇政府是一级政府,街道办事处是城区(或县级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两者虽然不同,但一般来说,都是乡科级(如果是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其级别要高一些;实行市管镇的地方,其级别也高一些)。乡镇街道中的工作人员的类别大致有以下这些:
一、公务员。乡镇一级政府,有党委、人大、政府等领导班子,并相应地配备有一些工作人员,这些机关中的正式工作人员,具有公务员的身份。街道有党工委、街道办事处,还有人大街道工委,这些领导班子成员及其相关的正式工作人员都是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人员。
二、事业编制工作人员。乡镇街道都会有下辖的事业单位,乡镇下辖的事业单位数量多一些,街道下辖的事业单位少一些。如社保所、计生服务站等。这些事业单位的正式工作人员都是事业编制工作人员。
三、编外聘用人员。这些人员有城区政府统一聘用安排在乡镇街道工作的编外人员,有乡镇街道自行聘用的编外人员。有些地方由于正式工作人员难以满足乡镇街道工作的需要,为解决编制人员不足的问题,城区统一聘用了一部分人员在乡镇街道工作,其人员工资待遇由城区统一承担。乡镇街道有时为了完成自身工作的需要,也自行聘用了部分编外人员,这些人员的工资待遇就由乡镇街道自行承担了。
四、党建组织员、三支一扶人员、大学生村官。这些基层工作人员都是上级有关部门安排在基层从事相应工作的人员,其待遇按有关文件规定执行。有时,乡镇街道会安排他们到乡镇街道机关工作。
五、城管队员及环卫工人。为了做好城市的市容管理工作,有的地方将城管队员、环卫工人下放到街道进行管理,作为城管、环卫的一个中队。这些城管队员、环卫工人中有个别是正式的在编人员(参公人员),但大多是聘用的编外人员。这些聘用的城管队员、环卫工人的工资一般是由城区统一标准,统一承担费用的。但工作还是在乡镇街道。
六、社区工作人员。有些乡镇街道为了解决人员不足的问题,会借调一些社区的工作人员到乡镇街道机关工作。社区工作人员的待遇有些是城区统一拨付的,借调到乡镇街道机关后,他们的身份还是社区工作人员,其待遇还是社区工作人员的待遇。
七、协管员。城区的一些部门或者市级的一些部门,为了完成某项工作的需要,比如居民养老保险、居民医疗保险、劳动保障监察等工作的需要,安排一定人员到街道乡镇负责某项具体的工作,称之为协管员、协查员等,其工资由上级的部门承担。
八、公益性岗位人员。这是乡镇街道根据自身的工作需要,开发的公益性岗位,比如机关的清扫保洁岗位、门卫值班岗位等。他们的工资大就分从就业补助资金支付的岗位补贴解决,少量部分由乡镇街道自行解决。
以上是个人了解的情况,如有不当之处,请交流纠正。
过去乡镇政府的工作人员的身份可以说五花八门,现在相对规范多了,大体上主要有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工勤人员,临时工等。
我就是乡镇政府中的一员,乡镇街道中的工作人员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公务员,通过公务员考试进来的人员。国家工作人员。书记、乡镇长、街道主任、各办公室负责人、人大主席、政协主任之类的都是公务员,还有少数普通办事员,这类人员可升迁,上不设顶,福利待遇比事业编高。
二、事业编,主要来自部队退伍安置人员和地方招考。事业编又可细分管理岗、工勤岗、技术岗主要在事业单位,各类中心里的负责人和办事人员都是这类人员。还有一种参公事业编,工资待遇参照公务员,干公务员的事,拿事业编的编制,处境比较尴尬。
三、临时工、合同工。乡镇政府街道聘用的地方人员,没有编制。2019年改革后这类人员基本已经看不到了。
总体来说乡镇街道工作人员作为基层,人员少、事情多、经常处于5+2、白加黑的工作状态。除了负责人,做事时是不分身份的,可能事业编干公务员的活,公务员干事业编的活,事杂而多。
通常来讲,有这样几种身份的工作人员。
一、行政编。就是所谓的公务员,一般来讲行政编制的人员很少,都是进乡镇街道班子成员的领导,还有少量的科员,即一般干部。同时,还包括工勤人员,即行政工勤,这是 历史 的产物,以后会越来越少直到消失。
二、事业编。有事业副科和一般干部,分为工勤岗、管理岗和专技岗,可以说事业人员占了乡镇街道工作人员的一大半以上,同时也承担了单位的一大半工作。
三、基层项目人员。通过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和其他省市项目考试的人员,按照事业人员管理,待遇和事业在编人员同等,这一部分人是现在乡镇街道干部的主力军,承担了单位的各项业务工作。
四、公益性岗位、政府购买服务和劳务派遣等临聘人员。出于解决就业问题的目的,通过政府招考进入的非编制人员,与所在单位或者招聘部门及劳务公司签订合同,在人员比例上占比不高。
有 这几 种,公务员,事业编,地方粮票(县级地方自己招录事业编),公益性岗位,村务岗。
⑸ 镇上有哪些事业单位
镇上的事业单位有好几个,最大的事业单位是学校,一个镇上的学校有好几所,从小学到初中,有些镇还有高中,小学最多,每个村起码有一所。除了学校镇上的农机站,食品站,乡镇卫生院,城镇建设规划站,土地所等等都是事业单位,只是这些事业单位除了医院人数较多以外,其他的人数都比较少,一般只有几个,特别是乡镇的建设站,规划站,土地所几个合并以后,乡镇的事业单位又少了几个。乡镇事业单位工作是比较清闲的,比城市的事业单位轻松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