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公益一类好还是二类好
首先,在说明哪个更好的时候,我们先要搞清楚事业单位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的定义,这样才方便做比较。一般来说,对于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也叫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资以及绩效全部由财政发放,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这些事业单位多数作为政府的辅助机构,为政府的运转提供相应的公益服务,越是基层,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人数越多,常见的有基层乡镇政府中的各中心服务站、乡镇学校、卫生院以及地市级机关所属服务中心等等,基本上都是全额拨款。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也叫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或者定额拨款事业单位,工资及绩效部分由财政划拨,其余部分由单位自行解决,这类事业单位既承担着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又兼有一定的经营职责,这类事业单位在基层存在的比较少,大多存在于地市级地区,比较常见的差额(定额)拨款事业单位有景区管理中心、培训中心、地市级医院、公证处、房产交易中心等机构,一方面提供相关服务,另一方面也是依靠专业的服务进行收费。
其次,对于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两种事业单位来说,其发展优势和不足各有不同。
对于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来说,由于收入的来源是财政拨款,基本上都是比较固定的,不会很多但也足够你朴素的生活,但是,也因为是全额拨款,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和政府行政机关联系是比较紧密的,特别是在地市及以下层次,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和政府公务员是混岗使用的,而且在一定情况下,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领导是可以去政府机关任职的,因此,在个人仕途上来说,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要优于差额拨款的。
对于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来说,由于政策的收紧和管理的规范,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人员基本上是很难调入政府机构工作的,而且其单位和政府交流的也比较少,大部分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更突出了自己的经营性质,所以仕途上较难。但是,也正是因为突出了自己的经营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职工收入普遍高于一类事业单位,而且,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经营的范围大多带有政策许可性质,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垄断,所以其收入是比较稳定的。
② 公益一类财政补助的事业单位好不好的
一类事业单位由财政资金支持,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工作、待遇也相对稳定。另外相对清闲一些,历握财政给你多少钱,你就干多少事。坏处在于,工资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可以说并不是很高。而二类事业单位因为可以有自营收悄毁入,所以启烂备如果效益好是可以多发的
③ 事业编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的区别
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的主要区别
第一职能方面,简单来说如果有收费职能,实际情况中不管有没有收费,都是公益二类,如果没有收费职能的话,就是公益一类,因为公益一类都是由政府指定和供养的,我也没有收费职能。
第二拨款方面,公益一类通常是全额拨款,也就是财政全额供给。如果是差额拨款,一般都是公益二类。
第三参公方面,公益二类不参公,如果出现了这就意味着是违规的。公益一类是大多数的单位参公,不过不是全部。
一、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指为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长远举办的、面向社会提供公益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事业单位。根据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的功能特点,划分为两种类别: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
二、公益一类指的是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单位或机构。属于公益一类的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的宗旨目标和内容、分配的方式和标准等由国家确定,不具有收取费用和从事运营行为的资格,其经费需由国家财政予以支撑,即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其工资由政府财政统一发放,收入固定。
三、公益二类事业单位需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并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
2、按照国家确定的公益目标和相关标准开展活动;
3、确保公益目标的前提下,法规提供与主业相关的服务,收益的使用需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需向全社会提供涉及人民群众普遍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公益服务。政府予以支持,可部分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并且主要为政府履行职能提供支持保障。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根据国家确定的公益目标,可自主开展相关业务活动,并依法取得服务收入,其服务价格执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在完成规定任务的基础上,可依法开展相关的经营活动。公益事业发展所需经费由财政根据不同情况予以相应补助。
四、事业单位公益一类和二类的区别:
1、从职能看,一类完全由政府指定、政府供养,其职能不能或者不宜由市场供给,完全没有收费职能,不具备收取费用和从事经营活动的资格。二类则是全部或者部分具备收费职能,可以收取服务费用。
2、从财政供给方式来看,事业单位公益一类大多都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二类通常都是政府资助其中的一部分,或者是开展一些经营活动来获取经营性收入。
3、从参公不参公看,公益一类一般大多数单位都参公,但肯定不是全部。但公益二类则是全部不参公,如果有参公的公益二类,肯定是违规操作。
4、从工资构成来看,执行职能工资,多半是公益一类,执行职称工资,多半是公益二类。
5、管理中的限制不同,事业单位公益一类不能进行经营活动。二类可以开展一些业务活动获得收入。
6、服务范围不同,事业单位公益一类通常进行基本公益服务。
法律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
三、科学划分事业单位类别
8.划分现有事业单位类别。在清理规范基础上,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对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今后,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
9.细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细分为两类: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一类;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二类。具体由各地结合实际研究确定。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一条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保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建设高素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促进公共服务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国家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政府信息公开的意见》
五、强化保障措施
(一)抓好组织实施。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进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公开意识和服务意识,结合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做好统筹谋划,形成常态化机制,务求取得实效。地方各级政府办公厅(室)要加强组织协调,会同本级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具体措施,明确分工,压实责任,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开展考核评估。地方各级政府要把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纳入政务公开工作绩效考核范围,加大督促落实力度。各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对所监管的公共企事业单位、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组织开展评估,公开评估结果。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探索建立政府信息公开社会监督员制度,强化对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社会监督。
(三)强化监督问责。地方各级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区本行业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的监督检查。完善工作措施,强化激励约束,建立监督检查情况定期通报制度,对信息公开工作落实好的,予以通报表扬;对落实不到位的,予以通报批评;对违反有关规定、不履行公开义务并造成严重影响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④ 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公益一类和二类哪个发展前景更好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目的是为了强调行为主体职责是给予公益服务或行政部门协助,不适合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公共服务机构。公益一类事业有2个显着特性:一是全部由财政全额拨款供奉;二是主要集中在科教文卫行业。像疾病控制中心、科技展览馆、公共图书馆、历史博物馆、公立小学和中学、村卫生室等,都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比照看来,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更像是公务员,这一类的员工薪资待遇是具有稳定性和保障,全部经费预算全部由财政局或上级领导拨付,不能有直营收益,单位压力小,之后也罢发展趋势,工资发放无需犯愁。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部分薪资收入要依赖她们本身经营收入,另外的一部分是由财政局和上级拨付。从收益上来说,二类事业单位有着直营收益,比照收益是高过一类事业单位的。
⑤ 事业单位公益一类好吗
事业单位有两种,分别是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公益一类是指承担义务教育、公共文化、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的单位,经费由国家提供。公益二类是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按照公益服务价格收取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资源的市场配置。
公益一类单位是非常不错的单位。一类单位和二类单位相比,它的工资是由国家全部拨款,不会收到市场经济状态的干扰。此外,大部分的一类事业单位的岗位都是参公的,而二类事业单位全部不参公。在待遇上,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是优于二类事业单位的。
事业单位公益一类好吗
⑥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法人有什么风险
谢谢!
先给大家普及一下我国的组织架构,也就是机构编制的设置。
机构是我们行政体制的组成单元,负责承担行政事业职能,确保政府高效运转。总体上,不管是党委、政府,还是人大、政协,都是由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组成。而一级部门都是行政机构,承担行政职能。部门下设事业单位,承担公益事业职能。因为个别事业单位改革不彻底,就有了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经审批为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根据经费形式分为全额财政供养、差额财政供养、自收自支三种形式。2015年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时,按照中央精神,将事业单位重新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公益类事业单位和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公益类事业单位又分为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就是完全承担公益职能的事业单位,如学校、疾控中心等,这些机构财政全额拨款经费,更多是政府指令性工作,人员为正式在编干部,工作相对稳定。按照2007年事业单位登记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全部登记为法人,依法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这里说的事业单位法人指单位,法定代表人指单位负责人,是承担责任的主体。事业单位自己造成的经济和民事诉讼纠纷,由法人和法定代表人自行承担,与主管部门无关。
有不明白可私聊,关注也行。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法人代表最大的风险就是:国家拨款不够用,但国家又不允许创收,没钱无法调动职工工作热情,单位越搞越死气沉沉,出差没差旅费(规定的不够用),本地打车不给报销(单位又不让养车,还没有车补),加班没加班费,午餐补贴没地方出……呵呵,当这种官除了过“官瘾”,其他的……没啥意思。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的法人代表,是单位的一把手,这个还真没有什么风险。独立的事业单位要有法人证书,这个是由编办下属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办理的,单位新成立,或者财务刚分开,需要去该单位申请登记,成立事业单位法人,颁发证书。法人代表也需要用组织部门的任命文件,去注册备案。此后,如果单位重大事项发生变动,比如法人代表更换,都需要办理变更手续,以前还要做年检,贴年检标签。
现在,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也进行了改革,经和市场接轨,统一办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 社会 统一信用代码证”,用以代替以前的法人证书。无论是法人证书,还是 社会 统一信用代码,都只是对事业单位法人的一种登记与管理,法人代表也是对事业单位负责人的一种登记备案,一般也只有在执行项目时,或者上级单位检查时才有用,平时基本没有什么大用。随着 社会 的发展,事业单位做为一个独立的法人机构,会逐步参与到 社会 服务、市场活动中来,这时候 社会 统一信用代码证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事业单位法人代表,是由组织任命的,只需要按规定负责职责内的责任,并不会因为是法人代表,对事业单位从事的市场活动,承担无限责任。在任期内,或者自己的任期内发生的劳动纠纷、经济纠纷等,只负责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领导责任,或者因工作失误产生的后果。不会像企业法人代表那样,以承担经济责任和赔偿责任为主。毕竟事业单位的法人代表,是代表单位或者政府承担责任,其产生的后果,也是由单位或者政府来承担。
风险就是不能要别人的钱。
只要不出事,没什么风险
公益一类还有啥风险,旱涝保收,不愁吃穿用度,啥都是财政买单。二类就不一样了,还要考虑单位生存和发展问题,迎接市场的挑战。
信息中心,无财权(没有会计、出纳)无人事权(主管局人事处),除了干活,就是担风险。
任何一个岗位设定,都有责任风险。领导方面,不作为,渎职,都是风险。
⑦ 改革后,公益一类的事业单位是不是最惨的
不会,公益类的改革如下:
事业单位改革结束存参公事业说划入行政类事业单位纳入行政编制逐步向机关公务员。
经营类事业单位终改制走向市场自主经营。
⑧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好么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指承担义务教育、公共文化、基础性科研、公共卫生及基层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这类单位不哗缺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宗旨、业务范围和服务规范由国家确定。这类单位根据正常业务需要,一般由财政给予经费保障。
公益一类事业单仿芦哪位即从事备码关系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公共教育、公共文化、公共卫生、经济社会秩序和公民基本社会权利的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例如图书馆、博物馆、环境监测站、水文站等。
事业编制公益一类是比较好的,不仅稳定而且工资也不低,具体分析如下:
1.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的待遇处于中上等水平,虽说可能不如某些高薪岗位的工资那么可观,但是工作的稳定性强,而且工作时间固定,不会有经常加班的情况,也不会有太多业绩上面的压力。
2.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的性质又是什么样的呢?就经济来源来说,公益一类是财政全额拨款型事业单位,预算是由国家拨款,员工的工资构成一般为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补贴和奖金等,另外事业单位的五险一金或者两金是足额缴纳,并且有些单位还会对年度考核合格及以上的员工发放年终奖金,标准是员工当年12月份的基本工资。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好么
⑨ 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两种单位哪种更好工资待遇一样吗可以举例说明,但请不要含糊
工资不一样。
公益一类事业单即现在所说的全额拨款,所有经费全由财政或上级拨款,不能有自营收入,另外现阶段开展的一些不符合公益一类要求的业务,届时需停止。公益二类事业单即现在所说的差额拨款,一部分经费由财政或上级拨款,单位还可以另行开展自营业务。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属于全额拨款,单位压力小,以后发展也好,但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工资相对宽松,因为其允许另行开展自营业务。所以孰好孰坏只有自行衡量。
公益一类事业单即所说的全额拨款,所有经费全由财政或上级拨款,不能有自营收入,另外现阶段开展的一些不符合公益一类要求的业务,届时需停止。公益二类事业单即现在所说的差额拨款,一部分经费由财政或上级拨款,单位还可以另行开展自营业务。
(9)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有什么弊端么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实施政府向事业单位购买服务的行政主管部门,可采取直接委托方式向所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购买服务,并实行合同化管理。积极推进采用竞争择优方式向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购买服务,逐步减少向所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直接委托的购买服务事项。鼓励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与社会力量平等竞争,参与承接政府购买服务。
落实工作责任。实施方案逐项分解工作任务,明确各部门的任务分工及时间节点。要求把推进事业单位政府购买服务改革作为重点,与事业单位改革统筹推进,逐步扩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政府购买服务的项目实施范围,确保改革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⑩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好么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好么?二者没有好坏之分。
公益一类是指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单位或机构。
公益二类,是指应具备以下条件的一类事业单位: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按照政府确定的公益服务价格收取费用,其资源在一定区域或程度上可通过市场配置。如普通高等教育机构、非营利医疗机构等。
公益一类、二类具体由各地结合实际研究确定。
拓展资料
公益是公共利益事业的简称。这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种通俗讲法,指有关社会公众的福祉和利益。
“公益”一词至迟在1887年已经在中国出现并被使用,且被写入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2月27日颁布的《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中。
社会公益组织,一般是指那些非政府的、不把利润最大化当作首要目标,且以社会公益事业为主要追求目标的社会组织。
早先的公益组织主要从事人道主义救援和贫民救济活动,很多公益组织起源于慈善机构。
公益是个人或组织自愿通过做好事、行善举而提供给社会公众的公共产品。在这里,做好事、行善举是对个人或组织行为的价值判断;行动的结果是向非特定的社会成员提供公益产品。
公益活动是现代社会条件下的产物,是公民参与精神的表征。公益活动要生产出有利于提升公共安全、有利于增加社会福利的公共产品。在组织公益活动时,要遵循公德、符合公意,努力形成参与者多赢共益的良好氛围。因而,公益活动至少应包含公民、公共、公德、公意和共益等五个要素。